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土壤污染问题高度重视,各地区也陆续开展了很多农田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农地土壤问题不仅仅是重金属等问题,土壤退化也是引发粮食重金属超标的因素之一。土壤健康不仅关系到农产品的卫生安全,更关乎人体的健康。因此,在农田污染治理问题上,不只是要做土壤修复,更要做到土壤健康
一、 中国土壤污染的现状与本质
据2014年4月17日原环境保护部和原国土资源部发布的《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重金属镉在所调查的土壤样品超标点位中高居榜首(7.0%)。在2013年5月,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公布了第一季度餐饮食品抽验结果,其中一项结果为44.4% 的大米及米制品抽检产品发现镉超标。但如果仔细分析这些结果就可以发现,这样的监测结果,一是基于有限的样品数,二是基于我国使用的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壤镉质量标准(0.3mg/kg)和严于WHO(世界卫生组织)1倍的大米镉标准(0.4mg/kg)。因此这两个高超标率如果没有进行客观解读,很容易给社会公众带来误解。
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探析》一文中笔者比较了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的土壤重金属调查中的镉含量,指出这些国家的土壤镉含量都相当高,如果用我国的土壤镉标准来评价以上国家的土壤镉含量,则这些国家的土壤都已经超标,而对比以上国家的镉含量,其实我国7% 的点位超标率(其中轻微占5.2% 、轻度占0.8% 、中度占0.5% 、重度占0.5%)并不“严重”。但为什么我国的粮食镉超标率问题在近些年变得很突出?究其根本原因,一是表现在工业方面,数十年来大量的工业排放带来的“快速”污染,二是在农业方面,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不在土壤镉总量上,而在于数十年快速的、大量的镉进入了耕地土壤中,同时土壤因大量施肥而被酸化,后者(土壤酸化)导致的前者(外源镉)的高有效性,容易被作物吸收而超标。因此,我们应客观看待土壤污染,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二、镉与人体健康的复杂关系
上世纪发生于日本富士县神通川的“痛痛病”可以说是土壤污染带来严重后果的一个最典型的体现,该案例以讹传讹很多,本文再次以之为例,旨在澄清其原因。虽然事件在1968年证明是镉摄取量过多所造成,但早在1911年即被当地报纸《富山日报》作为怪病所报道,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下,人们无法知道原因。到了二战时期,随着钢铁的需要、矿山开采和冶炼的力度加大,此病的受害者增多,当时被认为是风土病。直至朝鲜战争,矿山的开采非常活跃,病害增多。虽然政府认定是因为“镉”引起的病害,并采取了措施,但到2004年依然有此类患者被鉴定出来。可见土壤污染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
但仔细分析日本病例的患者性别,可以发现女性发病率极高,有科学家分析,女性由于生理和生育的原因容易造成体内缺铁,而体内的这些矿物质元素的充足与否对于镉的肠道吸收和进入体内的数量有重要关系。在日本发生痛痛病的区域,当地村民摄取镉的量高达600微克/天。有意思的是在新西兰西南部的一个小岛上,当地居民嗜食生蚝,兼喝牛奶,生蚝中的镉含量达到5毫克/ 千克,其镉摄取量也达到600微克/天,但对当地18-75岁的居民的健康检查表明,肾功能都没有受到影响。在同样高量的镉摄取情况下,造成两种不同健康格局的差别在于膳食中的其他微量元素,新西兰小岛居民所吃的生蚝和牛奶中所含的铁、钙、锌等含量远高于以大米和蔬菜为主食的痛痛病区。
而在格陵兰高镉海域中生活的环斑海豹肾脏中,虽然汞和镉严重超标,镉在肾皮质中高达762毫克/千克,远超哺乳动物肾皮质中200毫克/千克,但这些环斑海豹却很健康,原因在于镉在体内形成了大量的金属镉蛋白(MT)得以解毒,而汞与硒形成汞- 硒惰性物质。
因此从机理来说,重金属镉固然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在现实条件下,与其说造成诸如“痛痛病”的原因是镉本身,还不如说,影响人类健康其实是微量元素整体谱系。
在1998年日本神通川召开的镉国际大会上,有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每天摄取的镉含量达到30微克/天,到50岁后大约有1%的人会有轻微肾功能障碍。第五次中国总膳食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居民镉元素及其形态的膳食暴露量为32.7微克/天,因此必须对镉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引起注意。当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由于改革开放,我国的人口流动和粮食流动空前频繁,这两个因素大幅分散了可能由于通过摄食到镉污染大米带来的健康风险;另一方面,由于膳食营养和体内营养在降低重金属的人体吸收、减轻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营养水平的提高也大大降低了镉摄取带来的健康风险。
三、混乱的土壤镉污染治理
随着我国对土壤污染修复工作的日益重视、治理费用投入不断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已经成为继水、气之后的研究和治理热点。大量相关和不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投身到土壤污染修复研究中,环保企业投入到土壤污染治理的行业中,表面上这是件非常可喜的事情,但一些研究人员相关基础知识薄弱、行业缺乏准入门槛。在土壤污染修复的研究和治理中开始乱象丛生,亟待引起关注。
很多研究和治理项目罔顾土壤的基本性质和污染源,而以重金属总量说事。土壤性质在调控重金属的行为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澳洲人们发现一些小麦的镉超标纯属是土壤中电导率提高所造成,或是使用的肥料含氯离子,提高了镉的有效性所造成。
在前几年的一个土壤污染项目评审案例中,申请者提出需要治理的重金属达到8种。虽然土壤污染通常呈现复合污染特征,但这8种重金属同时存在的可能性很小,同时,由于化学性质的差异,这8种重金属的治理需要各种不同的方法,就如镉和砷这两个常见且有时同时存在的污染元素,其在水田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几近相反,水稻长期淹水有助于控制镉的吸收,但会促进砷的吸收,反之亦然,通过水分控制的方法完全相反。
在利用土壤调理剂修复土壤的个别案例中,不根据土壤性质、污染特征、调理剂的性质进行科学分析和计算,而是投入了大量调理剂,造成连杂草都难以生长。有的项目周边并不存在污染,且pH>7.0,在这种条件下仍采用种植花生等植物的方法治理土壤污染,是很不科学的方式。事实上,在pH>7.0以上的土壤中,重金属镉很难通过根系进入造成稻米超标,而且叶片吸收途径可能是人们通常忽视的另一条途径,因此,即使该区域的稻米受到污染,也可能是较远处的冶炼厂的大气污染所致。
以上状况反映出我国土壤修复过程中的一些乱象。土壤在生命尺度内是难以再生的战略资源。虽然土壤污染对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了风险,但土壤研究是一门独立且复杂的科学。我们期待土壤修复研究能回归到土壤学本身,在治理污染方面应广泛吸取有益经验,比如实施企业资格公示、个人从业考试持证上岗等措施。
四、 土壤修复亟待走向土壤健康
很多学者指出,数十年来化肥特别是氮肥施用量不断攀升,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225kg/hm²近1倍,加上以燃煤为主要能源带来的酸雨,其后果是土壤快速酸化。有研究表明,我国土壤在1980年到2010年整体pH值下降0.13-0.81个单位,意味着土壤酸度最高增加了6倍多,如果是自然界慢慢变化,达到这个酸化程度需要几万年。而长三角有些土壤在20年间酸度增加了10倍,在珠三角,30年间耕地土壤pH值从5.7下降到5.4。
土壤酸化不仅导致外来重金属不能被“老化”,还会提高重金属高背景地区土壤中所含重金属有效性,从而导致粮食重金属含量超标。有试验证明,除非土壤pH>6.5, 否则外源(污染的)镉的有效性降低不到20%,而对于后者,我国西南地区一些粮食重金属超标率的提高与土壤酸化和目前处于酸雨区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前所述,我国土壤的平均重金属(如镉)总量并不比其他发展中国家高,而由于土壤酸化,外来重金属的活性极高,从而导致粮食安全问题突出。此外,很多土壤退化,如土壤盐化带来电导率提升,或者氯离子等浓度的增加也会促进作物的镉吸收、土壤沙化造成土壤吸附重金属能力的下降等等,解决了这些退化因素,粮食重金属超标率自然就随之下降。粮食重金属超标的问题不
单是土壤重金属超标的问题,与土壤本身的健康程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此外,人类需要从土壤中得到的元素有24种之多,因此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农作物不一定能给人体带来健康,因为人类的健康更依赖于土壤,典型的例子就是硒、碘等,这些元素植物不需要,但却是人类必需的。
五、结语
由此可见,了解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不能单纯以重金属总量或超标率来看待,理解我国粮食(稻米)的重金属安全,也不能单从土壤重金属含量去找原因,土壤酸化带来的重金属有效性提高,以及农作物叶片在大气污染条件下吸收的各类元素,都是难以忽略的因素。面对重金属与人体健康的复杂关系,也不能单纯从粮食的重金属含量来考虑,而是应该将粮食的营养安全问题纳入其中一起权衡。
在此现状下,面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的种种乱象,有必要及早考虑让土壤修复研究回归土壤学本身。土壤问题不单纯是重金属含量增加或超标的问题,因为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为24种,而农作物所必需的只有17种元素,如果单纯去除重金属或采用固定的植物修复,纵使农作物达标了,也不一定能确保人体健康。因此我们期待,土壤污染修复应该走向土壤的健康修复。土壤的健康修复或许正是“土十条”提出的“安全利用”的真义所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4月27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通知》,申报范围包含大气、水、土壤修复、固废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处置等技术装备。技术类别分为研发、应用、推广类。详情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
为规范排污许可管理,强化固定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4月17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具体内容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排污许可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1371家。详情如下:关于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告按照《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27号)有关规定,我局组织开展了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噪
近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900家,涵盖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污染监管、环境风险管控等。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知各开发区、区县(市)分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生态环
3月20日,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力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渤中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国华HG14海上光伏1000MW、辉阳渔光互补、通威渔光一体(二期)等重点项目,力争新增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聚焦多元有机废弃物处置,打造固废治理技术新高地2025年4月22日,广东省环境学会重磅公示2024年《广东省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及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入选名单。此次仅有7项技术脱颖而出,覆盖当前固废与土壤污染治理的前沿方向。由衡燃科技联合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多元有机废弃物湍动床(TF
汇集高品质企业的西部盛会——第6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与您相约展会时间:2025年6月25-27日展览面积:35,000㎡(预计)展会地点: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商数量:500家(预计)专业观众:30,000人(预计)组织机构主办单位l慕尼黑博览集团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承办单位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
3月13日下午,江苏省环保集团苏州有限公司投资控股江苏兴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苏州太仓市举行。江苏省环保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郭玉臣,太仓市副市长童刚,出席签约仪式为兴太公司揭牌并致辞。郭玉臣代表省环保集团对江苏兴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挂牌表示祝贺。他指出,省环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2月24日,博罗县建工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林志强,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由博罗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实控人为博罗县国有资产事务中心。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雨水、微咸水及矿井水的收集处理及利用;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市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发改环资〔2024〕1812号,以下简称《目录》),遴选公布了112项先进适用绿色技术,对加快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近日,青海省生态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汪根存,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环保咨询服务;生态保护区管理服务;生态资源监测;环境应急治理服务;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水污染治理;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
时间:2025年8月8-10日地点: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主办单位广东省粤港澳经贸合作交流促进会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武汉鸿威国博会展有限公司【展览范围】1、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展区:污水/废水处理、污泥处置、材料药剂、膜与膜组件/膜分离设备、净水设备、海水淡化、过滤设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10月24日印发《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2024年版)》,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服务类目包含乡村环境治理服务、废弃物处理服务、生态资源调查与监测服务、生态资源管护辅助性服务、野生动物保护救助辅助性服务、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服务、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环境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转让旗下中广核和清(南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底价为7704.674201万元。中广核和清(南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2月8日,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自来水生产与供应(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
近日,中国建筑在广东省投资成立了一家专注于环境科技的新公司——中建四局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由李委担任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高达4000万元人民币。其经营范围广泛,包括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固体废物治理以及新材料技术研发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中国建筑间接全资持股。中建四局环
近日,中国建筑在广东省投资成立了一家专注于环境科技的新公司——中建四局环境科技(广东)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高达40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由中建四局100%持股。中建四局环境科技(广东)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河道疏浚施工专业作业。(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9日,上海市发改委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501号提案进行答复,下一步,上海市将加快构建绿色甲醇自主经济型全产业链。一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为高产、低碳的生物质燃料种植提供技术保障,持续攻关培育能提供绿色甲醇原料的作物以及耐盐碱的作物。二是做好生物燃料种植基地的
中国电建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简称“电建环境公司”)是中国电建集团为进一步整合环保工程领域咨询、设计、技术、投资、施工和品牌资源而成立的专业化平台公司,旨在将公司打造成系统化、集成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环保服务提供商。电建环境公司作为中国电建集团旗下专业平台公司,具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中国电建围绕安徽再生能源战略和绿能强省目标,服务地方绿色转型发展。“十四五”时期,承担安徽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全部任务,规划装机总容量达1080万千瓦,参与80%以上抽蓄电站的设计、施工及机电安装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建作为国资央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
5月12日,杰瑞新能源再生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瑞再生循环)与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环境)在中化环境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环境治理、资源再生两大领域协同发力,整合技术、产业与资本优势,共同探索“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发展新模式,为可持续发展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4月27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通知》,申报范围包含大气、水、土壤修复、固废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处置等技术装备。技术类别分为研发、应用、推广类。详情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
10大海外展团,22个国家与地区的2,279家知名企业参展接待全球72个国家的90,571名专业观众,国际观众增幅56%全国10个省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团莅临,行业旗舰地位稳固亚洲环保旗舰大展——2025第26届中国环博会于4月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22个国家与地区的2,279家企业参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6日,远达环保公告,国家电投旗下上市公司远达环保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中国电力、湘投国际合计持有的五凌电力100%股权以及广西公司持有的长洲水电64.93%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重组上
近日,永清环保成功中标深圳玉龙填埋场库底土稳定化处理设备运维服务(含设备)采购项目。凭借在土壤修复领域深耕多年所积累的技术实力与丰富的项目经验,此次中标无疑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区域环保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位于深圳罗湖的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是全国最大的环境修复项目。在同类项目中占据“
4月15日,博世科公告,近日,公司的全资孙公司RemedXRemediationServiceInc.(简称“瑞美达克”)与某大型油气公司签订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服务合同》,合同预估总价约为2.74亿元—2.96亿元(具体金额因业主商业信息需要保密),项目实施地点为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境内。
时间:2025年9月4-6日地址: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往届合作单位主办单位乌鲁木齐市化工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学学会指导单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支持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新疆生产建
4月10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践行‘两山’理念服务‘双碳’战略创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一大批环保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在展会亮相。湖南航天副总经理、航天凯天环保党委书记、董事长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