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编者按:在“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系列的开篇文章中,我们畅想了2050年由电动汽车、氢气炼钢、光伏发电、绿色储能等新能源元素主导的碳中和世界,这一愿景的实现也意味着全球需要在2030年将人为造成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较2010年减少约45%,到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面对目标与时间的双重挑战,碳中和转型的道路亟待开启。在各国竞相开展具体的研究与落地工作之时,中国也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率先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3“气候行动”也是麦肯锡中国区社会责任重点之一,在此关键节点上,麦肯锡在中国区正式启动中国大规模碳中和转型研究公益项目,借助麦肯锡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丰富经验,结合对中国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洞见,动员全球百余人知识力量,开展横跨各大主要工业板块的碳中和转型趋势、对策和技术研究,希望能为中国早日达成碳中和目标略尽绵力。
本文将以水泥行业为样本继续展开碳中和转型研究。未来我们还将陆续发布一系列文章,内容涵盖煤化工、油气、电力等高碳排放行业,涉及碳减排路径剖析、新兴技术研讨、投资成本预测、国际实践分享等众多主题,也会探究传统碳减排工艺革新,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氢能等新兴碳减排趋势等。在推进此项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非常欢迎各界专家同仁不吝赐教,您可在留言区提出宝贵意见,也可直接与团队取得联系。我们期待与社会各界共同推进绿色中国碳中和转型之路。
中国水泥行业碳中和转型的必要性
水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构成了现代城市建筑的躯干。放眼全球,水泥行业贡献了碳排放总量的7%。如果将全球水泥行业看作一个国家,那么它将是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碳排放国。我国生产全球近六成水泥,水泥行业碳排放量也逾全球水泥产业碳排放总量的一半。
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源于熟料生产过程(见图一),其中石灰石煅烧产生生石灰的过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生产过程碳排放总量的55-70%;高温煅烧过程需要燃烧燃料,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生产过程碳排放总量的25-40%。
目前,中国水泥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约9%,是制造业中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中国是全球水泥制造第一大国,2019年全球水泥产能为37亿吨,中国约占其中60%。根据麦肯锡测算,要实现全球升温不超过1.5℃的情境,到2050年中国水泥行业碳减排需达70%以上。
中国水泥行业碳减排路径
综合考量碳减排成本、技术可行性、资源可用性,我们认为需求下降、能效提升、替代燃料、碳捕捉技术的加速推动是中国水泥行业碳减排的重要抓手。据此,我们绘制了中国水泥行业从2020年到2030和2050年的碳减排路径图(见图二)。
综合能源转型委员会(ETC)、国际能源署(IEA)、麦肯锡全球水泥需求预测模型以及中国水泥行业专家的意见,我们预计常规情形下的需求下降到2050年将贡献中国水泥行业约27%的碳减排,其主要动因是城市化和建筑业的增速放缓。随着我国城市化率趋于稳定,GDP驱动的水泥需求预计会进一步下降,现有建筑的维修和更新将逐渐主导未来的水泥需求。此外,混凝土的替代建材(例如钢、预制材料、交错层积木材等)也将进一步降低水泥需求。然而,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受城市化和建筑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影响,若需求下降不及预期,则需要依靠其他抓手推动碳减排,特别是碳捕集与封存(CCS)。
能效提升是技术成熟的无悔之举,到2050年可为水泥板块贡献约5%的碳减排。水泥行业的能效变革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节电的减排贡献(包括原料研磨、预分解炉、水泥车间用电等),为避免双重计算,我们将这部分潜力放在电力行业碳减排分析中另行展开;二是节省燃料的减排贡献,预计到2030年燃料消耗可节省5%,到2050年可节省14%。
替代燃料是更优先、更具成本效益的手段,到2050年可推动行业约10%的碳减排。如果我们逐个分析可为水泥生产供热的主要燃料,会发现可再生废弃物是最可行的煤炭替代燃料:
煤炭:目前为逾95%的水泥生产供热,是现阶段石灰石煅烧使用的主要燃料源。由于煤炭价格低廉,煤炭燃料不太可能被完全取代,但会在燃料结构改善过程中不断降低份额,预计在2050年煤炭在水泥生产所使用燃料中占比20-30%。
生物质:目前为不足1%的水泥生产供热,被认为是无排放的清洁资源,并且搭配碳捕获技术可能产生净负排放。但中国生物质资源整体紧张,且多个行业均出现需求显著增长的可能,目前行业内仍没有公司用生物质为水泥车间供热。考虑到生物质供给端的不确定性,预计在2050年生物质构成水泥生产所使用燃料的5-10%。
废弃物:目前废弃物为不到5%的水泥生产供热,我们认为废弃物是更好的潜在碳减排资源。一方面有机废弃物可作为燃料,另一方面固体废弃物可代替熟料,减少石灰石的使用,从而进一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废弃物利用在我国有着政策利好、供应量相对持续、垃圾分类状况不断改善三方面支撑。预计在2050年废弃物构成水泥生产所使用燃料的55-75%。
电力加热:对于水泥生产来说,采用电加热无论从技术要求(需要较高温度和功率)、设备改造还是运营经济性上看均不具备很高的可行性,未来可能不会成为重要的减排手段。
天然气:天然气虽不能帮助水泥行业实现燃料的零碳排放,但可以显著降低燃料的碳排放强度,因此可能在未来的碳减排中扮演重要的过渡技术角色;同时,天然气作为替代燃料也面临成本上升、设备技改等挑战。本文暂未对天然气在未来水泥行业碳减排路线图中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
在需求下降、能效提升、替代燃料三大抓手均发挥作用的情况下,预计可产生的碳减排成效与1.5℃情景下的碳减排目标之间仍有较大缺口,还需要新兴技术的支持。鉴于水泥生产中熟料工艺排放的特点,在没有新兴技术大规模代替熟料的情况下,碳捕集与封存(CCS)将成为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唯一选择,预计到2050年需要贡献行业约50%的碳减排。CCS需要相匹配的地质条件,如靠近衰退期油田、盐水层等;且由于水泥厂规模较小、地点分散,单个企业难以承担大规模CCS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可考虑参与“CCS工业园区”模式,与其他需要依赖CCS技术减排的行业(如钢铁、煤电等)组团开展试点,例如可以从行业集中度较高的河北或山东开始试验。
国内某水泥生产头部企业在2018年下半年推出了中国首个水泥CCS示范项目(如图三),目前也是国内唯一的水泥企业CCS项目。该CCS项目投资逾5000万元人民币,每年捕获二氧化碳约5万吨,捕集率约为1/30,是一个小规模的试点项目。未来水泥行业CCS试点的重点将聚焦于捕集技术的创新突破、捕集规模的大幅提升,以及CCS产业链的逐步搭建。
此外,水泥行业也一直在推动二氧化碳养护混凝土等新兴水泥替代技术的发展(如图四)。碳养护混凝土技术是通过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钙、镁组分之间的矿化反应,同时实现温室气体的封存以及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提升,从而降低水泥使用量。然而该技术仍处在试点阶段,有待进一步规模化推广。另外,基于非碳酸钙的替代熟料技术也是行业未来技术创新的关注重点。
目前我国水泥熟料比为0.67,低于全球平均值0.74。一个值得注意的政策趋势是,根据2019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GB175-2007《硅酸盐通用水泥》国家标准第3号修改单,复合硅酸盐水泥32.5强度等级(PC32.5R)将取消,修改后将保留42.5、42.5R、52.5、52.5R四个强度等级。此举旨在提高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和产品质量,但也会提升水泥行业的熟料使用比例,进而增加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在满足建筑施工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量碳排放强度和熟料总用量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和突破来解决。
我们深知水泥行业是高减排难度(hard-to-abate)的主要工业行业之一,这不仅是因为水泥有固定的工艺过程排放,更是由于水泥行业整体体量大但单体规模小,且因绝对价格较低而难以承受很高的减排成本,这些都为水泥行业CCS规模化和新兴水泥替代技术的大幅突破增加了难度。但同时,由于当前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水泥企业整体利润水平良好,行业整合度提升,正处于健康发展期,有能力未雨绸缪、大刀阔斧地推动技术创新,把握低碳转型机遇期。
对水泥企业的启示
1捕捉低碳大势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机会,主动适应下游趋势
水泥企业应重新思考产品结构、合作关系和自身在整个建筑行业的价值位,评估建筑开发商等主要下游客户在低碳环境下的需求变化,对新增长机会尽早布局。例如,水泥企业可考虑推进替代建材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企业收购,针对下游建筑商方面可能出现的新型建筑材料、建筑信息模型,以及预制化、模块化建筑解决方案进行提前布局,将生产与建筑信息模型结合,向下游拓展更多商业可能性。针对未来可持续燃料资源的获取(例如生物质能),水泥企业应当根据地区特征尽早布局,因为其他行业也将参与这场碳中和竞赛,也希望通过可持续燃料实现碳减排目标。
2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下,大力推动“低碳+数字化”的运营转型,将效率提升做到极致
深入理解“十四五”期间国家碳减排目标对水泥产业链的影响,主动开展端到端的碳足迹评估和减排成本曲线评估;将数字化运营与低碳转型相结合,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手段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波动、提高能效,在持续改善经营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的能耗和碳排放。例如,一家欧洲水泥生产商通过创建窑炉热曲线的自学习模型优化窑炉火焰的形状和强度,节省了6%的燃料。未来的领先水泥企业可通过“低碳+数字化”的运营超越竞争对手。
3关注低碳大势对水泥产业生态的中长期影响,探索可能的绿色增长新机遇
对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减排技术等领域保持追踪,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进行试点,获取行业发展的先行者优势。对于产业链上新兴绿色产品可能出现的“绿色溢价”,通过开发相应的“低碳、零碳产品线”,在具有环保意识的客户那里赢得口碑。未来水泥行业的生态可能会被碳中和大势重塑,提前布局创新技术才是转危为机之道。
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言
鉴于水泥行业碳减排技术选项少,且成熟技术(如替代燃料)和新兴技术(如CCS)之间过渡难度大,因此该行业的碳减排路径亟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总体而言,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其次是要尽快推出并落实将水泥纳入碳价格体系的政策;第三是加强对于新兴技术的定向研发和财务激励。如此一来,便可吸引更多资本的关注和支持,推动形成绿色水泥产业联盟,帮助水泥这一传统行业焕发新活力,支持中国碳中和旅程行稳致远。
结束语
实现“零碳中国 ”,需要未来十年持之以恒的关键举措与实际行动。我们认为,碳中和转型早已不是“可选项”,而是如箭在弦的“必选项”。我们希望通过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文章为尽快落实碳中和转型提供思路和洞见,触发更多思维激荡和观点碰撞,与社会各界协力构建零碳社区,推动各方共同努力实现深度变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中和”风潮下,绿色能源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加速推进。4月16日,阳光新能源京东肥西智能产业园7MW光伏电站今天正式投运,标志着“光伏发电+仓储物流”产业协同深入普及,我国仓储物流行业绿色转型再添创新范本。阳光新能源是一家专注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家光伏领跑者计划、
近日,正泰新能源欧洲分公司在荷兰交付了Larendeel38MW光伏项目,为正泰在欧洲新能源领域的稳健发展再添成功案例。该项目位于荷兰中部城市德吕滕(Druten),占地面积32公顷,于2024年夏季开始建设并在2025年一季度完成交付。项目投运后,将为周边区域约12000户家庭提供稳定的绿色能源供应。在项目建设
上周,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Merz)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标志着德国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从绿党主导的“激进脱碳”转向“平衡务实”的新阶段。在执政协议中,气候能源政策以“技术中立、市场导向”为核心,在坚守2045年气候中和目标
“碳票交易”是一种新兴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它以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为基础。具体来说,碳票是林业碳汇量的凭证,它代表了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据台江县林业局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12月14日,台江县完成2023年碳票项目申报。该实施主体为台江县苗岭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为县国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明确,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组织新型能源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申报,推动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电网建设计划管理和专项检查。配合市级部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健全完善市场运营体系,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创新交易机制,全面服务新能源入市,不断提升跨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助力电力保供与能源转型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动汽车(EV)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压力日益凸显。传统充电站依赖电网供电,面临用电高峰期电力紧张、扩容成本高、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光伏发电+储能调节+智能充电”,成为调节电网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并逐渐
4月9日至11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湖北省武汉市、随州市、襄阳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钢铁行业是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4月9日下午,孙金龙来到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调研企业转型升级情况。他走进管控中心,查看智慧生态环保管控平台,现场了解环保设施运行状态,听取企业推进绿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浪潮中,我国的氢能产业,尤其是绿氢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环,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被视为塑造未来产业格局中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培育方向。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挑战,“加速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国家层面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征求《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我省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助力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我厅组织起草了江苏省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指南(征
最美四月天,湖南鼎城十美堂镇的万亩油菜花田迎来盛放季。金灿灿的花田中,白色风车随风旋转。这里是鼎城200MW风电场,由国家电投五凌电力、阳光新能源联合投资建成,系湖南首个大型平原混塔风电场。鼎城风电场汇聚国家电投、阳光新能源在风电领域的技术优势,依托阳光新能源自研“魔方”技术平台,采
“碳中和”风潮下,绿色能源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加速推进。4月16日,阳光新能源京东肥西智能产业园7MW光伏电站今天正式投运,标志着“光伏发电+仓储物流”产业协同深入普及,我国仓储物流行业绿色转型再添创新范本。阳光新能源是一家专注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家光伏领跑者计划、
正午的额尔登布拉格苏木(苏计沙地)烈日灼沙,一根根银灰色的支架深深扎入沙地之下。这里属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近年来,沙漠化一直是这片土地最为困扰的问题。如今,伴随一箱箱崭新DeepBlue4.0Pro组件到来,这里的沉寂即将被打破。作为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预备清单项目之一,华能乌拉特前旗苏
日前,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5年碳排放第三方核查项目公开招标公告,本次采购内容为2024年度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湖北省重点排放单位和湖北碳市场的控排企业的碳排放核查;2024年度发电、钢铁、水泥及电解铝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月度信息化存证审核工作,拟采购10家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承担644家重点控排企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关键举措。经国务院批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CO2)、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根
近日,甘孜州康定新都桥至炉霍高速公路开工动员暨重大项目春季推进活动在康定新都桥镇举行。据悉,本次活动集中开工的66个项目、总投资705亿元,涵盖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生态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此次现场推进的项目还包含总投资338亿元的9个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其中7个为光伏项目,包
英国能源智库“未烧尽的煤”日前发布最新报告说,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实现创纪录增长,助推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量在全球发电总量中占比超过40%。这份题为《2025年全球电力评论》的报告分析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数据,包括占全球电力需求90%以上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
“碳票交易”是一种新兴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它以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为基础。具体来说,碳票是林业碳汇量的凭证,它代表了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据台江县林业局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12月14日,台江县完成2023年碳票项目申报。该实施主体为台江县苗岭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为县国有
4月15日,赣能股份公告称,公司计划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出售约42万吨碳配额,交易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走势决定。所得资金将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经营和未来发展。此次交易不涉及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据悉,赣能股份此次出售碳排放配额,是以市场为导向,体现公司灵活
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一代煤电体系怀柔实验室灵活燃煤发电团队副总师徐进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有关要求,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明确,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组织新型能源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申报,推动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电网建设计划管理和专项检查。配合市级部门
近日,高泰昊能首个离网储能站控系统应用项目——恒达户外储能100kW/200kWh项目,成功落地并正式投入运行。这不仅是公司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离网储能站控系统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电网覆盖薄弱的偏远地区,如山区、无电区、海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期,各大上市企业陆续开始披露2024年度财报,值得注意的是,“储能技术”已经不仅是能源企业业绩亮点,更开始高频出现在各类高耗能企业财报。尤其在数字化高速发展、建材产能淘汰面临困境时,储能已经成为这些企业节能减排、降低用能成本的重要手段。钢铁行业——南钢股份行业下行周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袋式除尘技术与设备展览会暨研讨会,本届盛会将于2025年11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世贸展馆(兴义路99号)隆重举行。展会概况名称: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袋式除尘技术与设备展览会暨研讨会时间:2025年11月26日-28日地点:上海世贸展馆(兴义路99号)主办单位:国家工业烟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此次扩容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体系,预计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增加约30亿吨,使碳市场管控范围扩大至全国工业领域碳排放
近日,湖北省环境厅印发《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要点》。文件提出,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14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3家企业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动36家水泥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详情如下: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要点》的通知鄂环办〔2025〕10号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做好天津市2024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与履约等工作的通知。随文公布重点碳排放单位名录,257家。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天津市2024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与履约等工作的通知有关区生态环境局,各重点排放单位:为加强我市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管理,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
3月14日上午,皖维集团水泥分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烟气SCR脱硝工程举行施工仪式。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余继仙主持仪式。项目承包商单位——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人员、公司生产安环部相关职能人员、水泥分厂领导班子及部分生产骨干共30余人参加仪式。仪式上,余继仙指出,自去年12月25日
阿根廷工业集团PCR公司的美国分公司PCREnergyUS在新墨西哥州东南部桑多瓦尔县(Sandoval)部署一个太阳能+储能项目的重新规划请求获得批准,为该项目的开发成功清除了一个重要障碍。2025年2月18日,尽管遭到当地民众的反对,桑多瓦尔县委员会仍然批准了PCR公司部署DiamondTail太阳能+储能项目的重新规
3月13日,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2025年度湖北省水泥生产企业错峰生产计划公告》。详情如下:2025年度湖北省水泥生产企业错峰生产计划公告〔2025〕年第3号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工信部联原〔2020〕201号)文件精神,按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政民互动常见问题中,就“已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有哪些?”问题,回答如下:截至2025年3月10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发电设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水
01绿色启航,赋能发展近日,由湖南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HNBMI)总承包的云南活发集团刘总旗水泥有限公司(简称云南活发水泥)预热器氮氧化物超低排放P-SCR脱硝改造项目正式开工,这标志着双方在推动水泥行业绿色升级、节能减排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此次改造项目采用HNBMI自主研发的P-SCR联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广西“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收官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2025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96.0%。2025年全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不高于26.5微克/立方米。2025年3—12月全区不发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其中提出,高质量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