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垃圾发电评论正文

强化项目信息公开力度 垃圾焚烧发电或破茧成蝶

2018-08-13 09:10来源:环保114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每个人都讨厌垃圾,但每个人又都制造着垃圾。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垃圾围城”形势越发严峻,而生活垃圾带来的生态隐患正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作为我国生活垃圾当前的主流处理方式之一,垃圾焚烧发电也正在被更多人熟知。

不少环保行业专家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垃圾焚烧发电具备“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三重属性,对于我国固废污染防治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垃圾围城”、“固体垃圾上山下乡”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城乡固废污染问题。

垃圾焚烧发电之所以会被各国推崇,正是由于其自身具备的多重属性。据了解,大量的生活垃圾经过充分燃烧之后,最后只剩下废气、飞灰、炉渣三大废物。其中废气进过妥善的工艺处理可以实现达标排放;飞灰作为无害化废物进行填埋处理;炉渣则可以作为建材等综合利用。与此同时,生活垃圾焚烧之后产生的热能还能被用来供热和发电,可谓从一无是处的垃圾摇身一变成了浑身是宝的矿藏。

既然垃圾焚烧发电有这么多好处,为何在我国却步履维艰?据悉,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由于起步较晚,无论是技术工艺,还是排放控制等问题都存在着不小的短板,导致不少地方面临垃圾焚烧项目落地困难的窘境。即便是落地了,监管力度不够、信息不透明等也同样大大掣肘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垃圾发电的市场蓝海极大,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资金涌入。“部分企业资金匮乏、技术实力不够,在项目建设中弄虚作假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一些企业只注重拿项目,却不重视后期的运营;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的情况也存在。”

针对行业短板,业内给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提议,譬如强化对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在线监控体系;探索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价;强化信息公开力度等,对于破解“邻避效应”以及推动行业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今年3月分出台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格外重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与民众的沟通问题,要求垃圾焚烧电厂建立与周边公众良好互动和定期沟通的机制与平台,畅通日常交流渠道,引导建设“邻利”型垃圾焚烧电厂。

我们认为,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污染物排放的信息公开化,有利于政府与民众的监督,除了确保垃圾焚烧相关保准的真正贯彻实施,还能消除人民群众对焚烧发电项目的误解,强化公信力,减少垃圾焚烧项目的落地阻力,推动行业的健康行进。

根据国家层面的规划,到2020年底,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5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60%以上。而且垃圾焚烧发电已经被生态环境部列入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专项行动的侧重点之一。我们拭目以待。

原标题:强化项目信息公开力度 垃圾焚烧发电或破茧成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