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1995年开始,《公约》的缔约方每年都会派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类发展对气候的影响与得失。
截止到2016年,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已经达到197个,包含196个国家和欧盟。
迄今为止,会议已经连续举办了24年,只有原定于今年12月在智利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受到智利国内骚乱的影响,被迫取消。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与会缔约方通过了《京都协定书》。由此,一个新的名词走入所有人的视野:碳排放交易。
2009年12月7日,第十五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这次大会之所以受世人瞩目,是由于《京都协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0年到期,国际社会希望就“碳排放”问题达成新的方案,就2012-2020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达成新的协议。
然而在历时近2周的会议中,与会的超过一万五千人,会场内外硝烟四起、一篇喧嚣,可直到临近会议尾声,与会各方仍旧没能达成共识。
彼时作为气候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丁院士也参与此次联合国气候大会,并在此后接受了《面对面》主持人柴静女士的专访。
哥本哈根会议之所以迟迟未能达成共识,焦点在于各方的争议,对于此后各国“碳排放权”的争议。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碳排放”,对于普通人来说,“碳排放权”意味着生活的改善和国家的发展。
在全球进入工业化的近100年来,地球地表气温提升了0.74℃,据英国一家研究机构用计算机模拟,全球气温升高2℃是人类社会可以容忍的极限。
也是因此,联合国气候大会计划严控世界各国的痰排放量,并对各个国家的“碳排放权”进行分配。
众所周知,受科技水平的影响,在过去100多年里,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远远的超过了发展中国家,按照他们的说法,毫无疑问这些发达国家在过去一百多年间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有一个G8方案:总计11亿人口的27个发达国家将拥有总量44%的“碳排放权”,而剩余56%的“碳排放权”则由总人口55亿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分配。
而所谓的“G8”方案则是所有七个方案中,对发展中国家最为友好的一个方案。
在对7个减排方案的评估中:发达国家设计了比发展中国家大2.3-6.7倍的人均累计碳排放权,且没有考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历史排放差别巨大的事实。
哥本哈根会议上,丁仲礼院士进行演讲时,一位美国人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他说:“现在的问题是说我们要考虑如何进行实际行动的问题,中国该怎么行动?”
丁仲礼院士的回答铿将有力,他说:“我也同意行动第一,中国应该制定一个雄心勃勃的长期排放计划于承诺。这个承诺就一句话,从1990年到2050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坚决不超过发达国家同期水平的80%!不管你怎么减排,我都要比你少,并且我一定要做到!并且你发达国家所有基础设施建完了,中国还有很多没有建。那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中国提出这样的方案,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要比你们雄心勃勃的多!”
丁仲礼院士说:“我把‘碳排放权’视作发展权,视为基本人权,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应当有个大致相等的排放空间。”
当柴静女士问道:“您身为科学家,是否应当以保护地球的前提下去制定方案?”时,丁院士的回答亦十分精彩。
他说:“我很乐观,我是地质学家,研究几亿年以来的环境气候演化。这不是人类拯救地球的问题,而是人类拯救自己的问题。地球比现在高十几度的时候有的是,二氧化碳浓度比现在高10倍的时候有的是,地球用不着你拯救,他一直好好的。”
一直到6年之后的2015年,继《京都协定书》之后,在法国巴黎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与会的近200个国家一致通过了《巴黎协定》。
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巴黎协定》的缔约方之一,早在时间刚进入新世纪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口号,明确写入了“十一五”计划。并在2006年左右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如《节约能源法》(修订)和《循环经济法》等等。同时,组织制定了16个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16项节能设计规范、21项节能基础及方法标准及17种终端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标准。
2017年,“碳排放”交易市场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将于2020年正式运行,即使初期只覆盖电力一个行业,也将使中国有望超越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2011年10月,随着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开始启动。2013年6月,深圳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碳排放”交易试点。
如今已是2019年末,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完善,并终将走向成熟。
可惜的是在中国铺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同一年,美国宣布将退出《巴黎协定》,并于2019年11月4日开启退出《巴黎协定》正式流程。
我不知道当初呼吁“所有国家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应当放弃国别之见”的柴静女士有没有谴责美国,我只是深感遗憾,并为中国这样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祖国而骄傲!
致敬丁仲礼院士,致敬那些为了国家发展为了人民幸福而奉献的人们!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3月12日,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宜昌市林业碳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湖北省首个市级林业碳票管理办法。《办法》共33条,对宜昌林业碳票申请、签发、交易、应用、融资、监督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规范,明确了工作流程和相关部门职责。在全市行政区域内,
随着操作员按下启动键,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搭载的双燃料发电机组成功并网运行,这是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在能源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的又一创新性成果。双燃料发电机组顾名思义就是既可以烧油又可以烧气,既拥有柴油机组卓越可靠的性能,又具备天然气机组经济环
4月2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更好发挥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
3月28日,2025中国企业碳中和峰会暨第四届碳中和行动联盟成员大会在杭州召开。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三方共建的碳管理体系(电力行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在大会上正式成立。据了解,服务中心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授权成立、中国能源研究会统筹指导、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发布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组织实施年节能量达500吨标准煤的节能改造项目,省级工业节能降碳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对投用(投产)的项目,按项目年节能量最高给予每吨标
当前,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承诺,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议题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电力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结合,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与环保目标的双重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理论基础,构建电力系统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分析报告《2005全球能源评论》,主要内容如下:#x2022;nbsp;全球能源需求在2024年增长了2.2%,增速快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所有燃料和技术的需求在2024年均有所增长。增长主要由电力行业引领,电力需求激增了4.3%,远高于全球GDP3.2%的增长速度,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创纪录的高温天
导语2024年以来,从国家发布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的征求意见稿,明确外购非化石能源电力可以核减碳排放,到发布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和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不再将电力间接排放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行业上对电碳市场协同的预期变化可谓是“过山车式
记者31日从中国市场监管部门获悉,4月1日起,18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批标准涵盖多个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包括铸造、有色、化工、建材、矿山、机械、交通、农业、电工电子、食品、废弃处置等。此批国家标准重点针对以往企业碳排放核算“边界不清、难以互认”的问题,对“算什么、
3月23日,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研发设计并制造的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全球首台3000吨/天水煤浆气化废锅设备顺利发运,标志着我国在大型煤气化装备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据了解,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不仅被生态环境部列为煤化工行业碳评价试点示范项目,同时也是化工领域半废锅流程煤
在全球绿色转型浪潮中,碳排放成为国际贸易的关键考量因素,碳壁垒逐渐兴起。在此背景下,绿电直供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力供应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引发广泛关注与探讨。绿电直供,简单来说,是指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电的模式。其核心在于电力的绿色属性,通过建设专用线路或借助智能
当前,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承诺,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议题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电力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结合,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与环保目标的双重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理论基础,构建电力系统
来源:《中国电力》2025年第2期引文:许文俊,马刚,姚云婷,等.考虑绿证-碳交易机制与混氢天然气的工业园区多能优化调度[J].中国电力,2025,58(2):154-163.编者按目前,全球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为此提出“双碳”目标。工业生产作为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实现工业园区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达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00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
3月18日,深圳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度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详情如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温室气体减排,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
3月13日,甘肃省首家绿电绿证“一站式”服务站——国网平凉供电公司米祥仁绿电绿证服务站正式揭牌运营。据了解,近年来,国网平凉供电公司先后促成了省内首笔国际绿色碳交易,牵头推进西北首个“碳普惠制”城市,建成西北首个经权威认证的“零碳”供电所和“零碳”变电站,打造西北首个“碳服务营业厅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到2027年,碳市场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增强,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中碳登国家级基础设施平台功能进一步发挥,碳金融功能进一步拓展,湖北区域
就在刚刚,万众期待的新CCER终于迎来的首次签发!预计快的话,今天就能实现交易,新一轮碳交易市场热点即将来袭!(来源:老汪聊碳中和)恭喜三峡新能源,成为首个完成CCER最终签发的公司。该项目为三峡新能源江苏如东H6(4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签发的总CCER量为1,499,094吨。后续还有近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高耗能行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减排压力。钢铁、水泥、化工、电力等行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碳减排的主战场。高耗能企业对待碳减排的态度、进展、技术难点是当前的行业关注的重点,而碳交易市场则成为高耗能行业跃跃欲试的主战
一、培训项目背景近年来,中国在双碳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功启动,为碳减排提供了新的经济工具和市场机制。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完善,覆盖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这不仅推动了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意识,还通过碳交易优化了碳排放配置,促进了节能减排。然而,双碳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石化、化工、造纸等领域企业2024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招标,详情如下:项目概况:石化、化工、造纸等领域企业2024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上海市政府采购网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3月06日10: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
最近太多太多人问我这个问题了,实在是回答不过来,写篇文章统一回应一下吧。(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气候未来)关于这个问题,我的一位在双碳领域赚了大钱的合作伙伴也经常被问及。但他的回答很简单,他在碳圈打拼了十几年,其中80%的钱都是在川普1.0时代(2017-2020)赚到的,其中就包括他趁着恐
据印尼媒体报道:1月31日在雅加达的一个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印度尼西亚气候变化与能源特使哈希姆表示:“如果美国(世界第二大排放国)不想遵守国际协定,为什么像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要遵守呢?”他指出,人均碳排放量存在巨大差异,美国人均每年排放约13吨二氧化碳,而印度尼西亚人均仅约3吨。“然而
联合国收到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正式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1月28日说,联合国已收到美国退出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的正式通知,退约将于明年1月27日生效。迪雅里克当天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美国已通知作为保存方的联合国秘书长,美国于今年1月27日退出《巴黎协定》。根据《巴黎协定
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当天签署行政命令退出巴黎协定,还签署了一系列能源相关的行政命令,包括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这项行政命令要求联邦机构“识别并行使它们可以使用的任何合法紧急权力以促进国内能源资源的识别、租赁、选址、生产、运输、提炼和发电”,这一举措旨在加快化石燃料基础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0日,特朗普正式上任美国总统,并在就职演讲时宣布进入“国家能源紧急状态”,这是他就任总统后的第一项行动,也是美国历史上首次。与此同时,他签署了一系列文件,并选择再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外媒指出,在1970年代化石燃料短缺时曾宣布过区域性“能源紧急状态”,但从来
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巴黎协定》,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成果。2017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2020年11月4日,美国正式退出该协定。此举遭到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
据新华社消息,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巴黎协定》,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成果。2017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2020年11月4日,美国正式退出该协定。此举遭到
特朗普的胜利给正在召开的COP29蒙上了一层阴霾。这是如今美国主流媒体普遍持有的观点。当地时间11月11日和11月8日,特朗普选择任命前众议员李·泽尔丁担任环境保护署署长和准备让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均掀起了讨论热潮。不过,这两项决定本就与他竞选时所持的观点和作出的承诺十分契合。新被
11月8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一次双年透明度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四次两年更新报告》。会议强调生态环境部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
世界资源研究所、贝佐斯地球基金会、气候工作基金会等机构发表《2023年气候行动状况》报告,认为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的努力正在“全面”失败。2015年的巴黎协定目标是“将全球变暖(与工业革命前相比)限制在2摄氏度以下,争取不超过1.5摄氏度”,1.5摄氏度被视为避免气候变化最严重后果的“上限
今天与一国外朋友聊天,得知韩国与越南就巴黎协定第六条下的双边机制已经达成初步协议。韩国在越南投资的可用于NDC的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将按照3:7的分配方案进行分配。其中越南占3,韩国占7。这是据我所知的首个就巴黎协定第六条下的双边机制达成的协议。3:7这个分配比例可能会成为其它国家双边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