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峰”,力争于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仅有30年,能源和经济转型、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速度和力度,比发达国家实现转型过程的速度和力度要大得多。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碳达峰、碳中和列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
中国未来40年的碳达峰与碳中和之路,对于我国而言,是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时代;是可再生能源的时代;是核聚变能源的时代;是化石能源向化石资源转变的时代;是资源循环利用的时代。
1碳中和要与经济发展同步 工业、建筑、交通是减排重点
碳达峰和碳中和要与我国经济发展同步进行,所以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早规划,稳步推进,建立相关行业的退出机制,避免造成大的冲击。还要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依靠大幅度、颠覆性科技创新,从初级产品生产转变为髙附加值精细智能化产品的生产,而不是向金融业等虚体经济方向发展。
据估算,我国2060年人口总量与现阶段基本持平,约为14.6亿,届时人均GDP将突破5万美元大关,达到现阶段发达国家水平,而万元GDP能耗将低于目前发达国家水平,有望减少至0.05至0.1吨标煤。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23.73亿至47.46亿吨标煤。中国社会2019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8.6亿吨标煤,可见我国社会2060年总能耗相较于现阶段将有所下降,在最乐观的情景下,能耗总量将下降一半以上。
工业、建筑、交通是化石能源消费最主要来源,也是降低能耗的重点对象。工业是最主要的能耗来源,其中,又以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电力等六大初级产品产业耗能最大、排放最多,且对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度高,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
工业节能需从产业结构与技术两方面下手。一方面推动传统资源密集型低端产业、重工业向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减缓对钢铁、水泥等高能耗产品的需求,刺激对高端工业品、服务和绿色环境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以科技创新推动能源效率提高,如发电效率提升有望减少10%的火电碳排放,能源效率提升可使吨钢能耗、单位水泥综合能耗等进一步下降,使工业能耗大幅减少。
建筑业运行能耗包含采暖、空调、照明、炊事、洗衣等能耗,其中,采暖与空调能耗占50%至70%,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指标。2017年,我国建筑总面积643亿平方米,平均建筑运行能耗为119.9(kWhm2a),单位面积能耗大。参照目前最先进的德国微能耗建筑,我国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具有约90%的下降潜能,技术关键在于对建筑本身作优化设计,利用保温层做好墙体、屋顶和窗户保温,采用相变蓄热砂浆打造建筑内墙,利用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建筑实现能量自给。预计我国2060年单位面积建筑能耗达到现阶段国际先进水平,约为10(kWhm2a),实现建筑运行总能耗相较于2017年下降约90%。
我国交通主要分为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形式,目前交通对于节能减排的响应主要集中体现在公路运输中。部分发达国家已发布禁售燃油车的相关规定,我国减少燃油车、推进新能源车发展的有关政策也正逐步完善。201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2.6亿辆,其中新能源车为381万辆。随着智能、共享、公共交通的完善和政策的鼓励,私家车需求必将减少,预计2060年,我国将全部为新能源车,保有量约为1.5亿辆。对新能源车的庞大需求将为新能源、电池储能等产业带来巨大发展与挑战。此外,随着储电技术的快速发展,航空、铁路、航海电气化也将逐步实现,2060年有望实现全部电气化的零碳交通。
2去煤化是我国能源结构改良的关键 零碳电力成未来能量供应主体
实现碳中和不仅要依靠能耗总量的下降,更要依靠能源结构的改良,去煤化是我国能源结构改良的关键。电力是人类社会最佳的二次能源,随着清洁能源和储能技术不断发展、智能电网不断完善,零碳电力必将逐步替代燃煤发电,成为未来能量供应主体。
2019年,我国人均用电0.51万千瓦时,而根据前文预测,206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23.73亿~47.46亿吨标煤,若全由电力供能,则折合用电量19.3万亿~38.6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1.3万~2.6万千瓦时,是现在的2.5~5倍。而2019年美国人均用电1.35万千瓦时,2060年我国人均用电量为现阶段美国水平的1~2倍,实现以电力为主导可以期待。
过去1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急剧下降,2019年,并网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降至0.068美元千瓦时,陆上和海上风电成本分别降至0.053美元千瓦时和0.115美元千瓦时。同年火电平均发电成本约为0.05美元千瓦时。
为解决零碳电力系统波动性大、稳定性差等问题,最需克服大规模储能问题。我国2019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为23.4%,其中可再生能源占15.3%,而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估计,2050年,世界平均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将达66%,预示着2060年,我国基本实现零碳电力供能。未来分布式能源与分布式储能的结合将成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最终方案,以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燃料的火电厂仍将保有少量规模,以满足调峰与应急需求。
3资源化利用是理想途径 告别化石能源迈入新时代
化石资源化利用是指诸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再作为能源,而是作为原料或材料投入使用,并经由化学反应转化为非能源产品。化石资源化利用可使碳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转向下游产品而非排入大气环境,化石资源得以从能源结构中脱离,与碳排放解绑。
已大幅减少的二氧化碳则可通过植树造林、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加以回收。虽然植树造林是很有效的碳中和途径,但是树叶、树枝、秸秆、粪便在腐败变质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甲烷,所以必须要对树叶、粪便等物质进行处理,比如通过绝氧加热技术进行碳化处理,把这些物质中的氢元素分离、提取出来,分离后的这些物质成为多孔、固态生物碳,埋入土壤中既可以固碳,又可以保墒。
在未来充沛能源的支撑下,资源化利用是回收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最为理想的可行途径。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光合作用、矿化处理、化学品合成等方面。
通过对我国未来4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的系统性展望,我们绘制出一幅中国2060年碳中和蓝图。该蓝图的构建和实现遵循以人为本、科技支撑、经济可行、节奏合理四项原则。
2060年碳中和目标对我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推进碳中和的进程中,我国将从后工业时代迈向信息化时代,告别化石能源时代,迈入可再生能源时代、核聚变能源时代、化石资源时代、资源循环利用时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志着我国“双碳”战略从目标规划全面转入落地攻坚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国网冀北党校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工作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辽宁本溪市政府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显示,辽宁本溪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范化、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本溪高新区100MW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目前
在地方碳市场10年试点探索之后,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运行至今将近4年,市场见证了成交量、价格的一路走高,从开市时的48元/吨上涨至2024年年底最高时的105元/吨。2024年全国碳市场成交总量1.89亿吨,成交总金额181.14亿元,已经跻身世界主要碳市场前列。3月,生态环境部发文将钢铁、铝冶炼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日前,天津经开区正式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据悉,天津经开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绿色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华润潜江张金200兆瓦风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项目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张金镇,是华润潜江百万千瓦风电项目首期项目之一。项目共安装32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兆瓦。风机塔筒为混塔结构,混塔部分112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其本质安全、长时可靠等特性,赢得了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仍面临初始成本过高的核心挑战。当时间来到2025年,锂电池储能中标价已接近0.4元/Wh,对比之下,液流电池亟需突破成本瓶颈。作为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无疑是一
2015年,两位博士姚冀众和颜步一从海外学成回国,联合创立纤纳光电,扎根钙钛矿光伏领域。十年来,纤纳光电始终是该领域的领军企业,致力于钙钛矿前沿技术研究、钙钛矿组件低碳制造和市场化应用,2024年的出货量达全球钙钛矿市场的52.2%。联合创始人合照及市场份额估算5月22日,杭州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志着我国“双碳”战略从目标规划全面转入落地攻坚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国网冀北党校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工作会
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3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预估不同增温和畜牧业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他们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辽宁本溪市政府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显示,辽宁本溪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范化、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本溪高新区100MW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目前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华润潜江张金200兆瓦风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项目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张金镇,是华润潜江百万千瓦风电项目首期项目之一。项目共安装32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兆瓦。风机塔筒为混塔结构,混塔部分112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其本质安全、长时可靠等特性,赢得了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仍面临初始成本过高的核心挑战。当时间来到2025年,锂电池储能中标价已接近0.4元/Wh,对比之下,液流电池亟需突破成本瓶颈。作为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无疑是一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的第八大沙漠,这里年均降水量只有14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可达2400毫米。“一年一场风,风吹石头跑”,曾是乌兰布和沙漠的生动写照。放眼如今,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更形成了光、林、草相结合的林沙产业新模式。在磴口县和乌拉特前旗境内的乌兰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9日-2025年5月2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800MWh!8种储能技术混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储能电站投产!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
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3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预估不同增温和畜牧业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他们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日前,新疆油田100万吨碳捕集一体化示范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据悉,新疆油田100万吨碳捕集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是中国石油首个百万吨级燃煤电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CCUS),也是国内第二套百万吨级燃煤电厂CCUS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
5月22日,以“共铸高质量,智赢高价值”为主题的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创新峰会首站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本次峰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行业伙伴、专家学者、企业领袖齐聚龙城常州,聚焦工商业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数字赋能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共促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共赢行业高价值,共启绿色智能新时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在保加利亚西北部蒙塔纳市的广袤原野上,正泰新能源书写下中欧清洁能源合作的新篇章。正泰新能源承建的Boychinovtsi67.5MWdc光伏项目已通过并网验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座以“正泰蓝”为底色的光伏矩阵,不仅成为保加利亚单体规模领先的清洁能源项目,更标志着正泰新能源在巴尔干地区的本土化运营迈
5月21日,凉山盐源5个光伏项目共64万千瓦光伏项目通过四川省发改委备案,为公司建设盐源400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打下坚实基础。此次获批的64万千瓦光伏项目是四川首批算电协同项目之一,平均海拔约3600—3900米,规划用地面积约13.01平方公里,拟通过“草光互补”生态技术实现光伏阵列与牧草生长的协同
2025年5月21日11时53分,随着最后一组光伏阵列正式接入电网,华能威顿汾西100MW光伏复合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施工过程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升压站和光伏场区多次易址导致合规性手续及设计变更,线路工程交叉跨越和钻越数量多,征地协调复杂,管理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另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华润潜江张金200兆瓦风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项目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张金镇,是华润潜江百万千瓦风电项目首期项目之一。项目共安装32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兆瓦。风机塔筒为混塔结构,混塔部分112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