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工业余热利用技术
工业余热资源来源于工业生产中各种炉窖、余热利用装置和化工过程中的反应等。这些余热能源经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加以利用,可进一步转换成其他机械能、电能、热能或冷能等。利用不同的余热回收技术回收不同温度品位的余热资源对降低企业能耗,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环保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余热温度范围广、能量载体的形式多样,又由于所处环境和工艺流程不同及场地的固有条件的限制,生产生活的需求,设备型式多样,如有空气预热器,窑炉蓄热室,余热锅炉,低温汽轮机等。根据余热的温度范围,可以将目前的工业余热技术分为中高温余热回收技术和低温回收技术。中高温回收技术主要有三种技术:余热锅炉、燃气轮机、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低温回收技术主要有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发电、热泵技术、热管技术、温差发电技术、热声技术。
从目前工业余热现状来看,高温余热回收技术已经在我国的钢铁、水泥、冶金等行业广泛应用。但除了高温余热外,还有大量的低温工业余热未得到利用,我国我国对于低温余热的利用还处于尝试和发展阶段,低温余热回收技术不成熟,导致这部分余热多直接排向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因此,本文着重概述低温余热回收技术。
3.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3.1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原理
有机朗肯循环是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系统,与常规的蒸汽发电装置的热力循环原理相似,但有机工质低温余热发电不是用水作工质,而是用有机物为工质的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其工作原理如图4-1所示。系统由蒸发器、透平、冷凝器和工质泵四大部分组成, 有机工质在蒸发器中从低温热流中吸收热量, 生成具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 蒸汽推动透平机械做功, 从而带动发电机或拖动其它动力机械。从透平机排出的有机蒸汽在冷凝器中向冷却水放热, 凝结成液态, 最后借助工质泵重新回到蒸发器, 如此不断地循环下去。
图3-1 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发电原理图
有机工质朗肯循环采用有机工质(如R123、R245fa、R152a、氯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等)作为循环工质的发电系统,由于有机工质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气化产生较高的压力,推动涡轮机(透平机)做功,故有机工质循环发电系统可以在烟气温度200℃左右,水温在80℃左右实现有利用价值的发电。
目前,对低温热能发电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工质的热力学特性和环保性能;混合工质的应用;热力循环的优化等。国外有机朗肯循环低温热发电技术主要应用于地热发电,但未来可能应用于太阳能热电、工业余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
目前美国、法国等国的余热发电技术的最低温度是80℃,我国自主研发的低温发电机组,通过提升热电转换介质的性能,已经实现了最低发电温度为60℃能实现稳定发电。
3.2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经济性分析
例如某水泥厂余热发电站,一条3000吨/天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头与窑尾配备有余热锅炉,用的是凝汽式汽轮机,该系统设计出来效果为每小时的平均发电总量为3500kW,参照发电机组的真实规格,必须用3000kW的汽轮机组。某项目的总投资数额高达60万元,一年平均运转300多天,则1年的发电总量可达到2270万kWh。这种情况下和采用标准煤生产相比,能够节约1.3万吨的煤,减少约2.2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然后除掉系统自身耗费电量的10%,则每年供电量能够达到1905万kWh,而1吨熟料的发电能力能够达到26.5kWh。相比之下,应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来发电,整个发电系统一共投资1962万元,外界购电价格按照0.5元/kWh进行计算,除去余热电站供电所花费的成本,则每吨熟料的成本大约能下降11.5元,进一步降低了水泥工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以某冷却塔低温余热利用系统用于发电为例,扣除泵的耗功后,1t热水的发电量为1kW.h,每年按照7000h计算,则年发电量为70000kW.h,电价按0.5元计算,年经济效益可达35万元,相当于减少CO2排放量650t,经济和环保效益显著。
结论:固然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投资非常高,但在短短几年中基本上可收回成本,可以说构建出低温余热电站,既能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能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增加企业收益,可谓一举两得。
4.热泵技术
4.1热泵技术的原理
热泵就是在两个热源之间工作,消耗一定的功(W),使低温热源供给热量(Q1),在高温热源处获得热量(Q2),亦即以消耗少量高质能为代价,达到提高温位以利于利用。
热泵大概分两类:一是蒸汽压缩式;二是吸收式,后者是热泵的主流。
压缩式热泵由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节流装置及水源、热水侧管路等部分组成。压缩式热泵由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节流装置及水源、热水侧管路等部分组成。机械压缩式热泵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低沸点工质流经蒸发器时蒸发成蒸汽,此时从低温位处吸收热量,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蒸汽,经过压缩机压缩后升温升压,达到所需温度和压力的蒸汽流经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将从蒸发器中吸取的热量和压缩机耗功所相当的那部分热量排出。放出的热量就传递给高温热源,使其温位提高。蒸汽冷凝降温后变成液相,流经节流阀膨胀后,压力继续下降,低压液相工质流入蒸发器,由于沸点低,因而很容易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而再蒸发,又形成低温低压蒸汽,依此不断地进行重复循环。
吸收式热泵是利用工质的吸收循环实现热泵功能的一类装置,它采用热能直接驱动,而不是依靠电能、机械能等其他资源。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回收利用低温热源(如废热水)的热能,制取所需的工艺或采暖用高温热媒,实现从低温向高温输送热能的设备,它以低温热源为驱动热源,在采用低温冷却水的条件下,制取比低温热源温度高的热媒。它与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区别在于,它不需要更高温度的热源来驱动。但需要较低温度的冷却水。
4.2热泵技术的特点
我国许多行业对热源的需求温度多集中在75~200℃之间,且存在着低温余热大量浪费的情况,可以把热能由低温位热源转移到高温位热源的中高温热泵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对高温热泵的研究多集中在适宜工质的选择和制热效率提高这两个方面。对高温热泵的研究多集中在适宜工质的选择和制热效率提高这两个方面。
全世界有超过1.3亿台热泵机组在正常运行,总供热量超过了 4.7E+10GJ/年, 目前,工业热泵主要应用在酿造、纺织、木材、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海水淡化、热电以及冶金等领域。在国外,利用吸收式热泵系统回收余热技术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发展。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上我国已经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基础,但在吸收式热泵系统的应用技术上还比较落后。
5.热管技术
5.1热管技术的原理
以热管作为传热元件的废热锅炉称为热管式废热锅炉,由外筒体、内筒体、饱和汽包、热管四部分组成。工作时废气(或工艺气)由上部进入,经外筒体和内筒体环隙流动,经热管换热后气体由下部流出;水由内筒体下部进入,经热管加热后,进汽包,汽水分离后,产生饱和蒸汽,并网或直接使用。
5.2热管技术的特点
热管的二次间壁换热特性是实现安全、可靠及长周期运行的重要保证。热管的热流变换及自吹灰特性是防止工业上换热设备露点腐蚀及灰尘堵塞的重要技术保证。热管的均温热屏蔽及分离式热管技术的完善, 将可能解决化学反应器中温度分布不均匀、反应过程偏离最佳反应温度的缺陷、石油裂解中由于管壁温度不均匀而出现的过热分解以及核反应堆安全壳体的散热等等问题。液态金属热管的出现及材料价格的下降, 可实现在超高温反应设备中实现连续取热。
5.3热管技术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早在 1942 年,Gauler 就曾提出热管的原理。 1962 年,L. Trefethen 再次提出类似于Gauler 的传 热元件,但因故未能实施。直到1964 年,Grover等人独立地提出了类似于Gauler 的传热元件, 并且取名热管,此后吸引了很多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从事热管研究,使热管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热管自1964 年正式在美国发明问世, 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 常作为一种传热元件, 但作为一项传热技术, 则仍处于发展阶段。
我国的热管技术开发研究一开始有明确为工业化服务的目标, 因此重点在于开发碳钢-水热管换热器。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的热管技术工业化应用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 气-气热管换热器、热管蒸汽发生器等热管节能产品已广泛用于冶金、石油、化工、动力及陶瓷等工业领域。
6.其他
6.1 斯特林热气机循环发电系统
斯特林热气机循环发电系统是利用低温余热发电的废热回收装置,可回收100℃至300℃的废热,能达到20%的发电效率。从数据来看,其发电效率优于目前市场的低温蒸汽循环发电系统和有机工质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该装置在100℃的废热条件下发电效率达7.3%,150℃的条件下发电效率达13.7%,200℃的条件下发电效率达18.4%,250℃的条件下发电效率达22.1%,300℃的条件下发电效率达25.0%。
6.2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是超临界二氧化碳液体为郎肯循环系统的工质,以二氧化碳透平专用涡轮机为核心技术的最新余热发电技术。此发电系统在余热发电方面有较宽泛的应用优势,各项技术指标都优于在用的水蒸汽浪肯循环系统和当前最先进的有机浪肯循环系统,特别是在发电效率和设备体积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超临界二氧化碳热机是一种平台技术,目前可提供的功率范围为250Kwe至50Mwe的设计,效率可达30%。应用范围包括燃气轮机、固定式动力发电机组、工业废热回收、太阳能热量、地热、混合内燃机等的循环热能。
7.工业余热利用存在的问题
从技术发展看,低温有机朗肯循环技术是利用低温工业余热、地热、太阳能的经济有效方案,但国内未掌握该技术。我国许多行业对热源的需求温度多集中在70~250℃之间,且存在着低温余热大量浪费的情况,可以把热能由低品位热源转移到高品位热源的中高温热泵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由于在工业过程中产生余热的热源一般水质都比较差)如油田含油污水(其中除了含有石油类物质,还有硫化氢、盐类等)对普通的热泵换热器会产生严重的腐蚀,必须采用特制的钛管换热管或者其他抗腐蚀材料,并通过清水与含油污水换热后再进入热泵机组。一批高性能的热电转换材料出现,温差发电技术的性价比相对提高,使温差发电技术在工业和民用产业中推广应用成为可能。
8.结论
当前中高温余热利用技术普及率不高,低温余热未被利用是我国余热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将原被遗弃的工业余热应用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满足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这无疑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一个有力措施,尤其是在不同季节交替需要供暖与制冷负荷的企业,应优先考虑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在中高温热泵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要结合余热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冶京诚牵头研发的全球首台套转炉烟气隔爆型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自2022年10月21日在建龙西钢1#转炉落地应用以来,截至2025年7月成功实现近千日安全运行,累计冶炼超两万炉次,成为转炉烟气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标杆,持续引发钢铁冶金行业高度关注。研发背景转炉中低温段烟气作为较高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
日前,山西阳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阳泉市加快推动建筑领城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新建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50%,新建居住建筑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30%。新建建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本地区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等推荐
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指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的八项重点任务,即: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
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指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的八项重点任务,即: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启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
煤电将继续发挥供热“稳定器”重要作用——2025智慧热电与灵活调峰大会观察“火电厂供热面临成本和供热能力的双重考验”“传统煤电将向新型智慧煤电、区域能源服务中心、新型虚拟电厂等新一代煤电转变”“深度推进热电机组的灵活性、供热与节能改造,在大力提升机组调峰能力的同时,实现节能降碳”....
6月30日,山东省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第144613号:关于“深化工业余热与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融合应用,加速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议的答复》。文件提到,截至2024年底,全市光伏装机容量698.8万千瓦,占全省光伏装机容量的9.2%,占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的40.8%。其中,陆上集中式光伏
6月23日,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嘉兴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根据2025年嘉兴市能源工程重点指标任务分解表,9个县(市、区)新增光伏装机目标80万千瓦,新增储能目标16.6万千瓦。文件提出,推动工商业电价进一步下降。坚持以市场竞争促进各类电源降价,推动非统调煤电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浙江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的通知。文件提出,动工商业电价进一步下降。坚持以市场竞争促进各类电源降价,推动非统调煤电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参与市场,进一步降低控制线损和系统运行费。加强电力市
7月18日,住建部公开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694号建议的答复。该答复针对钟宝申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建议。住建部表示历来高度重视建筑光伏有关工作,从不断完善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政策以及加快完善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体系标准等两个方面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住建部提出,
近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东阳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规划(2025-2030年)》意见的通知,为满足东阳市集中供热需求,贯彻执行《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相关要求,合理分配供热分区,在热用户相对集中区域实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满足各类热用户的热能
近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双桥经开区调峰燃气发电项目核准的批复。该项目新建1台50万千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硝装置,并预留“十五五”期间扩建同容量机组条件。项目单位为京能(重庆)能源有限公司。详情如下: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双桥经开区调峰燃
国投集团积极推进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力量。2025年7月16日,国投集团雅砻江公司锦屏水力发电厂累计发电量已突破5000亿千瓦时(点击查看报道),绿色清洁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4亿吨,减少燃烧标煤超1.5亿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遂宁市人民政府发布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现向广大电力用户发出节约用电倡议,公共机构带头节约用电,家庭社区绿色低碳用电,商业场所科学高效用电,工业企业主动节能提效,景观照明科学合理用电,详情如下: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市民朋友:为
为积极推动省级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支持政策落地,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推动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级机关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迎峰度夏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的通知》,共绘节电保供的美好蓝图。此政策方案精准聚焦工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等重点领域,打出了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作为碳达峰试点城市的常州,在双碳管理上进行了制度性创新,在政府、企业率先引入“首席双碳官制度”,分两个阶段推进首席双碳官制度:第一阶段:2025年12月底前,常州市上市公司和工业、建筑、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市属国有企业力争实现首席双碳官制度全覆盖。第二阶段:2026年6月
7月16日,绍兴华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余热蒸汽发电合同能源管理(EMC)服务项目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最高限价为650万元,计划工期210个日历天(按收到中标通知书之日起开始计算工期)。此次招标拟在绍兴华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由中标人利用绍兴华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70T/d回转窑焚烧线余热蒸汽投资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煤电节能减排监管,根据《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能源监管统计报表制度等相关规定和要求,福建能源监管办汇总统计了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节能减排信息,现予公布。一、总体情况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加权(下同)平均供电标准煤耗294.15g/kWh,同比降低1
近年来,中国在双碳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功启动,为碳减排提供了新的经济工具和市场机制。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完善,覆盖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这不仅推动了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意识,还通过碳交易优化了碳排放配置,促进了节能减排。然而,双碳行业的发展也面临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中冶京诚牵头研发的全球首台套转炉烟气隔爆型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自2022年10月21日在建龙西钢1#转炉落地应用以来,截至2025年7月成功实现近千日安全运行,累计冶炼超两万炉次,成为转炉烟气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标杆,持续引发钢铁冶金行业高度关注。研发背景转炉中低温段烟气作为较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公司认真落实陕煤集团“保碳、去碳、减碳、固碳、易碳”的“五碳”发展战略规划,将新发展理念融入推动高质量发展之中,积极布局“双碳”新赛道,竭力跳出“唯煤”舒适圈,勾勒出了一幅“立足煤、延伸
6月27日,浙能锦江环境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垃圾发电厂与银川市城市管理局正式签署《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三期项目特许经营补充协议》。银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党成,银川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亮,银川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张才,浙能锦江环境董事长韦东良、常务副总经理王武忠、总工程师戚亮及相关部门
近日,西门子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构建的零碳工厂,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ISO14068碳中和证书,成为江宁开发区首家碳中和工厂。南京市江宁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制定了全省首个园区级近零碳工厂标准,并针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西门子电力的碳中和工厂就是遵循江宁开发区近零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江苏南京江宁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制定全省首个园区级近零碳工厂标准,针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服务,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进程。近日,园区西门子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PA
近年来,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这对垃圾发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第六届全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管理与创新应用研讨会上,北京予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予知环保”)总经理助理张运表示,垃圾焚烧烟气提标改造已成为行业必然趋势,而予知环保研发的高活性氢氧化钙脱酸材料,为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热泵是一种高效能量转换装置,通过消耗少量电力将低品位热能转化为高品位热能,可有效解决生产生活用热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增长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改环资〔2025
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统筹推进建筑领域应用。鼓励在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推广应用空气源热泵。因地制宜推动中深层地源、地表水源热泵规模化应用,满足建筑采暖和制冷需求。加强清洁取暖供应保障,支持选用地源、水源、空气源、余热源等类型热泵替
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313号)。其中指出,做好与热泵发展相关的余热资源、地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配电网容量等评估,优化完善相关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流程,防止对水资源等造成污染和损害,禁止抽取难以更新的地下水用
行业过去几年投资的负极材料项目,正加速进入产能释放期。近日,有报道称,山西凯达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山西凯达”)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及余热低碳节能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土建工程,目前已完成90%,部分设备已进场,预计7月份将投入运行。据了解,该项目占地67.2亩,总建筑面积3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