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保资本评论正文

“去杠杆”泰山压顶 环保PPP回归理性

2018-07-20 08:38来源:生态资本论作者:安野关键词:PPP环保PPPPPP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去杠杆决心大

“官方不会因违约潮而停止金融去杠杆”……

“打破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财政兜底的幻觉”……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及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在陆家嘴论坛上的相关发言,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应。

央行对于去杠杆的决心非同一般,无论是对企业、对金融机构还是对政府,“去杠杆”工作还将延续。

在中央把“去杠杆”作为重大战略部署后,控风险成为国资委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日召开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强调,中央企业要严格落实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管理要求,严禁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投资行为,同时将PPP项目纳入企业年度投资计划管理。

随着各省都在积极落实中央精神,新一轮去杠杆、减负债的攻坚战启动,外部融资趋紧,使PPP领域“去芜存菁”的信号越发明显。

新的经济环境下,环保类企业应当何去何从?

“违约潮”下风声鹤唳

2018年7月14日,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以“临界点——新时代环境企业蝶变与转型”为主题的2018中国环境产业高峰论坛中,北控水务高级副总裁于立国谈到了有关融资难的问题。

于立国认为,在政府去杠杆的大环境下,不仅仅金融机构开始小心翼翼的进行投资,而且原本很多的所谓好的PPP项目也变得不再那么吸引人,比方一个二三线城市的项目,由于突然的去杠杆的原因,政府拿不出钱,这就导致银行并不认可这个PPP项目,不可能提供给企业贷款。政府那边拿不到钱,银行这边贷不出款,最终还是要企业自己吞下苦果。

而为了维护小微企业的利益,6月24日,央行网站发布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7000亿的定向准备金,旨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推行债转股的政策。

这对于环保企业,看上去是个利好信息。

不过,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笠钧并不乐观,他认为,造成目前这种困境的很大原因是因为我们政府的决策和协同机制上出了大问题,在PPP项目前景好的时候央行,保监会,银监会等等都在出政策,而这些政策往往大家都没有事先沟通,导致政策的重叠。而现在出了问题,大家又都没了积极性,在解决问题时依然各行其事。

赵笠钧认为,新出的这7000亿降准,并没有准确的说是投向哪个领域,这对刺激金融机构的投资作用不大,而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早先靠自己微薄的资本来支撑研发,而大规模的降准,反而对这些企业的冲击变大了,对于他们来说不是雪中送炭。

在去杠杆政策的实行中,金融企业纷纷遭重创,开始不得不谨慎的考虑自己的钱究竟该不该出手。环保业整个行业都出现了融资难的窘境,可以说,在这次防范风险的作战中,他们真的是被误伤到了,而且伤的还不轻。

PPP项目或缩水,狂热过后终需回归理性

于立国表示,他们拿到的PPP项目缩水很大,但这是件好事。他们在2017年曾设计了一个投资地图,把中国所有城市拿出来,根据GDP和财政收入划一条线,条件之上的才选择进行合作。而在2018年,因为去杠杆政策的实行,他们把原来梳理的100个城市减少到了60个。

与此同时,很多已经签订合同的PPP项目,也将“默契”地缩减或是停止,毕竟政府也在面临则去债务杠杆的压力,财政上拿不出钱。面对一些仍具有开发价值的项目,政府和企业可能会签署补充协议,将投资总额减小到最低,好让项目可以继续执行下去。

大环境下,PPP项目不再是让人趋之若鹜的香饽饽了,在违约风险之下,企业应该更多考虑项目的可行性。这对于PPP项目来说,并不是坏事,是从狂热回归理性的一次契机。

PPP模式在过去几年的火爆,恰恰是造成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杠杆率抬高的一大原因。通过小股大债、明股实债、银行同业理财工具等手段,PPP加杠杆比较严重,有些社会资本甚至只用3%-5%的资本金,就能撬动一个PPP项目,显然这违背了PPP项目的初衷。

当然,整顿并不是把PPP项目一竿子打死。PPP仍是个很有潜力的投资方式,终结了之前的虚假繁荣,可以让它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