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市场正文

水务行业投资额逐年上升 行业信息化乃大势所趋

2018-05-07 13:25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作者:刘凌云关键词:水务项目BOT项目水务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水务项目运营市场一般是由拥有水务设施所有权的政府部门通过签订委托运营合同,将设施的运营工作交由民营机构完成;民营机构对设施的日常运营负责,但不承担资本性投资和风险。通常政府部门向民营机构支付服务成本和委托管理报酬。在我国水务项目运营的典型案例包括广东西朗污水处理厂委托运营、深圳草铺污水处理应急工程委托运营等。

目前,我国水务项目运营模式已由过去几年的BOT等模式向PPP模式转换。这是由于在BOT项目中,企业几乎承担了投资、建设、运行的所有风险。同时,由于政府只参与项目前期的立项、招标等,缺乏后期在项目建设和运行中的监管,项目运行也可能成为企业偷工减料,快速获取投资回报的机会。

因此针对BOT模式的弊端,为了更好的加大污水治理的力度,鼓励民营资本参与项目,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自2017年起,国家出台政策重点推进水务建设的PPP模式。PPP的实质是政府和企业同时参与投资,共担风险。PPP  模式的操作规则使民营企业可以参与到公共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如:项目确认、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等,从而降低了民营企业的投资风险,能使民营企业在投资项目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较好地保障了国家与民营企业各方面利益。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水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9-2016年,中国水务行业投资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9年中国水务市场的年度投资额达到1740.17亿元。2016年,我国水务行业年度投资额达到4266.69亿元最近几年最高值。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17-2022年我国水务行业年度投资额会继续走高,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2022将达到7117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水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有较大改善空间

经过加工处理的水在管网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漏损,在中国这一指标平均为20%左右,在发达国家可以降低到8%以内。漏损意味着大量宝贵的水资源的浪费,尤其在中国整体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无异于巨大损失。因此,通过降低供水过程中的漏损率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要求紧迫,城市供水管网在建设与升级改造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2、资本多元化和运营市场化是行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明确指出“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的改组改制,具备条件的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可以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向民间资本转让产权或经营权”,“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事业体制改革。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力推行市政公用事业的投资主体、运营主体招标制度,建立健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因此,水务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就是资本来源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3、水价上涨仍有空间

近期全国各地水价上调,使得水价改革预期渐热。2002年到2009年间,中国的36个重点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的自来水价格年均增长率为4.69%、污水处理费年均增长率为11.9%。从国外一些城市供水运营较成功的经验看,居民家庭水费应与电费开支相当,居民用水的需求价格曲线在水费支出占个人收入4%左右达到均衡。而中国目前城区家庭水费、电费开支悬殊(电费几倍于水费),水消费仅占个人收入的1.2%。建设部在《城乡缺水问题研究》中指出,为促进公众节约用水,水费收入比达到2.5%-3%为宜。因此,水价拥有较大的上涨空间。无论从中国水资源的稀缺状况还是从推进水务企业提升服务品质的合理利润要求,以及和国际水价水平进行比较来看,中国目前水价仍有较大上涨空间。

4、价格制定模式有望转变

水务行业作为市政公用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实行政府定价制度。近年来水务行业市场化进程发展迅速,水价制定市场化也是业内专业人士的共同预期。清华大学中国水业政策研究中心认为,未来的水价定价政策体系将使水价定价基础从传统认识中以资产确定收益转变为按照服务确定收益。

5、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统筹区域供水

传统的供水模式通常是一个城市设一个自来水公司。这种模式在解决城市居民的供水需求、保障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在80年代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水厂数量众多,分散经营,各水厂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有限,无法发挥规模效应。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缺少统一规划,取水口与废水排放口犬牙交错。

因此,镇、村水厂无论在解决水质和满足水量需求方面,都存在着其本身无法克服的困难。加大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力度,发展城乡统筹的区域供水,扩大城镇供水的服务范围是保证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符合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建设部近来大力推行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区域供水,充分发挥政府协调指导作用,同时运用市场配置手段,打破行政区划束缚,统筹安排,推进空间资源整合和区域基础设施的集约利用。

6、水务行业的信息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的水务行业信息化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北京市分别建立了分析管理系统或决策支持系统,尤其是水务局成立后,建立了北京水务的数据中心和指挥中心,信息链路逐步理顺,数据共享开始推进。上海市提出了数字水务的理念,依托上海信息产业优势,顺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水务发展需求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建设了覆盖全市、城乡一体的防汛自动预报决策支持系统和防汛信息服务网、水文和供排水数据采集、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系统。深圳市围绕实现水务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先后完成了多个水务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因此,通过水务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强水务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信息化标准规范,开发推广信息化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促进水务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水务行业的必然趋势。

原标题:水务行业投资额逐年上升 行业信息化乃大势所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务项目查看更多>BOT项目查看更多>水务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