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6月1日,由《世界环境》杂志主办、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和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支持的“2019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解读活动今日在京举办,通过现场和在线方式举行专家解读活动。
《世界环境》杂志于2019年末启动全球十大环境热点的评选活动,通过专家评选和网友投票,最终涉及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海洋塑料污染、固体废物处理等内容的“2019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在众多环境新闻中被评出。
在“2019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中,有的热点展现全球环境已受到严重破坏。历时5年完成,2019年3月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6》称,“地球已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如果不采取紧急且更大力度的行动来保护环境,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将日益受到更严重的威胁。”
而地球生态超载日也在继续提前。2019年夏季,由位于美国奥克兰的国际研究组织——全球足迹网络(Global Footprint Network)发布最新版的年度全球《生态足迹》报告显示,2019年7月29日,人类已耗尽全年的自然资源分配量进入了生态赤字状态。自1970年12月29日地球首次进入“欠费”状态以来,超载日每一年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提前到来,2019年堪称史上最快。
全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执行理事、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吴昌华热点解读
出席解读会的全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执行理事、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吴昌华表示,“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从根本上破解‘库兹涅茨曲线’的魔咒,也没有真正找到经济增长与生态和环境安全全面‘脱钩’的妙计。破解‘脱钩’,需要全方位理解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支柱支撑。”
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5),在经过40多小时的“加时赛”之后,于2019年12月15日闭幕,成为史上延期最长的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会未能就包括《巴黎协定》第六条实施细则在内的一些关键问题取得一致意见。
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建宇热点解读
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建宇表示,“我们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本世纪决定人类命运的重大议题,这其中缺少不了全球的合作和共同努力。希望我们总结经验和教训,吸收对全球未来治理结构潜在的影响,改进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结构的设置和运作机制,为共同迎接挑战和全球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携手共治,应对全球资源环境挑战和全球环境问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和必然选择。在“2019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中,可以看到,人类正在积极采取行动,守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
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于2019年3月11日在肯尼亚召开,大会的主题是“寻找创新解决办法,应对环境挑战并实现可持续消费与生产”。自2014年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召开以来已经召开了三届,本届大会规模为历届最大。它之所以引起广泛的重视,在于大会的主题:“寻找创新解决方案,以应对环境挑战并实现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研究员李俊峰热点解读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研究员李俊峰表示,“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世界各国逐步达成了摒弃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也为之进行了锲而不舍的努力,但是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仍是人类发展与生存的最大威胁。”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世界环境》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贾峰解读发言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世界环境》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贾峰表示,“迄今,全球环保的巨轮已驶过近半个世纪。一方面,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前所未有;另一方面,环保引领者方阵中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身影。全球应对资源环境挑战,中国后来居上。中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做出一系列积极贡献,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举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分享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经验。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控制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和取得的成果。
2017年中国出台全面禁止“洋垃圾”进口政策。在中国禁止洋垃圾进口后,印度、马来西亚、越南、泰国随后相继出台“洋垃圾”进口限令,美国、日本、英国等国都开始重新审视垃圾回收这一重大议题,全球处理废物的方式发生了巨变。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热点解读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讲到,“在中国、菲律宾等国家相继出台‘洋垃圾’进口限令后,发达国家正在重新审视垃圾回收的议题。在西方国家重新对垃圾回收做出调整的同时,中国也需要做好自身的应对。在中国出台‘洋垃圾’禁令之后,造成国内部分品类的原材料紧缺,价格上涨,同时自身的垃圾产生量在快速增长,中国迫切需要加强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张仁志发言
活动支持方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张仁志表示,“通过全球环境热点的评选和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检视过去一年全球发生的环境保护重大事件,有助于审视未来世界环境保护走势,助推世界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面对2020年环境保护新形势,由于突发新冠疫情,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将积极投入到国家和省市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工作中,关注国内外的环境热点,注重环境教育,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了人类新的挑战。如同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性问题,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挑战需要全球携手共治。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世界环境》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贾峰谈到,“与新冠疫情防控相比,应对资源环境挑战的任务更艰巨,其影响及后果会更深远,犹如背水一战。只有采取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政策行动,‘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携手共治,方能‘有所前进’,确保人类文明得以延续。”
2019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
01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引领全球经济走向更可持续的轨道
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Fourth session of the UN Environment Assembly,UNEA-4)于2019年3月11日至1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署总部召开。大会的主题是“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应对环境挑战并实现可持续消费和生产”,鼓励国家、私营部门和个人致力于寻找“创新方案”,对自身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进行批判性审视。
大会主席希姆·基斯勒(Siim Kiisler)表示,“在全球目标的激励下,我们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始终有一个障碍横亘在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的选择,当前的消费活动和生产习惯不断挑战着地球的极限,并且可能将其推至崩溃的边缘。”
“当前的增长是以牺牲地球为代价的。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改变我们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理执行主任乔伊斯·姆苏亚(Joyce Msuya)表示。“2019年联合国环境大会为改变现状提供了创新平台,绘制路线图确保那些大胆创新的想法能够最终开花结果。”
02《全球化学品展望II》:化学品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2019年3月11日,在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全球化学品展望II》。报告指出,各国无法实现全球商定的目标,即在2020年前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品和废物的不利影响。虽然有解决办法,但迫切需要所有利益攸关方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防止化学品和废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报告指出,目前化学品的生产能力为23亿吨,全球化学品和药品经济效益每年大概在5.68万亿美元左右,预计到2030年将翻一番。
尽管全球承诺将发挥化学品的最大效益并减少化学品行业产生的环境风险和影响,但有毒有害化学品仍大量地被释放到环境中。它们存在于空气、水、土壤、食物、人与人的接触中,无处不在。
报告列举了十大主要发现,明确指出填补化学品管理立法空白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需要优先考虑的重要任务。
03历时5年《全球环境展望6》发布:地球已受到严重破坏
2019年3月13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重磅报告——《全球环境展望6》(GEO-6)。这份报告由来自70多个国家的250名科学家和专家历时5年完成,是世界上唯一一份对全球环境进行全面评估的报告。
报告警告称,地球已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如果不采取紧急且更大力度的行动来保护环境,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将日益受到更严重的威胁。报告强调,要想实现“健康地球,健康人类”愿景,我们需要开启新的思维方式,彻底摒弃“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福”的发展方式,向近乎零浪费的经济模式转型。
04中国举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分享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经验
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中国杭州举行,聚焦“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主题。这一国际重大活动由中国主办,旨在激发全球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世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专致贺信,韩正副总理出席,宣读习主席贺信并做主旨讲话。
中国空气污染治理经验正在为全球提供“可借鉴模型”,愿与国际社会积极分享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经验。活动当天,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2019年3月9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发布《北京二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与展望》,指出,北京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和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致力于寻求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达20多年之久,其坚持不渝的努力和所获得的成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型。“了解北京的大气污染治理故事对任何一个想要实现类似成就,遵循类似路径的国家、地区或城市都至关重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理执行主任乔伊斯·姆苏亚(Joyce Msuya)表示。
05地球生态超载日再提前
2019年7月29日,人类又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2019年仅仅7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已耗尽全年的自然资源分配量进入了生态赤字状态。
2019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比以往时候来的都要早。自1970年12月29日地球首次进入“欠费”状态以来,超载日每一年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提前到来,2019年堪称史上最快。这意味着从2019年7月29日起至12月31日,近5个月的时间里,我们都在过着生态“透支”的生活。
这一日期由国际研究组织全球足迹网络(Global Footprint Network)通过其生态足迹工具计算得来。这笔超支的成本包括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更多的碳排放。当务之急是向循环经济模式过渡,向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模式转型。
06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确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19年9月3日,时任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与《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时任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帕斯卡·帕梅尔共同发布《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Ecological Civilization-Building a Shared Future for All Life on Earth)。
CBD COP15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该主题与《公约》2050年愿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契合,顺应了世界绿色发展的潮流,反映了世界各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同心愿,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
CBD COP15将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会议将总结过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进展,制定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蓝图,确定203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和方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寄予厚望。举办COP15对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大意义。
07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布2019年“地球卫士奖”
2019年9月,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在美国纽约揭晓。其中,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获“政策领导力奖”;德克萨斯理工大学教授、气候科学家凯瑟琳·海霍(Katharine Hayhoe)荣膺“科学和创新奖”;美国户外运动品牌巴塔哥尼亚(Patagonia)被授予“商界卓识奖”。“激励与行动奖”则由中国“蚂蚁森林”(Ant Forest)和“星期五为未来”(Fridays for Future)青年气候运动摘得。这也是中国绿色创新项目和环保人士连续第三年获此奖项。
“地球卫士奖”(Champions of the Earth)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05年设立,是联合国表彰环境保护行动的最高奖项,授予那些在环保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给环境带来积极重大改变的个人或组织,每年颁发一次。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蚂蚁森林利用科技带动5亿人低碳环保,鼓励用户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推动大家拥抱更环保的生活方式,并将城市碳减排转化成真树,对世界具有示范意义。
08中国禁止“洋垃圾”进口两年半以来,全球废物处理方式巨变
自2017年7月,中国政府实施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以来,已有两年半时间。随着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理解和支持中国禁止洋垃圾进口改革工作。在中国禁止洋垃圾进口后,印度、马来西亚、越南、泰国随后相继出台“洋垃圾”进口限令,日本、法国、英国等国都开始重新审视垃圾回收这一重大议题,全球处理废物的方式发生了巨变。
据报道,当前美国各州正在寻求更加全面且“国内化”的方法,为废物回收开拓新市场。美国废弃物回收协会(ISRI)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美国向中国内地出口的废塑料较2017年初减少89%,废杂纸出口减少96%。在此期间,美国向所有国家出口的废塑料总量减少64%,废杂纸出口减少42%。
美国对垃圾处理问题感到“压力山大”,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发言人承认,“美国回收系统今天面临挑战的原因不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实施进口限制,相反,他们揭露了之前我们如何在美国管理回收材料的问题。”
09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5),在经过40多小时的“加时赛”之后,于2019年12月15日闭幕,成为史上延期最长的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会通过了《智利-马德里行动时刻》政治决议,强调各国需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确定的原则尽快提高行动力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大会未能就包括《巴黎协定》第六条实施细则在内的一些关键问题取得一致意见,相关谈判将在2020年继续。此外,美国于2019年11月4日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程序,凸显气候变化多边进程面临复杂的形势和挑战,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增加了更大难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舟共济。
10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无处不在
在海水、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体内,都发现了微塑料的踪迹。
2019年12月25日,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首次在南大洋宇航员海开展微塑料调查,并成功获取样品。中国考察队此前在南大洋威德尔海、阿蒙森海等海域考察时都发现了微塑料。科学家们在南极和北极地区均发现了微塑料颗粒的身影。
2019年2月27日,《皇家学会开放科学》(The Royal Society)期刊登载一项最新科学研究,研究显示,塑料已经布满世界海沟最深处——位于西太平洋 7 英里(10890米)之下的马里亚纳海沟(Mariana Trench)。研究人员在马里亚纳海沟中的片脚类动物(amphipods)消化系统内部,发现塑料纤维和颗粒,并且海沟越深,微塑料含量越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1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论述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集团公司领导张传江、余波、曲波、王海腾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内蒙古全面加速推进“沙戈荒”光伏基地建设,通过光伏与治沙的协同发展,有效改善土地荒漠化问题。清源科技积极投身内蒙古光伏治沙项目,为阿拉善盟200MW及乌兰布和100MW地面光伏电站提供易捷大力神SolarTerraceMAC光伏支架解决方案及产品。清源科技以卓越品质和专业服务,助力
4月10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践行‘两山’理念服务‘双碳’战略创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一大批环保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在展会亮相。湖南航天副总经理、航天凯天环保党委书记、董事长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建立健全碳普惠管理机制,制定碳普惠管理制度及配套规则,规范碳普惠运行模式和核算方法学,加强对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运营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减排量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
4月11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集2025年先进充电设施示范项目的通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按照不超过项目工程投资(低压及以下部分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购置)30%予以补助支持。支持范围:1.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支持符合《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发展行动计划》和《北京市新能源汽
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京召开2024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协会会长梁嘉琨,党委委员张宏出席会议。发布会由张宏主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负责同志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指出,“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认真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
4月10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暨第七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开幕。4月10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暨第七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开幕。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本届展会以“践行‘两山’理念服务‘双碳’战略创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
抓住海洋能发展新机遇助力海洋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中海油研究总院规划信息首席工程师檀国荣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海洋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双良节能公告称,于近日收到《中标通知书》,中标内蒙古能源集团金山发电厂2×66万千瓦煤电扩建项目、包头地区2×66万千瓦煤电项目主机间接空冷系统采购项目,中标总金额为2.48亿元,预计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7%。内蒙古能源集团金山发电厂2x66万千瓦煤电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复杂发电工程数字化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开发出完全自主可控的BIMBase图形引擎,实现了引擎及平台的全国产化,完成了在新能源、水电、火电等典型发电工程的示范应用,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注
4月10日,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阜政办〔2025〕3号)。其中指出,电网企业要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围绕新能源发展、需求预测、电源布局、大电网安全、智慧能源系统建设等电网发展重大问题和能源数字化转型、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等重大课题开展深入
关税和本地化制造都会推高项目成本,同时延缓脱碳进程。根据测算,在“本地制造”情境下,欧盟和美国都会面临更高的项目资本支出,到2050年,欧盟电力行业脱碳可能会额外增加数千亿美元的支出。(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汤思斯)文/汤思斯当前,尽管世界范围内,能源转型已经成为一场势不可
CarbonCredits网站发表署名JenniferL的文章,题目是:Trump’sNewTariffsWipeOut$2.5Trillion:HowCanItStallAmerica’sCleanEnergyFuture(特朗普的新关税导致2.5万亿美元蒸发:它如何阻碍美国清洁能源的未来)?(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总统宣布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同法国外长巴罗共见记者时介绍了双方达成的共识。王毅表示,双方都认为,中法关系秉承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追求和平发展的大国责任。面对国际格局的深刻演变,双方作为全面战略伙伴,应当发挥历史自觉,坚持以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以对话协作反对阵营对
受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和欧洲经济衰退的影响,能源转型分化迹象异常明显。这会引发一场全球性的倒退吗?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范珊珊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任第一天签署的六项与能源相关的行政命令——包括取消对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限制以及退出《巴黎协定》,引发了人们对能源转型放缓的担忧
近日,金风科技与ENGIEChile达成合作,为其Pemuco风电场提供22台GWH182-7.5MW风电机组。该项目位于智利Chillán市以南47公里处,总装机容量达165MW,是智利Ñuble地区的首个风电场。据测算,项目投运后所产生的绿色电力将满足智利南部10万户家庭的生活用电,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万吨。智利已经制定
近日,金风科技与ENGIEChile达成合作,为其Pemuco风电场提供22台GWH182-7.5MW风电机组。该项目位于智利Chillán市以南47公里处,总装机容量达165MW,是智利uble地区的首个风电场。据测算,项目投运后所产生的绿色电力将满足智利南部10万户家庭的生活用电,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万吨。智利已经制定了
关于与周边国家构建碳市场跨地区链接,推进碳市场国际化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2024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就《巴黎协定》第六条第四款机制下的碳信用标准及其动态更新机制达成共识,为全球各国开展碳交易合作奠定基础,各国、各区域的碳市场未来可
2025年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陆续开幕。北极星梳理发现,其中光伏界代表共有9人,主要围绕光伏产品出口、光伏技术创新、“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等多个方面建言献策。部分代表委员相关建议及提案见下: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加
作者:高宇辰李蔚林陈翔袁誉杭牛艺琳张强单位: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复合固态电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绿电化工中心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5.0189引用:高宇辰,李蔚林,陈翔,袁誉杭,牛艺琳,张强.DeepSeek在储能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展望[J].储能科学与技术,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5.01
2月19日,塞尔维亚中部城市雅戈丁那(Jagodina)的市长戈尔达娜·约万诺维奇(GordanaJovanović)夫人率领代表团一行,莅临正泰北京联络中心进行友好访问。在会谈中,正泰新能源战略发展中心副总经理龙云汉详细介绍了公司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技术创新和发展情况。正泰的发展理念和对新能源事业的
国际能源研报(2025年2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本期核心观点1月20日,在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后,特朗普宣布签署一系列行政令,其中能源领域包括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加大传统能源开采、结束拜登政府“绿色新政”等。随着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
编者按:国网能源院企业战略研究所围绕国外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与市场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聚焦于国外电力体制改革历程、电力行业结构演变、电力市场相关政策规则、电力市场模式与机制、电力市场运行情况、电力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通过对国内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最新进展和重大事件进行跟踪和分析,
探寻内生价值,重构多维边界。2019年3月22~23日,2019(第十七届)水业战略论坛将在北京举行。很多业内人士评价水业战略论坛是水业行业的殿堂级盛会。也有人说,想知道水业大势,预判未来趋势,那么一定不能错过每年开年的这场水业大会。E20创意中心制作今年的水业论坛又会带来哪些惊喜呢?现从以下几个
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7年北京PM2.5的年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降低了两成,完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晒蓝天的照片多了,为北京空气质量点赞的多了,京城的好空气让人们的日子过得更舒坦了。尽管2017年空气质量的成绩单表现不俗,但治理大气环境仍
本报告以2017年电力行业热点信息及重点能源信息为基础,通过分析研判,从热度排行、领域分析、关键词分布等方面做出详细阐述,结合案例分析提炼出行业舆情传播特点,并就舆情引导及应对提出了相关建议。报告第三章案例分析部分单独摘编,后续将发出,欢迎关注。一、舆情综述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4月6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日报社共同主办的2016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在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揭晓,英国重启大规模核电建设,用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名列其中。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核电的国家,1953年就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商用核电站,到1994年,英国的核电已经有14个电厂,31个反应堆
6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日报社共同主办的ldquo;2016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rdquo;宣讲会在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举行。ldquo;回顾2016年,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在世界经济面临重大转型的时期,解决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
前言:火电似乎只过了2015一年好日子,2016年的火电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电力体制改革、上网电价下调、利用小时数下降、煤炭价格跌宕起伏、新增装机受限、超低排放强制实施面对2017年及未来,火电形势仍不容乐观,发电小时数仍面临下滑趋势、环保税法的颁布实施、碳交易市场启动、风光等的新
预计到今年底,全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将达到28万吨/日。到2020年,垃圾焚烧总能力将超过51万吨/日。也就是说,在十三五期间,项目建设规模大约将会翻一番。从垃圾焚烧电厂的规划、建设到运营全过程,通过互联网等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运管水平,提高信息透明度成为目前企业关注的重点,多家企业在
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企业的核心业务,从成立研发团队到独立运营环境科技公司,每一步都是企业理念的提升和对技术创新的日益重视。未来企业将不断提高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与互联化水平,提升运管能力,从而降低成本。在近日举行的2016年上海垃圾焚烧热点论坛上,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俊如
2011年-2015年中国包括村镇的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选择路线比较结果显示,垃圾填埋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垃圾焚烧的比例在逐年提高,尤其十大影响力企业的焚烧已运营能力占到了市场集中度的54%;但是,E20研究院发布的《2015中国垃圾处理行业报告》也显示,未来垃圾焚烧面临良好发展形势的同时也面临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