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碳交易评论正文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工业企业的减碳路径

2021-05-28 16:28来源:环境视线作者:温婷婷等关键词:碳中和碳达峰碳减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我国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自2005年以来已经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因此国际社会对我国加大碳减排力度、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要求不断提升。为此,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0年12月,在纪念《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宣布了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及一系列新举措:“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2021年八大任务之一,更加彰显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雄心和决心。

工业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领域,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8.6亿吨标准煤,其中工业占比超过60%,因此探索工业企业的减碳路径是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关键,笔者结合工业企业现状和国家地方政策提出了具体的减碳措施。

1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1)淘汰落后的工艺和产能

落后产能是指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安全风险大的产能,产业层次偏低,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资源能源消耗大、利用效率低,是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工业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要求和工作部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调整产能过剩的产业结构,积极配合“散乱污”企业治理工作的开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提高工业产品的绿色化和高经济附加值,推进产业结构低碳价值链的发展,促进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实施。

(2)构建绿色低碳产业链

目前,我国工业结构偏重、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端绿色产品供给不充分、区域工业绿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十四五”期间应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以发展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为目标,全面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突出生态的“含绿量,按照主题功能区规划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构建绿色产业链体系,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工业企业应主动构建完善的绿色供应链体系,加强供应商的管理,从原辅材料、资源能源、工艺、产品、环境保护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全方位对上游供应商企业提出严格要求;同时,企业作为下游客户的供应商,应积极引入产品生态设计的理念,从减少有毒有害物质使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固体废物回用率等方面提高自身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建立健全质量、能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四大管理体系,推进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的协同建设,打造一批绿色低碳产业链示范企业。

2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能源领域碳排放占总排放的55%以上,大部分来自于化石能源燃烧,传统能源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仍较突出,因此如何在保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合理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是实现能源低碳化的关键。对于火电、水泥等化石能源使用量较大的重点碳排放企业,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化石能源的用能效率,采取逐步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方式,合理地逐步梯次化调整能源利用体系。重点用能单位应严格执行地方分配的能耗限额指标,采用技术节能的手段,即通过更换低效设备、照明改造、热回收等方法和手段实现能效提升;对重点耗能设备开展能效评价;企业内部应建立节能奖惩制度,将节能目标落实到相应层级和岗位,并定期组织考核;积极开展能源审计,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健全能源管理体系,鼓励企业主动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2)大力推广清洁能源

企业应加速重构能源消费体系,优化用能结构,采用蒸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锅炉和燃油锅炉,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能、风能、空气能等绿色能源。目前光伏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清洁能源,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应用,加速发展以智能电网为纽带的多能能源体系,进一步融入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构建以电力为主,天然气、太阳能等为辅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有效提升能源智能高效利用水平。

(3)引进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智慧化能源管理平台”作为一种新形态、新模式和新工具,强调数据的实时获取和综合分析应用,通过物联网、云端运维和大数据等技术,配备能耗在线监测装置,实时获取各类能源的使用、消耗、转化,并按照车间、产品、工艺、生产线、周、月、年等多个维度进行绩效分析,并按照能源计划或制定的绩效指标进行KPI考核,预测企业能源消耗趋势,帮助企业了解内部能效水平和节能潜力,实现动态化、精细化管理企业能源消耗,从整体上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减少企业能源支出成本;引入能源管理平台还可以及时进行用能诊断,协调控制各车间能源消费量、厂区总体能源消费结构等,进而有效控制碳排放量,帮助企业管理者通过平台实现能源信息化管理。

(4)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不断提高企业能效水平,扶持和壮大节能服务产业。对于符合条件的能源管理项目,给予减免税等政策支持;鼓励高耗能单位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政策;设立一批典型的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并在相关高能耗企业中推广应用。

3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以清洁生产审核为抓手,全面推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积极淘汰落后的高耗能设备、工艺,根据排污许可相关要求,强化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清洁生产技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创新;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指南和重点项目计划,实施一批节能低碳综合改造工程,逐步实现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加大对采取清洁能源改造、新能源应用、治污设施升级改造等措施的相关企业的奖励补贴力度,引导排污单位主动开展治污减排工作。

4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核算体系

2021年2月1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启动实施,碳排放交易市场开放,纳入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的企业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碳排放数据、清缴碳排放配额、公开交易等信息并接受监管,目前重点碳排放单位核算方法、核算体系的建设工作正有效推进,其他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细则和标准的建设工作还未得到有效关注。健全碳排放核算体系是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的前提条件,我国碳排放核算制度建设起步较晚,目前碳排放核算方法虽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工作机制不完善、方法体系相对落后,能源消费及部分化石能源碳排放因子统计基础偏差大、碳排放核算结果缺乏年度连续性等现实问题。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这些问题愈发突出,为了与企业节能降碳绩效核算协调性发展,应加快调整完善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相关标准体系,系统性构建各行业碳排放核算细则,提升决策制度的科学性,提高企业减碳绩效核算的准确性,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顺利进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中和查看更多>碳达峰查看更多>碳减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