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教育部大院位于北京市的西单附近,该地原来是清朝的郑王府,王府的院子很大,教育部的办公区和家属住宅都在院子里。
这里,在教育部的子弟中走出了小说家王小波、诗人汪国真,以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住建部和环保部顶级应急专家张晓健。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张晓健是我国本土培养出的第一名环境工程博士。
少时敏锐不轻狂
「大院里的日子简单却也精彩,每逢除夕过年,我们都会聚在一起看晚会,包饺子,猜灯谜,国庆期间我们还会一起看国庆群众游行的转播。」这是张晓健印象里的童年。少年时期的张晓健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是大院孩子里「九九乘法表」记得最快最熟的。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参加北京少年宫数学竞赛时的一道试题,「一个大三角形里面一个「又」字,共有多少个三角形?」「直观来看是5个,加上外面大三角形是6个,组合起来一共有12个!」小小年纪的他是当时算得最快、想得最全的。从那时起,他似乎认识到自己具备某种数学天赋,而这个绝没有灰度存在的理性世界令他着迷。也正是因为从小对数学的敏锐感知和热爱,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数学计算帮助他解决了无数次环境应急事件。
年轻时候的张晓健
分秒之中见真章
组会上与学生讨论问题是张晓健特别享受的事儿,和学生们对每一个问题反复地推演和优化甚至进行激烈的争论,得出新的创新点,对这个过程他乐此不疲。
有一次在他和学生的讨论中,聊到了关于计算污水厂出水占长江流域比例的问题,他迅速将每个人排放的污水定额乘以长江流域总人口,再除以长江流域的总流量,通过心算,几秒钟就得到了正确的比例结论,这也成为了他的学生一直津津乐道的场景。
张晓健与学生现场推演
事实上,张晓健对问题快速切入的能力为环境应急事件的抢险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应急前线,分秒必争,多一分的耽搁,市民便会多几万分的不便。
2005年11月,松花江发生了特大污染事故,主要污染物是硝基苯,哈尔滨全市400万人面临停水威胁。「必须在4天之内实现供水!」,上级下达了「死命令」,而当时污染物的峰值超出标准30多倍,其任务之重困难之大可想而知。但张晓健和各位专家通力合作,在短短的3天时间内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当得知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已喝下了第一口处理后的自来水后,张晓健长舒一口气,下意识地用手搓了搓脸,这时他才发现连日的赶工累得他脸都木了。
培养「精品」的张老师
严师出高徒。做张老师的学生,无疑是辛苦又幸运的。未知的路走起来不免心怀忐忑,但在张晓健的耐心指引下,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踏实。张晓健对自己学生的质量很自豪:「我培养的学生可能数目不多,但个个都是精品」,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专业本领,再加上重大课题应急事件的考验,他手把手带出来的爱徒,一直都是「精品」。
张晓健在首徒雷晓玲硕士毕业答辩时的合影
张晓健还负责教授水处理工程(三)(现改为高等水处理工程)这门课程,环境学院的同学们习惯称这门课为「水三」,是环境学院的「三大神课」之一。张老师的「水三」很有特点:课堂上,张晓健会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带着学生推导公式,耐心讲解反应机理和过程,时不时还会穿插工程实践的内容;大作业是要让学生寻找文献数据,运用水处理理论进行评价;期末开卷考试,学生可以带教材、讲义、资料和电脑上考场,要求自主解答不能作弊,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有意思的是考完即讲解答案,不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教室,在课程的最后也保证做到「授人以渔」。
「水三」考试现场
除了对课程的细致打磨,站好课堂上的每一班岗,也是张晓健的「倔强」。2003年和2004年,因治疗甲状腺癌,张晓健两年上了两次手术台。术后仅仅两周,尚未痊愈的张晓健便又扎回了他热爱的课堂。
张晓健的一位学生回忆说,那时候常常看着张教授带着脖子上长长的伤口,坚持讲课;怕声音太小影响教学效果,他就带着扩音器上讲台;由于手术损伤了声带,一堂课下来,张晓健总是哑到说不出话。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字一句,一心一意,若干的「一」把水三课程放大成无穷,才打铸就这一门清华大学的精品课程。
张晓健老师与陈超老师合影
「水三」这门课是由张晓健的硕士导师许保玖先生于1979年开设的,许先生讲了20年,到1999年由张晓健接力讲下去。到今年,张晓健也整整讲了20年。如今,张晓健02级的博士、现环境学院副研究员陈超,已经接替他讲授水处理工程(三)课程。这门课程既是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也是他这一师门的传承。
时刻准备着的应急专家
作为环境和市政应急专家,张晓健已经习惯了时刻待命,随时奔赴一线的生活。短短十几年里,祖国的大地已遍布了他应急抢险的足迹。
2007年5月,无锡爆发太湖水危机事件,自来水呈现浓重的恶臭气味。张晓健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初到现场的他单凭自来水的「臭胶鞋味「就意识到此次应急事件非一般性的由蓝藻爆发引起。他提出无锡市自来水应急处理的重心是除臭而不是除藻。理出头绪之后,张晓健随即开始确定试验方向,3个多小时小试试验水质消除了异味,20小时后水厂应急处理工艺投入实践,出厂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在无锡7天6夜的战斗中,他累计只睡了10小时,连日高强度的工作使得53岁的他体重掉了3公斤。
回到北京后,他没有先回家休息,而是立即组织研究生全力投入致嗅污染物的分析和处理技术的研究工作,以便为应对类似事件提供技术储备。
2007年6月2日,《无锡日报》头版刊登了《感谢你,除嗅专家》的文章,让无锡人记住了这样一位城市英雄,也向张晓健表达了无限的敬意和谢意。
张晓健至今参与处置过的突发事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处理完无锡水污染事件后不久,秦皇岛水源地大规模的蓝藻爆发又将他拖上了第二个战场,两场战役连着打,他的身体确实有点吃不消了,但他还是漂亮地打完了这一仗。事后,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张晓健自我打趣道:「什么时候人就算休息过来了呢?就是做梦的时候不再想到水了。」无论是夜半还是清晨,通知张晓健奔赴前线处理应急供水事件的手机铃声随时都有可能响起。每每放下电话,救水如救火,他就像一名特殊的消防员,先后无数次奔赴重大水污染事故现场,第一时间解决用水危机。
张晓健在应急现场(右一)
今年,在张晓健退休前参与的最后一个国家水专项研究中,他仍然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刚到现场,包还未来得及放下,就直奔实验室,指导研究人员进行试验,长时间的站立使得他的小腿慢慢肿了起来,他这才坐下,随意找了块桌角,铺着草稿纸继续工作,完全看不出一点「专家的样子」。可就是在这样的犄角旮旯,他曾举重若轻般解决的治理难题不知凡几。
犄角旮旯中解决大问题
前脚刚踏进办公室后脚就被学生「拽」进实验室,也是常有的事儿。经常一个问题探讨起来就是好几个小时,以至于常常忘了饭点儿。每当他的夫人打电话催促他回家吃饭时,他总会说「快结束啦!快结束啦!」,挂了电话他又接着刚刚的进度紧张讨论起来,全然忘了刚刚给家人的「承诺」。在张晓健的学生眼里,「张老师思路特别清晰,每次和他讨论完问题总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管是科研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理工专家的「生活品味」
除了严谨细致的科研和分秒必争的应急抢险工作,张晓健的业余生活也有别样的精彩。他是环境学院公认的保龄球高手,他还喜欢旅游和摄影,尤其是摄影,在环境学院是出了名的棒。有意思的是,摄影对他来说绝不仅仅是简单按下快门的业余爱好,他把工作上的那股钻研的劲儿也带到了摄影上。他认真地学习摄影方面的书,偶尔还参加相关的讲座和沙龙活动。有时,在应急工作结束之后,他会带着学生在当地走一走放松心情,组里的每个学生都有做他模特的有趣经历。「摄影不是单靠相机好,要讲究光线、背景、角度,你这样站光线才会……」张晓健常常兴致勃勃地跟学生讲他的拍照心得。学着玩,玩着学,摄影这个爱好在张晓健那里也成了一门学问。张晓健对于生活也有自己的品位。出席学生的论文答辩会等正式场合时,他会提前认真准备,保证西装革履的形象;在日常生活里,他也十分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腰背挺直,衣着整洁、上装必须得带领子;只要没有恶劣天气,他还是习惯骑着一辆上了年头的二八自行车穿梭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张晓健至今还保留着手写笔记的习惯,正如他用整齐宋体撰写的博士毕业论文;这几年,他还与时俱进,在美篇上开设了自己的主页,记录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夕阳下的张晓健
尾声
今年是张晓健在清华园的第45个年头,加上读大学前工作的5年,张晓健已经整整为祖国努力工作了50年。
这是他50年来的「成绩单」:作为教师,他曾三次获得了由学生自主评选的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他还获得过北京市「孟二冬式优秀教师」称号、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等奖项;作为学者,他曾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作为心系国家的治水专家,他是新中国的「红色工程师」,曾获得「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称号、「2011年中国水业年度人物」称号,被媒体称为「治水大师」。除此以外,严谨、奉献、真诚、和蔼、文艺同样是他奋斗岁月的沉淀。尽管环境学院已经为他举办了光荣退休会,但是张晓健在短暂的休整调养之后将继续他的科研和应急工作。正如他在退休会上说的那样:「我已经实现了清华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目标,未来,我要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70年!」
张晓健(左5)在荣退报告会现场和院领导及部分师生合影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8月9日7时27分,在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北纬44.27度,东经82.89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地震后,有房屋垮塌开裂、集中式供水中断、供水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分散式给水和农村给水
4月6日,在国家、江西省环保部门专家组的指导下,通过对水质技术处理,镉含量符合国家供水标准,第三水厂于16:30恢复供水。但在随后的检测中,又发现镉含量不断上升,接近超标,第三水厂随即于7日凌晨0:10左右继续停止供水。记者了解到,目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张晓健教授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某提标改造工程无组织废气收集与处理系统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投标总价:13940600元。该项目招标内容为新建一套20000Nm3/h催化氧化+SCR及配套处理设施;新建一套9000Nm3/hRTO炉及废气收集
兴源环境8月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PPP项目分为污水处理、河湖疏浚和园林绿化三个类型,隶属于公司环境综合治理板块。近年来,环境综合治理业务持续优化,新增项目类型主要为EPC等非投资类工程项目,未新增投资类工程项目。公司集中精力开展历史PPP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及结算工作,重要任务已从
8月6日,上海环境集团下属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老港综合填埋场飞灰填埋库区扩容工程,中标金额10381.81万元。该工程主要服务内容是围绕老港综合填埋场一期、二期填埋库区新建4米高、长约2470米的挡墙,同步实施水平防渗系统扩展工程、渗滤液及地下水导排系统延伸工程等附属配套工程,建成
日前,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共同批准颁发的全国首张“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执业证书”(证书编号:B241100001)正式发出。这标志着我国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执业工作迈出重要一步,为规范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保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据中建五局消息,7月8日,中建五局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简称生态公司)揭牌仪式顺利举行,中建五局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刘冬,局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卢洪波出席。刘冬向生态公司揭牌升级表示祝贺。在生态公司踏上转型升级新征程的重大节点上,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转型破局,企业战略坚定不移。加
近日,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连云港市举行。江苏省环保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郭玉臣出席揭牌仪式。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涂勇、江苏瀛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光等参加揭牌仪式。在揭牌会议上,郭玉臣对连云港公司揭牌表示热烈祝贺,他强调,希望连云港公司紧扣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江苏省东台市仙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项目中标公告发布,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1945.31万元中标,服务时间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计90日历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垃圾堆体野生苗木清理、余量垃圾开挖、筛分,筛分产物的处理处置,堆体开挖与筛分过程中的气体收集与处置,开挖过程
为加快人才培养,增进产业交流。5月6日,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晓华带队来先河环保考察交流,先河环保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陈荣强热情接待。双方在市场合作、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联合共建等多方面展开交流探讨。李晓华书记一行参观了公司展厅和大数据中心,并听取了微纳米泡泡、农村分散污水处理
4月15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湖南省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修订意见的函,详情如下:湖南省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省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维护招标投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
3月31日,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二十年代。1921年,西南交大就在土木工程科设立了市政卫生门;1925年,设置了市政卫生工程专业方向;1929年,扩充为市政及卫生工程专科,并组建我国第一个卫生工程实验室;1930年,西南交大成立市政卫生
3月20日,中国建筑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水环境技术与装备)阶段检查会议在中建环能召开。中建集团科技与设计管理部总经理,中建产研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立先;中建发展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合生出席会议。检查组成员——中建集团科技与设计管理部高级经理何瑞、业务经理蒋星宇,中建技术中心财务资金
中国共产党党员,清华大学水利系王清友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9月5日凌晨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王清友教授1933年2月14日出生于湖北省广济县,1953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195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退休。王清友教授留校后一直奋斗在工程设计、教学和科研生产工作
2024年9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成立“清华大学远景可持续研究院”,并捐赠设立“清华大学远景可持续基金”。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出席签约仪式并发表讲话。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表示,“为人类的可持续未来解决挑战”是远景的使命和担当,我们通
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2024年大会于8月25日至30日在法国巴黎召开。在8月25日举行的开幕式上,CIGRE主席MichelAugonnet先生作开幕致辞,来自全球的4480名专家参加了这次盛会。在颁奖环节,CIGRE主席宣读了各奖项获奖名单,并邀请获奖者上台祝贺。本次会议颁发了CIGRE奖章、CIGRE会士、荣誉会员奖、
据工源气浮消息,8月16日,由锡东新城商务区管委会、锡山区科技局、清华大学科研院主办的“清锡未来行”(第四期)清华老师进锡山活动在中电(无锡)数字芯谷举行。区委副书记、副区长葛敏,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李千,清华大学科研院、清华大学相关合作院系的20多位教授专家及50多家锡山区创新型企业
2024年8月15日,欧洲公司(ITER项目部)在法国卡达拉舍接待了清华大学核研院、工程师学院青年访问团。双方围绕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实验堆(ITER)项目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探讨,并参观了主机安装大厅。中核工程联合体ITER项目副总经理张后龙、总工程师黄运聪热情洋溢地向访问团成员介绍了欧洲公司
提升需求侧协同能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康重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关键载体和重要举措。当前,高比例新能源的
7月23日,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华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七所高校深化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暨人才培养补充协议集中签约仪式在川举行。中核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王学军,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洪军,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玉新
6月29日,由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主办的“灾害环境下装备产品整体测试技术交流会”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以灾害环境整装测试助推装备产品高质量发展”,旨在提供一个开发、包容、创新的交流平台,促进装备整体测试技术的探讨与合作,推动装备产品的高质量发展。共有40多家政府协会、高校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清华大学电机系党委书记于歆杰在2024年电机系毕业典礼上介绍了2024年电机系毕业生的去向情况。2024届电机系及未央书院电气工程方向共有112名本科生毕业,其中103人继续深造,4人签约就业、1人创业,另有4人拟继续深造或就业,深造率达92.0%。留在本校继续深造的共89人,另有7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获奖情况如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分别授予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
2024年6月20-21日,2024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成功举办。本届大会由清华大学、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合作举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