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垃圾发电运维增效报道正文

变“邻避”为“邻利” 浙江嘉兴市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提升改造显成效

2020-12-22 09:10来源:南湖晚报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厂的门口,整洁映心间。监督员的鼻子每时闻嗅,眼睛无情地扫描每个角落。臭气散发何来?焚烧废物排放何去……”诗歌《监督员的心声》最近在大桥镇环境监督员的微信群里广为流传,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字引发了监督员们的共鸣,诗歌作者奚永良收获了不少点赞。

位于南湖区大桥镇的市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提升改造工程是嘉兴市民关注的民生工程。12月18日下午,环境监督员奚永良、沈冬华、郭炳良冒着零星的冬雨又一次来到嘉兴市嘉源康恒环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嘉源康恒),走在熟悉的厂区,他们纷纷点头:“现在比一年前好多了,持续十多年的臭气基本没有了!”

环境监督员也都是普通的村民,一年多来,在一次次走访、巡查中,监督员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项目的改变,真切地感受到了环境的提升,怀疑的声音越来越小,期待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阵痛与转折

守着一方小店,生活无忧无虑,现在的奚永良日子过得舒心了不少,空的时候就拿出纸笔写写诗歌,可以说是岁月静好。

然而一年多前,他的日子可不是这样。

他是土生土长的大桥镇人,在步云集镇上开店30多年,还做过广播站的通讯员。当大家被阵阵恶臭严重影响生活的时候,他也被大家推选出来,和政府、企业讲讲村民的诉求。

“实话实说,那时候味道的确很重。”奚永良说,恶臭的源头是垃圾焚烧厂

家住花园村的沈冬华感受就更为直接了。他和老伴还有母亲住在一起,家离厂区不过六七分钟路程,即使到了周末,他也不希望住在市区的孩子回来看他们,“味道重,粉尘也重,到了夏天别说开窗了,连门都尽量不开。”

家门口臭气严重,是村民们心头的痛。事实上,市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有限、处置技术设施滞后,以及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味扰民,是嘉兴所面临的环境治理难题。

市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最早于2004年就落户大桥镇花园村,经过十多年,生产设备和技术都已过时,排放的烟气不达标,影响周边环境,也因此被中央环保督察组责令整改。

2019年4月,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嘉源集团负责市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提升改造工程。

面对接收项目无资金、无技术、无管理的现实情况,嘉源集团在市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下,多管齐下,在与原业主单位洽谈收购事项的同时,派人赴上海等地寻求技术支持。

通过三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嘉源集团最终与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对方提供技术和部分资金支持。去年7月9日,由嘉兴主导的嘉源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正式完成了嘉兴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提升改造项目股权转让。

市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提升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序幕。但起初听说垃圾焚烧厂要改造,村民们普遍不太信任,“能改成一点气味都没有吗?”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嘉源康恒成立后,将项目分为改造和提升两个部分,紧张有序推进。原先厂区的垃圾池是露天的,嘉源康恒第一时间对垃圾池进行了封闭处理,并使用雾炮车24小时喷洒除臭,还在垃圾车出入口安装了感应门。对于项目遗留的渗滤液胀库、飞灰胀库问题也加快速度清零。

渐渐地,村民们发现,身边的臭气似乎少了一点。改造提升不可能在转瞬间完成,但村民们感受到了企业改造提升的决心。

用心与民心

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如果长时间停滞,城市就面临垃圾围城的问题。在原先垃圾处理能力已饱和的情况下,边运行边建设不但难度大,还创造了国内垃圾焚烧建设的一个先例。

但是到底会建成什么样子,村民们心里没有概念,就难以真正放心。于是,企业一手抓技术改造,一手抓群众工作。与传统的方式不同,嘉源康恒通过“网格连心、组团服务”这一载体,明确责任、深化走访,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要让村民们提前看到项目“最终”的样子!企业联合大桥镇及花园村,带当地村民到康恒宁波项目参观,实地看看花园式、去工业化的工厂是什么模样的。

“真的没有气味,还像公园一样美。”一批又一批村民发出了感叹,回来后也和身边人介绍见到的“稀罕事”。最终,6批次共130位村民去了宁波,大家逐渐对身边的项目也产生了期待。

设身处地从村民的角度思考,才会收获真心认可。企业内部成立了辨味党员巡查小组,在集镇范围内设立7个观察点,24小时巡查,每隔2小时打卡闻臭,及时记录、报告。同时,企业还为全村村民发放了186张企民联系卡,开通群众投诉电话,第一时间接收群众的信息。

“一旦发现哪个点位有异味,或者居民拨打热线电话,我们就马上进行点位除臭,对厂里的臭源点进行控制。”员工盛玉甫是辨味党员巡查小组成员之一,冬去春来,小组成员都摸索出了经验,还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风向重点巡查不同地点。

大桥镇和花园村的干部也不断和村民面对面沟通,听取村民的诉求。

政府的重视,企业的用心,群众都看在眼里。去年7月,投诉频繁,一个月投诉电话超过90个,去年国庆期间垃圾异味基本不外泄,今年垃圾焚烧厂长期臭气扰民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此时,有村民建议,形成长效机制,让村民参与常态化监督。

意见很快得到回应。去年11月,在南湖区大桥镇花园村村委会,嘉源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聘请了部分村民代表作为企业的环境监督员,并就工程建设及周边环境保护等问题展开座谈。

“我们不仅要关注当前的问题和企业在过渡期的问题,也要关注未来发展的问题。”嘉源康恒董事长徐飚现场请监督员畅所欲言,并一一答复监督员的问题。

作为村民代表,环境监督员不但自己发现问题,还会积极接收其他村民的问题并向企业反馈。

监督员奚永良告诉记者,他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一有问题就在群里发送,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和其他主要负责人都在群里,每次都第一时间督办。

除此之外,每个季度企业还会组织监督员们进行座谈,希望村民能够踊跃提出建议意见。

期许与决心

垃圾库在今年1月20日全面形成了负压,就是用风机把垃圾库的空气抽出,解决了垃圾库臭气溢散问题。

花园村党委书记卫华表示,项目按预期有序推进,村民们的呼声也得到了回应,可以说,现在花园村的环境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希望企业能够坚持提升技术,根治臭气等问题。”

从一开始每周都会收到村民的投诉,到渐渐减少,再到如今几乎没有,环境监督员郭炳良感受很深。每次群众一提出有臭气,企业就会立刻进行自查,并且落实改正,“通常半小时左右就能回复我们,而且臭气的确越来越少。”

肩负着其他村民的信任,监督员们担心自己工作不到位会辜负大家,也常常到企业进行巡查。“我们不懂技术,也不懂专业术语,我们就带着自己的鼻子和眼睛来工作。”郭炳良说。

垃圾库完成密封、垃圾装运车全部密封、垃圾坡道重新建设、新的卸料平台投用、新的厂房建成……一些监督员们肉眼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改变,确确实实在发生着,垃圾臭气外溢的情况越来越少。

上周五,嘉源康恒副总经理沈卫民接待了来检查的环境监督员。他向监督员们详细介绍了项目规划、进展、运行的情况。

来到项目的运行中枢——中控室,工作人员认真操作着,而一面两层楼高的大屏幕被不同的监控画面分割成许多窗口,垃圾库、卸料平台、焚烧炉等区域一目了然。

通过技术攻坚,企业利用新建设备和原有的汽轮发电机系统并网,既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又解决了产生蒸气的利用问题。

通过技改、创新工作方法,采用目前世界领先的机械炉排炉,与原来的循环流化床炉相比,在垃圾焚烧过程中环保指标得到极大提升,烟气净化系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七步法组合工艺,排放指标优于国标和欧盟标准。

以前生活垃圾处理中老大难的渗滤液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通过技术手段达到厂区工业水回用标准,起到节能减排零排放的作用。沈卫民介绍:“一期项目的改造工程已经完成,目前进入了二期提升工程阶段。”

站在以浪潮为概念的厂区建设效果图前,监督员们感慨万千,希望项目能早日完工,真正变成一个花园式的工厂,成为一个地标建筑。

“市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提升改造工程能够顺利实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领导,更离不开周围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嘉源康恒董事长徐飚表示,企业会继续深化改造提升,在2021年建党百年前,完成现有的绿色能源垃圾焚烧厂的垃圾焚烧处置线改造提标,建立社区共建结对帮扶机制,为周边社区提供市民环保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工业旅游基地、党建教育基地等,将“邻避”项目变为“邻利”项目,持续提升周边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