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典型的城市多源代谢废物处理处置过程示意图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通过深化城市固体废物综合管理体系改革,探索构建并不断完善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末端无害化处置的长效机制体制,实现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目标。
进入21 世纪以来,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纷纷提出了“零废物”“零废弃”的社会发展愿景。例如,
日本于2000 年公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促进基本法》,2019 年进一步制定了《第四次循环型社会形成促进基本计划》,提出了七项国家举措并发布了2025 年目标值;
欧洲联盟(欧盟)在2014 年也提出了“迈向循环经济:欧洲零废物计划”及“循环经济一揽子计划”;
新加坡在《新加坡可持续蓝图2015》中提出了建设“零废物”的国家愿景。
在城市层面,
旧金山、温哥华、斯德哥尔摩等明确提出了“无废城市”(zero-waste city)的建设蓝图;
C40城市集团(一个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城市联合组织,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各国城市成员)中有23 个城市共同签署了《迈向零废物宣言》(Advancing Towards Zero Waste Declaration),指出未来可持续、繁荣、宜居的城市必将是无废物的城市,并承诺到2030 年实现垃圾减量8700 万t 的目标。
表 国际部分典型“无废城市”案例简介
国际对“无废城市”乃至“无废社会”的探索已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必然趋势。
2018 年初,中国开始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2018 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明确,“开展‘无废城市’试点,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是推进净土保卫战、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2018 年12 月底,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 个左右的城市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探索城市固体废物治理及综合管理制度改革的经验与模式。2019 年9 月,11+5 个“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实施方案已经通过国家评审论证,进入全面试点建设阶段。
当前,我国固体废物治理体系日趋完善,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理念逐步贯彻落实,固体废物处置和再生资源产业也发展到了一定规模,经济上和技术上已经有条件有能力系统性地解决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标志着我国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进入了新的探索阶段。
“无废城市”建设的共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无废城市”是“零废弃”理念和实践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应将“无废城市”拟解决的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融合,融入社会治理、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意识提高和思想文化建设等各个层面。因此,“无废城市”建设不仅要解决城市固体废物问题,还要解决包括环境、社会、文化等在内的多维城市治理问题。我国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以来,各试点因自身城市定位、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技术基础等差异,在城市固体废物管理领域面临着各自特有的短板或挑战,同时存在一些关键共性问题亟待解决。
1. “无废城市”规划建设的系统性
总体而言,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系统性首先体现在总体规划与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上,其次是回收处理模式、商业化的建设和运营模式,最后是分类回收、收集收运、资源化和无害化等全过程的系统集成。从目前的主要大中型城市的现状看,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系统性缺失问题尤其突出。缺乏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系统性、综合性的整体规划,导致我国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近些年提升幅度非常缓慢,或者带来了突出的二次污染问题。
要编制好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整体性规划,提出可操作的、分部门的、实施战略图清晰的整体实施方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废城市”规划一定是系统性的整体规划,绝不是各部门自行其是。
一是底数要清楚,应全面调研城市各种固废产生的来源、种类、流动方向及如何处理处置的现状。
二是建设目标要明确,要把“无废城市”的理念按照指标体系制定成明确的可量化的建设目标。
三是重点任务要清晰,规划要围绕国家“无废城市”重点领域和指标体系去制定和实行,一定要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固废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且不能把过去的项目和专项规划拿过来拼凑在一起来“应付差事”,这无法解决“无废城市”建设的实际问题。
四是更值得强调的,要避免各类固体废物从收储运到处理处置各环节的监管链条之间相互断裂,全面考虑从固废产生、分类、收运、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全过程,在集中化处理处置环节要规划建设可以实现协同处置的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构建处理处置设施之间的固废-能-水的相互耦合共生网络,全面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回收处理模式、商业化的建设和运营模式。按照城市特点因地制宜、按照固体废物属性分类施策,系统性地形成“无废城市”规划建设方案。
2. 固体废物综合性管理的能力建设
“无废城市”建设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固体废物的综合性管理能力。
首先,应在源头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加快建设规模化的处理处置设施。重点行业应不断提高清洁生产、产品绿色设计等管理要求,落实生产者责任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提高再生原料使用比例;在农业领域积极构建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按照固体废物产生量分类施策,加大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提升处理处置规模。例如,促进尾矿、废石及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等在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路线。
其次,应完善城市固废“闭环式”全覆盖监管,清晰掌握固体废物从产生到处置全过程链条的流向。尤其是完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污泥等监管平台,加快启动生活源、农业源固体废物监管系统,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体系,实现全国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一张网”,加强各类固体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和利用处置的全国过程监管,规范地方信息系统与国家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最后,应推动“无废城市”标准体系的实施落地,重点在绿色生活和消费领域,强化原材料设计、规范化使用、回收利用及环境污染控制等标准建设,制定绿色企业管理评价标准体系,促进源头减量;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及再生产品的鉴定和质量控制;根据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产生特点,建立相应的分类收集、清运、运输、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标准体系;加强农村废弃物和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标准。
3. “邻避效应”等深层次社会因素
“无废城市”建设以源头减量、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来规范工农业和生活等领域的固体废物管理。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通常应当建设城市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基地。这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在选址上往往会因“邻避效应”而受阻—公众不愿意把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在自己家的附近。“邻避效应”的深层次问题是民众与企业在固体废物处置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低、处理处置基地系统性设计不完善。政府和企业在固体废物分类回收及处置的系统规划建设上重视程度也不高。因此,公众、企业和政府的联动和公众参与程度低,是“无废城市”建设面临的较为突出的社会发展瓶颈。
关于破解“邻避效应”等当前突出存在的社会问题,一是除了进一步完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费用外,由固体废物产生地向处置设施所在地进行财政补贴,专项用于附近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缓解处置设施选址难、落地难的“邻避效应”。
二是要对各种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落实信息公开和监督机制,让公众知晓设施的污染排放情况。只有公众清楚掌握了设施运行对当地的空气、水、土壤等造成的环境影响程度,才能感到踏实并减缓“邻避”心理。运行单位要积极主动为公众创造实现监督的有利条件,例如,在固体废物处置设施附近建各种健身、娱乐设施,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真实的排放情况,主动面向公众开放污染治理设施,努力塑造和谐气氛,尽量减少公众矛盾。
三是固废处置技术要先进适用,并加强对公众的科普宣教。因地制宜选取合理科学的工艺技术,降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二次污染和破坏。由于工艺技术水平高和监控管理能力强,国外不少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区也建有许多垃圾焚烧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通过科普宣教让公众客观公正认识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是解决“邻避效应”非常重要的一环。
4.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及其适应性
“无废城市”建设需要源头减量、资源回收、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等多个环节,城市固体废物来源分散、成分复杂,其中有的还含有危险、有毒有害成分,先进适用的技术支撑尤为关键。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发展方向是过程更清洁、分离分选更彻底、综合利用价值更高。在“无废城市”具体工作过程中,建议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要科学筛选,国内外并不缺乏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先进适用技术,但一定要认真筛选适合具体国情、适合城市实际情况的技术,尤其是综合考虑国内外不同地区、国内不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固体废物分类分质水平及资源环境属性等特点,以及技术经济性等因素,科学选用工艺技术。另外,尽量减少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的地方保护主义,加快国家层面对“无废城市”建设适用性、针对性强的技术,搭建转化平台推介给“无废城市”建设地区。
二是大力支持技术研发创新,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学研用结合的试点探索,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各种类型的科技研发计划项目,依托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或静脉产业园区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或研究院。
三是加快制定“无废城市”有关技术标准以支撑产业化的推广应用,重点是建立健全回收利用再生产品质量的现有国家和行业标准。例如,利用尾矿、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制备土壤改良剂等成熟技术,由于缺少相关产品环境风险控制标准使得公众和地方质疑普遍存在;以危险废物为原料时再生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控制要求空缺较多,危险废物再生产品潜在环境风险还不容忽视。
5. 固体废物管控政策和长效机制
“无废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环保、发改、商务、工业、农业等多部门和多领域,管控政策能否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而长效机制能否形成,是关系到“无废城市”建设能否持续推进和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保障。
城市固体废物管控政策的制定和“无废城市”试点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必须按照“无废城市”建设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要求,着力促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资源回收再利用、无害化处置等三个梯次环节,按照企业主导、市场引领、政府推动的模式形成商业模式和运行机制。如何制定有利于固体废物从分类到运输、回收再利用、无害化处置等全过程的配套政策和长效机制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难点之一,也是需要发挥各地积极性主动开展创新的重点任务。
第一,地方城市一把手要重视。“无废城市”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有多个部门协同推进,需要一把手能高位推动,而不是仅依托生态环境部门;亟须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建立相关部门的联合监管及信息共享机制畅通、分工协作的固体废物管控机制。
第二,建立城市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和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准确掌握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分类贮存情况,对各类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量、无害化处置量、暂存量等信息及去向、运输企业、综合利用企业、无害化处置企业等建立全过程覆盖的电子台账,便于落实产废单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从而鼓励地方开展强制分类、特许经营、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或者押金制等有关固废管理机制的试点创新,也便于加强资源回收、环境卫生和生态环境等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
第三,要加大财政投入,针对“无废城市”建设涉及的种类繁多复杂的固废,通过系统评估资源、环境和经济属性,建立环境影响责任分担机制,对于环境效益明显、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固废处理处置项目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
展望未来,“废物城市”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固体废物分类回收管理体系,应用先进适用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优化处置设施实现集约化和协同性处置,构建不同固体废物重点领域的综合性管理政策,系统性地推动城市资源代谢体系的优化提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截至5月18日,塔里木油田首个百万千瓦级整装光伏项目——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累计发电近6000万千瓦时。近年来,塔里木油田锚定“双碳”目标,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电气化提升,形成了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清洁能源利用率和电气化率快速上升的“两降两升”良好局面。塔里木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湖北调研。5月12日,在位于宜昌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丁薛祥调研有关“两重”项目规划论证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情况。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丁薛祥调研有关“两重”项目规划论证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情况,登上“三峡
河池市现代环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公告一、基本情况河池市现代环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池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公司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工业集中区,占地面积297亩,专业从事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投资、建设及运营。截至2024年12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发布《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零碳园区的建设路径,提出到2027年底完成10家以上零碳园区项目的建设与验收,构建以园区为主阵地的零碳产业生态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绿色转型。通知指出,2025年,
各有关单位:当前,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在城乡和地域之间的发展存在极度不平衡问题,传统的集中式垃圾处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处理需求。县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作为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方式,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运行成本低等优点,逐渐成为县乡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补充。根据发改环资《关于
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26的土地面积,近1/6的人口,创造了近1/4的全国经济总量,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和能源技术创新高地。能源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毋庸置疑,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引擎,长三角对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创新,直接影响着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脉动。面对绿色发展目标和全球经济变化,长三角面
日前,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拟审批《五华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协同焚烧提标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示。项目总投资1.2亿元,掺烧固废入厂量为550t/d,项目处理规模为2250t/d,掺烧固废占项目处理规模的13%。项目建设单位为昆明鑫兴泽环境资源产业有限公司。文件显示,该技改工程依托现有的焚烧发电项目
日前,2024年昆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2024年昆明市产生固体废物总量4518.45万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177.56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58.23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94.46万吨,建筑垃圾产生量为849.67万吨,农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95.52万吨,城镇污水污泥产生量为43.01万吨。其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5月14日,德江县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掺烧一般固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见稿公示。该项目利用德江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台500t/d焚烧炉+1台余热锅炉+1台9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不影响生活垃圾处理的前提下掺烧市政污泥及一般固体废物,不改变现有的焚烧发电系统和相应的
聚焦多元有机废弃物处置,打造固废治理技术新高地2025年4月22日,广东省环境学会重磅公示2024年《广东省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及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入选名单。此次仅有7项技术脱颖而出,覆盖当前固废与土壤污染治理的前沿方向。由衡燃科技联合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多元有机废弃物湍动床(TF
截至5月18日,塔里木油田首个百万千瓦级整装光伏项目——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累计发电近6000万千瓦时。近年来,塔里木油田锚定“双碳”目标,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电气化提升,形成了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清洁能源利用率和电气化率快速上升的“两降两升”良好局面。塔里木油
5月20日,中国电建EPC总承包的沙特红海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项目收到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成功认证为“全球容量最高的离网电池储能项目”。沙特红海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项目位于沙特西部的塔布克省,占地2.8万平方公里,是沙特“2030愿景”规划重点项目,也是中资企业在沙特承建的首个大型基建类综合体项目,
5月13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京会见沙特环境水利农业大臣阿卜杜拉赫曼·法杜里。双方围绕推动绿色转型、荒漠化治理、固体废物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黄润秋介绍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政策和行动,以及在推进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治
日前,绥化市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炉改建机械炉排炉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建设规模:将原有1台400t/d的流化床垃圾焚烧炉通过项目改造为500d/t的机械炉排炉。主要改造内容有:1、将原有厂房西侧的渣库、飞灰固化车间、热水房及油库拆除移位在厂区其他位置升级改造建设,在厂
近日,瀚蓝与纳莎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纳莎环境”)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商定未来共同探索在马来西亚的固废收集、转运、焚烧发电、资源化利用等环保领域的合作,为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增添动能。瀚蓝总裁金铎、纳莎集团总裁TanSriIsmeeIsmail出席活动并签署协议,纳莎集团主席SMNasar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4月27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通知》,申报范围包含大气、水、土壤修复、固废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处置等技术装备。技术类别分为研发、应用、推广类。详情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大庆市林甸县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总承包招标,本次招标控价近1.5亿元,项目配置200t/d机械炉排焚烧锅炉1台,B0.5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1套,负压除臭设施、烟气净化系统、灰渣处理设施、化水处理系统等各1套,同步建设污水管网、供热管网等附属设施。建成后日处理生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0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征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和合同能源管理专项扶持办法》(沪经信规范〔2023〕5号)的通知的要求,对实现工艺突破或流程再造,以及企业首次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
导语: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双碳”战略目标宣示5周年,也是深入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拟定于2025年4月10日-12日在北京
国电电力秦皇岛公司3、4号炉脱硫烟气余热利用改造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电电力秦皇岛公司3、4号炉脱硫烟气余热利用改造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001483,招标人为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单位为: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构为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共建无废城市,共享美好生活。建设无废城市是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的重要举措。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上海固废化学品管理”推出“共建无废城市”专题,展现我市基层社区、企业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天马无
近日,北极星副总裁周静、北极星招聘总监李响一行到访光大环保能源(镇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镇江项目”),深入调研这一长江经济带“无废城市”建设的标杆项目。此次走访旨在深入了解光大镇江在环保科技、生态教育及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探索了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合作可能性。科技引领:打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智慧岛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和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资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详情如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双碳”目标的时代浪潮中,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积极响应连云港市“无废城市”建设号召,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全力推进“无废港口”建设,在港口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木上,踏出了稳健且精彩的步伐。组织引领,制度护航,筑牢建设根基。集团建立起强有力的“无废港口”建
4月25日,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成都市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成都市2025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方案》,对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了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