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天空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时时刻刻映照出空气的质量和污染的程度。这几年,中国的“蓝天保卫战”成绩斐然,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享受蓝天白云的天数越来越多了,特别是那些曾经被重度污染的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更为明显。
生态环境部11月27日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中显示,2018年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5.8%,已提前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承诺,相当于减排52.6亿吨二氧化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4.3%,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人类在走向工业化的过程中导致能源的过度使用,并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迅猛增长,从而导致全球变暖,不断变暖的地球和不断恶化的空气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因此,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当务之急。
联合国环境署在其发布的2019年《碳排放差距报告》称,二十国集团(G20)经济体的碳排放占全球总额的78%,但目前只有5个经济体遵守长期净零排放目标。报告中警告,即使考虑到各国已提交的气候承诺,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幅度还是会达到3.2摄氏度,而要实现1.5度温控目标,在2020~2030年之间,全球碳排放每年需减少7.6%。
在不断增多的碳排放面前,蓝色的天空成了紧缺资源,也考验着国家在治理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诸多努力的有效性。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方面中国有着一整套目标、路线图和解决方案。
按照中国向国际社会的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说,要兑现2030年目标,意味着每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的速度需要更快,这意味着中国将付出更大努力。根据测算,到2030年全国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资金需求超过10万亿元。
为减少碳排放,中国提出要走清洁能源的发展道路,推进水电开发,发展核电,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积极探索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利用等等。
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全国发电的78%左右是以燃煤为主的,粗放的能开发利用方式和能源结构,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严重,成为环境恶化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国家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步伐加快,一系列政策规划密集出台,监管越来越严,排放标准越来越高,使全国的大气污染持续恶化得以遏制,治理效果明显。
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2013 年 9 月国务院颁布了“大气十条”,提出了国家大气治理方面最重要的目标性规划;2015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201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强调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2014 年 5 月由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号称我国最严格大气环境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 2016 年 12 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2014 年,国务院下发了《2014-2015 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11 月,国务院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提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的目标;国家发改委还出台《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 年)》,严控新建机组准入、现役机组改造升级,强化大气污染的源头治理。去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等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作出详尽安排。《意见》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到2020年全国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
中国在治理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和成效有目共睹。亚洲清洁空气中心(Clean Air Asia)的报告《大气中国2019: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显示,过去5年,中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相比2017年,平均达标天数比例由78%升至79.3%,193个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大于80%,提前达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121个城市实现六项空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全部达标,同比增加22个城市。
碳排放大幅下降的成绩背后凝聚了中国持之以恒的艰苦努力,近年来我国不仅大力淘汰排放超标的落后产能、关停污染大户企业、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燃煤替代、推广清洁燃料。同时推进火电减排、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等低碳经济产业体系。这些举措使空气质量快速改观,可以说,中国基本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治新模式。
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为减少碳排放奠定基础。来自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消息说,2018年,中国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2.1%,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4.3%;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均稳居世界首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约3.5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2012-2018年中国水力发电量呈稳定增长趋势,截止到2018年,中国水力发电量为110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3%。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介绍,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764GW,其中,光伏累计装机190GW,光伏年底累计200GW。全国光伏发电量17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
12月12日《中国2050年光伏发展展望》报告在联合国马德里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布,报告近年来中国光伏发电发展迅速,预计2025年和2035年间,中国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730吉瓦和3000吉瓦,而到2050年,该数据将达到5000吉瓦,光伏将成为中国第一大能源,约占当年全国用电量的40%左右。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8年,新增并网风电装机2059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84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9.7%。2018年中国风电发电量达到366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5.2%,2019年1-6月,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909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93亿千瓦。
中国还积极推动在全国建立碳交易市场,这一覆盖发电、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促进企业减排起着重要作用。截止2018年底,我国碳排放交易量累计接近8亿吨。
中国近年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减排功不可没。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有关课题的研究发现,减排对全国人群PM2.5暴露水平下降的贡献分为91%。2013年至2017年间中国人群PM2.5(大气细颗粒物)暴露水平从61.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2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32%。
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治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社会持续努力。加强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执法制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参与,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蓝天保卫战就一定会尽早打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牵头建设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以下简称“因子库”)第一版正式上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就因子库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简要介绍一下因子库的建设背景。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
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牵头建设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以下简称“因子库”)第一版正式上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就因子库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简要介绍一下因子库的建设背景。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
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鼓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自愿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实施、审定和减排量核算、核查工作,我们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制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甲烷体积浓度低于8%的煤矿低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通知,共有30家企业纳入上海市2025年度发电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40家企业纳入上海市2024年度非电力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钢铁行业》(征求意见稿),本指南适用于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的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企业层级和工序层级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核查。本指南对核查的原则、依据、内容与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对其他未纳入全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为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规范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钢铁行业》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等材料可登录我部网站.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陕西省纳入全国碳市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30家企业纳入名录,详情如下: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纳入全国碳市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通知陕环排管函〔2024〕82号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局:按照国务院《碳排放权
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交易主体、交易方式有关事项的公告,其中提出现阶段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为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中,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机构、交易机构、审定与核查机构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为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部署和《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有关要求,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市生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12月18日公布2025年度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的排放单位名录,北京市共有14家发电企业(天然气发电机组)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与上一年度相比无变化,应按照国家要求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送、核查及配额清缴工作。7家石化、钢铁、建材、民航(机场)等部分重点行业企业纳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发布了团体标准T/CQAE12002-202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锂离子电池》,该标准起草单位包含华为数字能源、宁德时代、海辰储能、宁德新能源、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珠海冠宇、欣旺达、派能科技、德赛电池、比亚迪、卫蓝新能源、蜂巢能源、中电新
拥有地源热泵、光伏发电等20项技术,年可发电100万度,能够有效降低园区30%的碳排放……江岛智立方项目近日完成优化升级,该项目是江苏省首批、南京市首个零碳园区,荣获《2024全球零碳城市实践先锋奖》“铂金级”奖项。“零碳”是否意味着不产生碳排放?生态科技岛相关负责人介绍,“‘零碳’是指采取
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钢铁行业(CETS—AG—03.01—V01—2024)》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钢铁行业(CETS—VG—03.01—V01—2024)》2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详情如下:关于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钢铁行业(CETS—AG—03.01—V01
1月20日,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提到,2025年四川将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速实施孟底沟水电站、理塘索绒光伏发电、盐源抽水蓄能电站等电源电网项目;开工建设引大济岷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长征渠引水工程前期工作。此外,四川还将持续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探索推进能耗双控转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名单包括,基于数智融合的绿色低碳一体化管控平台创新应用、数字化碳管理与核查系统等。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4年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工信厅信发函〔2025〕29号各省、自治
深化改革创新奋力笃行实干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在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2025年1月14日)同志们: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4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4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及2025年主要工作计划。文件明确,2025年工作安排。扎实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能效对标、能效“领跑者”行动。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继续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稳步推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2024年度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1382家、绿色工业园区12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26家。按照《管理办法》动态管理要求,经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核实,我部将已发布的47家绿色工厂、3家绿色工业园区、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详情如下: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为落实《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单位计算了2023年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3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确定2025年度省重点项目1550个,总投资4.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150亿元。名单还包括延平区海峡两岸融合“双碳”产业园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漳州市龙海“零碳”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及LNG冷能交换中心建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9家碳排放单位移出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单,请移出企业(单位)按照《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在被移出名单后十五日内完成预分配配额(如有)缴纳工作。公示如下:各有关单位:根据《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人民政府令第361号)(以下简称《管
近日,内蒙古电力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及自治区双碳战略部署,落实国家八部委印发的《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聚焦自治区“助企行动”,在碳排放计量核算工作中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为用电企业出具自治区首份《电碳计量核算报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碳排放因其物理特性,一直面
1月17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大气污染防治水平提升的通知。《通知》主要包括治理范围、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三部分内容。重点任务方面,主要从摸排建档、制定“一群一策”方案、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加强移动源监管和开展环保绩效提级等6个方面对传统产业集群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焦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炼焦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炼焦化学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排放水污染物、噪声、本标准未规定的恶臭污染物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相应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及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脱硫脱硝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脱硫脱硝专业委员会田恬、张弘、路光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东省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将2025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资金(7819万元)分配方案进行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间,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接受公众来电、来信、来访,并将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公示日期:2025
重庆积艺智能家居有限公司、重庆永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财资环〔2022〕106号)、《重庆市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渝财环〔2023〕52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对我区已调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管理系统实施库的大气污染防治
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生态环境厅1月8日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省级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的通知,合计下达资金13335.2万元,其中包含:一、2024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激励预下达资金。根据《安徽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激励办法》预下达补偿资金,2025年将根据2024年全年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清算。二、监测能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1月6日印发《衢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系统治理、分类施策、协同控制,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积极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1月7日公示《安徽省重点行业绩效先进等级企业清单(截至2024年12月)》,其中包含绩效引领性企业、绩效B-级企业、绩效B级企业、绩效A级企业共计191家。关于公示《安徽省重点行业绩效先进等级企业清单(截至2024年12月)》的公告为进一步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我省生态环
中铝集团电子招投标平台发布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冶炼分公司多源污染物综合治理与尾气超净排放升级改造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招标公告(招标编号:0125-ZB00001),本项目包括3个子项,即熔炼炉环境集烟系统升级改造、还原炉烟化炉环境集烟系统升级改造、锌冶炼湿法系统尾气酸雾治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月3日发布《泰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新版《预案》调整了适用范围。新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适用于泰安市行政区域内出现重污染天气时的应急工作。取消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删除臭氧相关的预警分级标准、预警发布要求和应急响应措施等内容。对不同污染物造成的重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提前下达了2025年第一批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2.86亿元。此次资金支持项目均从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储备库中选取,共支持38个项目,包括能力建设项目7个、VOCs深度治理项目5个、钢铁超低排放改造项目14个、水泥超低排放改造项目7个、工业污染(炉窑)治理项目3个、无组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