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欧盟各国生物质能的能源消费终端,来源:Eurostat,Fraunhofer ISI
根据预测分析,1)到2030年欧洲生物质能的最大份额将出现在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以及芬兰和瑞典。在这些国家中,生物质是供暖的主要来源,但瑞典和芬兰是间接利用热电联产获取生物质热能,而波罗的海地区则是直接利用;2)此外,2020年后欧洲生物质能装机量会持续增长,在某些欧盟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生物质能将主导可再生能源的扩张;3)得益于新增装机量,到2030年,生物质能将占发电量的三分之二以上;4)未来德国将持续在生物质能供能领域(热、电、燃料)维持领先地位;5)在生物质能电力供应方面,英国和波兰将实现最强劲增长,到2030年其新增生物质能产电量将产生超过10 TWh。
欧洲生物质能现存政策背景
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D,2009/28/EC):针对交通领域生物燃料和其他领域的液体生物质给出具有约束力的可持续性标准。对于供暖和制冷部门以及发电中使用的固体和气体生物质,决定不引入欧盟范围的约束标准,而是向成员国提供非约束性建议。同时引入国家生物质可持续性要求。
欧盟委员会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通讯(COM(2014)15):提出了2030年气候与能源的新政策框架,其中包括具有约束力的欧盟减排目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需求中的份额以及到2030年提高能源效率。
欧盟《能源联盟框架战略》(2015):为2020年后欧洲提出新的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计划,其中包括可持续生物质和生物燃料的新政策。
《 2015年循环经济通讯》:在审查能源联盟下的生物质能可持续性的同时确保与循环经济的一致性和协同作用。
欧盟间接土地使用变化指令(EU)2015/1513):农业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份额的上限为7%等。
欧盟委员会立法提案(COM/2016/479):以整合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纳入2030年气候和能源框架,这也符合《巴黎协定》。
欧洲生物质能所面临着问题
欧盟委员会曾经在2016年初组织了一次公共咨询,为2020年后可持续生物质能政策的发展提供方向,有60%以上的人认为需要针对生物质能的可持续性采取更多的立法行动,尤其是对固体生物质和沼气。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有:
·由于森林和土壤中碳储量变化以及交通运输中产生的简介排放等导致的某些生物质能可能在其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表现不佳;
·收获用于生物能源的固体生物质可能会通过土地利用(例如森林或农田管理)和土地利用变化(例如森林砍伐)影响生物多样性;
·生物质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生物质电力应用的转化效率低;
·某些用于热能和电力的生物质可能会与森林生物质的其他消费者竞争(例如,纸浆和造纸或木板行业);
·不同的国家可持续性计划可能会导致生物质贸易扭曲并影响单一市场,从而给经济运营商带来更高的管理成本。
为了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欧盟行动,重要的是分析现有欧盟或成员国的政策框架是否已经解决了这些风险,并指出是否存在政策空白,项目联合会考虑了欧盟层面的能源,气候,环境和农业政策,以及英国、荷兰、比利时和丹麦在固体生物质能可持续性方面的做法。基于所有提及的可持续性风险并将其与潜在驱动因素联系起来,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问题树。
固体生物质和沼气供热和发电有关的可持续性风险问题树
欧洲能源目标
欧盟能源政策的主要目标如下:
1.确保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
2.为能源供应商建立竞争环境,以可承受的价格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获得能源;
3.基于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更广泛的环境影响实现可持续的能源消耗。
关于生物质能领域,欧盟委员会指出,有必要改善生物质政策,以最大程度地有效利用生物质能,以实现强劲和可验证的温室气体减排,并允许生物质资源的各种用途之间的公平竞争。这还应包括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符合欧盟森林战略的森林可持续管理,并解决生物燃料等间接利用土地的影响。综合来看,涉及生物能源可持续性方面的主要有五个具体运营目标:
1.确保欧盟的生物能源使用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
2.避免直接和间接改变土地用途;
3.尽量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确保有效地将生物质转化为能源;
5.避免任何阻碍生物质贸易的壁垒,从而扭曲了欧盟内部市场。
解决方案
为了预测欧盟生物质能的总体供需情况,并评估已确定的政策方案的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首先需要搭建一个建模框架。该建模框架将能源系统Green-X模型,地理空间ArcGIS网络模型和MULTIREG模型结合在一起,作为评估政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补充工具。这里首先对这几个分析模型进行简要的介绍。
Green-X模型
Green-X是一种专门分析欧盟及其邻国的能源系统模型,已用于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若干影响评估和研究中。该工具的核心优势是全面纳入了可再生资源和相关技术且包括了能源政策工具例如生物质能的可持续标准。根据产生的成本、支出和收益以及环境影响来评估各种政策设计的选择。
地理空间网络模型
该模型是欧洲内外部的生物质运输链模型,用于确定固体生物质的可能贸易路线并量化固体生物质贸易物流链的特定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地理空间网络模型拥有多式联运网络,其中包括欧洲的公路,铁路,内陆水路和短途海运,以及用于欧盟外部供应链的海运路线。这些网络通过转运枢纽相连,在转运枢纽中,生物质可以变换其他运输方式(例如从卡车到轮船)。该模型优化了从需求到供应区域的最低成本和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总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取决于所采取的路线,使用的运输方式以及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移次数。
以下图为例,图左是某一区域所有运输方式以及转运枢纽的示例。在欧洲大多数地区,只有公路和铁路网络可用。该模型计算了每个供应节点和每个需求节点之间的运输成本,其中需求节点包括可以共同燃烧生物质的燃煤发电厂或生物质发电厂。
图3欧盟内外部生物质运输链网络
MULTIREG模型
这是一个多国,多部门的投入产出模型,涵盖了每个欧盟成员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可以对社会经济影响进行评估。其主要数据库是来自最近发布的,由欧盟资助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以及来自Eurostat的其他数据,粗略估计了政策措施对经济增加值的影响,如对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以及对中小企业的就业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基于Green-X模型的结果,并将特定于技术的数据与经济建模相结合。使用MULTIREG模型能够评估技术和结构变化对欧盟经济中与生物质利用有关的影响。
欧盟生物质能政策选项
通过以上各种建模分析最终给出了几个针对生物质能的不同政策选项,旨在解决欧洲生物质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关键问题。
政策方案1–基准政策
即欧盟地区当前关于生物质能的一些情况,例如有关生物燃料和液体生物质的可持续性标准。此外,欧盟目前没有针对热能和电力生物质能采取其他行动。为了对根据生物质能现存问题,需要有新的替代性政策,在以下五个政策方案(政策方案2,3a,3b,4,5)中分别进行了介绍。
政策方案2–关于热能和电力的生物质可持续性标准
与政策方案1 一样,在替代性方案2中,欧盟对生物燃料的可持续性标准仍在继续,除此之外,还要将这一可持续标准扩展至固体生物质和沼气以进行热力发电。换言之即农业生物质的土地标准和遵守规则也需要与生物燃料和液体生物质的标准相同。此外,为了减少温室气体,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工厂在利用生物质能进行热电生产时,其温室气体减排的特定阈值为70%。
政策方案3a– 可持续森林管理(SFM)认证要求
就农业生物质能的土地标准和温室气体减排标准角度而言,此政策方案与选项2是类似的。除此之外,对于林业生物质能,旧的土地标准将被可持续森林管理(SFM)的新标准所代替。这意味着所有用于能源生产的森林生物质必须通过SFM认证才算符合规定。
政策方案3b–基于风险的森林生物质能政策手段
在备选方案2的基础上,基于生物质能所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此项政策设定,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可持续采伐木质燃料的风险。首先要在森林生物质的生产国或其下属层级收集符合该要求的证据。如果没有证据,则将要求操作员提供关于森林拥有量级别的证据。
政策方案4–能源效率要求
就温室气体减排和土地标准而言,该方案以方案2为基础。此外,这项政策也为新的大型电力和热力设施中的生物质转化引入了最低效率标准(65%)。
政策方案5–树干木材
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地使用标准方面也是以方案2为基准。另外,此选项也对阔叶材生物质能的使用设置了上限。该政策选项不能涵盖当前用于住宅取暖的柴火。
五种生物质能政策选项的影响性评估
下表列出了用于评估2020年后生物质能可持续发展措施的五种政策选择的影响,相互之间的对比都是以现存的基准政策为准。
总结
综合来看,不同的替代政策选择之间存在重大的取舍。政策选择2将生物燃料的可持续性标准扩展到了用于热能和电力生产的固体生物质和沼气,对生物质能需求的影响较小。政策选项3a,3b和5限制了生物质供应的可利用性,特别是对于森林生物质,其中选项3a显然是最困难的。为了达到2030年的目标,这些选择会导致部分林业生物质向农业生物质转变,并产生相关的土地利用影响,还会造成生物质热转变为非生物质可再生电力(例如风能和太阳能)。可再生电力的份额越高,温室气体减排量就越高,但也伴随着额外的支出。而涉及能效要求的政策方案4因为对最终用途施加了限制,故而导致了生物质使用量的稍许下降,但会提升生物质热的使用。所有选择方案都将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措施,以防止生物多样性或碳储量损失的风险。引入统一的欧盟可持续性标准也将降低阻碍欧洲生物质贸易壁垒的风险以及对欧盟内部市场的影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日前,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印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到2027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长株潭地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60%、洞庭湖区整县建成比例达到50%)。到2030年,全省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力争达到65%。到20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首次从国家层面为“绿电直连”模式构建了完整的规则框架。这一政策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相对明确的物理隔离与权责重构,为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碳足迹溯源认证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来源:电联新
7月10日,滨州市沾化区关于解释转发《关于印发滨州市贯彻落实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等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提升光伏发电质效,根据国家政策调整,稳妥有序推进海上光伏项目建设。2024年积极推进鲁北风光基地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项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
日前,山西阳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阳泉市加快推动建筑领城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新建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50%,新建居住建筑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30%。新建建筑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本地区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等推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8日,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提高建筑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低碳化,在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学校、医院、酒店、写字楼、大型商超、城市综合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日前,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利用云南绿色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7月1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公告2025年第3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国家能源局批准《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设计规范》等304项能源行业标准(附件1)、《CodeforEnergyEfficiencyDesignofHydropowerProject》等43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2)、《水电工程集运鱼系统设计规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日前,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3815”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利用云南绿色
7月8日,云南省发改委、云南省工信厅、云南能源局联合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推动绿电资源就地转化。适用范围方面,根据方案,绿电直连是指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电力用户供给绿电,可实现供给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模式。电源原则上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9日,云南省发改委印发《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提升调节能力。绿电直连项目应实现内部资源协同优化。并网型项目应通过合理配置储能、挖掘负荷灵活性调节潜力等方式,确保与公共电网的交换功率不超过申报容量,自行承担由于自身原因造成供电中断的有关责任。分析电源与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我国是煤炭生产消费大国,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降低煤炭生产消费总量及其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以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为目标,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大型现代化煤矿产量比重不断提升,原煤入选(洗)率持续提高,智能化建设加快发展,全国煤
为切实提高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数据质量,完善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强化数据质量日常监管,增强相关制度规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征求意见稿)》(简称“2023年版《发电核算指南》”),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来源:电联
今年的《bp世界能源展望》探讨到2050年世界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和不确定性。针对2022年发生的两大历史事件:俄乌冲突和美国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我们更新了2022年版《展望》中的三大主要情景:“净零”、“快速转型”与“新动力”。《展望》的三大主要情景旨在探讨未来30年全球能源系统转型可能结果的
10月21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下达2022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的通知,根据国家能源局2022年标准化工作安排,现下达2022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定计划(共计495项,见附件1)、标准修订计划(共计356项,见附件2)及外文版翻译计划(共计67项,见附件3)。请组织各有关标准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下达2022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能源局2022年标准化工作安排,现下达2022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定计划(共计495项,见附件1)、标准修订计划(共计356项,见附件2)及外文版翻译计划(共计67项,见附件3)
石油产品、煤炭和天然气仍然主导着日本的能源系统。2019年,可再生能源在日本能源供应总量中只占6%,在最终能源消耗中的份额为8%。大约三分之一的可再生能源来自生物质能源。2011年福岛核灾难后,核能被淘汰,通过化石能源(主要是天然气)的增加来补偿。近年来,可再生电力(最初主要是水力发电)正在
石油产品、煤炭和天然气仍然主导着日本的能源系统。2019年,可再生能源在日本能源供应总量中只占6%,在最终能源消耗中的份额为8%。大约三分之一的可再生能源来自生物质能源。2011年福岛核灾难后,核能被淘汰,通过化石能源(主要是天然气)的增加来补偿。近年来,可再生电力(最初主要是水力发电)正在
2019年,可再生能源占法国能源供应总量的11%,在最终能源消耗中的份额为16.5%。大约60%的可再生能源来自生物质能。法国大约一半的土地面积是农业用地,三分之一是林地。地理和气候条件较好,农业和林业生物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固体生物质燃料仍然是生物质能源利用的主要类型,在住宅和工业中的应用比
2019年,可再生能源占芬兰能源供应总量的35%,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耗中的份额为43%。大约85%的可再生能源来自生物质能。芬兰人口密度低,人均森林面积高,固体生物质资源量潜力大。大部分生物质能源(90%)来自固体生物质。生物质能源在芬兰的主要应用是可再生能源供热,包括直接供热(主要是工业用
近日国际能源署生物质能执行委员会(IEABioenergyExecutiveCommittee)发布了《2021IEA生物质能国家报告》。报告统计了截止到2019年IEA各成员国生物质能的发展情况,包括了中国、欧盟、美国、德国、英国、巴西、印度、日本、加拿大等共计27个国家和地区。内容涵盖了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核能,水能、
近日国际能源署生物质能执行委员会(IEABioenergyExecutiveCommittee)发布了《2021IEA生物质能国家报告》。报告统计了截止到2019年IEA各成员国生物质能的发展情况,包括了中国、欧盟、美国、德国、英国、巴西、印度、日本、加拿大等共计27个国家和地区。内容涵盖了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核能,水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