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工业废水企业正文

今年已有35家央企换帅 央企重组预期或升温

2018-09-04 10:10来源:时代周刊作者:陈泽秀关键词:国企改革三峡集团央企重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底,已有35家央企的党政正职发生变动。如果加上央企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以及外部董事等,人数更多,至少涉及48家央企的230余人,调整力度和密度空前。

8月30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召开大会,中组部副部长高选民宣布,57岁的雷鸣山接替卢纯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党组书记。

雷鸣山与三峡关系不浅。2002年4月进入国务院三峡办工作后,16年间雷鸣山历任三峡办稽察司副司长、三峡办副主任等职。在今年3月份的机构改革中,国务院三峡办被撤销,并入水利部,雷鸣山被调任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今年以来,像雷鸣山一样履新的央企“一把手”还有很多。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底,已有35家央企的党政正职(含董事长、党委或党组书记、总经理)发生变动。如果加上央企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以及外部董事等,人数更多,至少涉及48家央企的230余人,调整力度和密度空前。

国企改革专家、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年央企换帅频繁,从国企改革的角度看,有利于推动改革。

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冯立果认为,部分央企领导人属于中管干部序列,中组部以及国资委根据要求对他们进行更换是正常现象。“央企换帅一定程度上能便利重组,但是换领导人不一定就会重组,只不过更容易引起联想。”

交流任职仍十分普遍

一直以来,央企领导与党政机关之间的双向交流任职很多。

在雷鸣山获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董事长的前三天,8月27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吴曼青被提拔为总经理。吴曼青的前任刘烈宏在今年7月去了中央网信办担任副主任。

成立不到两年,由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重组而来的中国宝武集团经历了第一次管理层变动。今年3月,中国宝武集团董事长马国强,在钢铁行业工作23年后,调任湖北省委副书记。随着马国强的调离,中国宝武集团的“一把手”空缺了三个多月,直到6月28日,中国宝武集团总经理陈德荣升任董事长、党委书记。事实上,陈德荣也有过政商两界履职的经历,他先后担任过浙江省嘉兴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后调任浙江省副省长,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等职。

祝波善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一方面,党和国家机构调整,引发了官员之间的调整,进而带动央企的人事变动。另一方面,去年十九大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人事安排出现停滞,因此出现了央企领导人超龄服役的现象(注:央企“一把手”退休年龄通常为60周岁,视情况可延迟至63周岁),此轮调整可能“有集中解决此类问题的成分”。

同时,央企之间的交流任职仍然十分普遍。譬如,8月21日,中国第二大电网公司—南方电网董事长李庆奎退休,55岁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孟振平接棒,出任南方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两年前,孟振平的前任李庆奎也是从另一家央企—中国华电集团调任到南方电网。

又如,6月27日,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奚国华,被任命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总经理。而奚国华的前任,一汽集团原总经理许宪平早在2016年7月就转任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此次履新意味空缺近两年之久的一汽总经理终于有了人选。

94家建立董事会

央企在集团层面建立董事会,是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一环。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国资委的人事任免公告发现,一些此前没有建立董事会的央企,今年成立了董事会,如北京矿冶科技集团、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等。还有一些央企聘任了外部董事,聘期为2-3年不等,如中国广核集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盐业有限公司等。根据8月底国资委媒体通气会公布的数据,目前已经有94家建立董事会,其中83家外部董事占多数。这意味着目前仅有2家央企尚未建立董事会。

祝波善认为,央企内部或多或少地存在“一把手”文化,而公司治理强调的是权责明晰、相互制衡,设立董事会,以及大范围的央企领导调换“能松动原来的格局”。

外部董事一般是由出资人委派,对出资人负责,可以独立、客观地进行判断和决策。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与内部董事相比,外部董事地位比较独立和超脱,既有利于维护经理层的执行主体地位,又不易与经理层形成利益共同体。此外,他们对国资委负责而不是对中小投资者负责,与大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更为有效。

重组或步入快车道

此外,本轮央企人事调整或与重组不无关系。

7月13日,国资委发布公告,任命宁高宁为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同时,60岁的任建新被免去了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退休。值得注意的是,宁高宁还兼任另一家央企—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同时担任两家央企“一把手”的现象非常少见。在央企推进战略性重组的背景下,“两化”合并的传闻不断,此次人事调整再次引发业界猜测。

祝波善指出,央企重组后,对于领导人,尤其是“一把手”的安排很重要。“两家央企重组,两方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加在一起就是四个正职,但是重组后一个单位只能有两个,一边缺一个,就容易很多。”

今年上半年,伴随着央企重组的落地,相关的人事调整也在进行。

1月31日,国资委公布的央企名录中,排在前两位的中国核工业集团(下称“中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下称“中核建”)实施重组,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半年之后,7月20日,新的领导班子亮相,中核原总经理余剑锋任新集团董事长,中核建原总经理顾军任新集团总经理,中核原董事长王寿君到龄退休。

6月27日,国资委发布公告称,同意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信科集团”)。不到一个月,7月20日,中国信科集团宣告成立,随后的8月9日,公司领导班子公布,曾在重组前两家公司都工作过的童国华担任首任董事长、党委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央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先后有20组38家中央企业实现了重组。目前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央企,已经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家大幅缩减至96家。7月17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视频会议,明确指出,下半年要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符合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

祝波善认为,央企重组加快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产业调整的角度上看,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原来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宜,需要进行一些产业间的合并。二是,从监管的角度看,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下一步将扩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央企重组调整,不排除为此布局。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下,原来依靠投资、消费、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调整,扩大内需、提质增效成为主要的转型方向。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下半年,要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背景下,新任央企领导人面临不少挑战。周丽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国有企业需要通过现代企业治理、市场化运营机制、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改革,提质增效。

延伸阅读:

404家企业!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名单出炉

原标题:今年已有35家央企换帅 重组预期或升温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企改革查看更多>三峡集团查看更多>央企重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