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海绵城市评论正文

韩、日、英海绵城市建设品鉴

2019-11-01 16:37来源:大目湾微生活关键词:水务公司水循环技术海绵城市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韩国首尔:提高渗透性,重塑水环境

韩国首都首尔市在过去60年间经历了急速的城市化进程,在跨入国际一流大都市行列的同时,也染上了区域性水循环恶化等都市病。为改变这种局面,首尔市从提高地表的渗透性入手,提升土地自身的蓄水能力,将首尔市打造成“让水可以呼吸的绿色城市”。

首尔市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解决方案:

一是以政府机关为先导,改善地表透水状况。首先在沥青、花岗岩覆盖的道路两侧修建绿化带,同时使道路地形便于雨水的自然深入,分阶段的将路边人行道和停车场的不透水地砖更换成透水地砖。

二是引导城市拆迁改造工程优先考虑水循环恢复。首尔市规定,针对老旧小区的拆迁改造工程在设计审核阶段,主管部门必须首先和水循环管理部门对方案进行事先商议,有效降低城市开发对自然水循环的影响。

三是扩大雨水利用设施的普及率。首尔市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通过媒体宣传雨水的利用价值,引导市民增强水循环意识,提高雨水在城市农业和景观中的使用率。

四是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水循环城市建设。首尔市选定几个生活小区进行水循环改造,包括铺设透水地砖、建造雨水花坛、设置雨水收储设施。

五是加强水循环技术研究和制度建设。包括水循环的实地检测体系、水循环技术和改造模型的研究。

日本东京:建设储水池增强再利用

前些年,每到梅雨季节,傍晚时分的一次暴雨,东京交通枢纽之一的涩谷车站附近的多条街道往往“水漫金山”。

从2015年初,涩谷车站周边地区开始推进整体开发工程。包括车站工程在内的4个开发区将新建9栋大楼,车站大楼将建成地上47层的综合商业大楼。但更吸引人的是在地下25米深处,将建造一个4000吨的地下储水池,相当于8个标准游泳池的出水量。这种储水池一池多用,当降雨量超过每小时50毫米时,它可以把周边一代的雨水集中储存,解决附近瞬间排水能力的不足,同时与东京庞大的地下排水系统相连,在大雨高峰后再陆续把雨水排放。更重要的是该储水池能起到调节池的作用,平时池中储存一定量的雨水,雨季过后在地面缺水时随时可以抽出来供地面浇花、除尘、消防等使用,甚至可以净化后供市民生活使用。

东京的排水系统工程浩大,东京实行雨水和生活污水分流处理,地下的各种排水广岛延长总计达1.58万公里。地面上江户川、荒川、隅田川、神田川多条河流纵横,这些水系在美化城市、提供城市水源的同时,发挥着排涝、泄洪的重要作用。上世纪90年代,东京大兴土木,建设路巨型分洪工程——“首都圈外郭防水路”。该工程的主题项目是一条位于地下50米处,全长6.3公里、直径10.6米的隧道。隧道一头连接东京城市下水道,另一头连接入海河流江户川,在发生暴雨时可以用大型抽水机把城市雨水抽入河流,使之排入大海。近年来,日本更多考虑的是雨水的利用问题。除新建大楼配套雨水存储设施外,各公园、学校周围都建有储水池,所以人们常能看到路旁消防蓄水池的标志。日本注重地面的呼吸性能,很多马路用大粒石子和沥青铺就,便道也普遍使用透水砖,大大提高了其透水性。同时尽量减少地面硬化,多留泥土地面。

英国:源头入手一举两得

近年来,随着人口压力的不断上升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降水分布变化,英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压力,英格兰东南部地区甚至将不再适宜农业耕种。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和提升伦敦等大城市的市政排水能力,英国政府鼓励在居民家中、社区和商业建筑设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以从根源上解决上述两大问题。

英国雨水再利用管理协议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水价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雨水收集系统。一般房屋雨水收集系统的造价在1500-3000英镑之间。当前,英国家庭用雨水收集系统多用于满足家庭灌溉洗衣等非饮用水需要。家庭用雨水收集系统多在家中设置1000-7500升的储水罐,雨水直接从屋顶收集,并通过导水管简单过滤或者更为复杂的自净过滤系统后导入地下储水罐储存。

在重视家庭雨水回收利用的同时,英国也在大力推动大型市政建筑和商业建筑的雨水利用。当前大伦敦区最为典型的就是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园内主体建筑和林地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回收雨水和废水再利用等方式,这一占地225公顷的公园灌溉用水完全来自于雨水和经过处理的中水。此外,公园还将回收的雨水和中水供给周边居民。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对于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和应对突发强降雨的效用。当前建立的家庭雨水收集系统,能够使单一家庭应对突发降雨能力提升至一年一遇的水平。与此同时,大型设施和社区建立自身规模的雨水收集系统后,社区应对突发降水的能力有可能提升至30年一遇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水务公司在大伦敦区周边建立的30个左右的大型蓄水湖,其应对能力则有可能提升至百年一遇,大伦敦区的主排水河道泰晤士河的应对能力也会相应大幅提升。

原标题:国外海绵城市建设面面观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务公司查看更多>水循环技术查看更多>海绵城市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