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由致病细菌导致的新型问题,已给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开展针对性的致病菌污染土壤成因机制、风险管控技术和治理修复方法的研究十分必要。噬菌体是指能感染细菌、真菌或放线菌等宿主微生物的特殊生物体,由蛋白衣壳和核酸组成,严格依赖于活体宿主完成增殖。噬菌体在土壤、水、空气乃至人/动物体表、口腔、肠道内都有大量定殖,据估算环境中噬菌体总数量约在1031数量级,总质量约109吨,每秒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菌的数目约在1023~1025 CFU。根据其形态结构特点,可将其划分为有尾噬菌体、无尾噬菌体和丝状噬菌体3种类型(图1)。
图1噬菌体类型
土壤噬菌体疗法(phage therapy)是指通过筛选、纯化和富集特定宿主细菌专属烈性噬菌体,向目标细菌污染土壤环境体系接种噬菌体,定向侵染裂解宿主细菌的技术方式。其主要机理是烈性噬菌体在环境迁移过程中,识别宿主细菌表面特异性受体,随后吸附态的噬菌体将自身遗传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利用宿主体内核酸等物质,快速完成自身复制和蛋白质合成,进而在细菌体内装配出大量子代噬菌体,并表达溶壁酶,使宿主细菌破裂死亡,完成裂解释放过程(图2)。
图2烈性噬菌体生活史示意图
近来年在土壤-植物(作物/蔬菜/果树)体系中引入“农业噬菌体疗法”(agricultural phage therapy)的概念来灭活致病细菌的研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图3)。
图3噬菌体追踪裂解土壤-植物系统中病原菌示意图
此外,使用噬菌体疗法在土壤-动物体系和土壤-地下水体系中靶向灭活致病细菌也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图4)
图4 噬菌体靶向灭活土壤-地下水系统中致病菌示意图
由于噬菌体疗法可以在土壤生态环境系统中靶向追踪灭活特定种类的宿主细菌,因而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很有必要从全局角度了解噬菌体疗法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影响(图5)。
噬菌体作为土壤丰度最高的生物体,噬菌体疗法在土壤生态环境系统中应用研究的热点将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①研发和筛选更加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和广宿主型的噬菌体作为治疗制剂,或进行多种专一型噬菌体混合“鸡尾酒”疗法的研制,从而保证噬菌体在土壤中对宿主致病细菌高效灭活的持久效率;
②探明噬菌体疗法对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及养分循环的影响,保障噬菌体疗法应用过程中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安全性,维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与多样性;
③建立噬菌体疗法在土壤环境中应用的风险评估模型及评价方式,建立高效无害化土壤环境噬菌体疗法的运行监管机制。
图5噬菌体治疗对土壤功能的影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污染土壤生物堆修复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生态环境部制定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生物堆(HJ1283—2023)》。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土壤生物堆修复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
日前,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发布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历史遗留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治理工程招标公告。详情如下: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历史遗留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治理工程招标公告招标编号:JLYT-ZBZX-2022-FW-053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招标人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招标项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2月17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征求《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生物堆(征求意见稿)》等八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生物堆(征求意见稿)》等八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采用高通量测序法研究东营某炼油厂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分析石油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随着油污土壤油含量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Beta多样性与土壤石油污染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受污染程度相近的土壤样品,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度较高。细菌、真菌、古菌群落中相对丰度最大的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分别为44.8%~79.5%、54.4%~83.2%和28.3%~93.1%。
如何有效的治理镉污染土壤,修复生态环境,是人类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充分发挥了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各自优势、弥补不足,提高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率,在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近日,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起草的《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根据《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
钒污染土壤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危害,已成为土壤修复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选取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法对钒污染土壤进行精准治理十分必要。生物修复技术是钒污染土壤绿色可持续治理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操作简便、环境友好、成本低廉、修复效率较高等优势。本文从植物、动物、微生物单一及联合修复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钒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影响钒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总结了现阶段的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钒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总结与发展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参考。
对于新污染黄绵土,向土壤中加入有机肥、有机肥+KNO3对土壤中石油烃去除效果较好,修复150d时土壤中石油烃去除率分别为60.13%、56.09%;对于陈旧性污染土壤,施入有机肥+KNO3、脱硫石膏对石油烃去除效果较好,修复150d时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率分别为36.62%、36.61%;生物刺激对新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率高于陈旧性污染土壤。
本研究以杉木屑为原料,在不同碳化温度下得到的炭前驱体,再通过液相还原,获得以生物炭支撑纳米零价铁的复合材料,并考察了生物炭和零价铁负载生物炭对铜、钴、镍、铬4种共存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证明了该修复材料具有从水溶液和污染土壤中去除重金属污染物的优异能力。
摘要:通过实验室模拟修复研究了接种量为103~108cfu·g-1的降解菌群在土壤中生长的湿度条件和存活状况、对土著菌群的影响作用以及对石油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石油烃降解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99.75%)-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99.49%)-假单胞菌目
摘要:因石油污染物的性质及土壤环境条件限制,石油污染土壤中的石油降解微生物普遍存在数量偏少和活性不足的问题,导致其自然净化能力较低,且速度缓慢。多种原位强化技术可提高石油降解微生物的降解能力,主要包括生物投加法、生物刺激法、生物通风法及微生物燃料电池等。生物投加法主要包括高效微生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