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如果运营得当,该体系可以减少排放,并筹集数千亿元资金支持低碳项目
在关于中国能源未来的各种信号错综复杂之际,全国碳交易体系的启动为中国走上长期减排的道路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
在新冠疫情之前,中国的能源政策就似乎处于一个拐点,化石燃料消费在2010年代后半期趋于平稳后暴涨,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增长也有所放缓。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对新建燃煤电厂的限制有所放松,2020年3月批准建设的燃煤电厂数量 超过了2019年全年,并且开辟了新的大型煤矿矿区。电力行业还呼吁,到2030年应将燃煤发电能力 扩大到13亿千瓦(1300吉瓦),比目前的水平高出2.9亿千瓦。如果这个建议得到采纳,不仅有可能导致资产搁浅,还会将中国经济锁定在一条碳排放更高的发展道路上。
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强调了能源系统减排的必要性,而且要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的话,中国也必须大幅减少燃煤发电。该法律将针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消纳的最低比重,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上网制度。此外,中国政府还在推动特高压输电(UHV)设施建设,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跨地区输送,减少可再生能源的“弃用”。同时,“特高压”还可能是中国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一揽子计划中“新基建”的一部分。
未来几个月,中国将通过制定“十四五”规划,确定其2021年至2025年能源和气候的顶层政策蓝图。同时,中国也可以借此机会提升其《巴黎协定》中203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承诺,应该建立在一个综合的能源和气候政策框架的基础上,让中国走上长期减排的道路。
排放交易
中国的全国排放交易体系应该发挥重要的核心作用,帮助中国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应对减排挑战。该体系将首先以电力部门为突破口,然后再推广到所有产业部门。
对于高效率、低排放电厂而言,它们无需大幅减排就可达到标准,而且还可以从配额交易中获利,因此碳排放交易体系对它们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交易绩效标准”方法根据企业的产出设定排放目标。换句话说,它激励某些企业减少单位发电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这种方法能够将排放与经济基本面统一起来,因而适用于新冠疫情前后这样的经济冲击和复苏。
然而,中国必须做出谨慎的设计决定,确保排放交易体系能够有力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具体来说,如果中国碳交易体系针对不同的燃料类型、技术等所采用的基准能够做到一视同仁,那么将极大地鼓励低碳行动。基准水平的设定将决定减排量。因此,基准的设计非常重要,需要通过建模,掌握国家、省和企业各级经济和环境的详细信息。预计早期阶段该体系的大部分碳排放额度会免费进行分配(碳排放额度决定排放权),因此初期对企业的成本影响相对较低。此外,模型应考虑各种经济上可行的燃料替代方案,特别是那些能够反映可再生能源竞争力日益增强的方案。
为了使排放交易体系充分发挥其潜力,推动电力部门实现低成本减排,就需要有一种明确而有效的碳成本传导机制,让碳价格反映在电价中。这就需要有高水平的排放权拍卖,即电力公司要为其排放配额买单,而不是免费获得配额,其结果将是发电厂所使用的燃料碳强度越高,其运营成本也会成比例增高。燃煤电厂的碳强度较高,因而其成本增幅也会最大。这样一来,其运营时间就会缩短,新建燃煤电厂投资也会望而却步,从而促使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进一步发展,增加它们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
建立电价的碳成本传导机制虽然可行,但在政治上具有挑战性,因为这通常需要跨政府部门展开工作。考虑到更广泛的电力市场改革计划,这一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应是政府的优先工作领域。
建立一个运行良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将推动电力行业进一步减排,因为电力消费者会减少用电,并采取更多节能措施。因此,这一体系对电费的净增影响将小于碳价格上涨的幅度。如有必要,可考虑为脆弱的电力消费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财政资助措施。例如,欧盟的一些电力密集型企业因为电价上涨而得到补偿,这样它们就不会把生产转移到气候政策不那么严格的地区(避免所谓的“碳泄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数千亿元的巨额拍卖收入。然后,就像欧盟正在做、韩国计划做的那样,可以利用这些收入来支持低碳项目,这样也有助于为中国自身创造机会和技术研发,加速其自身的气候变化减缓努力。例如,产业界将需要大量资金来实施深度脱碳技术,如氢能炼钢,这对实现长期目标是必要的。建立一个以这种方式分配资金的体系将需要密切的跨部门合作,也应成为重要的优先事项。
除了这一长期利益外,产业界还应该认识到,排放交易体系在短期和中期是“商业友好”的,因为它让企业能够灵活地决定自己如何顺应这个体系,能够选择对自己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并对它们采取的低碳行动给予奖励。
由于各国的气候缓解政策有松有紧,碳泄漏是一个让业界担心的问题,但可以通过有效的设计来降低这一风险,而且随着其他国家正在采取类似的政策,这一点逐渐变得不再是个问题。仅在亚洲,例子就不少:韩国就有一个成功运营了五年以上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泰国计划建立一个排放交易体系,并已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印度尼西亚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启动一个试点体系,并在2024年前推出一个全国性体系;越南计划今年设计一个体系;菲律宾国会一名资深议员正在提出一项法案,要针对最大的排放部门建立一个体系。
最重要的是,中国应尽快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而不是等到体系设计尽善尽美的那一天,它可以在实施过程中自我完善。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中国实现新冠疫情后的绿色复苏,并帮助中国走上低排放的道路,这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优先发展事项和《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是一致的。
翻译:奇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四五以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相继印发三批大型风光大基地建设项目清单,依托西北地区禀赋的风光资源,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地区效益回报及沙戈荒生态治理的高质量融合,依据最新规划布局方案推算,截至2030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将突破455GW,低碳经济蓬勃发
近年来,中国在双碳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功启动,为碳减排提供了新的经济工具和市场机制。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完善,覆盖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这不仅推动了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意识,还通过碳交易优化了碳排放配置,促进了节能减排。然而,双碳行业的发展也面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虚拟电厂建设运营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发改能源〔2025〕278号)。文件明确,到2027年,虚拟电厂管理与市场交易机制不断深化,全省虚拟电厂规范化、市场化发展,总体可调节能力力争达到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的3%,充分发挥虚拟电厂
6月30日,江苏自然资源环境厅发布《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76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发展海洋蓝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下一步将通过持续深化蓝碳交易、加强碳汇认购司法适用研究协同推动江苏省蓝碳司法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全文如下: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76号建议的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电
北京市碳市场已平稳运行11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线上成交均价保持稳中有升趋势,从开市之初的50元/吨左右逐步上涨至2024年的111元/吨。碳市场有效驱动了企业减排行为——配额短缺单位通过购买配额完成碳排放控制任务,配额富余单位可出售盈余配额获取收益。这是记者25日从“全国低碳日”北京主场活动
本文是《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系列解读之六。从政策制度设计出发,系统解析绿色用电的核心机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相关主体在“获得电力2.0”时代实现精准发力与价值重塑。(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观能源”)在“双碳”战略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年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我国的“3060”目标,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内涵、基本路径和重点任务,“双碳”工作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性工作,碳排放核算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尤为重要。碳排放核算是碳管理、
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框架下,全球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的精准监测与核算议题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20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该院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验室石玉胜研究团队在大型燃煤电厂碳排放遥感反演估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他们通过优化算法、构建模型,研发提出
AI大模型时代,我国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AI智能体(Agent)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应用落地的关键。生成式AI的发展是划时代的,堪比50年前个人电脑的出现和30年前互联网的出现,未来10年从个人生活方式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会被颠覆或者重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售
走进山东能源兖矿智慧制造园区,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道路两旁的微风发电智慧路灯随风转动,抬眼望去,阳光穿透薄云,洒在成片的深蓝色光伏阵列板上,整个光伏矩阵泛起粼粼波光,从对山林时序的尊重敬畏,升华为对自然节律的精准驾驭。作为山东省重点项目,兖矿智慧制造园区正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远景在赤峰打造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正式获得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ISCC)Plus认证,成为全球首个荣获带温室气体(GHG)指标绿氨Plus证书的项目。这一里程碑式成果标志着远景在绿氢及绿氨领域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能力获得国际权威认可,更意味着中国绿色氢氨产业在国际舞
近日,宁德时代与全球领先的综合性资源公司必和必拓(BHP)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采矿设备电动化、快充基础设施建设、储能与电池回收等领域展开合作,以一体化、全景式解决方案推动矿山运营电气化转型,为全球采矿业打造可复制的绿色转型样本。现场,宁德时代执行总裁朱威与必和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碳排放核算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20277294A,申请日期为2025年03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涉及
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将助力内蒙古构建系统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促进绿色消费,同时也为内蒙古融入全球绿色经贸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在电解铝、纺织品(山羊绒产品)领域率先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统一发布产品目录,分阶段拓展至新能源、稀土、冶金、化工、大数据、农牧等领域的重点产品,突出重点产品绿色电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的原则,自治区统一发布产品目录,分阶段拓展至新能源、稀土、冶金、化工、大数据、农牧等领域的重点产品,突出重点产品绿色电力消费认证,鼓励使用绿电替代传
作为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关键参与者,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洛轴”)以自主创新突破行业瓶颈,历时3年攻克的16MW级主轴承技术,标志着我国在大兆瓦风电轴承领域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面对材料性能、产品精度及市场竞争的多维挑战,洛轴如何构建技术“护城河”?本期《风能》特邀洛轴党委书
近日,贵州省林业局就省林业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5009号提案发表回复。其中提到,下一步,将推动以林业碳汇为载体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一是积极参与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指导江口尽快完成第三方审定工作,指导荔波、镇宁、印江、贞丰等完成林权流转、PDD文件
近日,全球知名商业媒体福布斯中国正式发布“2024-2025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系列评选”榜单。本次评选共入选40家企业,横跨超10个细分行业的多元化阵容,旨在观察中国工业企业在当前充满挑战的世界经济格局和更加严格的全球生态保护和治理要求下的应对之道。一道新能凭借在低碳技术革新与ESG领
日前,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550千伏全氟异丁腈环保气体绝缘输电管道在安徽安庆500千伏荣升变电站带电运行。这是在国内500千伏电压等级工程应用的首个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型输变电装备。该设备的温室效应较传统六氟化硫设备下降97%。据了解,六氟化硫气体的绝缘和灭弧性能优异,很早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委大院“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停车场成功入选深圳近零碳地图,成为福田区乃至深圳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又一亮眼名片。该地图总结梳理了深圳在城市近零碳领域的经验和成果,形成了涵盖新能源产业零碳园区、零能耗建筑产业零碳园区、智能制造产业零碳园区、政府行政办公零碳、
近日,云南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正式投产运营,云南加速打造“中国绿色铝谷”迈出关键一步。园区全面投产后将推动全省电解铝运行产能从581万吨提升至650万吨,跃居全国第二,标志着云南绿色铝产业在迈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的进程中取得重要突破。园区建设过程中,云南建投集团高效完成8000余亩场平工程与
近日,省政府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海南将通过7大方面重点任务的22项具体措施,力争2030年前实现全省碳达峰,2045年前全面完成海南低碳岛建设,将海南打造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低碳发展先进理念、技术和实践成果的窗口。按照《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相关安排,2025-2027年为先行示范阶段,海口江东
盛夏时节,不仅是万物生长好时节,也是工程施工“黄金期”。在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现场,建设者奋战当下,从浙江松阳到湖北南漳,再到安徽石台、青海南山口、重庆菜籽坝等,项目一线捷报频传,一批工程安全施工,顺利实现新突破、迎来新进展。浙江松
走进山东能源兖矿智慧制造园区,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道路两旁的微风发电智慧路灯随风转动,抬眼望去,阳光穿透薄云,洒在成片的深蓝色光伏阵列板上,整个光伏矩阵泛起粼粼波光,从对山林时序的尊重敬畏,升华为对自然节律的精准驾驭。作为山东省重点项目,兖矿智慧制造园区正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
7月11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套国产化LNG(液化天然气)冷能发电装置在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累计发电突破1100万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6160吨,植树约34.1万棵。这标志着国内LNG冷能发电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的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对我国加快LNG冷能利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7月14日,苏伊士及合作伙伴1与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署总投资约1.7亿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年处理规模达3万吨(一期)的有机溶剂循环利用项目,将在未来30年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地区提供危废回收解决方案。区委书记、长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江夏,区委副书记、区长戴明,长寿经济技
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2025年度长三角区域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案例名单》。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效低成本高耐候性N型御风组件”凭借其革命性的极端环境耐受能力、卓越的发电性能以及显著的全生命周
近日,金风科技助力埃及GOSII风电项目(红海风能公司苏伊士湾2号项目)跨越重要里程碑——GOSII项目扩容工程比预定工期提前4个月实现全场并网。扩容工程共安装20台金风科技GWH182-7.5MW机组,至此,GOSII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650MW,成为非洲最大已投运风电场,同时也是非洲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为非洲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