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海绵城市评论正文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应用技术研究

2020-06-08 15:15来源:《城镇建设》作者:袁鹏挺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技术海绵城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摘要:“绿道”作为城市道路空间中人文关怀的核心载体,如雨后春笋般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孕育而生。同样做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海绵城市”也在各个试点城市中积极开展。结合相关的工程方案,将海绵城市系统应用在绿道景观设计中,通过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等技术手段实现道路径流控制和局部雨洪管理。使海绵城市和绿道景观共生。

关键词: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应用技术

〇、引言

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加强规划建设管控,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等措施,使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和绿地、水系等具备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目前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部署,确定的目标核心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使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围绕这一目标确定的时间表是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这个要求。如果一个城市建成区有100平方公里的话,至少有20平方公里在2020年要达到这个要求;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这个要求。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纯地挖几条水沟、建几处景观。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因城、因地而异;其次,在思想上,社会各界达成共识,认识建设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和挑战性;最后,在技术和方法上创新,不能简单地套用或复制某一固定模式。应从法律体系、财税政策、管理机制、技术与产业体系、人才培养、公众参与等环节综合考虑实施。

一、研究目的

道路是城市主要的硬质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已经潜移默化成的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群体无意识行为,而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汽车通行,城市道路在近些年在规模和尺度上都发生了巨变,越来越多的硬质空间破坏了完整的水生态系统,阻断水循环下渗,使得原本留在大地上富有生命的水体被冰冷的路面和管道无情的分割。以至于当极端暴雨来临时,人类付出了代价,无处安放的雨水变得狰狞可怕,吞噬着人类的财产和家园,人类智慧和技术所集中的城市显得不堪一击。当人们开始对灾害恐惧和疑惑时,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重要性。[1]海绵城市便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由俞孔坚老师及团队研究和推广,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和认识。但目前海绵城市建设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人们过于功利的认识海绵城市,导致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应当结合区域环境及特质,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雨水的滲、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有效改善雨洪压力,缓解旱涝危机。

目前在城市道路中所应用到的海绵城市的技术主要集中在道路两侧的生态植草沟,采用了“灰+绿”的综合模式,将雨水自然下渗和市政排水相结合,利用此双保险模式,尽量确保地表径流及时排走,减少城市内涝,这是该措施应用核心目标[2]。微观审视该举措,的确具有一定的时效和成效。从宏观层面去审视,该措施仅是海绵城市应用的很小的技术措施,是完整的水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宏观框架下的小分支。但如果将这种措施在城市道路中有足够的覆盖率,并能结合两侧道路绿线内的景观统一设计,将在城市中发挥巨大的生态效应,有效改善大面积硬质道路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得地表雨水得以有效的利用和收集,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效应。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当下对城市道路两侧慢行绿道景观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技术的案例并不多,还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归因于海绵城市认识不充分,技术手段不成熟并且与地方交通差异化,绿道的推广度有直接关系。大部分城市采用的道路布置方式主要仍以双向X车道,两侧分机动车道设置,并没有融入绿道系统。而在深圳、上海、广州等沿海发达城市,绿道建设及推广已有多年的历程,保证机动车高速通行同时,确保市民出行的安全舒适,先进的绿道理念充分诠释了“绿色出行、安全出行”的人文关怀,与为市民出行创造便利,安全的场所。[3]在此基础上融合海绵城市技术,将形成海绵型的生态绿道,成为生态保卫战中的“利器”。

本文以某项目项目为例,通过对海绵城市技术具体实施的景观类型,对生态绿道的景观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三、对实际案例进行研究

三亚作为中国最南部的滨海旅游城市,是我国唯一一个“双城、双修“的试点城市,即将生态修复、生态修补:海绵城市、综合管廊,为一体的城市发展策略。考虑其地处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域,降水量充沛,不需要过多考虑蓄水及用水的因素。因此在该项目中,海绵城市主要主要从滞、渗、净、排四方面入手。

根据道路板块的分布,该项目海绵城市具体实施的景观类型包括以下三类:

1、生态植草沟

将LID海绵城市的技术手段融合在方案中。首先布置在机动车两侧的生态草沟,通过机动车两侧的开放式道牙将地表径流汇入到生态草沟,通过过滤和下渗,将地表雨水完全吸收,当降雨量超过草沟所容纳雨水峰值时,多余的雨水将通过间断分布的溢流口排入雨水管网中,从而使得径流控制最大化。

2、下沉式绿地

在滨海大道两侧绿道内间断布局了湿地水泡群,每个组团分布着3-6个下凹水泡,每个群组内的水泡之间通过池壁预留槽相连通,通过竖向高差来控制凹地内的水量,降雨量平稳情况下,雨水在各自水泡内滞留。当台风暴雨等特殊天气来临时,池塘内汇水面整体抬高,雨水由浅水泡留滞在深水泡中,在深水泡内形成小的水塘景观,多余的雨水将通过深水泡中设置的溢流口排入雨水管网中。

此外,在草沟和下沉绿地内侧种植当地乡土水生植物,不仅控制了养护成本,还营造出良好的生境。

3、透水路面

除了下渗绿地空间外,还将人活动的户外空间的铺装设计为透水性铺装,包括了透水砖铺装和透水混凝土两种模式,分别应用在人行道铺装和自行车道中。通过透水性面层和透水基层的处理手法,避免雨天路面过多积水,为人的出行提供舒适的空间。

四、结论与展望

传统慢行绿道框架基础上,结合以上所述海绵城市系统,利用水的自然属性,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使得物种之间得以和谐共生,并改善局部空间的小气候,减少城市内涝,控制汽车碳排放,从而营造出生态优美的良好“生境”,使得绿道景观不仅是服务于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的功能需要和绿化需求,而成为生态保卫战的主力军,使绿道景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绿道”。

原标题: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应用技术研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建设查看更多>海绵城市技术查看更多>海绵城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