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再生资源报道正文

“无废城市”培育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模式

2019-04-18 16:25来源:商业电讯关键词: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治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到2020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将达到26亿吨,从资源化利用来看,我国建筑垃圾总体资源化率不足10%,远低于欧美国家的90%和日韩的95%。《“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出开展建筑垃圾治理,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资源化利用,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质量,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契机。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需要因地制宜,技术创新。从9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研究,包括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再生技术及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利用技术等,完成了建筑垃圾产业链技术的系统架构,为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由于我国各地的建筑结构和建材要求差异较大,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和产品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就地利用、合理运输、综合处置、改性利用等环节因地制宜的进行技术创新,研发高性价比的装备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保障。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基于建筑垃圾无毒或低毒的特性,国家出台的政策大多是鼓励利用而没有强制回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不同于传统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的利用,不仅需要考虑原料的足量稳定同时对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要求也比较高。目前从事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专业化大型企业较少且大多处于亏损状态,究其主要原因首要是缺乏原料的稳定供应,其次是产品质量及性价比不过关,或者两者兼有。以原料供应+产品利用的“两头”为切入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商业模式,发挥市场的主导地位才能真正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规范化和产业化。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管理需要创新。建筑垃圾的产生与城市发展规划密不可分,其“可预测性”为“互联网+”、物联网的线上管理带来了便利条件。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回溯,结合大数据分析,监管部门优化设施布局、运输路径,保障原料供应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共享数据预测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产量和种类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益最大化。

推荐阅读:

专家云集|如何推进建筑垃圾再生利用 让垃圾“变废为宝”


原标题:“无废城市”培育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模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建筑垃圾查看更多>建筑垃圾治理查看更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