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CO2电化学催化还原路径及中间产物
图2 CO2电化学催化还原过程
1.1 电催化过程中的电极问题
CO2电化学催化还原过程的最终产物通常为CO、HCOOH、(COOH)2等小分子物质,难以生成更具利用价值的长链大分子有机物。最终产物的影响因素复杂,除了电极材质和电解液组成,物种在电极上的吸附能力差异也是影响反应路径及最终产物的显著因素。
当阴极M对CO2的吸附能力很弱时(如Ti、Mo等),通常只在阴极生成H2,只有在较高CO2浓度或压力下,部分阴极(如Fe、Co等)才会通过路径⑤生成HCOOH;当中间产物M-CO易脱附时(如Zn、Ag等),反应倾向于通过路径①生成CO;当中间产物M-COOH易脱附时(如In、Sn等),反应倾向于通过路径⑤生成HCOOH;当阴极M对CO2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且各类中间产物脱附差异不明显时(如Cu、Ru),反应倾向于路径①~⑤联合生成种类更多、链式结构更长的CxHy、CxHyOH、CxHyCOOH等大分子。因此强化电极对CO2及其中间产物的吸附能力是促使生成更具利用价值的长链大分子有机物的有效方法。
图3 物种在电极上的吸附能力差异与最终主要产物的关系
由于Cu与Cu基材料具有产物种类丰富、材料廉价易得等特点,在电化学催化还原CO2研究中受到关注。为了进一步强化以Cu基材料为阴极的CO2电化学催化还原特性,对Cu基材料进行改性和修饰,其中改进Cu基电极的形貌结构、制备Cu基合金和Cu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最受关注。
Cu基电极的形貌结构对产物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对Cu基材料的研究较为广泛,但缺乏对确定反应路径的切实支撑理论和中间产物的形成机理,电极材料、结构与反应活性、产物选择性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揭示。
1.2 电催化过程中的电解质和CO2溶解
电解质为反应提供了环境,其成分组成是影响反应过程的关键因素,主要可分为水、有机溶剂、离子液体3类。
水体系的反应优势在于有充足的质子来源,在水溶液中进行CO2还原更经济,但存在析氢反应与CO2还原反应间的竞争问题。通常CO2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且在有机溶剂中缺少以水为主的大量质子来源,可削弱析氢副反应,但有机溶剂的挥发性、致毒性、解吸能耗高、设备腐浊性大等特点引发了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离子液体以其极低的挥发性、较宽的液态温度范围、对CO2优良的溶解性、极高的热和化学稳定性、电化学窗口宽等优点引起学者关注。其中,咪唑类离子液体因其物理、化学结构易于调整、黏度低、对CO2的吸收容量大、较好的CO2/N2、CO2/CH4分离效果等特点,得到广泛研究。
CO2作为所消耗的反应物,在电解质中的浓度直接影响反应过程的进行。相比于水和有机溶剂,在离子液体中主要利用其特有的氢键网络结构和阴离子与CO2之间的弱Lewis酸碱作用,将CO2固定于离子液体的网络空隙中。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高品质的CO2气源难以获得,以燃煤电厂尾气中的CO2为例,其体积占尾气总量的10%~15%,估算25 ℃、101.325 kPa、15% CO2下CO2在部分溶剂中的摩尔分率分布。
图4 15% CO2在部分溶剂中的摩尔分率(25 ℃、101.325 kPa)
在水溶液及有机溶液中,中间产物CO2-的生成都需要较高过电位,采用离子液体可有效降低过电位。研究表明,离子液体与CO2间存在较强的氢键等作用,导致CO2双键被部分活化,键角和键能发生显著变化,反应初始活化能大幅降低,对降低过电位具有积极作用。
离子液体的引入对CO2电化学催化还原有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体系中CO2的溶解性,降低还原电位,但在离子液体中CO2电化学催化还原的电流密度仍较低,距实际应用仍有一定的差距。
1.3 电催化过程中的反应器型式问题
根据反应连续性的不同,反应形式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间歇式反应受限于CO2在电解质体系中扩散和溶解特性,随着反应进行,电解质溶液中CO2浓度降低导致反应速率下降。
图5 间歇式反应器
为了保证连续电化学反应工作的进行,在连续式反应器上气体扩散电极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于需将CO2溶解在电解质中的间歇式反应,直接将CO2气相输送至阴极,保持入口CO2浓度处于相对高位,保证CO2转化效率和体量,在保证阴极上反应物浓度稳定的同时有效减弱了气液传质的影响。向阴极持续供应一定浓度的CO2,CO2经气流均布板,为气体扩散阴极提供稳定的CO2氛围,CO2在电极上被还原为产物并随后从电极上脱附下来,部分气态产物(CO、 CH4等)随CO2气流排出,部分气、液态产物溶解至电解质中。同时,向阳极持续供应H2O等质子源,为电解液补充所消耗的质子,并产出一定量的O2等副产物。
图6 连续式反应器
作为影响连续电化学催化还原过程的关键因素,气体扩散电极因其优良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极大提升了其上CO2的扩散和传递,同时其微孔效应在内部产生较大压力,从而促进了电化学催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尽管间歇式反应器无法实现连续的电化学反应,但其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运行稳定、干扰因素少等特点,为精确的电化学特性研究提供了便利,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基础研究中。大体量CO2气源在实际应用时,间歇式反应器受容积限制,需选择连续式反应器,但连续式反应器存在对制造工艺要求高、投资和维护成本大、气体扩散电极易污堵等缺点,未来式反应器的劣势有望得到改变。
2 燃煤电厂烟气中CO2电化学催化还原对策
大体量、低浓度CO2电化学催化还原过程应选择连续式反应器,Cu基材料的产物种类丰富且可利用价值高、材料廉价易得等特点更适合作为电极,离子液体以其优异的电化学反应特性和能够复合多功能的特点更具应用潜力,结合电化学催化还原技术特点和燃煤电厂结构特征,对大体量、低浓度CO2电化学催化还原条件进行筛选,提出燃煤电厂尾气中CO2连续电化学催化还原技术应用路线。
图7 大体量、低浓度CO2电化学催化还原条件选择与技术应用路线
CO2电化学催化还原技术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但面向实际工业应用仍存在诸多技术障碍。
图8 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与趋势
工业CO2点源排放常伴随杂质,如NOx、SOx、O2、CO、NH3、VOCs、微量金属、未燃尽碳、TSP、水蒸气等,CO2气源品质难以保证。实际应用中,对于大体量易脱除杂质(如水蒸气等),可通过现有预处理技术净化脱除,但由于气源中仍有部分杂质体量较小,现有技术难以对CO2气源进一步提纯,因此围绕微量杂质对CO2电化学催化还原的潜在影响研究尤为重要。
电极的材料结构特征对电化学反应特性具有重要影响,电极结构的研究主要包括纳米结构电极、合金电极、气体扩散电极、络合物电极、半导体电极、金属有机框架等,探究合适的材料结构仍需进一步研究。
延长电极寿命,维持催化活性是面向实际应用过程的重要问题。目前,电极及催化剂维持活性的时间普遍在几小时内,仍无法达到工业应用标准。
此外,具备优异性能的离子液体电解质制备成本较高,面对大体量工业应用时投资成本难以承受,开发新配方、优化制备工艺来降低成本是工业应用研究的热点;CO2电化学催化还原的产物多样,其分离和提纯及电解质溶液的回收是未来考虑的重点。
3结语与展望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面临着严峻的碳减排形势,化石燃料电站作为化石燃料消耗大户,每年向大气排放体量庞大的CO2,CO2电化学催化还原由于具有诸多优势有望成为大规模工业化CO2减排的核心应用技术。
本文对CO2电化学催化还原技术的过程原理进行了简述,围绕电极、电解质、CO2溶解性、反应器形式进行讨论:Cu及Cu基材料由于对还原过程的多类中间产物吸附能力较为均衡,易通过更多的反应路径促成种类更多、链式结构更长、更具利用价值的大分子产物生成,且材料廉价易得,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CO2还原;离子液体的引入对CO2电化学催化还原具有促进作用,可显著降低还原电位,提升电流密度,其对CO2优异的吸收能力更适用于对低浓度CO2的还原工作;连续式反应器摆脱了反应器容积的限制,保持入口CO2浓度处于相对高位,保证CO2的转化效率和体量,对于连续大体量、低浓度CO2气源的实际应用更具优势。
结合电化学催化还原技术特点和燃煤电厂结构特征,对大体量、低浓度CO2电化学催化还原条件进行筛选,确定了以Cu基气体扩散电极-离子液体-连续式反应器为核心的基本电化学体系,并提出燃煤电厂尾气中CO2连续电化学催化还原技术应用路线,但实际工业应用仍存在诸多技术障碍,建议未来的重点研究工作为:
1)围绕以Cu基材料为核心的电化学过程的产物选择性低、过电位较高、电流密度低,电极寿命短,造成产物种类复杂、反应能耗高、产物产出速率慢、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目前仍未能工业应用,对电极进行结构调控、材料复合,对电解质进行功能复合、配方优化等改性路线是研究重点。
2)工业CO2气源品质低、杂质成分多,气源中存在的NOx等杂质气体可能与CO2形成竞争还原,微量杂质金属可能诱导电极催化剂中毒,细微颗粒物存在堵塞催化剂孔道的可能,因此,气源杂质对CO2电化学催化还原的潜在影响研究将成为面向实际应用的研究热点。
3)CO2电化学催化还原的产物多样,其分离和提纯及电解质溶液的回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30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收集《江苏省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版)》意见的公告,计划自5月份起,参考新版规则开展调电验证。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一类用户、售电公司、电网侧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根据国家政策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其中,参与中长期交易的公用燃煤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15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小幅上扬。曹妃甸指数小幅下行。进口指数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继续下行。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15期处于收缩区间,分项指数中,供给、库存和航运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需
国际能源研报(2025年4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本期核心观点►在经历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后,4月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因一系列贸易关税政策的发布而陷入动荡。4月初,贸易争端引发油市震荡,布伦特油价盘中一度跌破60美元/桶。随后,受美国对伊朗施压
产地方面,大部分煤矿保持正常生产,多以长协发运为主,整体供应基本稳定。燃煤电厂和化工等终端企业仍以刚需采购为主,市场整体需求延续偏弱局面。年初以来,港口煤价跌跌停停,累计下跌了106元/吨。本周,煤价小幅回落了9元/吨。大秦线检修已于今日结束,明日开始,铁路进车增多,港口疏港压力加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电力现货市场长周期多月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已常态开展的连续调电试运行基础上,计划于5月1日至6月30日开展长周期多月结算试运行。出现气候异常等特殊情况时,以保障电力有序供应、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为原
煤价弱势震荡格局短期难改——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4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2025年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6%,增速加快。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累计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8.1%。作为传统的煤炭主产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内蒙古通辽市生态环境局扎鲁特旗分局发布锦泰和通辽绿色铝基新材料源网荷储能源优化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项目位于通辽市扎哈淖尔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530000万元,氧化铝厂区占地面积约982184.97m2,赤泥堆场1#占地面积约350000m2,赤泥堆场2#占地面积约500000m2。拟建
为进一步加强煤电节能减排监管,根据《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能源监管统计报表制度等相关规定和要求,福建能源监管办汇总统计了2025年一季度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节能减排信息,现予公布。一、总体情况2025年一季度,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加权(下同)平均供电标准煤耗294.22g/kWh,同比降低0
近日,湖北随州公司“基于AI+物联网的智慧电厂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围绕智慧电厂的建设需求,采用创新架构,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打造了覆盖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到决策执行
当ChatGPT的对话刷新速度越来越快,当自动驾驶汽车在街头穿梭,当元宇宙世界构建起数字文明,很少有人意识到——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正在悄然改写能源版图。根据BloombergNEF最新发布的《2025新能源展望》,人工智能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人类能源命运:2024年可能成为全球碳排放的峰值拐点,但数据
2025年4月19日,粤电阳江海上风电公司下属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永久接入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广东能源集团首个百万千瓦级(总装机容量1000兆瓦)深远海风电工程正式迈入高效运行阶段。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项目位于阳江青洲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规划场址东北侧,项目水深范围37至4
近2年依靠人工报表开展的碳排放量统计过程出现数据造假问题,暴露出我国碳排放量统计过程存在数据质量控制方面的不足,逐步完善国内火电企业碳排放量统计与质量控制方法是必然的趋势。以煤电和气电企业为背景,对国内外火电企业碳排放量统计方法和数据质量要求的主要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简要梳理了欧美
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面临着系统繁杂,运行费用高、易结垢和腐蚀等问题,因此需要采用一种一体化的多功能耦合系统,兼顾除盐、防垢等功能,用以除去废水中的污染物。电吸附技术是一种可实现水的净化、淡化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可在低能耗的前提下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离子而不结垢。综述了电吸附理论的发展沿革、电吸附原理和双电层理论要点、电吸附结构及其工作流程等,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电吸附材料及其优缺点。基于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电吸附技术以其低能耗、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可望在电力行业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摘要: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l-,过量的Cl-会影响脱硫效率、降低石膏品质、导致设备的腐蚀加剧,因此,Cl-的脱除是制约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的关键因素。文章介绍了脱硫废水的组成特性,综述了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氧化法和萃取法等脱硫废水除氯技术的最新进展。在对脱
为了落实国家环保节水政策,提升发电企业水汽监督管理水平,缓解企业环保压力,促进化学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推动发电水处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4月24日至26日,2019(第三届)发电行业水处理技术研讨会在河南洛阳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主办,电力行业化学专业技术交流会、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环境信息化相结合,智慧环保已成为环保发展的新趋势。热电联产应践行智慧环保理念,将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与环保设备有效结合,逐渐实现环保设备的智慧减排、智慧监控、智慧诊断,使环保设备更加人性化、自动化、智能化。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马双忱日前在第二届智慧供热与清洁供暖
独立蒸发塔技术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内容:[$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