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耕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随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提出,探索耕地保护监测监管体系建设,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撑的要求愈加迫切。
耕地保护的现状和难题
发展用地、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等对耕地保护的影响长期存在,耕保形势严峻。虽然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仍未遏止住全国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耕地持续非农化、非粮化和粗放利用的问题日益严重。据《2017中国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年末,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减少耕地面积480.60万亩。除了建设占用耕地,为保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实施落地、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保障设施农业用地、实施生态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都会一定程度占用耕地,耕保形势仍然严峻。
耕地总体质量低,且呈下降趋势。根据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成果显示,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全国中、低等耕地面积比例超过70%。耕地占补平衡作为建设占用耕地的重要补救措施,因在执行中存在补充耕地相对偏远、配套设施不完善、水土条件差等问题,导致优质耕地快速流失。据统计,1990—2015年我国耕地的重心持续向西北“漂移”,由水土资源匹配好的南方向干旱的北方和西部转移。
耕地开发利用过度,忽视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现有耕地重“用”轻“养”,受耕地数量、资源禀赋条件限制,长期持续的高强度利用耕地状况难以得到根本性扭转,耕地生产力下降、土壤退化、污染加重等问题突出。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有5000万亩左右的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我国每年化肥施用量达到5900万吨,是世界化肥施用量最高的国家,农业用水量达到36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0%以上。
耕地保护监测监管体系建设的思路
传统耕地保护主要是从制度上监督省、市、县落实耕地保护的责任,普遍采用的是日常巡查、卫片执法等手段,存在遗漏、发现不及时、时效性不强等问题,主动监管手段不足。因此,及时发现耕地利用变化情况并有效监管,是耕地保护监测监管体系建设的关键。
从传统的“被动发现”向“主动发现”转变。主动寻找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耕地变化图斑遥感监测、与管理数据叠加分析、外业实地核实、监测汇总分析等工作,从耕地被占用、破坏到落实整改,对耕地变化情况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制止整改,强化耕保利用动态监测监管。
建立“天地网一体化”的技术体系。通过卫星影像数据定期解译判读耕地变化情况,借鉴调查云举证平台进行占用耕地情况现场核实,建立监管平台实现部、省、市、县(区、市)四级联动监管,实现“天上看”及时发现、“地上查”及时制止处理、“网上管”有效监管,提升耕地保护监测监管技术手段。
从“年度考核”向“日常监督”转变。以“日常监测、责任目标考核、差别化奖惩措施”为主线,开展耕地利用情况变化监测、永久基本农田核实、补充耕地核查等日常监测,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检查,为完善科学有效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和差别化奖惩体系提供基础支撑。
耕地保护监测监管体系设计
明确监测对象,拓展监测地类。围绕导致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增减”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监测监管。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实施原因,造成耕地地类和空间格局上发生变化,因此监测对象应进一步扩展至种植园用地、人工牧草地、养殖用地和设施农用地等地类。
细化监测问题的分类。要从耕地增加、耕地减少、耕地质量变化、耕地污染情况等问题出发,细化监测问题类别。一是对于耕地增加,其主要来源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等项目实施,以及园地、林地、草地等农业结构调整,特别要关注水田增加等质量变化情况。二是建设占用耕地,其中要能区分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依法批准的临时用地占用耕地、设施农业用地涉及的占用耕地等情况。三是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监测由耕地或永久基本农田调整为经济作物或畜禽养殖用地。四是耕地破坏,除建设占用外,其他建设活动造成的耕地挖损、塌陷、压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情况,或因自然灾害、人为损毁的耕地。五是生态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要监测大规模植树造林、挖塘挖湖等情况,由耕地变为林地、草地、湿地等地类变化情况。六是耕地质量变化,重点监测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沙化、石漠化、地面沉降、污染、地质灾害风险等质量生态变化情况。七是其他变化,要关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撂荒或休耕。
整合基础数据和技术方法。一是要整合耕地保护相关的基础数据,如历年来的高标准农田、补充耕地、设施农用地、用地审批等数据,优先开展与管理数据叠加分析,提高耕地变化图斑提取精度,减少外业核实工作量。二是结合年度变更调查遥感监测、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等工作,形成“耕地变化图斑提取、问题图斑下发、地方核查举证、部级复核反馈、监测成果应用”工作机制,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立部、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的耕地保护在线监管系统,实现耕地保护利用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实现耕地保护日常监测监管工作常态化。三是优化和完善智慧耕地管理平台,开展耕地利用状况、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占补平衡、设施农用地等日常监督管理,将日常监督、年度考核与监督检查相结合,建立及时高效的数据分析和监督机制,强化耕地保护全流程动态监管。
强化监测成果应用。一是要向地方通报耕地保护利用和监测情况,指出需要整改落实的重大问题,对各区域内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早提醒和预警。二是开展耕地保护利用年度形势分析。深入比对分析,评价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状况和保护利用状况,及时报告耕地保护利用变化形势,针对异常变化和重点区域提出建议。三是纳入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将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设施农业用地等重点区域监测结果情况列为重要考核指标,作为年度自查、期中检查、期末考核的量化评分基础,同时为地方开展耕地保护实施奖惩提供依据。
相关建议
完善耕地保护监督机制,用好考核和奖励政策。立足当前耕地保护监督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一是开展耕地保护动态监管机制建设和顶层设计,建立日常监督、年度考核、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动态监管模式,实现耕地保护监测监管成果与责任目标考核、奖惩措施相挂钩,强化责任目标考核结果的应用。二是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发挥耕地保护的基层作用。借鉴总结和推广典型耕地保护基层管理制度,建立以政府“自上而下”与基层“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增强镇政府、村级组织和村民的耕保意识,强化耕地保护的群众监督。
拓宽资金渠道,探索耕地保护长效激励机制。一是从国家层面设立耕地保护专项资金,用于耕地保护监测监管、地力培肥、补充耕地后期管护、耕地保护补偿激励等。二是探索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跨省域国家统筹补充耕地结余资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结余资金以及其他财政渠道来源的资金,用于耕地保护监管和补偿激励工作。三是提高合法占用耕地的成本,严控征占耕地的规模和速度。
推进数据整合共享,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一是要提高耕地保护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为基础,在摸清耕地基础家底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科学测算各地区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差别化设立耕地保护红线。二是打通数据壁垒,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利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智慧耕地平台,整合历年来的高标准农田、补充耕地项目、设施农用地、用地审批等耕地保护基础数据,全面掌握全国耕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步骤分阶段推进数据共享,提高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为耕地保护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加强土地技术创新,强化耕地保护监测监管能力。一是要提高技术整合和应用能力。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对当前耕地监管思路和技术方法进行梳理和完善,探索耕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监管体系建设,解决“源头—过程—结果”的耕地保护缺乏有效监测数据与智慧平台等问题。二是要加快推进高分影像数据、视频监控及传感技术创新及应用,探索研究耕地保护综合监测网络建设,对耕地实现快速和准确的动态监测,解决耕地调查数据不全面、不完整,缺乏原创技术装备等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2日,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乡村基础设施补齐短板。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提升农村用电可靠性、安全性。原文如下: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主要目标是:到2035年,现代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江河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水文化繁荣发展,
6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其中指出,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电基地建设,合理布局、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实施小水电站绿色改造提升,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全文如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2
准确把握有利条件和战略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作出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是习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内蒙古科左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科左后旗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其中提到,2024年,绿电直供+增量配电网+下游产业的“N+1+N”产业结构初步形成。在现有的新能源99.21万千瓦装机规模基础上,重点推动3个新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浙江磐安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2025年版)》的通知,其中,强化用能要素保障。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原料用能和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总量、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绿证抵扣能耗等政策,全年保障新上项目用能2万吨标准煤以上,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用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2日,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乡村基础设施补齐短板。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提升农村用电可靠性、安全性。原文如下: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7月2日,广东省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激活土地要素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通知》,要求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通过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庄规划调整村庄建设边界、公共服务和公用设施布局,优先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科教文体卫以及具有特定选址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修文县首融独立储能电站及虚拟电厂项目、贵安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建设项目等共3199个。详情如下: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共3199个)一、四化项目(2438个)(一)新型工业化(1429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建立常态化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机制,分批次推介收益水平适中、建设条件成熟的投资示范项目和应用场景。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核电、高铁、风电
6月9日,嘉兴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嘉兴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新增火电100万千瓦,光伏80万千瓦;到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64%以上。原文如下: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嘉兴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各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9日,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明确,进一步完善能源体系。全力推进能源项目建设,淘汰更新各类重点用能设备3000台(套)左右,加快推动嘉兴电厂四期等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新增火电100万
6月9日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指出,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碳排放双控形势下,嘉兴市通过建立健全碳排放双控制度、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强化“双碳”工作载体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力求在碳排放强度降低
中国电建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简称“电建环境公司”)是中国电建集团为进一步整合环保工程领域咨询、设计、技术、投资、施工和品牌资源而成立的专业化平台公司,旨在将公司打造成系统化、集成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环保服务提供商。电建环境公司作为中国电建集团旗下专业平台公司,具备“
近日,建工修复发布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一团城镇管理和生态保护中心发来的“第四师七十一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主体)服务采购项目”的成交通知书。建工修复作为成员单位与新疆鼎源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接该项目,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