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特别是工业废水,主要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考虑到后续好氧处理的能耗问题,水解主要用于低浓度难降解废水的预处理。
混合厌氧消化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混合厌氧消化过程的甲烷发酵提供底物。
而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中的产酸相是将混合厌氧消化中的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开,以创造各自的最佳环境。
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设计指南
一、预处理设施
预处理的目的之一是去除粗大固体物以及无机可沉固体,这对配水有特殊要求的水解池尤为重要。另外,不可生物降解的固体在水解反应器内的积累会占据大量的池容,反应器池容的减少最终将导致系统完全失效。一般预处理系统包括去除大的固体、较小颗粒的格栅和水力筛及去除砂和砾石的沉砂池。
(1)格栅
格栅是污水预处理的通用设施。为保证水解池布水系统不被堵塞,建议采用固定式格栅或回转筛、水力筛作补充处理。
(2)除砂池
对小型污水处理厂,由于污水流量变化较大,沉砂池设计的难点需要在变化的水量条件下保持系统中液体流速有相对不变的数值。因为较高的流速会降低无机固体在渠道中的去除效果,而较低的流速导致有机物与砂一起沉积。对于有一定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可以考虑采用平流式沉砂池。在存在较多的砂和有机物共同沉淀的情况下,可采用体外洗砂装置,如螺旋洗砂器或水力固体螺旋洗砂器。考虑到后续水解处理工艺,一般不用曝气沉砂池作为预处理装置。
二、水解池的详细设计要求
1.反应器池体
水解池一般可采用矩形或圆形结构。对于圆形反应器,在同样的面积下其周长比正方形的少12%,但是圆形反应器的这一优点仅仅在采用单个池子时才成立。当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应器时,矩形反应器可以采用公用壁。对于采用公共壁的矩形反映器,池型的长宽比对造价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如果不考虑地形和其他因素,这是一个在设计中需要优化的参数。水解池依据水力停留时间进行设计时,反应器体积可根据停留时间计算。
2.反应器的几何尺寸
(1)反应器的高度
选择适当高度的原则应从运行上的要求和经济方面综合考虑。从运行上选择反应器的高度要考虑如下影响因素:
1)高流速增加系统扰动,因此增加污泥与进水有机物之间的接触;
2)过高的流速会引起污泥流失,为保持足够多的污泥,上升流速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从而反应器的高度也就会受到限制;
3)土方工程随池深(或深度)增加而增加,但占地面积则相反;
4)高程选择应该使得污水(或出水)可以不用提升或降低提升高度;
5)考虑气候和地形条件,池子建造在半地下可减少建筑费用和保温费用;
6)反应器的经济高度(深度)一般是在4-6m之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也是系统最优的运行范围。
(2)反应器的面积和反应器的长、宽度
高度确定后,可以计算出反应器的截面积。在确定反应器的容积和高度后,对矩形池必须确定反应器的长和宽。
在反应器面积一定的条件下,正方形池周长比矩形池小,从而矩形反应器需更多的建筑材料;从布水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单个矩形池的长/宽比在2:1以下较为合适。长/宽比在4:1时费用增加十分显著;采用公用壁的(或多组)矩形池,池的长宽比对造价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影响因素相应增加,这是一个在设计中需要优化的参数。从目前的实践看,反应器的宽度<10m(单池)是成功的。反应器长度在采用渠道或管道布水时不受限制。
(3)反应器的升流速度
1)反应器的高度与上升流速(v)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
v=Q/A=V/(HRT˙A)=H/HRT
式中V、A表示反应器的容积和截面积。
2)水解反应器的上升流速v=0.5-1.8m/h
3)最大上升流速在持续时间超过3h的情况下vmax≤1.8m/h
(4)反应器的分格
采用分格的反应器对运行操作和管理是有益的。首先分格的反应器的单元尺寸减小,可避免单体过大带来的布水均匀性问题;同时多池有利于维护和检修,可放空一池进行检修而不影响整个厂的运行。
三、反应器的配水系统
1.配水孔口负荷
水解池良好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保障污泥和废水之间的充分接触,因此系统底部的布水系统应该尽可能地均匀。水解反应器进水管的数量是一个关键的设计参数,为了使反应器底部进水均匀,有必要采用将进水均匀分配到多个进水点的分配装置。一个进水点服务的最大面积是应该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采用UASB处理主要含溶解性COD废水时进水管口负荷
2.配水方式
适当设计的进水分配系统对于一个运转良好的水解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水解池进水系统有多种形式,进水系统兼有配水和水力搅拌的功能,为了保证这两个功能的实现,需要满足如下原则:
1)确保各单位面积的进水量基本相同,以防止短路等现象发生;
2)尽可能满足水力搅拌的需要,保证进水有机物与污泥迅速混合;
3)很容易观察到进水管的堵塞状况;
4)当发现的色后,很容易被清除。
(1)一管一孔配水方式
这种配水系统的特点是一根配水管只服务于一个配水点,只要保证每根配水管流量相等,即可取得等流量的配水要求,为了保证每一个进水点达到其应得的进水流量,建议采用高于反应器的水箱式(或渠道式)进水分配系统。这种情况下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容易用肉眼观察堵塞状况。这类配水方式很容易通过在进水管或渠道与分配箱之间的三角堰来保证等量的进水,在恰当地调整每箱中三角咽水位后获得均匀的流量分配。
配水系统的形式确定后,就可进行管道布置、计算管径和水头损失,根据水头损失和反应器(或配水渠)水面至调节池(或集水池)水面高程差计算进水水泵所需的扬程,可以选择合适的水泵。在由较长的进水布水渠道分配到很多堰的情况时,沿池长由于水位差问题可能出现分配不均匀,这时可以通过适当地配置进水分布渠道的尺寸来避免。
(2)一管多孔配水方式
一管多孔配水方式
采用在反应器池底配水横管上开孔的方式布水,其中几个进水孔由一个进水管负担。为了配水均匀,要求出水流速不小于2.0m/s,使出水孔阻力损失大于空孔管的沿程阻力损失。为了增大污水在出水孔的流速,可采用脉冲间歇进水。配水管的直径最好不小于100mm,配水管中心距池底一般位20-25cm。
在一根管上均匀布水虽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中往往是不可实现的,因为这种系统随着时间有些孔口将不可避免发生堵塞。而进水将从没有堵塞的其他孔口重新分配,从而导致在反应器池底的进水分布不均匀,因此应该尽可能避免在一个管上有过多的孔口。目前这种布水方式已较少采用。
(3)分枝式配水方式
在分枝式配水系统中配水均匀性与水头损失是一对矛盾。在中试实验中对此进行了考察,一组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即孔口直径较小,孔口流速较大,这时配水均匀程度很好,但水头损失较大;第二组将孔口适当扩大,这时配水均匀性没有很大改变,水头损失较小,处理效率不受影响。因此,采用小阻力配水系统,可减少水头损失和系统的复杂程度。
为了配水均匀一般采用对称布置,各支管出水口向下距池底约20cm,位于所服务面积的中心。如下图所示为15000m3/d污水处理厂厌氧反应器的分枝式布水形式。管口对准池底所设的反射锥体,使射流向四周散开,均布于池底。这种形式的配水系统的特点是采用较长的配水支管增加沿程阻力,以达到布水均匀的目的。只要施工安装正确,配水基本能够达到均匀分布的要求。
四、管道设计
采用穿孔管布水器(一管多孔或分枝状)时,不宜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需考虑设反冲洗装置,采用停水分池分段反冲。用液体反冲时,压力为100-200kPa,流量为正常进水量的3-5倍;用气反冲时,反冲压力大于100kPa,气水比(5-10):1。
管道设计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进水采用重力流(管道及渠道)或压力流,后者需设逆止装置;
2)水力筛缝隙>3mm,出水孔>15mm,一般在15-25mm之间;
3)单孔布水负荷0.5-1.5m2,出水孔处需设置45°导流板;
4)采用布水器时,从布水器到布水口应尽可能少地采用弯头等非直管;
5)污水通过布水器进入池内时会吸入空气,大于2.0mm的气泡以0.2-0.3m/s的速度上升,在管道垂直段的流速(或顶部)应低于这一数值;
6)管径的上部应大于下部,可适当地避免大的空气泡进入反应器;
7)反应器底部采用较小直径的管道以产生较高的流速,从而产生较强的扰动,使进水与污泥之间密切接触;
8)为了增强污泥和废水之间的接触和减少在底部进水管的堵塞,建议进水点距反应器池底100-200mm。
五、出水收集设备
1)水解池出水堰与沉淀池出水装置相同,即汇水槽上加设三角堰;
2)出水装置应设在水解池顶部,尽可能均匀地收集处理过的废水;
3)采用矩形反应器时,出水采用放射状的多槽出水方式;
4)采用圆形反应器时,可采用机组平行出水堰的多槽出水方式;
5)要避免出水堰过多,导致堰上水头低,形成三角堰配漂浮固体堵塞;
6)出水负荷参考二沉池负荷,堰上水头>25mm,水面位于齿1/2处。
六、排泥设备
一般来讲随着反应器内污泥浓度的增加,出水水质会得到改善,但污泥超过一定高度,污泥将随出水一起冲出反应器。因此,当反应器内的污泥达到某一预定最大高度之后建议排泥。污泥排泥的高度应考虑排出低活性的污泥,并将最好的高活性的污泥保留在反应器中。
1)建议清水区高度保持0.5-1.5m;
2)污泥排放可采用定时排泥方式,日排泥一般为1-2此;
3)需要设置污泥液面检测仪,可根据污泥面高度确定排泥时间;
4)剩余污泥排泥点以设在污泥区中上部为宜;
5)对于矩形池排泥应沿池纵向多点排泥;
6)由于反应器底部可能会积累颗粒物质和小砂粒,应考虑下部排泥的可能性,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在反应器内积累的砂砾;
7)在污泥龄>15d时,污泥水解率为25%(冬季)-50%(夏季);
8)污泥系统的设计流量需按冬季最不利情况考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7日晚,揭西县应急管理局通报:2023年7月4日中午,揭西县桔香园食品厂停产期间发生一起硫化氢气体泄漏,造成人员意外中毒窒息事故。事故发生后,省、市、县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经初步调查,硫化氢气体从一个老旧的喷淋塔与水解酸化池连接管的破损处漏出,通过罐体旁的门扩散到库
水解酸化池和AAO工艺中的厌氧池有什么区别?两者是不同的工艺,虽然说都是厌氧环境,但是主要用途是不一样的,水解酸化是为了破链破环,提高进水BC比,提高可生化性的;而AAO中厌氧池A池,虽然也进行一些水解酸化的代谢,但是主要是为了聚磷菌的厌氧释磷提供环境和场所的!本文就具体说说两种池子的区
2022年7月22日,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市政院)主编的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标准《城镇给水臭氧活性炭处理技术规程》、《水解酸化污水处理技术规程》在北京顺利通过审查。中南市政院副总工兼科研院院长万年红、科研院副院长雷培树和邹磊、科研院总工刘海燕等作为主编单位代
若苏州甪直仅凭样貌无法从江南水乡中脱颖而出,那么金黄鲜美的大闸蟹便会勾的游人不请自来。北临阳澄湖,南接澄湖,吴淞江穿流而过,苏州甪直水系发达,纵横交错,属于生态环境敏感地区。近日,泓济环保的UC水解酸化工艺正式入驻这座江南水乡,为苏州甪直新区污水厂(二期)扩建工程提供设备供货、安装、调试及技术支持与培训服务,为提升污水厂整体处理效率、出水稳定达标提供了重要保障。对保持当地水波摇曳、虾蹦蟹跑的美好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水解酸化与厌氧消化是最常见的细菌厌氧代谢的利用,本文两者有什么异同点,本文将详细的介绍一下!
高效水解酸化+改良型奥贝尔氧化沟+深度处理。水解酸化与氧化沟分别为独立的污泥系统,氧化沟缺氧与好氧池的比例大致在3:2,缺氧池可以很快的转变为池。来水全部为化工园区和企业处理后排放的尾水。
一、什么是水解酸化工艺?厌氧生物反应包括水解、酸化和甲烷化三个大的阶段,将反应控制在水解和酸化两个阶段的反应过程,可以将悬浮性有机物和大分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脂类等)通过微生物胞外酶水解成小分子,小分子有机物在酸化菌作用下转化成挥发性脂肪酸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可以将悬浮
摘要:以超磁分离污泥作为研究对象,用2种不同的剩余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维持温度在30尤,探究了剩余污泥对超磁分离污泥厌氧水解酸化产物及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剩余污泥接种量的增加,混合污泥SCOD的析出量也逐渐增加;接种剩余污泥量的增加促进了混合污泥VFAs的生成;各种污泥产VFAs中,乙酸均
有关水解酸化工艺的解释,大家一起来学习吧!在回用水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池的作用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水解是大分子有机物降解的必经过程,大分子有机物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须先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这样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进一步降解。酸化是有机物降解的提速过程,因为它将水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步
摘要:为了研究水解酸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机理及其必要性,尝试用分子量及其分布和聚乙烯醇(PVA)降解程度作为论证指标,并综合后续好氧生物处理。提出以VFA产生和pH显著下降作为印染废水水解酸化的评判标准是不适用的;印染废水水解酸化的作用主要在水解阶段,COD虽没有明显降低,但分子量和PVA随着反应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人民政府发布黎川县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批准公示,项目主要利用餐厨垃圾、垃圾处理菌等作为原材料,通过分选制浆机、除杂机、加热罐、(电)蒸汽发生器、三相离心机、生物处理机等生产设备生产毛油、有机底料,毛油年产957吨,有机底料年产953
【社区案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长的C:N:P比值为100:5:1;而脱氮时要求C:N在4~6?100:5:1和4~6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一、CNP比100:5:1是怎么来的?CNP比100:5:1的比例是针对于好氧除碳工艺的营养比!而非厌氧与脱氮工艺的CNP比!100:5:1比例的来源:说法一:McCarty于1970年将细菌原生质
2020年,欧盟的地平线(Horizon2020)多了一个名叫水矿(WaterMining)的项目。顾名思义,就是要从水中挖矿,在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副产物中挖掘可商业化的产品。这个项目从2020年9月正式开始,吸引了12个国家、38个机构的参与,总预算高达1910万欧。该项目计划在4年的时间里,分别对海水、城市污水和工业废
污水处理微生物反应原理及影响因素
关于污水处理中的C:N:P的最合适的比例是多少这个问题,有人说是100:5:1,也有人说是100:4:1,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污水的生物处理工艺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比例呢?其实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种。1、生物化学法处理污水工艺,无论是厌氧工艺还是好氧工艺,其原理都是一个微生物代谢的过程。而为了让微
曝气设备是好氧生物处理系统至关重要的设备之一,曝气设备的能耗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转费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节约曝气设备的能耗对于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概述目前,二级生物处理污水厂大多数采用鼓风曝气工艺,而鼓风机是此工艺中最为核心的设备之一,鼓风机的能耗有时占污水厂总能
好氧颗粒污泥因其具有较高的微生物量,具备脱氮除磷能力和良好的沉淀性能,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很大,但在其形成机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并未彻底弄清。本文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如胞外聚合物、水力剪切力、温度等;归纳了关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假说,总结了
污水处理流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进行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其中包括:废水水质、污水处理程度、建设及运行费用、工程施工难易程度、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污水的水量和二次污染七个方面。处理工艺流程选择,一般需考虑以下因素。1废水水质生活污水水质通常比较稳定,一般的处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主要的处理方式仍然以卫生填埋为主,随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多,垃圾焚烧发电作为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生活垃圾经过焚烧发电处理后,剩余一小部分垃圾在经过卫生填埋处理,真正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处置过
第一章生物膜法综述生物膜法又称固定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类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固定膜法,是土壤自净过程的人工化和强化。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生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做好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工作的通知》精神,四川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发环境研究院”或“公司”)落实四川省生态环保集团和公司“稳中求进、以季保年、实干争先”的工作要求,于2025年3月10日,中标高县经开区污水
2025年3月14日,“2025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及中国城镇污水与污泥处理大会”于苏州圆满落幕!本次大会共同探讨水处理行业的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为环保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此,十分感谢各位嘉宾、同仁百忙之中出席本次大会,感谢各位演讲嘉宾的精彩报告与分享,感谢各位同
3月17日,天源环保公告,2024年营业收入19.85亿元,同比增长1.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17.87%。基本每股收益0.57元/股。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同日,天源环保公布,为了进一步满足因公
3月4日,宝武环科山西公司太钢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五期)全功能完善EPC改造项目中标结果公告发布。武汉华德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标,报价:9180026.42元。本工程为太钢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五期)全功能完善改造项目,主要通过现有沉砂池、曝气池、V型滤池进行功能改造,增加除油设施,完善污水处理系统
各有关单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有其重要意义。为落实党中央最新部署,响应生态环境部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有关意见,中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污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要求和监督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辖区内工业企业、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的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
近日,博世科成功中标广西扶绥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实施、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项目中标金额合计约5635万元。雷卡分园为扶绥山圩产业园分园,以板材精深加工、家具制造为核心的林产业承接基地和工业制造基地,集生产、研发、展销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园区,是扶绥县新兴的就业基地与创收
2月5日万德斯发布公告,公司就与周口市淮阳区城市管理局的服务合同纠纷提起诉讼,并已达成调解。根据调解结果,被告应在约定期限内向公司支付1369万元,但截至公告披露日,仍有1169万元未支付。公司已多次与被告沟通催款,但对方未按约履行,因此公司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目前法院尚未受理。公告显示
近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河南省工业园区工业废水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评估工作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河南省工业园区工业废水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评估工作指南(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为规范工业园区工业废水排放管理,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及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专业委员会张觅、张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