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矿山治理报道正文

荒山披绿装 湿地鸟飞翔——黄河流域陕北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见闻

2020-11-24 09:30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王冰 李欣泽关键词:生态示范基地环境治理陕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延安市生态环境局承办的“行走三秦大地 建设美丽陕西”系列活动之“行走黄河陕北段”生态调研采访活动举行,笔者深入榆林市和延安市生态示范基地环境治理工程、环保模范企业等,实地了解陕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

陕北的深秋,是一年当中色彩最为斑斓的时节。过去光秃秃的山坡沟洼,如今被茂密的林草覆盖,五彩缤纷,如同画布一般。

在陕北境内黄河流域奔走数千公里,笔者没有看到印象里的黄土荒山,没有感受到漫天黄沙;相反的,处处是湛蓝的晴空、黄澄澄的糜谷、红彤彤的苹果、圆鼓鼓的枣儿……近些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陕北地区综合施策加强环境整治,让水更清、山更绿,环境优美宜居、人们安居乐业。

图为榆溪河生态长廊一角。

1 烂河滩变休闲好去处

榆林市是黄河入陕的第一站。榆溪河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由北向南从榆林市区中部穿过,汇入无定河,最后流入黄河,被称为榆林市的母亲河。

在榆溪河生态长廊,走在蜿蜒的步道上,可以看到溪水清澈、绿树成荫、小鸟飞翔,市民或拍照或休息,好似置身江南水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条‘臭水河’,流域内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排污口。”榆林市住建局公用事业科科长田龙说。

“2018年,这里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水清了、山绿了、天蓝了,我们节假日经常会来这里散步游玩,现在已经是榆林人休闲娱乐的不二之选。”和家人在树林里拍照的潘龙飞说。

从2016年开始,榆林市启动了榆溪河干支流水污染整治工程,结合中心城区河道现状,采用封堵污水直排口、疏通原有污水管网、建设一体化提升泵站和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清理河岸垃圾等措施,完成了榆溪河、榆阳河、沙河等共计52个污水直排口治理,榆林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显著提高,水质明显提升。

“彻底消灭黑臭水体,解决好直排口的排污是关键。河道上游部分,我们从直排口源头将污水截流到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干管,下游部分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用截污泵站的方式将污水导入截污干管,全部进入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排入河道。榆溪河生态长廊全长17公里,现在已经建成11.2公里,大大改善了榆林城区和榆溪河的生态环境。”田龙说。

据了解,2017年以来,榆林市为加强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新建市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5座,目前已建成38个断面、12座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水环境监测网络,新建截污管网23.45公里,实行雨污分流管网改造4.5公里,新建分散式污水处理站5座,共清除沙河、榆阳河、榆溪河、富康路至刘官寨段黑臭水体28.4公里,完成了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芦河河口庙断面水质首次提升至四级,榆溪河下游刘官寨、鱼河断面水质由五类提升至三类,无定河米脂断面水质由四类提升至三类。2019年6月,榆林市被财政部、住建部、生态环境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2 老矿区变生态示范基地

乌兰木伦河、悖牛川河从内蒙古流入陕西,汇入黄河一级支流窟野河。离汇合点三四十公里处,神东矿区的荒山煤海正逐渐变为绿洲,1985年-2020年,矿区绿化覆盖率从3%-11%提升到了64%。

10月中旬,神东矿区生态示范基地的6万亩、255万穴大果沙棘和山地苹果树、杏树等连成大片绿色,难以想象出这里曾经是“抬头是荒山,低头是河滩。有风沙一片,无风一片沙”的景象。

神东生态示范基地建设在布尔台沉陷区,是神东矿区最大的集中连片采煤区,共219平方公里。经过30年的开采,这里仍有5层煤层待开采。如何修复煤矿开采导致的矿区塌陷和生态破坏一直是神东集团思考最多的问题。

“这里是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过渡地带,原生生态环境本就恶劣脆弱,加之采煤采气的破坏,环境治理真的很难。我们坚持先治后采、治大采小、采治互动,充分把握生态系统内在规律,推进综合治理。目前,实现了地下资源尚未开发、地上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保护的目标。”神东煤炭集团环保处处长王义说。

“整个基地分为山水林田湖草沙7个区分区治理,以‘绿色、科技、人文’为主题,既独立又相互联系。” 王义介绍,“园区内还设置了植物园、水土保持措施园、土地复垦措施园、地质环境措施园,展示适合这个地区的环境治理措施。”

据了解,近些年,神东煤炭集团的荒漠化地区大型煤炭基地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技术、千万吨矿井群资源与环境协调开发技术、生态脆弱区煤炭现代开采地下水和地表生态保护关键技术、西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土地复垦的微生物复垦技术与应用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矿区的生态保护不断进行技术革新。

“今年年底,我们投资1000万元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将建成,通过很多仪器,气象、地下水、岩层变化、土壤变化等数值会定时上传,计算机处理后形成指标数据,作为判断环境变化的趋势、环境治理的依据。”王义说。

3 南泥湾再现陕北好江南

深秋时节的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五彩斑斓,汾川河从芦苇丛中穿过,鸳鸯、野鸭等鸟类在其中嬉戏觅食,悠然自得。金色稻田随风摆动,一派丰收的景象。

近年来,南泥湾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提升,大力实施汾川河流域河道治理、湿地修复等系统工程,水源涵养功能显著增强、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成为陕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南泥湾开发区在绘制发展蓝图时,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提升,在总体规划纲要中增编了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大力实施汾川河流域河道治理、湿地修复等系统工程。”延安市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发展规划部副部长吴雄介绍说。

据了解,南泥湾湿地公园目前累计恢复稻田1500亩、植被509亩,修复湿地330亩,建设荷塘125亩,水源涵养功能显著增强,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据统计,这里的鸟类多达3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在公园内随处可见。目前,基本实现了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湿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如今的南泥湾开发区林草覆盖率达87%,水质优良、气温适宜、降雨充沛,成了名副其实的陕北好江南。

原标题:荒山披绿装 湿地鸟飞翔——黄河流域陕北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见闻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示范基地查看更多>环境治理查看更多>陕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