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碳中和既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庄严承诺,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环境根本性变革的重要国策,更是我国探索人类新文明之路、实现和平发展的一大创举。
制造业大发展推升碳排放
能源活动是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发达国家90%以上的碳排放和75%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西方订立的规则下发展了30年,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第一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据显示,2013-2018年,我国制造业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为68.4%-65.95%,制造业能耗总量从2013年的约20亿吨标煤增加到约30亿吨标煤。
也就是说,随着我国制造业不断走强,能耗也在持续增加。发达国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输出高能耗制造业来接近碳中和,而我国无法复制这样的道路。预计我国制造业将继续走强,在全球占比会继续提升,如果能源结构不变,意味着碳排放增加将成必然。
低碳能源需满足制造业发展需求
既要满足我国制造业持续发展的能源需求又要控制碳排放,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主要矛盾。
我国制造业的能源需求结构,即电热比约由2013年的3:7变为2018年4:6,电力占比上升明显,但并未改变用热大于用电的基本事实。也就是说,制造业六成多的能源需求是热力。热电联产燃料主要是煤炭,其价格相对便宜,能够实现低成本供热。因此,选用何种可再生能源取代燃煤,满足制造业的热力需求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目前,常规能源中有天然气、光热、氢能、核能可以作为备选。其中,天然气响应快、能量密度大,但有三大劣势:总量不足,全球天然气每年贸易总量12000亿立方米,我国2019年表观天然气消费量3064亿立方米,占能耗总量的8.1%,理论推算全球天然气即使全部给我国,也只能解决能耗总量的32%;成本过高,天然气价格各地虽不同,但总体上是燃煤的2-3倍,如果全部采用天然气,制造业成本瞬间上升,为降碳而增加必要成本可以理解,但增加幅度过大必然导致制造业竞争力下降或外移;三是天然气本身是高碳化石能源,虽然碳排放强度低于燃煤,但碳排放问题只是缓解但并未解决。因此,天然气难以成为主要替代选项。
相比之下,光热的能量密度无法满足大量蒸汽等高能量密度用户需求,也无法保障制造业用热连续稳定,从技术角度不能胜任。核能用于连续稳定的发电较有优势,对于北方供暖需求也可作为备选,但对于多样化、多元化的制造业供热需求,其技术性和经济性都难以匹配。氢能在交通领域的优势正在显现,对于特殊供热需求如炼钢代煤虽有成功案例,但对于广泛的制造业供热需求的经济性还需时间验证。此外,以上能源种类即使实现经济性,仍有一个共同短板——现有的燃煤能源基础设施面临废弃。
欧盟思路:重用生物质能
欧盟是全球最早致力于低碳发展的地区,已完成碳达峰,正迈向碳中和,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欧盟GDP占全球的比重为22.54%,同期能耗占比为8%,碳排放占比为8.79%,实现能源系统碳中和采用的是以生物质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从欧盟27国的能源总体结构来看,生物质能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高达65%;从碳减排的贡献来看,生物质能占比达43%,位居第一。
究其原因:生物质能是化学能,也是唯一的可再生燃料,可储存、运输,面对多样化、多时段的供热需求,生物质燃料均可灵活满足,且生物质资源多、分布广,经济性强,用于供热竞争力强于化石能源,如北欧的丹麦、瑞典、芬兰基于广泛的农林废弃物构建了具有竞争力的生物质能产业链,并成为能源市场中占比第一的能源品种;生物质能与现有的化石能源基础设施相容,如英国最大的燃煤电厂Drax6台660MW燃煤机组全部改燃生物质,实现零碳排放,并获得巨大的碳减排收益;生物质能是唯一可以全面取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品种,不仅可以满足能源三大终端动力、电力、热力的需求,还可以生产生物基材料,取代石油基材料,这是其他可再生能源无法实现的。目前,基于生物质资源的生物炼制(Biorefinery)在欧盟正成为取代石油炼制的新行业。
多维度助力碳中和
总体来说,我国碳中和的三条路径——电力碳中和、热力碳中和、动力碳中和,生物质能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其中,在电力碳中和方面,未来电力系统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目前风能、光伏具有竞争优势,但发电小时数低(每年约2000小时)、不稳定,主要的解决方案为兴建储能电站,为风光场站调峰。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有大量燃煤发电机组,如果将燃煤改为燃生物质,为风光发电调峰,既节省了新建储能电站投资,也有利于燃煤机组在减碳的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利用,减少原有能源系统直接淘汰而造成的巨大社会财富浪费。
在热力碳中和方面,我国制造业的供热需求完全可以采用生物质能来满足,分布式供热需求可以通过成型燃料配套专业生物质热能装备实现。当然,以我国能源消耗的体量,仅靠自身资源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可以建立以生物质可再生燃料为核心、“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合作为目标的架构。对我国而言,大量进口可再生燃料取代化石燃料,既可维持制造业竞争力,又能解决碳排放的约束难题,并有利于推动能源装备与服务出口。同时,帮助“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建立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实现互利共赢,构建绿色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在动力碳中和方面,目前交通动力的解决方案有电动、氢能、生物质燃料三大类,建议由市场选择而非过多的行政干预。行政资源应更多投入市场保障体系建设,如碳市场建设和运行,届时,会有适应国情的碳中和动力方案脱颖而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23日上午,江苏大丰港经济开发区、黄海金控集团与法液空、国能生物、美锦能源,在盐举行“生物质制沼气绿色甲醇项目”签约活动。此次法液空、国能生物、美锦能源携手黄海金控集团,多方强强联合落子大丰,共同建设生物质制沼气绿色甲醇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计划年产绿色沼气1.8
1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副主任魏青山介绍绿证核发工作有关情况。2024年我国绿证核发质效显著提升,全年核发绿证47.34亿个,同比增长28.4倍,其中可交易绿证31.58亿个,占66.71%。按项目类型分,风力发电19.41亿个、太阳能发电8.27亿个、常规水电15.78亿个、生
作为行业内规模最大、覆盖产业链最全面的交流平台之一,IBS2025中国国际生物质能源与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3月27-28日在中国上海盛大开启,本次年会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技术的碰撞,更是创新思维与商业机遇的交融。大会以‘向“新”而行向“绿”而进’为主题,现场将汇聚650+生物质能源及
来源:《中国电力》2024年第12期引文:张金良,胡泽萍.计及多重不确定性的生物质电厂库存优化模型[J].中国电力,2024,57(12):157-168.编者按近年来,生物质能凭借其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等优点,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
北极星大气网获悉,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国能邳州公司烟气治理(脱硫)设施升级改造EPC总承包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河北绿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首选中标人,山东力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备选中标人,公示如下: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国网新能源云发布2024年最后一批可再生能源补贴清单,其中34个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清单中,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高达31个,其余三个是沼气发电项目,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竟无一获补。从2024年的补贴清单中也看出了国补退坡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影响。2024年补贴清单中,获补贴的生物
近日,浦发集团下属浦东环保能源公司成功参加2025年上海年度电力直接交易,共完成交易电量5亿度电力。浦东环保能源公司也成为了首批开展上海市内生物质绿色电力可溯源交易的售电公司,在服务浦东新区工商业电力用户获取绿色能源领域迈出了新的一步。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
2024年12月20日,长江环保科技公司、华中分公司与湖北省应城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项目合作协议。三方将以此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政企合作模式,打造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根据协议,长江环保科技公司、华中分公司将通过技术革新与工艺优化投资建设生物质气
12月26日,上海城投旗下6个生活垃圾焚烧厂项目参与了2025年上海市内绿电交易,成为首批开展上海市内绿电交易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共交易电量近7.9亿千瓦时,标志着上海城投在绿色电力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根据《上海市绿色电力交易实施方案》(沪发改能源【2024】215号),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可作为生物
各相关单位: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因地制宜推进农林生物质能源化开发利用,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废弃
12月21日,南方电网旗下上市公司南网能源发布《关于拟申请孙公司破产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称,为了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提升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南网能源2024年第十一次董事长专题会议审议同意南网能源公司作为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公司全资子公司之子公司广西南能昌菱清洁能源有限公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15日,江苏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对《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出,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积极稳妥推进全域全面绿色转型,结合碳预算做好各类产业规划,科学设定碳预算总额,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第二批近零碳示范区全部通过评审验收,标志着公司全面建成36个近零碳示范区,初步形成评价标准引领、先进技术支撑、多类型多场景覆盖的“近零碳”实施路径。据悉,36个近零碳示范区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涵盖生产办公、经营展示、社会服务等5种类型,涉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近日发布署名文章指出,不折不扣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重点工作,提及: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抓好节能降碳十大行动,强化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
1月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工信部发布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指出,推进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推动实现“瓦特”产业向“比特”产业转化,强化枢纽节点与非枢纽节点的协同联动,支持绿电资源丰富的非枢纽节点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加强大型风光基地和算力枢纽节点协同联动,把绿色电
福建省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12月31日发布《漳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漳建设〔2024〕6号),详情如下:漳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
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12月31日印发《梧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等二十条措施,推动切实做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详情如下:梧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根据《住房和城乡
浙江省桐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2月27日印发《桐乡市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桐建〔2024〕125号),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建筑领域碳达峰行动重点围绕标准提升、绿色建造、可再生能源应用、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绿色低碳乡村、绿色低碳生活六大领域,开展建筑领域碳达峰六大行动,制定22项具体任务。
北极星储能网讯:12月30日,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北京市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氢能、储能、能源互联与供需互动、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负碳与碳转化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推进机动车“油换电”,持续推进公交车、巡游出租
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北京市财政局12月30日于印发《北京市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京财资环〔2024〕1779号),制定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引导作用等措施,重点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
12月24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4年版)”,全省共有108项技术、装备、产品入选。关于公布湖南省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湘工信节能〔2024〕481号各市州工信局,有关企业:为加快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印发《天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强化节能降碳目标引领,实施八大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天河区目标为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5.5%,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全文如下: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天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天府〔2024〕8号
拥有地源热泵、光伏发电等20项技术,年可发电100万度,能够有效降低园区30%的碳排放……江岛智立方项目近日完成优化升级,该项目是江苏省首批、南京市首个零碳园区,荣获《2024全球零碳城市实践先锋奖》“铂金级”奖项。“零碳”是否意味着不产生碳排放?生态科技岛相关负责人介绍,“‘零碳’是指采取
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钢铁行业(CETS—AG—03.01—V01—2024)》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钢铁行业(CETS—VG—03.01—V01—2024)》2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详情如下:关于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钢铁行业(CETS—AG—03.01—V01
1月20日,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提到,2025年四川将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速实施孟底沟水电站、理塘索绒光伏发电、盐源抽水蓄能电站等电源电网项目;开工建设引大济岷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长征渠引水工程前期工作。此外,四川还将持续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探索推进能耗双控转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名单包括,基于数智融合的绿色低碳一体化管控平台创新应用、数字化碳管理与核查系统等。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4年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工信厅信发函〔2025〕29号各省、自治
深化改革创新奋力笃行实干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在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2025年1月14日)同志们: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4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4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及2025年主要工作计划。文件明确,2025年工作安排。扎实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能效对标、能效“领跑者”行动。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继续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稳步推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2024年度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1382家、绿色工业园区12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26家。按照《管理办法》动态管理要求,经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核实,我部将已发布的47家绿色工厂、3家绿色工业园区、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详情如下: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为落实《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单位计算了2023年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3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确定2025年度省重点项目1550个,总投资4.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150亿元。名单还包括延平区海峡两岸融合“双碳”产业园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漳州市龙海“零碳”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及LNG冷能交换中心建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9家碳排放单位移出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单,请移出企业(单位)按照《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在被移出名单后十五日内完成预分配配额(如有)缴纳工作。公示如下:各有关单位:根据《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人民政府令第361号)(以下简称《管
近日,内蒙古电力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及自治区双碳战略部署,落实国家八部委印发的《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聚焦自治区“助企行动”,在碳排放计量核算工作中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为用电企业出具自治区首份《电碳计量核算报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碳排放因其物理特性,一直面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