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卫评论正文

从“垃圾分类”到“无废城市” 生物质燃气论坛探索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管理新模式

2020-01-09 08:49来源:中国质量报作者:王惜纯关键词:固体废物管理垃圾处理无废城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洁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7届生物质燃气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固废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下我国固废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创新固废资源化管理模式、优化固废资源化政策环境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水平

对很多人来说,生物质燃气产业技术或许还很陌生,其实,生物质燃气的全称为生物质废物清洁燃气化,是以生物质废物无害化、减量化为基础,开展区域性集中、多元生物质废物协同处理,联合垃圾收运、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能源管理等涉及能源、化工、环保企业广泛参与的跨领域新型能源化环保体系。

具体来说,生物质燃气是以生活垃圾、市政污泥、餐厨垃圾、禽畜粪便、工业残渣、农业秸秆等为对象,通过生物、化学过程,彻底消除其环境污染的同时,生产高品质清洁能源——生物天然气的技术。

随着国家“绿色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及“无废城市”建设的逐步实施,垃圾分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固废环保行业在众多传统行业发展放缓的形势下,发展速度不减反增,推动了新一波创业浪潮。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副处长刘晓龙指出,除了中国外,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存在“无废城市”的愿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在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对垃圾处理作出统筹部署,有助于资源回收利用、改善人居环境、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刘晓龙说。

“无废城市”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其远景目标是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和处置安全。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亿吨左右,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亿~700亿吨,部分城市“垃圾围城”的问题突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旨在引导全社会减少固体废物产生,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加快解决久拖不决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

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的试点城市,到2020年,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

《方案》指出,“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建设“无废城市”的国际经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废弃物管理体系的完善,建立“无废城市”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规划。

例如,日本持续推进建设循环经济社会基本规划;欧盟委员会先后发布了“迈向循环经济:欧洲零废物计划”“循环经济一揽子计划”;新加坡提出迈向“零废物”的国家愿景等。此外,旧金山、温哥华、悉尼等城市也明确提出了建设“无废城市”,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据介绍,早在2008年,日本城市固废物循环利用率就已在60%以上。固废物之所以能被充分利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秉持“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让处理企业有能力投入再生产。

固废处理的背后,意味着一个旧产业生态的革新。清华大学有关专家指出,要想培育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骨干企业,重点是要建立资金机制,形成良性循环,促进需求释放。因此,需要在前端进一步落实从“谁污染、谁治理”转变到“谁污染、谁付费、谁负责”。

在交通、能源和科技、建材等各相关领域,国内的领军企业和行业专家都在为“无废城市”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专家指出,从“垃圾分类”到“无废城市”建设,体现了我国城市废弃物管理从单项到多元,进而集成发展的过程,为深化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改革,打通部门管理长期分割壁垒,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固体废物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提供了实践平台。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固体废物管理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无废城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