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西安: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案例

2019-01-24 09:51来源:给水排水作者:韩松磊关键词: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西安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根据住建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建规[2016]50号)的要求,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应根据城市降雨、土壤、地形地貌等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综合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和建设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以西安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为例,结合其本底特征(湿陷性黄土、历史遗存等),探讨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问题分析、建设目标、指标分解、建设策略等,为相关区域提供借鉴。

1 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基础

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规划主城区范围490 km²。西安在近年做了大量的海绵城市建设前期工作:①宏观方面形成了南山北塬生态隔离体系,并制定了“八水润长安”工程规划。西安市已实现森林覆盖率48%的目标,并已成为“国家森林城市”,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了绿色空间基础。②中观方面通过对渭河西安段综合治理,使渭河右岸形成宽阔的漫滩地,成为天然大海绵。③微观方面先后建设了渭河湿地公园、泾渭湿地公园、浐灞湿地公园、沣河湿地公园4个水系沿线湿地公园和曲江池、未央湖、兴庆池、太液池4个水景公园,见图1。新时期下,探索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满足西安历史文化特色的水资源、水生态建设需求,提升城市品位,在全国发挥一定的示范效应。

Fig.1 Basic condi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onge city in Xi’an

2 西安海绵城市建设特殊条件与问题分析

西安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除分析降雨、蒸发、径流、地形、地表水、地下水等基础条件外,更应注重特殊条件。

(1)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西安市中心城区存在6个片区共10处历史遗存,合计面积6 km²,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加以保护建设(见图2)。

Fig.2 Distribution of historical and collapsible loess in Xi’an

(2)湿陷性黄土区域的保护。黄土湿陷性,是西安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西安市30%的面积为非自重性湿陷性区域,60%面积以Ⅱ~Ⅲ级为主自重性湿陷黄土区,可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处理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而剩余约10%的面积为自重Ⅳ级湿陷性黄土,位于仅城东南侧曲江片区局部分布,不适宜海绵城市建设。

(3)地质灾害区域的保护。西安市城区内有5条断裂带,14条主要地裂缝带,6个较大的沉降槽,52处各种类型的滑坡崩塌,共有77处地质灾害区域,涉及6%面积(见图3)。

Fig.3 Distribution of ground fissures in Xi’an

(4)地下空间开发区。西安地下空间优先发展区为 “一核,五区,六线,十二片,多中心”,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此类区域应降低海绵城市建设的指标,同时结合其特点限制使用以下渗为主的海绵设施。

西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除了存在其他城市类似的水系统问题,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特有问题。共性问题:水资源短缺、供水结构不合理、非传统水资源利用不足;河湖水质及河源水质达标率低,2015年15条河流的32个监测断面中,有18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达到其功能区划分类别,其余14个未达到,达标率为56%;城市防洪排涝建设缓慢,内涝积水点逐年上升,西安市已建成雨水管渠总长度约2 087.2 km,其中合流制雨水管约112.5 km,平均排水管渠达标率仅为42.18%,排涝泵站11座,达标率仅为27%等。特性问题:

①常年的地下水开采不仅引起了城市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深层承压水的过量开采还造成了市区多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一系列环境地址问题。东南郊地下水埋深由30 m下降到50~80 m,最深达137 m,形成沣、灞、浐、渭、皂5个较大的下降漏斗,出现了东北郊胡家庙,南郊大雁塔、小寨,东南郊沙坡,西南郊西北大学4个沉降中心(见图4)。

Fig.4 Distribution map of groundwater level in Xi’an

②历史水文作用逐渐丧失——五大历史湖基本丧失调蓄功能,五大历史湖河未发挥应有作用,基本丧失330万m³调蓄库容,造成暴雨时南二环以北、以南部分路段严重积涝。

3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总体思路与管控指标

3.1 总体思路

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在充分研究西安市现状的基础上、从“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4个方面入手,剖析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策略,同时结合西安市发展项目及重点,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合理安排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计划。

①分级控制。采用“宏观控制-中观引导-微观建设”的总体思路。宏观层面:综合考虑“山、水、林、田、湖”等城市外围“大海绵”要素、城市建设情况以及增长边界的要求,构建“山、水、林、田、城、湿地”一体化的区域城市海绵体,严格控制城市建设对于外围大海绵要素的影响,合理保护原有生态系统。中观层面:根据排水分区、行政区划以及控规单元划分,进行中心城区海绵建设分区划分,综合考虑湿陷性黄土分布、遗址遗存分布等特殊因素,结合分区基本情况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控制要求及适用的海绵设施。微观层面: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层面,鼓励各地区进行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引导各区域在满足目标指标要求的同时,进行有序建设。

②分类引导。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合理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方式和规划指标,结合城镇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新建区域以目标为导向,优先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③系统建设。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统一考虑,从源头、过程、末端,系统性构建海绵城市。

3.2 指标体系

结合区域的现状问题及相关规划要求,分别从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和水资源等方面确定了规划建设指标,如表1所示。其中核心指标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面源污染(SS)削减率和雨水利用替代城市供水比例。

4 西安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策略

结合上文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思路和现状条件、问题、建设目标等,确定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三大策略;宏观层面构建西安区域绿色大海绵,中观层面构筑西安四大水系统,微观层面落实区域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指引。

4.1 构建西安区域“蓝”“绿”“紫”大海绵

在分析西安市生态基底的基础上,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出发,构建西安市海绵生态空间格局为“两屏一带多核蓝绿网交织”(见图5)。

Fig.5 Xi’an area “blue”, “green“and “purple” large sponge

原标题:给水排水 |西安: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案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海绵城市建设查看更多>西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