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首次向全球明确了碳中和的时间表。截至目前,总书记已多次在国际国内重要会议上强调3060碳中和目标,碳中和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碳中和”?为什么要提“碳中和”?“碳”指的是什么?“中和”又是什么意思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01碳中和概念及其提出的背景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指一年)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通过低碳能源替代、或碳捕集与封存和植树造林等固碳技术吸收后,实现排放与吸收的正负抵消,达到CO2/温室气体的相对“零排放”。碳达峰则是指每年的碳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的状态。
碳达峰、碳中和概念的提出是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2018年10月,IPCC发布了最新特别报告《全球变暖升温 1.5℃特别报告》(Special Report on Global Warming of 1.5℃),指出在本世纪内(截至2100年)应该将全球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 1.5℃内,而非《巴黎协定》的 2℃(相较于工业化前期1850-1900年),因为即使1.5℃温升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危害也远远大于此前的预期,而2℃温升的危害又远远大于1.5℃。为实现1.5℃温控目标,需要将 2030年全球认为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在 2010 年的基础上降低 45%,并在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
2020年,在《巴黎协定》签署五周年之际,主要排放国纷纷承诺碳中和目标,释放去碳化的明确信号。截止2020年底,全球已有 28 个国家在公开场合宣布碳中和目标,另有近100个国家把碳中和提上议事日程,其中,苏里南和不丹已实现净零排放,瑞典、英国、法国、丹麦、新西兰和匈 牙利已经把碳中和目标写入法律文件,欧盟、加拿大、韩国、西班牙、智利和斐济正在推进碳中和立法的进程,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14个国家也把净零排放写入了政策性文件中。
02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需厘清“碳”的内涵
世界各国与碳中和相关的提法有“净零排放”、“气候中性”。其中,净零排放的定义为,当一个组织在一年内所有温室气体(CO2e,以二氧化碳当量衡量)排放量与温室气体清除量达到平衡时,就是净零温室气体排放。气候中性的定义:当一个组织的活动对气候系统没有产生净影响时,就是气候中立。在气候中立的定义中,还必须考虑区域或局部的地球物理效应,例如辐射效应(例如来自飞机凝结轨迹的辐射效应)。可以看出,无论是“净零排放”还是“气候中性”,都强调温室气体的中和,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的中和[1]。根据《欧洲绿色协议》提出的气候目标,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0%-55%,在2050年前欧洲建成全球首个“气候中和”的大洲;并通过《欧洲气候法》将2050年“气候中和”目标纳入欧盟法律。也就是说,欧盟所强调的“碳中和”是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那么,中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是二氧化碳中和还是温室气体中和呢?
从数据来看,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构成部分,但不能忽视的是,非碳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特别是甲烷,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比重也非常可观,且甲烷的温室效应是CO2的25倍左右。根据PBL荷兰环境评估局发布的《全球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趋势报告(2020年)》显示,二氧化碳和甲烷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中的份额分别是73%和19%,氧化亚氮占比为5%,其他3%。其中,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占比分别为82%和12%(取近十年平均值)。从中国官方公布的2014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来看,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占比分别为81.6%和10.4%,非碳温室气体占比达到18.4%,为20.6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为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一半。
从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初衷和中国有关碳中和的相关表述来看,碳中和应理解为温室气体中和,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的中和。从最新公布的《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到中美要在关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领域合作。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已决定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氢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还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因此,从高层最新的相关表述中可以判断,中国所提出的2060年碳中和应是温室气体的中和。
目前,主流研究机构有关中国碳中和的量化研究均默认使用二氧化碳来计算,所提出的路径和建议也主要是二氧化碳的达峰和净零排放路径,那么依此结果形成的政策设计和措施建议,不免会遗漏非碳温室气体的部分,导致对目标的实现产生偏差。
03相关建议
1、目前,国家、省市地区各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设计,当务之急,建议国家层面应出台文件明确对2030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所覆盖温室气体范围进行界定,以指导相关政策和路径的制定。
2、扩大碳市场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行业和排放类型。碳市场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具。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之后,覆盖行业应逐步由发电行业扩大到原定的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等八大行业,同时,温室气体种类应逐渐覆盖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相应的排放类型也应考虑到包括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排放、废弃物处理的排放、土地利用变化以及间接排放等各种类型。
3、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先理清数据问题,确保相关数据公开透明可获得。国家层面应做好包括更新发布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做好碳排放和各类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工作,定期公开发布能源消费、工业过程等相关数据,确保相关研究工作和政策制定有权威数据可供支撑。
[1] 温室气体种类主要包括水蒸气(H2O)、臭氧(O3)、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全氟碳化物(PFCs)、氢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烃(HCFCs)、六氟化硫(SF6)等。其中,《京都议定书》中规定要控制的六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本文所述温室气体仅指这六种气体。
作者:王倩,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银湖新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3日至25日,韩国国际绿色能源展(GreenEnergyExpo2025)在韩国大邱EXCO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本次展会隆基携高效、高可靠的BC组件重磅亮相,以创新实力再次成为展会焦点。眼见为实,BC实力惊艳全场在隆基展台的核心区域,BC组件的动态演示吸引了众多观展者驻足。现场与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工作通知。通知指出,本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满足申报条件的单位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和全面覆盖的原则,采取自评价或委托具备评价能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智慧岛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和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资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4月27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该指南规定了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内容和绩效评价,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以及省级、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开展零碳园区认定工作。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北汽福田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披露,福田将在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2024年12月,陕西省发改委组织开展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经案例征集、筛选、评审等环节,评选出了14个典型案例。近日,陕西省发改委印发了《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咸阳市以林业碳汇“344”模式探索区域碳中和路径》的实践案例经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工作通知。通知指出,本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满足申报条件的单位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和全面覆盖的原则,采取自评价或委托具备评价能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智慧岛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和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资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4月27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该指南规定了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内容和绩效评价,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以及省级、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开展零碳园区认定工作。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北汽福田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披露,福田将在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原文如下:工业
交通运输和能源行业都是国家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也是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点领域。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率先建成交通强国具有十分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解读《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导语】2025年4月15日,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以下简称“江苏滨海港项目”)4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这一江苏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能源项目(即2024年江苏省能源电力保供“头号工程”)全面实现“双投”目标,是今年江苏省内首台竣工投产的百万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4月27日,江西新余市在林业碳汇领域迎来重大突破,首个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造林碳汇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进入公示阶段。该项目是新余市农发集团所属的露林国有林场碳汇造林项目,也是全省首个林场开发获批公示的项目。近年来,新余市紧盯国家“双碳”目标,坚持“三绿”并举、“四库”联动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低空经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一场关于能源与空间利用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深圳安泰科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勇立潮头,以前瞻视角锚定光伏柔性支架为核心技术,布局“低空经济+光伏产业”融合新赛道,致力于为“低空经济+光伏”赛道土地立体化开发与绿色能源高效利用带来创新解决方案
4月29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随着最后一组光伏发电单元完成调试发电,中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80兆瓦,配套建设一座110千伏靖海陆上升压站和18兆瓦/36兆瓦时的储能系统,年平均可提供清洁电能约3
从中建六局交通建设公司官微获悉,4月26日,由中建六局交通公司承建的申能新疆塔城和布克赛尔县200万千瓦光伏项目(标段一)在各标段中率先开工。据悉,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属于大型光伏PC项目,项目直流侧装机容量为616.07MWp,交流侧装机容量498.9MW。项目建成投
氢能凭借其零碳排放、能量密度高、应用场景多元等突出优势,正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核心赛道。但是,储氢技术始终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如何才能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近日,从扬州大学获悉,该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团队提出利用原子团簇促进以甲酸为载体的液态储氢新方案,为制氢、储氢等关键技术的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4月26日,由中国电建北京院总承包的内蒙古最大光伏草业项目——商都县150万千瓦光伏草业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为调整内蒙古地区能源结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培育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的动力。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十八顷镇,光伏区总占地面积约4141公顷,项目规划交流侧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