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会展正文

中非合作论坛经历十八春秋 中非环境合作正青春再出发!

2018-09-04 17:18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关键词:中非环境中非合作论坛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与非洲始终是利益与命运共同体,巩固和加强同非洲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非双方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进程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生态环境合作作为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已经成为中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9 月3 日~4 日,2018 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峰会前夕,由中国生态环境部、肯尼亚环境部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三方联合共建的“中国-非洲环境合作中心”临时秘书处已于8月17 日挂牌成立,为中非环境合作搭建了重要合作平台,标志着中非环境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的生态环境合作

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新形势下中非集体对话与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也是中非环保合作的重要平台。历届中非论坛成果中都有生态环境合作相关内容,涵盖了国际环境公约履约、森林生态保护、资源能源可持续利用、环境监测、清洁能源、环境基础设施、清洁水、野生动植物保护、荒漠化等诸多领域。

2012 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 北京行动计划(2013-2015 年)》指出:中方将帮助非洲国家加强气象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和森林保护与管理,并将在防灾减灾、荒漠化治理、生态保护、环境管理等领域加大对非洲的援助和培训力度;加强与非洲国家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合作,积极分享空间技术减灾应用经验,适时开展旱灾遥感监测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旱灾监测能力;中方承诺将继续帮助非洲国家提高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5 年12 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年)》,提出中方将支持非洲实施100 个清洁能源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环境友好型农业项目和智慧型城市建设项目;加强中非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对话,深化中非在应对气候变化,尤其是在气候变化监测、减少危机和脆弱性、加强恢复能力、提高适应力、能力建设、技术转移、提供监管和实施资金方面的合作,完善中非气候变化磋商与协作机制;成立中非环境合作中心,在南南环境合作框架下推动中非绿色创新计划,促进中国与非洲国家在环境技术与产业领域的合作交流。

中非生态环境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作为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合作领域之一,中非环境合作目前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已与南非、摩洛哥、埃及、安哥拉、肯尼亚等国家签订了双边环境保护协定,就双方优先合作领域达成了共识。中非双方积极开展了相应的环境政策对话及人力资源环境培训计划。同时,中国对非洲环境援助已在市政环境治理、气候变化与清洁能源等领域取得实效。

一是搭建了中非环境合作平台。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年)》提出的设立中非环境合作中心的要求,中国生态环境部、肯尼亚环境部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7 年12 月在第三次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共同签署了《联合成立中非环境合作中心合作意向书》,三方将共建中心。8月17 日,中非环境合作中心临时秘书处在内罗毕揭牌。作为支持实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非洲《2063 年议程》的促进机制,中非环境合作中心将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国际组织等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南南环境合作。

二是推动多方参与政策交流与对话。自2015 年起,生态环境部指导和支持举办了多期中非环境合作政策对话活动,围绕绿色发展、减贫、生态系统等主要议题,增进了中非以及相关研究机构、企业、金融与发展机构、国际组织的对话沟通,为建立广泛的中非环境合作伙伴关系、探索中非环境合作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此外,生态环境部还组织了多次非洲国家记者座谈会,针对非洲记者关注的重点环境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促进了民心相通。

三是持续开展能力建设活动。2006 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提出与非洲国家“ 加强技术交流,积极推动中非在气候变化、水资源保护、荒漠化防治和生物多样性等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初步确定了中非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合作方向。自2005 年至今,在中非合作论坛推动下,利用中国政府的援外资金,由中国商务部举办、生态环境部等相关机构承办的中非环境管理研修班迄今在北京已成功举办40 余期,培训了来自非洲大陆的700 多位政府官员。中非环境培训主题涉及水污染和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环境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等广泛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培训班不仅获得了参训学员的充分肯定,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四是实施对非环境援助与技术交流。近几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间在推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双边环保合作项目已逐渐展开。中国已在塞内加尔、马里、尼日尔等国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集热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中国与突尼斯、几内亚等国家开展了沼气技术合作,为喀麦隆、布隆迪、几内亚等国援建水力发电设施,与摩洛哥、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开展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方面的合作。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 年)》提出的深化中非在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合作,中国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完成了百余项援助非洲太阳能路灯和培训项目。

中非环境合作展望

当前,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各方面,国际形势正在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变革,加强中非环境合作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支撑。中非环境合作在现有基础上,应进一步开展有益探索,建立机制平台,创新合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向务实合作方向推进。

一是建立和完善中非环境合作机制平台,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中非环境合作主要在中非论坛和“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开展,形式包括人力资源培训、政策对话交流、环保对外援助与环保技术交流等。随着中非环境合作中心在肯尼亚设立,中非环境合作拥有了务实的合作平台。未来,可结合中非环境合作中心,探讨建立稳定的环境合作机制,从机制建设、政策交流、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及实施具体合作项目等方面,发挥中非环境合作中心的组织协调作用,促进各领域、各层次上的中非环境合作形成合力,形成中非环境合作的品牌效应。

二是秉承合作共赢精神,创新合作方式方法。新时期的中非环境合作,应在传统合作的方式方法上进一步探索创新,以更好地满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求,提升合作成效。需要调动更多国际资源和社会力量,开展多层次的对非环境合作。加强与区域组织、国际组织、社会组织等的多方合作,有利于整合多方资源,有效促进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知识和经验分享,借鉴发展中国家在相似发展阶段的理念与实践经验,最大化合作效益。进一步支持和促进民间环境合作,在环境援助领域发挥社会资本力量,促进民心相通。除了调动企业在非开展环保合作示范项目建设,为产业和技术输出探索市场、奠定基础之外,还要鼓励中国的环保社会组织“走出去”,在非洲开展公益活动,切实改善环境民生,树立良好的绿色发展形象。

三是继续加强能力建设,促进民心相通。过去十几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非人力资源培训、政策对话交流等能力建设活动持续开展,取得了积极影响。在未来,可依托中非环境合作中心统筹能力建设活动,根据非洲国家的切实需求,合理设计和安排能力建设主题。特别是对于非洲国家较为关注的绿色投资、环保技术与基础设施等领域,策划并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培训,形成对可持续投资贸易、技术转移和产能合作等中非经贸合作关键领域的有力支撑。

四是推进示范项目,开展环保产业技术标准务实合作。中国的环保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风电、太阳能、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污泥处置、垃圾处理以及烟气脱硫脱硝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建设运营经验,并形成强大的供给能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丰富经验一定程度上更适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推动中非环境合作务实发展需要以技术产业合作为抓手,要推动中非生态环保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合作,促进中国标准为非洲所借鉴。在一些非洲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相对较弱的情况下,鼓励在非投资经营的企业遵循中国国内环境法规与标准,加强中非环境法规与标准合作交流。要以中非合作为平台,发挥中国环保技术与产业的溢出效应,促进“走出去”企业履行社会环境责任,促进中国环保企业“走出去”,重点对非洲地区开展环保技术与环境服务合作、项目开发、金融服务,为生态环保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创造机遇和平台,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配套环保设备、环境治理服务。实施环保治理试点示范,利用援外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在环境与民生重点领域开展环境治理示范项目,树立中国绿色技术与产业的品牌效应,为非洲走绿色发展道路探索解决方案,为实现全球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非环境查看更多>中非合作论坛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