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再生资源报道正文

再生资源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解读产业新机遇与发展趋势

2019-06-19 14:00来源:上海有色网关键词:再生资源产业循环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2019再生资源产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峰会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程会强就《新时代再生资源产业的历史使命与发展趋势》进行讲解。

新时代下再生资源产业的历史使命

1、再生资源——综合利用: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

产业废物综合利用。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如 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渣等)、废水(液)、废气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

社会废旧资源综合利用。 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

2、再生资源——循环经济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象征着循环经济已从理论走到实践。

由试点到示范:2005年钢铁、有色、化工等7个重点行业43家企业,再生资源重点领域17家单位,13个产业园区,10个城市开展第一批试点;2007年第二批试点。2013年启动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

而《国务院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的印发标志着循环经济已由行业遍及社会。 

3、再生资源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目前循环经济已进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生态文明新时代。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17.9%,2012年达到52.6%,2018年达到59.58%。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结构的变迁过程。

城镇化不仅要注重进度,更要注重质量。

建设“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特色的多元城镇化模式。

循环发展促进生态城镇建设的作用机理:

循环发展的协同效应促进资源整合和优化

循环发展的共生效应推动规模经济的发展

循环发展的溢出效应促进产业和城市转型

循环发展的生态效应实现资源环境的协调

循环发展的协同效应促进资源整合和优化:

区域协同—京津冀循环经济协同发展重点领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再生资源协同处理、产业废弃物协同处理、再制造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园区协同发展、循环经济研发能力协同建设。

再生资源产业的新机遇与发展趋势

目前再生资源已纳入国家生态文明政策体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案)已进行了2次修订,跨区域、跨行业巨形组织平台与专业化的细分逐渐完善。展望未来,资本企业航母介入与再生资源行业结构重组正在推进中,“互联网+”共享经济平台与传统资源回收整合正在加速,环卫与再生两网融合与再生资源行业全产业链全面铺开,洋垃圾进口被禁止,国内资源循环利用市场被挖掘,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与“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也将逐渐加强。

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与“无废城市”试点:

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是对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旧轮胎、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园林废弃物、废旧纺织品、废塑料、废润滑油、废纸、快递包装物、废玻璃、生活垃圾、城市污泥等城市废弃物进行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的场所。 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是新型城市建设的功能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建设50个左右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基地服务区域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以上,探索形成一批与城市绿色发展相适应的废弃物处理模式。 “无废城市”是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先进城市管理理念和发展模式。已公布“11+5”个城市试点。


原标题:【聚焦】再生资源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解读产业新机遇与发展趋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再生资源产业查看更多>循环发展查看更多>资源循环利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