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
水生态修复保护是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展长江水生态修复首先要识别长江水生态存在的问题。本文对目前讨论和争议比较多的鱼道、江湖关系、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和下游冲刷、中小洪水调度、生态调度等五个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为更好地开展长江水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 长江大保护 ;水生态 ;鱼道 ;中小洪水调度 ;生态调度
作者:张云昌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巡视员
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水生态修复保护是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
鱼道问题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兴建后, 长江宜昌—重庆段的航运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加之水运成本低廉,该区段航运量骤增。2011年三峡船闸双向运输量已突破1亿吨,至2018年三峡船闸运输量已达1.38亿吨,然而,船舶在三峡船闸待闸平均时间已高达106 小时。为此, 有关部门开始论证在三峡枢纽兴建第二船闸[1],由此,引发了有关长江修建鱼道问题的新一轮争论。
长江修建鱼道问题的第一次争论始于中央批准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结束于1982年调查确定中华鲟鱼在葛洲坝坝下江段形成了新的产卵场和中华鲟研究所人工繁殖中华鲟成功,前后持续了十多年。当时争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救什么鱼。受葛洲坝阻隔和蓄水影响的鱼类主要是中华鲟、鳗鲡、铜鱼、圆口铜鱼、胭脂鱼、白鲟、四大家鱼、鳡、鳊等[2]。最后经专家研究确定“葛洲坝枢纽的救鱼对象,主要就是中华鲟;对于白鲟,在被论证明确为江海回溯鱼类时,也应加以救护;对其他没有受到严重威胁的鱼,没有必要拯救”。二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专家们对于修建过鱼设施,主要包括鱼道、鱼闸、升鱼机、集运渔船等形式;建筑人工模拟产卵场;进行人工繁殖放流三种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最后确定了采取以人工增殖放流为主的技术方式保护中华鲟。这场争论最后以如前所述葛洲坝坝下产卵场的发现和人工繁殖中华鲟技术的突破而结束。
本次关于长江修建鱼道问题的争论主要是源于2013—2017年(除2016年外)均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中华鲟的繁殖面临严峻形势, 环保部门、农业部门要求,在修建第二船闸时“补建过鱼设施”。这次争论的问题主要也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修建鱼道对中华鲟保护是否有效。一部分专家认为中华鲟产卵亲鱼的数量少,常在底层活动,在江面宽、流量大、流速高的长江内,很难有机会找到过鱼设施入口。而且,中华鲟成熟亲鱼个体很大,一般长2~3米,重300~400斤,能否顺利进入和通过过鱼设施也很难确定。即使一小部分亲鱼到上游自然产卵,还存在卵、苗能否成活, 幼鱼和亲鱼能否下坝等问题,因而反对修建鱼道。另一部分专家认为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和采取其他措施解决,要求修建鱼道。二是不为保护中华鲟是否也需要修建鱼道?一部分专家认为不需要,另一部分专家认为即便没有目标鱼种,为保护水生生物物种、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也应修建鱼道。
这场争论实际上涉及鱼道建设的基础理论问题:没有目标鱼种,需不需要修建鱼道。没有目标鱼种,鱼道如何设计。这两个问题国内渔业专家也并未达成一致的认识。目前这场争论还在持续,有关研究和论证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江湖关系问题
洞庭湖和鄱阳湖(以下简称“两湖”)在长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立价值,因此我们认为江湖关系(即长江与两湖的关系)是长江大保护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而且随着生态文明观的推广,这种关系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江湖关系主要包括水量、能量、泥沙、污染物质在江湖间的交换和水生生物在江湖间的游动等[3]。
江西省希望在鄱阳湖建闸解决秋冬季节干枯问题,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将项目列入了“十三五”规划, 但在评审阶段受到了何平教授等生态学家的强烈批评,没能通过评审,这一事件也使江湖关系问题成了长江大保护的一个热点问题。
尽管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的运行对两湖的影响机理不一致,但从表面上看似乎导致了相同的结果,两湖入湖总的水沙量减少,洪水期拦洪削峰,三峡水库蓄水导致两湖枯水期提前至9—10月,冬春季节两湖水位提升。这种影响对两湖来说应该是有利有弊。入库泥沙量减少,有利于延长两湖的使用寿命;洪水期拦洪削峰, 有利于减少两湖防洪压力;冬春季节水位抬升,有利于两湖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而枯水期提前,湖面缩小, 影响鱼类、鸟类生存,是其不利的一面。
需要指出的是两湖汛后伏秋季节干枯,个别年份出现极枯情景,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两湖由于洞庭四水(湘江、资江、沅水、澧水)和鄱阳七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昌江、乐安江)众多水库的层层拦截,入湖水量大幅减少。以鄱阳湖为例,2006—2016年9—11 月平均水量与1990—2002年比较, 七河入湖总水量逐月分别减少23亿米3、16亿米3和-2亿米3(占比分别减少28.2%、28.5%、-3.5%)[4]。二是两湖采砂导致入江水道河槽降低。据江西省鄱阳湖建设办公室提供的资料,仅2000—2001年湖区登记采砂量就达5.18亿吨[8]。实测资料表明,鄱阳湖大量采砂导致都昌以下入江水道河槽最低高程在1998—2010年降低了2.15~10.57米[5-6]。2010年以后一些断面还在降低[7]。
江湖关系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长江渔业资源和两湖留鸟、候鸟的影响[9]。洞庭湖、鄱阳湖是我国首批列入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保护区。洞庭湖有鱼类23科114种,鸟类41科158种。鄱阳湖共有鱼类122种, 鸟类近250种[10]。两湖是江湖洄游鱼类育肥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长江特有珍稀鱼类最后的避难所。最近媒体报道,在赣江发现江豚群,证明长江、鄱阳湖、赣江目前的连通性尚好,江豚通过江湖连通扩大了生存空间。同时,两湖还是欧亚大陆候鸟传统的觅食越冬地,每年约有10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
长江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鱼类、鸟类监测重点站连续20余年监测表明,两湖水情变化以及与长江连通性的变化对江湖洄游鱼类和鸟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目前的数据和研究不足以得出更确切的结论,仍需继续加强监测和研究。
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和下游冲刷问题
由于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泥沙问题的教训,在三峡工程论证期间,国家投入人力物力,对三峡工程是否会导致长江上游泥沙淤积问题进行了充分研究。三峡工程投入运行后,水利部门继续组织进行了跟踪观测研究。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最近汇总的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长江各区段的水沙情况如下:
三峡水库上游来水、来沙情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上游水库拦沙、水土保持工程、降雨变化和河道采砂等影响,长江上游径流量变化不大,输沙量减少趋势明显[11]。三峡水库蓄水以来,2003—2018年三峡入库主要控制站—朱沱、北碚、武隆站年平均径流量、悬移质输沙量之和分别为3739亿米3和1.48亿吨,较1990 年以前分别减小7%和70%,较1991— 2002年分别减少3%和59%。
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情况。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明显减轻,且绝大部分泥沙淤积在水库145米以下的库容内, 水库有效库容损失目前还较小;涪陵以上的变动回水区总体冲刷,重点淤沙河段淤积强度大为减轻;坝前泥沙淤积未对发电取水造成影响。在不考虑区间来沙的情况下,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水库淤积泥沙17.733亿吨,近似年均淤积泥沙1.138亿吨,仅为三峡工程论证阶段(数学模型采用1961— 1970系列年预测成果)的34%,水库排沙比为24.1%。水库泥沙淤积主要集中在常年回水区。从淤积部位来看,92.5% 的泥沙淤积在145m高程以下,淤积在145~175的泥沙量为1.303亿米3,占总淤积量的7.5%,占水库静防洪库容的0.59%,且主要集中在奉节至大坝库段[12]。
坝下游水、沙变化情况。2003— 2018年,长江中下游各站除监利站年均径流量较蓄水前偏多3%外,其他各站年均径流量偏枯4%~7%,宜昌、汉口、大通站径流量分别为4092亿米3、6800亿米3、8597亿米3,较蓄水前分别偏少6%、4%、5%;宜昌、汉口、大通站年均输沙量分别为0.358亿吨、0.996亿吨、1.34亿吨,较蓄水前年均值分别偏少93%、75%、69%。
坝下游河道冲刷情况。在三峡工程修建前的数十年中,长江中下游河道在自然条件下的河床冲淤变化虽较为频繁,但宜昌至湖口河段总体上接近冲淤平衡,1966—2002年年平均冲刷量仅为0.011亿米3[13]。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坝下游河势总体稳定。受长江上游输沙量持续减少、河道采砂、局部河道(航道)整治等因素影响,长江中下游河道冲刷总体呈现从上游向下游发展的态势,目前已发展到湖口以下[14]。
2002年10月—2018年10月,宜昌至湖口河段平滩河槽泥沙冲刷24.06 亿米3 , 年均冲刷量1.46 亿米3 , 明显大于水库蓄水前1966—2002年的0.011亿米3。其中,宜昌至城陵矶段河道冲刷强度最大,其冲刷量占总冲刷量的54%,城陵矶至汉口、汉口至湖口河段冲刷量分别占总冲刷量的20%、26%。
近年来, 坝下游冲刷逐渐向下游发展,城陵矶以下河段河床冲刷强度有所增大,城陵矶至汉口河段和汉口至湖口河段2012年10月—2018年11 月的年均冲刷量分别为5729万米3/年和5870万米3/年,远大于2002—2011 年年均冲刷量1141万米3/年和2536万米3/年。
整体来看,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情况好于初步设计,不会发生像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初期发生的问题,但三峡水库坝下游由于上游来沙量大幅减少,冲刷强度有所增大。这一情况不但与复杂水沙情势有关,同时也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需要在下一阶段加强坝下游特别是城陵矶以下河段冲淤监测与冲淤机理方面的研究工作。随着坝下游河道泥沙冲淤的不断累积,今后坝下游河道的河势、崩岸塌岸等仍将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由于长江中游堤防未经历大洪水考验, 一些潜在问题尚未暴露, 需开展持续监测和深入研究,提出应对措施。
中小洪水调度问题
在水利学上中小洪水一般指20年一遇以下洪水。根据三峡工程的来流量推算,中小洪水所对应的洪峰流量应不大于72300米3/秒。但由于荆江的防洪标准相对较低,因此,在不降低三峡水库对荆江大洪水的防洪标准、不增加中下游防洪负担的前提下,对三峡洪峰流量在30000~55000米3/秒的洪水进行拦蓄,并称之为中小洪水调度。
三峡水库2009 年汛期以来, 依据水雨情预报,在荆江河段和城陵矶地区防洪压力不大,应中下游地方政府和航运部门的要求,多次对中小洪水进行了调度。2009—2017年汛期, 三峡水库对洪峰流量在30000~55000 米3 / 秒入库洪水的拦蓄次数达到33 次,占总蓄洪次数的82.5%,蓄洪量893亿米3,占总蓄洪量的73%。
由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对超过八成的洪水进行了调度,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有关专家研究认为中小洪水调度有三大效益。一是防洪效益。如有超过42000米3/秒(三峡流量)洪水不拦蓄,水库敞泄将使沙市站水位高于43米,中游沿线监测站也会超过警戒线水位。一旦汛期河道水位达到警戒水位,地方需要上堤查险,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增加防汛成本。二是航运效益。三峡与葛洲坝之间由于河道狭窄、水流湍急,船舶按照不同的主机功率大小, 在三峡下泄流量30000~45000米3/ 秒实施限制性通航, 下泄流量超过45000米3/秒两坝间停航。中小洪水调度减少了禁航、停航时间。三是洪水资源利用效益。利用洪水资源可缓解后期蓄水和下游供水的矛盾。
但长江三峡工程实施中小洪水调度以来,一直受到一些专家的质疑。清华大学教授周建军认为:“三峡工程规划防洪目标是保荆江安全相应减轻中下游其他地区防洪负担,这种防洪原则可保证一般情况下长江自然洪水节律不变,是最大限度保证中下游防洪安全和生态健康的最佳选择。遗憾的是,现在三峡工程等的调度违背了论证确定的原则,不但使径流节律朝单一化方向发展,而且拦中小洪水显著加剧中下游河道冲刷。”“消灭大洪水也使湖泊汛期持水量减少,水面缩小和湿地不能充分淹没,碟形湖和牛轭湖等水体与干流季节联动机制被破坏。”周建军教授建议:“要切实执行三峡工程规划确定的三峡工程防大洪原则,不拦中小洪水,不能只追求发电效益。”
在中国工程院组织三峡工程第三方评估时,一些专家也表示了对中小洪水调度的担心,中小洪水调度使中下游河段堤岸长期不能经受洪水考验,一旦有大的洪水可能导致极大的灾难。可见,由于下游江段防洪水平较低以及中小型洪水的生态环境效应不明确等原因,当前关于中小型洪水问题仍存在不同的意见,亟须提高中下游的防洪标准,明晰中小型洪水的生态环境效益,分期优化中小型洪水的调蓄与拦截,更好地发挥三峡工程的效益。
生态调度的问题
生态调度问题和前面的四个问题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但笔者认为生态调度是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一个利器,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生态调度没有统一的定义。从目前国内的实践来看,大致有两种调度模式被冠以生态调度之名。一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开展以促进四大家鱼和中华鲟产卵为目的的调度。二是水利部在福建召开的生态调度试点会,以保证水库下游生态基流为目标的调度。笔者认为,这两种调度可称为狭义的生态调度。此外,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组织了压咸补淡调度、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过调水调沙调度。这些调度也应算作特定目标的生态调度。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水利专家陈飞关于生态调度的工作思路,即三峡工程运行要贯穿生态调度这一条主线,生态调度要以水文、生态环境这两项预测预报为基础,生态调度要贯穿于防洪、发电和航运三项重点任务之中,全年都要精心组织并实施生态调度,可以称之为广义的生态调度。
尽管生态调度定义的界定尚不清晰,但已往实践证明其效果显著。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组织的促进四大家鱼产卵调度为例。2011—2018 年,三峡水库每年5—6月实施促进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 共实施12次调度,其中2012年、2015 年、2017年、2018年分别调度2次, 其他年份调度1次,通过逐步增加三峡水库出库流量,人工调节模拟河流涨水过程,促进鱼类自然产卵繁殖。
监测结果表明,除2016年外,其他年份四大家鱼对生态调度形成的人造洪峰都有积极的响应[15]。据估算,生态调度期间四大家鱼累计产卵量约8.08亿粒,占监测期间累计产卵量(21.14亿粒)的38.2%。
生态调度目前在国内外开展的时间不长,理论和实践基础均非常薄弱,在建设生态的文明新时代,亟须组织多学科的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完善理念,丰富实践,进而制定重要河流生态调度的目标、标准、规程,实施生态调度,促进母亲河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为其他重要河流生态修复提供范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江西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安排544项,总投资147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57亿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159项,续建项目212项,新开工项目168项,预备项目5项,涵盖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生态环保项目46个。北极星汇总环保项
据东坤资产消息,2025年3月24日,湖口县人民政府与东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湖口县成功举行了湖口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项目签约仪式。此次签约仪式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湖口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额21.35亿元,分期建设,将分为环境治理和产业发展两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鲁环字〔2025〕18号各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现将《
前不久召开的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十三届三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月25日,中国电建发布2025年1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2025年1月新签合同金额1051.21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能源电力新签合同金额722.10亿元,同比增长15.52%。注:1.能源电力业务包括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火电、新型储能、核电、电网、氢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2.水
2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5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根据通知显示,内蒙古将坚定不移完成“五大任务”实施方案中明确的2025年目标任务。坚决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印发《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进美丽内蒙古建设规划纲要》,加快推进自治区防沙治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近日下达2025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出,全力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统筹能源生产供应和能力储备,继续做好煤炭供应保障和天然气增储上产,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动煤炭矿区总体规划批复,力争国家新核准煤矿项目3000万吨以上,全年煤炭
当前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各类缓发不利影响不断加剧。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等二十二部门印发《浙江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对2035年前强化全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供指导。《行动方案》明确,浙江重点围绕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工作部署,将适应气候
近期,地方两会相继召开,明确今年重点工作任务。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备受关注。北极星对已发布的31个省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汇总发现,多地将环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生态环境出现116次,绿色低碳55次,环保出现45次,空气质量36次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22日,中国电建发布2024年1月至12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按业务类型统计,公司新签合同金额合计12706.91亿元,同比增长11.19%。注:1.能源电力业务包括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火电、电网等;2.水资源与环境业务包括水利、水务、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等;3.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指出,推动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协同保护和治理。支持沿黄河各省区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加快沿黄能源、化工等基地绿色低碳转型。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加快应用标准化多式联运装备和新能源运载工具、工程机械。全文如下
在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六座梯级电站构成的长江干流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上,梯级水电站因厂制宜,锚定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赋能水电行业提质增效。三峡小微特开设“大走廊新活力”专栏。近日,三峡电源电站X1号机组技术升级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启动试
今年一季度,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季度,三峡水库结合电力负荷及下游用水需求,最小日均出库流量7120立方米每秒。截至3月31日,三峡水库水位已消落至162.5米,在年度枯水期间累计向下游补水约46亿立方米,为满足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水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近期,葡萄牙电力公司(以下简称“葡电”)董事会主席安东尼奥·洛波·泽维尔一行到访三峡集团。在参观三峡工程期间,泽维尔接受了中能传媒记者专访,就水利水电工程综合效益、能源企业引领转型发展、葡电与三峡集团合作前景等话题分享了观点。“三峡工程的效益远不止于能源”访问期间,泽维尔参观了三
于2024年12月20日召开的北京市委全会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其中便包括“坚定不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2025年1月7日,中核集团子公司北京中核华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核华辉”)在雄安新区完成了注册,成为了2025年首批进驻雄安新区的央企之一。在中核华辉注册的同日,另一家电力央企国家电投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8日,长江电力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公司财务总监的议案》,同意詹平原先生不再担任公司财务总监,决定聘任张传红先生为公司财务总监。张传红先生简历男,1970年6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高级会计师,中共党员。历任原葛洲坝电厂财务处会计、
刚刚过去的2024年,三峡人初心如磐守护江河安澜,实干为要支撑能源安全,勇攀高峰赋能科技攻关,向绿而行推动主业发展,向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不断迈进。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在新春来临之际,《中国三峡工程报》启动“新春走基层”主题采访
2024年,三峡工程全年运行情况总体良好,防洪、航运、发电、补水、生态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保障。防洪减灾成效突出。汛期,长江流域发生3次编号洪水,1号、2号洪水期间,三峡水库累计拦洪126.8亿立方米,最高拦洪水位166.55米,有效避免长江中下游约700公里河段超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谨向关心支持三峡集团的各级领导、合作伙伴,向所有三峡人及家属致以最真挚的新年祝福!2024年,我们乘时代之风、扬奋进之帆,在三十年积淀基础上,踏上强化使命担当、服务国家战略的新征程。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12月16日,湖北±500千伏宜都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改造工程进入调试阶段。改造期间,国网湖北直流公司应用新技术提升改造施工质效,将原计划的75天工期缩短为60天。宜都换流站是三峡工程配套工程宜华直流的送端站。该站控制保护系统运行18年来故障率逐年上升,原厂为外国企业,备品备件已停产,采购困难
三十年前,长江之上号角声起,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漫漫征途上,摆在三峡工程面前的,是一场跨越历史长河、连通未来愿景的资源调度。一只超凡的“水龙头”2024年7月11日,长江上游遭受强降雨,三峡水库入流流量快速上涨,至当日18时已涨至50000立方米每秒,标志着“长江2024年第
12月10日,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获悉,三峡首条送电广东通道——±500千伏江城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江城直流工程”)累计向广东输送清洁电能超过32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东莞市一年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倍,节约标准煤约9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7亿吨。今年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30年,也是三峡工
4月8日,中国华电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贵州和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主持会议并讲话。公司领导叶向东、祖斌、吴敬凯、李旭红、赵晋山、曹海东、蒋方帅参加会议。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中央政治局会
4月1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湖北武汉与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水利水电、风光新能源、生态环保、新型储能、数能融合、国际业务等领域合作,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宋海良对三峡集团一直以来给予中国能建的信任、支持
2024年,在国家能源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华中能源监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锚定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两个目标,科学统筹区域能源发展和安全,大力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和监管创新,积极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和保障人民群众用能需求,坚持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作为能源行业的骨干央
3月12日,在位于安徽芜湖荻港镇的N4673杆塔基础现场,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徽段)开展首基试点,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促进西北地区新能源电量消纳超212亿千瓦时,替代燃煤消耗6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0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甘肃至浙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3月17日至18日,习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湖南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通知,方案指出,要坚持全面、协同、创新、安全转型,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美丽湖南建设成效明显。到2030年,全省能源、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这一重要论述,瞄准束缚市场活力的卡点堵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今年全国两会上,关
2025年3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参加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黄部长您好,这些年来,大家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我们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我想请问黄部长,去年的环保
日前,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南昌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方大特钢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在用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含电力)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全文如下
前不久召开的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十三届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