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工业废水技术正文

化工全程治污新模式-南京大学承担的“污水毒害污染物综合控制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8-06-05 08:59来源:新华日报关键词:工业废水化工废水污水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南京大学牵头承担的《淮河流域(蚌埠段-洪泽湖上游)工业和城市污水毒害污染物综合控制研究与示范课题》(2014ZX07204-008),是“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课题之一,其中“精细化工废水毒害污染物全过程控制”研究任务由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刘福强教授等负责。该课题针对精细化工废水常规技术稳定性差、效率低、排水生物毒性高等突出问题和现实难题,以苯系物等特征毒害污染物系统、高效、稳定去除以及水生态安全为主要目标,开展全过程、集成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产业化推广。

国家水专办专家现场考察指导课题组工作

需求导向:化工等行业污染重,风险防控势在必行

化学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重污染行业。我国化工企业及园区大多沿江、沿海、濒湖建立,加快发展的过程加大了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群众健康、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目前,江河湖海长期接纳广泛复杂的工业废水,我国部分水体中毒害污染物的环境危害情况不容乐观,有的甚至已影响区域的水生态健康及饮用水安全。随着区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化工行业污染控制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化工废水毒害污染物有效控制具有必要性、紧迫性。

我国长期重视重污染行业的废水治理,然而与发达国家治理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化工废水污染治理重点仍是末端处理,由于缺乏清洁生产源头控制和分质控制、过程减排等系统化、集成化措施,难降解毒害污染物未设“防火墙”或“转接口”,而直接排入以生物处理为核心的综合污水处理站,易对生物处理单元造成冲击、影响运行,因控制效果差、检测时效低,部分难降解污染物“穿透”污水处理站排至外环境,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安全“风险源”。另外,我国化工废水排放标准仍以COD等综合指标为主,缺少生物毒性等质量标准,难以科学评估企业排水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毒害污染物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创新导向:研发毒害污染物全程控制技术,实现安全排放

针对化工废水组分复杂、毒性大、降解难等特征,创新提出“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全过程以及“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的系统化思路,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削减毒害污染物产生量;通过强化废水分质、高效预处理提升毒害污染物的过程控制能力;通过污水厂改造升级,有效削减毒害污染物排放量、降低排水综合生物毒性,通过毒害污染物“多级”防控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系统处理后,出水不仅满足生态环境部主控指标(COD、氨氮、TN、TP等)稳定达标,而且综合毒性满足美国EPA全废水毒性控制推荐限值要求(EPA/505/2-90-001),实现了毒害污染物和生物毒性大幅削减,支撑了洪泽湖水环境改善和水生态安全。

目标导向:提升环保新兴产业,支撑行业绿色发展

我国有机化工废水每年排放量很大,缺少高效、经济、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技术,其中相当一部分至今还没有得到科学、经济有效的治理,是我国水污染控制的难点和重点。课题组研发的精细化工废水毒害污染物全过程控制技术,在示范工程应用中被证明为高效低耗的实用技术,为企业行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促进成果转化与推广,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课题组依托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创办了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南京华创环境技术研究院和江苏国创环保孵化器等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众创空间,组建了水专项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机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先后承办了“全国化工行业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研讨会”和“化工行业固废及含盐有机废水治理技术研讨会”等,累计服务化工企业上百家。

原标题:发挥环保科技创新驱动力 形成化工全程治污新模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废水查看更多>化工废水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