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排水管道沉积物雨天受冲刷而造成的河湖水体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面临的困境之一。深入了解管道沉积物及其沉积机制对水体污染治理至关重要。综述了管道沉积物的形成与特性,微生物或沉积物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的主要组分和相关性质对沉积物抗冲刷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排水管道沉积物主要是由污水携带的固体颗粒发生沉降而形成,主要包含底层粗颗粒沉积物、有机层和生物膜3类。由于沉积物中富含微生物并可分泌EPS,而EPS的黏性能显著增加管道沉积物的抗冲刷性。通过控制或降解沉积物EPS中的多糖组分,可降低沉积物的抗冲刷性能,有望为控制管道沉积物淤积提供新思路。目前国内外控制管道沉积物淤积的方法主要包括离线和在线水力冲刷或机械清淤。今后的研究方向应着力在真实的排水管网中系统地研究沉积物耐冲刷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更为有效的控制技术。
城镇排水管道雨天污染排放,已成为城市河湖水系雨天频现“返黑返臭”的重要原因之一[1]。排水管道雨天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来自旱天污水或混接污水、管道沉积物和雨水径流等。统计结果显示,排水管道雨天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COD)和悬浮物(SS)等〕浓度均值接近甚至高于典型生活污水污染物的浓度低值[2],其中COD最高值接近2 000 mg/L[3]。受降雨和汇水区域等多因素影响,排水管道雨天排放的水质和水量在单场降雨内、不同降雨场次间以及不同区域间极不均匀且差异显著。排水管道雨天非稳态和高强度的污染排放,已成为当前水环境改善面临的“卡脖子”问题。
在城市排水系统中,污水所含固体颗粒占比高,管道流速低且不均匀,在排水管道内容易造成管底沉积物淤积现象。据报道,欧洲排水管道中的沉积物沉积速率可达30~50 g/(m·d)[4];法国直径1.25 m以上的排水管中,沉积物淤积厚度超过30 cm[5]。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老城区为合流制系统,大管径的合流制管道在远距离输送过程中沉积率高达40%[6]。北京市二环以内老城区90%以上的合流制管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7];北京城区约60%的排水管道中存在沉积物,15%的管道沉积物淤积严重,沉积物体积占排水管道体积的15%以上[8]。广州市有50%以上的排水管道存在淤积现象,管道过流能力受到不同程度影响[9]。
研究表明[10],沉积物中大量污染物是排水管道雨天排放(包括合流制排水管道溢流污染和分流制管道初期雨水排放)污染的重要来源。吴振华[2]统计发现,上海市合流制排水系统雨天溢流放江污染中,SS、COD、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TP)、总氮(TN)、氨氮(NH+4NH4+-N)的浓度均值分别达433.6、427.4、148.1、4.5、25.9和11 mg/L,且SS与放江雨污水多种污染物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放江雨污水中SS附着可观的污染物。据调研,英国暴雨溢流排放的污染负荷90%可能来自管道沉积物[11]。Ahyerre等[12]研究了法国某城市排水区域(面积为42 hm2),发现管道沉积物中有机层(即泥水交界面)所含COD为1.6 g/g,BOD5为0.28 g/g。此外,管道沉积物过度淤积还会增加管道中的水流阻力。Ashley等[13]在研究中得出,不同程度的沉积物淤积将使管道水流阻力增加2~3 N/m2;同时沉积物长时间处于缺氧甚至厌氧条件下,高浓度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H2S[14],除腐蚀管道外,还会对疏通管道的工作人员造成生命威胁。
控制沉积物在排水管道内的沉积、累积,对于削减雨天排放污染负荷和提高排水系统运营安全尤为重要。为此,笔者综述了管道沉积物的形成与特性,沉积物中EPS的组分、特性及其对抗冲刷性能的影响,总结国内外控制排水管道沉积物的主要措施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排水管道沉积物控制技术研究新方向,旨在为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1 排水管道沉积物的形成及特性
排水管道沉积物主要是由污水携带的固体颗粒发生沉降而形成,具体途径包括2种[15]:1)雨水径流携带着旱天累积在地表的固体颗粒物,通过附近的雨水口进入雨水管道;2)污水管道中的颗粒物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沿途沉降。沉积物的主要成分可分为有机颗粒、无机颗粒以及一些较大的固体垃圾(树枝、塑料袋、瓶盖、烟蒂等)[13]。有机颗粒主要是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以及厨余垃圾等,无机颗粒主要是地表累积和大气沉降的一些沙石。
研究表明,排水管道沉积物的性质与其所处深度或厚度位置有关。Crabtree[11]对英国某合流制管道沉积物进行取样分析,将沉积物分为5类:第一类主要为矿物颗粒,相对较粗、松散,位于管道最底层;第二类与第一类类似,但该类含有脂肪等黏性物质而显得更为稳固;第三类为可移动的细小颗粒,位于第二类沉积物上面,处于疏松的流动区;第四类为管壁上的生物膜和有机污泥等;第五类则为微小的有机和无机颗粒的混合物,位于暴雨溢流的集水池中。在此基础上Ahyerre等[12]将沉积物类别简化为底层粗颗粒沉积物、有机层和生物膜3类(图1)。其中,底层粗颗粒沉积物位于管道底部,表现出无机特性,颗粒直径在mm量级,占管道沉积物比例最大。有机层覆盖于底层粗颗粒沉积物上方,又称为近底层固体,表现出很强的生化特性,抗冲刷性能差,为雨天溢流主要的污染颗粒。生物膜通常形成于水面附近的管壁上,当沉积物受扰动作用小时也会在其表面形成,由覆盖在有机质上的微生物构成[16]。
相关研究表明,底层粗颗粒沉积物、有机层和生物膜3类管道沉积物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出类似的性质[18⇓-20]:3类沉积物在沉积量、颗粒物粒径、多环芳烃及重金属浓度上均表现为底层粗颗粒沉积物>有机层>生物膜,而在含水率、挥发性悬浮固体、总脂肪烃浓度上表现为底层粗颗粒沉积物<有机层<生物膜。由此可知,底层粗颗粒沉积物中污染物浓度较高,而有机层和生物膜中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但有研究认为雨天污染的主要来源为管道中有机层沉积物,实际研究发现沉积物在受雨水冲刷的过程中,底层粗颗粒沉积物层会被破坏,而小部分有机层和生物膜因具备一定的抗冲刷能力,难以被冲刷[4]。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沉积物与抗冲刷性能的关系,以及沉积物中主要阻碍水力冲刷的物质性质,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沉积物控制措施,减少排水管道带来的污染负荷。
2 微生物作用对管道沉积物抗冲刷性能的影响
早期研究者发现管道沉积物跟无机颗粒沉积物不一样,Crabtree[11]于1989年提出了黏性的概念,认为实际管道沉积物可能存在黏性,并测量了管道中不同层沉积物的临界屈服应力(沉积物从静止到流动的临界点所需应力大小)以揭示黏性与抗冲刷性能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层沉积物的临界屈服应力大小不一,其中有机层的临界屈服应力较弱,近底层沉积物的临界屈服应力较强,表明有机层的黏性小、易被冲刷,而近底层沉积物黏性大、较难被冲刷。Tait等[21]将橄榄石和细砂按质量比为9∶1均匀铺设在管道底部,并与只含有橄榄石的沉积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含有细砂的沉积物比仅有橄榄石的沉积物传输率要高出250%~550%,说明管道中黏性物质比非黏性物质的抗冲刷能力显著增强。
沉积物中的微生物促进或帮助了颗粒物间的黏结,进而降低了沉积物被冲刷的可能性,加剧了沉积物的淤积。Chen等[22]对管道沉积物表面进行元素分析,发现该薄层中C、O、N的比例分别为46.1%、30.7%和14.5%,与细胞中的比例特别接近(C为47.3%,O为27%,N为11.3%),并用DNA染色技术发现该薄层中存在大量微生物(约2.1×1011个/g),这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数量相当,从而证实了排水管道沉积物表层的微生物存在。研究进一步发现,富含微生物的沉积物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其表面的微生物膜能够增强抗冲刷能力[23-24]。Fang等[25]通过对比沉积物在有无培养液的水中启动速度的大小,证明了沉积物中微生物作用可有效降低沉积物受冲刷时的启动速度。Tolhurst等[26]观察河底表层2 mm处的沉积物,并定期检测其所受临界冲刷剪切力,结果发现剪切力随时间增加而变大。Seco等[27]用高有机物浓度(约80%)的颗粒物模拟实际沉积物进行冲刷试验,发现长期沉积的颗粒物,其抗冲刷性能会更好。
微生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作为一种黏性物质,通过吸附、聚集附近物质来保护微生物膜不受破坏。研究表明,EPS是黏结管道沉积物,提高沉积物抗冲刷性能的主要物质[28-29]。Rocher等[30]研究发现,EPS可将微生物和有机物等固定在管壁上,使其不易被冲刷。Liu等[31]综述结果表明,EPS是给水管道微生物膜初期形成和促进其管壁附着的重要物质,能够保护微生物菌群抵抗外界的不利影响。陈珂莉[17]测定了上海不同地区排水管道沉积物的抗剪切力和EPS浓度,发现排水管道沉积物EPS总量(多糖与蛋白总和)为3.0~42.4 mg/g(以VSS计,下同);合流管为0.094~1.006 N/㎡,平均值为0.316 N/㎡,EPS总量为2.0~19.9 mg/g,沉积物的临界剪切力为0.094~1.006 N/㎡,平均值为0.206 N/㎡。相关性分析发现,EPS总量与沉积物抗冲刷剪切力呈正相关。
排水管道沉积物中富含微生物,微生物可分泌EPS,而EPS的黏性可以使其吸附黏结周边的沉积物颗粒,随着时间增长,沉积物不断黏结累积,抗冲刷特性不断增强,这为有效减控排水管道沉积物带来了困难。但基于真实管道沉积物EPS的组分及其特性研究较少,因此,进一步开展排水管道沉积物中EPS组分、特性及其主要组分对沉积物抗冲刷性能贡献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 排水管道沉积物中EPS的组分及其特性
EPS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或细胞溶出的凝胶状物质,对絮体、生物膜以及污泥颗粒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地,EPS分为可溶性EPS和结合型EPS(图2)[32-33]。前者表示与污泥絮凝体结合较松散且易被洗涤出去的部分;后者被认为是一个离散的覆盖层,在细胞壁外具有明显的边缘[34]。结合型EPS展示出一种动态的双层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内层紧密结合型EPS(TB-EPS)和外层松散结合型EPS(LB-EPS)[34]。目前已知大部分微生物分泌的EPS中含有多糖、蛋白质、核酸[35-36]、脂类[37]以及其他生物聚合物如腐殖酸等[38-39]。EPS的组成情况受不同生物过程的控制,因而不同环境中的EPS组分及占比可能不一样。总体上,EPS中多糖占比为40%~90%,蛋白质占比为1%~60%,核酸占比为1%~10%,脂类占比为1%~40%[40]。
EPS中的多糖一般包括同质多糖、杂多糖、糖基、半乳糖基、戊糖残基、纤维素等。 蛋白主要包括聚合物降解酶和纤维状、淀粉状蛋白黏附素等。EPS的存在可以影响细胞周边环境中的孔隙率、密度、含水率、吸附性、机械稳定性等物理化学指标,进而影响细胞的生长[40-41]。EPS组分在细胞生物膜中的主要功能如表1所示。
目前,研究或关注EPS及其作用主要集中在活性污泥和颗粒污泥等领域[42]。Yang等[43]分别用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对好氧颗粒污泥中的EPS进行处理,并测定处理前后EPS的黏度(1.0~2.40 mPa·s)及蛋白和多糖的浓度,结果表明EPS中β多糖浓度高于α多糖,且前者对EPS黏度的影响要高于后者,EPS的黏性作用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You等[44]研究了污泥中的2种结合态EPS(TB-EPS和LB-EPS)在不同CeO2浓度下对污泥剪切力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EPS提取后污泥的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下降,尤其是去除TB-EPS后,无论是否添加CeO2都会明显削弱污泥的黏度和屈服应力,可以看出TB-EPS对污泥黏性的贡献要强于LB-EPS。Ekstrand等[45]研究认为高浓度的EPS会增加厌氧污泥的黏度,削弱其脱水性能。Li等[46]从流变性能的角度验证了EPS对好氧颗粒污泥(AGS)凝胶强度的贡献,结果表明,蛋白质和多糖是AGS中EPS的主要组分,它们不仅维持了AGS的物理凝胶结构,还保证了AGS的稳定性。EPS的凝胶强度与α-螺旋的天然蛋白质以及每个组分分子间的氢键呈正相关。
国内外对管道沉积物的EPS及其主要组分的研究较为匮乏。陈珂莉[17]对上海不同地区排水管道沉积物的EPS的研究发现,EPS中多糖和蛋白均能提高沉积物的抗冲刷性能,但多糖作用更大,这是因为蛋白质种类多,其分泌状况受微生物所处周期的影响[47],不同的分泌物功能不同,因此并非所有蛋白质都能对沉积物起到稳定作用;此外,EPS中多糖浓度越高,颗粒间的团聚效果越好,即沉积物的抗冲刷性能越好。EPS的多糖和蛋白2种组分都可能具有提高管道沉积物的抗冲刷特性的作用,多糖组分是导致沉积物淤积难以冲刷的主要物质。因此,通过控制或降解沉积物EPS中的多糖组分,有望为降低沉积物的抗冲刷性能,进而控制管道沉积物淤积提供新思路。
4 国内外排水管道沉积物控制措施现状
为了控制或削减排水管道沉积物引发的污染问题和安全风险,20世纪60年代,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并研究管道沉积物淤积的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离线和在线水力冲刷或机械清淤措施,清除管道沉积物,或对淤积管段定期疏通。表2列举了国内外常用管道沉积物控制或清淤措施。
目前国内外管道沉积物清淤方法大致分为2类:1)不影响排水管道正常运行的在线自动冲洗模式,水力平衡阀板和水力自净系统属于此类,可以实时控制排水管道沉积物的累积;2)通过外加设备进行离线主动式清理的方法,该方法能耗大、需水量大、成本高,且不适于支线小管径的管道清淤作业,主要以绞车清淤、高压水冲清淤等方式为主。当前基于水力和机械的管道沉积物管控方法,都需要在管道内或路边安装机械装置,需要长期运行维护,也可能导致排水系统防涝安全问题,需要根据排水管道建设和运行的实际情况,将2种类型的措施综合运用。
5 展望
排水管道沉积物雨天受冲刷而造成的河湖水体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面临的困境之一。现有的研究已基本明确管道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及其分泌的EPS,是导致沉积物抗冲刷性能增强的主要成因。然而,国内外对于排水管道中沉积物的形成、累积及其耐冲刷特性的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如何在真实的排水管网中系统地研究沉积物耐冲刷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更为有效的控制技术,仍旧是一项挑战。因此,建议今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削减沉积物抗冲刷性能的研究。
(1)通过模拟和实证分析,揭示不同场景,包括雨水管和合流管、管径及流速差异、区域土地和污染类型、降雨特性等,对管道沉积物抗剪切冲刷特性的影响和机制。
(2)阐明在不同场景对管道沉积物微生物种群与结构、EPS及其关键组分等的影响。
(3)揭示不同场景对管道沉积物累积特性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4)结合机理研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探讨并提出管道沉积物微生物控制、机械和水力冲刷措施等综合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祖信, 徐晋, 金伟, 等.
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J]. 给水排水, 2019, 45(3):1-5.
[本文引用: 1]
XU Z X, XU J, JIN W, et 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body in the cities of China
[J].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2019, 45(3):1-5.
[本文引用: 1]
[2]
吴振华. 上海市排水系统放江污染统计分析[D]. 上海: 同济大学, 2015.
[本文引用: 2]
[3]
韩芸, 彭党聪, 许玮, 等.
合流制管道溢流水质分析及特性研究
[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6):834-838.
[本文引用: 1]
HAN Y, PENG D C, XU W, et al.
Research on acteristics of combined sewer overflows
[J].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7(6):834-838.
[本文引用: 1]
[4]
高原, 王红武, 张善发, 等.
合流制排水管道沉积物及其模型研究进展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2):15-18.
[本文引用: 2]
GAO Y, WANG H W, ZHANG S F, et al.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combined sewer sediments and their models
[J]. China Water & Wastewater, 2010, 26(2):15-18.
[本文引用: 2]
[5]
CHEBBO G, LAPLACE D, BACHOC A, et al.
Technical solutions envisaged in managing solids in combined sewer networks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6, 33(9):237-244.
[本文引用: 1]
[6]
徐祖信, 张辰, 李怀正.
我国城市河流黑臭问题分类与系统化治理实践
[J]. 给水排水, 2018, 44(10):1-5.
[本文引用: 1]
[7]
崔爽. 合流制管道沉积物中氮和有机物污染特性研究[D]. 北京: 北京建筑大学, 2014.
[本文引用: 1]
[8]
李茂英, 李海燕.
城市排水管道中沉积物及其污染研究进展
[J]. 给水排水, 2008, 34(增刊1):88-92.
[本文引用: 1]
[9]
张伟, 余健, 李葳, 等.
广州市排水管道沉积现状研究分析
[J]. 给水排水, 2012, 38(7):147-150.
[本文引用: 1]
[10]
徐强强, 李阳, 马黎, 等.
城市雨水管道沉积物氮磷污染溶出特性试验研究
[J/OL]. 环境科学研究,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0.07.18.
[本文引用: 1]
[11]
CRABTREE R W.
Sediments in sewers
[J]. Journal of the Institution of Water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89, 3(6):569-578.
DOI:10.1111/wej.1989.3.issue-6 URL [本文引用: 3]
[12]
AHYERRE M, CHEBBO G.
Identification of in-sewer sources of organic solids contributing to combined sewer overflows
[J].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2002, 23(9):1063-1073.
DOI:10.1080/09593332308618353 URL [本文引用: 2]
[13]
ASHLEY R M, CRABTREE R W.
Sediment origins,deposition and buildup in combined sewer systems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2, 25(8):1-12.
[本文引用: 2]
[14]
LAHAV O, SAGIV A, FRIEDLER E.
A different approach for predicting H2S(g) emission rates in gravity sewers
[J]. Water Research, 2006, 40(2):259-266.
DOI:10.1016/j.watres.2005.10.026 URL [本文引用: 1]
[15]
HEANEY J P, PITT R, FIELD R.
Innovative urban wet-weather flow management systems:EPA/600/R-99/029
[R/OL]. Cincinnati,OH:National Risk Management Research Laboratory,Office of Researchand Development,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1999[2021-01-12] http://purl.access.gpo.gov/GPO/LPS34527.
URL [本文引用: 1]
[16]
陈珂莉, 李朋, 金伟, 等.
排水管道沉积物中胞外聚合物的提取及检测方法研究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8, 34(7):32-36.
[本文引用: 1]
CHEN K L, LI P, JIN W, et al.
Extrac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in sediment of sewage system
[J]. China Water & Wastewater, 2018, 34(7):32-36.
[本文引用: 1]
[17]
陈珂莉. 微生物作用对排水管道沉积物冲刷特性影响研究[D]. 上海: 同济大学, 2017.
[本文引用: 3]
[18]
OMS C, GROMAIRE M C, CHEBBO G.
In situ observation of the water-sediment interface in combined sewers,using endoscopy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47(4):11-18.
[本文引用: 1]
[19]
ROCHER V, GARNAUD S, MOILLERON R, et al.
Hydrocarbon pollution fixed to combined sewer sediment:a case study in Paris
[J]. Chemosphere, 2004, 54(7):795-804.
DOI:10.1016/j.chemosphere.2003.10.011 URL [本文引用: 1]
[20]
ROCHER V, AZIMI S, MOILLERON R, et al.
Hydrocarbons and heavy metals in the different sewer deposits in the ‘Le Marais’ catchment(Paris,France):stocks,distributions and origins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4, 323(1/2/3):107-122.
DOI:10.1016/j.scitotenv.2003.10.010 URL [本文引用: 1]
[21]
TAIT S J, RUSHFORTH P J, SAUL A J.
A laboratory study of the erosion and transport of cohesive-like sediment mixtures in sewers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8, 37(1):163-170.
DOI:10.2166/wst.1998.0040 URL [本文引用: 1]
[22]
CHEN G H, LEUNG D H W, HUNG J C.
Biofilm in the sediment phase of a sanitary gravity sewer
[J]. Water Research, 2003, 37(11):2784-2788.
DOI:10.1016/S0043-1354(03)00083-6 URL [本文引用: 1]
[23]
VOLLERTSEN J, HVITVED-JACOBSEN T.
Resuspension and oxygen uptake of sediments in combined sewers
[J]. Urban Water, 2000, 2(1):21-27.
DOI:10.1016/S1462-0758(00)00036-4 URL [本文引用: 1]
[24]
BLACK K S, TOLHURST T J, PATERSON D M, et al.
Working with natural cohesive sediments
[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02, 128(1):2-8.
DOI:10.1061/(ASCE)0733-9429(2002)128:1(2) URL [本文引用: 1]
[25]
FANG H W, SHANG Q Q, CHEN M H, et al.
Changes in the critical erosion velocity for sediment colonized by biofilm
[J]. Sedimentology, 2014, 61(3):648-659.
DOI:10.1111/sed.2014.61.issue-3 URL [本文引用: 1]
[26]
TOLHURST T J, CONSALVEY M, PATERSON D M.
Changes in cohesive sediment proper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growth of a diatom biofilm
[J]. Hydrobiologia, 2008, 596(1):225-239.
DOI:10.1007/s10750-007-9099-9 URL [本文引用: 1]
[27]
SECO I, VALENTIN M G, SCHELLART A, et al.
Erosion resistance and behaviour of highly organic in-sewer sediment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69(3):672-679.
DOI:10.2166/wst.2013.761 URL [本文引用: 1]
[28]
LIU Y, TAY J H.
The essential role of hydrodynamic shear force in the formation of biofilm and granular sludge
[J]. Water Research, 2002, 36(7):1653-1665.
DOI:10.1016/S0043-1354(01)00379-7 URL [本文引用: 1]
[29]
TAY J H, LIU Q S, LIU Y.
The effects of shear force on the formation,structure and metabolism of aerobic granules
[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1, 57(1/2):227-233.
DOI:10.1007/s002530100766 URL [本文引用: 1]
[30]
ROCHER V, AZIMI S, MOILLERON R, et al.
Biofilm in combined sewers:wet weather pollution source and/or dry weather pollution indicator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47(4):35-43.
[本文引用: 1]
[31]
LIU S, GUNAWAN C, BARRAUD N, et al.
Understanding,monitoring,and controlling biofilm growth in drinking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50(17):8954-8976.
DOI:10.1021/acs.est.6b00835 URL [本文引用: 1]
[32]
SHENG G P, YU H Q, LI X Y.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 of microbial aggregates in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a review
[J].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10, 28(6):882-894.
DOI:10.1016/j.biotechadv.2010.08.001 URL [本文引用: 2]
[33]
LASPIDOU C S, RITTMANN B E.
A unified theory for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and active and inert biomass
[J]. Water Research, 2002, 36(11):2711-2720.
DOI:10.1016/S0043-1354(01)00413-4 URL [本文引用: 1]
[34]
YU G H, HE P J, SHAO L M.
Characteristics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 fractions from excess sludges and their effects on bioflocculability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13):3193-3198.
DOI:10.1016/j.biortech.2009.02.009 URL [本文引用: 2]
[35]
PALMGREN R, NIELSEN P H.
Accumulation of DNA in the exopolymeric matrix of activated sludge and bacterial cultures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6, 34(5/6):233-240.
DOI:10.2166/wst.1996.0555 URL [本文引用: 1]
[36]
JAHN A, GRIEBE T, NIELSEN P H.
Composition of pseudomonas putida biofilms:accumulation of protein in the biofilm matrix
[J]. Biofouling, 1999, 14(1):49-57.
DOI:10.1080/08927019909378396 URL [本文引用: 1]
[37]
GEHRKE T, TELEGDI J, THIERRY D, et al.
Importance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from 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for bioleaching
[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98, 64(7):2743-2747.
DOI:10.1128/AEM.64.7.2743-2747.1998 URL [本文引用: 1]
[38]
FLEMMING H C, WINGENDER J.
The biofilm matrix
[J].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10, 8(9):623-633.
DOI:10.1038/nrmicro2415 URL [本文引用: 2]
[39]
FLEMMING H C, NEU T R, WOZNIAK D J.
The EPS matrix:the “house of biofilm cells”
[J].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2007, 189(22):7945-7947.
DOI:10.1128/JB.00858-07 URL [本文引用: 1]
[40]
FLEMMING H C, WINGENDER J.
Relevance of microbial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s):Part Ⅰ.structural and ecological aspects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 43(6):1-8.
[本文引用: 2]
[41]
FLEMMING H C, WINGENDER J.
Relevance of microbial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s):Part Ⅱ.technical aspects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 43(6):9-16.
[本文引用: 1]
[42]
谭煜, 付丽亚, 周鉴.
胞外聚合物(EPS)对污水处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J/OL].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78.
[本文引用: 1]
[43]
YANG X L, XU T G, CAO P, et al.
The viscosity behaviors of bacterial suspensions or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and their effects on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9, 26(29):30087-30097.
DOI:10.1007/s11356-019-06012-1 URL [本文引用: 1]
[44]
YOU G X, WANG P F, HOU J, et al.
Influence of CeO2 nanoparticles on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sludge:role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8, 167:34-41.
DOI:10.1016/j.envres.2018.07.005 URL [本文引用: 1]
[45]
EKSTRAND E M, SVENSSON B H, SAFARIC L, et al.
Viscosity dynamics and the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and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during anaerobic digestion of pulp and paper mill wastewater sludges
[J].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20, 43(2):283-291.
DOI:10.1007/s00449-019-02224-4 URL [本文引用: 1]
[46]
LI Z W, LIN L, LIU X,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i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05:1359481.1-135948.7.
[本文引用: 1]
[47]
MORE T T, YADAV J S S, YAN S, et al.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of bacteria and their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4, 144:1-25.
DOI:10.1016/j.jenvman.2014.05.010 URL [本文引用: 1]
[48]
潘国庆. 不同排水体制的污染负荷及控制措施研究[D]. 北京: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07.
[本文引用: 1]
[49]
WILLIAMS K J, TAIT S J, ASHLEY R M.
In-sewer sedimentation associated with active flow control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60(1):55-63.
DOI:10.2166/wst.2009.286 URL [本文引用: 1]
[50]
高安礼. 窨井清掏机器人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本文引用: 1]
[51]
刘志长. 合流制排水管道沉积物的沉积状况及控制技术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 2011.
[本文引用: 1]
[52]
聂凤, 熊正为, 黄建洪, 等.
合流制排水系统调蓄池的研究进展
[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8):313-316.
[本文引用: 1]
NIE F, XIONG Z W, HUANG J H, et al.
Research process of storage tanks in combined drainage system
[J]. Urban Roads Bridges & Flood Control, 2011(8):313-316.
[本文引用: 1]
[53]
DINKELACKERA.
Cleaning of sewers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2, 25(8):37-46.
[本文引用: 1]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深圳市水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实施,旨在构建支撑超大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水务基础设施和治理体系,以水务高质量发展支撑和保障全市发展大局。《行动计划》坚定不移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对实现水资源充足均衡、水安全韧性稳固、水
近日,陕西环保集团水环境公司中标华阴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建设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标金额1.1亿元。该项目位于华阴市太华办、华山镇等辖区内,拟新建污水处理站18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16座,敷设污水收集管网长度约4.9万米。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华阴市及周边区域的水环境质量,为当地的生态环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茂名市人民政府发布《茂名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修订)》,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市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9月11日上午,贵阳市生态环境局与贵阳水务环境集团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何小丽,局长伍向东,党委委员、副局长卢鑫,贵阳水务环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仕勇,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朝虎,财务总监李琳出席签约仪式。此次战略合作旨在深入推进贵阳市“生态立市”战略。
近日,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金科环境”)与巴中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巴中发展控股集团”)、巴中优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巴中优渥新材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巴中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水环境质量改善与提高、供水厂提标改造、再生水厂等层面开展务实落地合作,持续为巴中经济社会发
2024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用全面翔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客观反映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展和成效。公报显示,2023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十堰市2024年度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标志性战役,持续深入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关于印发十堰市2024年度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湖北省进一步加强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丹江口水库湖北境内水质稳定达到供水要求,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到2035年,实现存量问题全面解决,潜在风险
重庆市万州区住房和城乡建委发布《重庆市万州区镇乡污水处理厂布局专项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万州区镇乡污水处理厂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主要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第一条至第四条)明确了规划制定的背景、指导思想、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第2部分(第五条至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于3月8日上午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接受媒体采访。记者: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有目共睹,老百姓明显能感觉到身边的环境在变好,但去年多地仍然出现重污染天气,想请问黄部长,如何看待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对今年
1月10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征求《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审核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时间截止到于2024年2月8日。该规范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审核依据、审核过程以及审核细则要求。适用于陕西省级生态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审核工作,其他可参照执行。
近日,由于全椒经开区的滁州富信石油助剂有限公司原料仓库发生火灾,部分污染水体外泄,导致滁河部分鱼虾死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事发后,省、市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封堵相关污染水体,密切监测水质变化,邀请省内外专家研究制订修复方案。同时,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全椒县开展全面调查。目前,全椒
2024年2月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拟推荐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候选项目公示的通知,共4个项目,基于水体污染底泥鉴别评估的环保疏浚范围的确定方法、一种共混合-浸渍联合法制备多金属臭氧催化剂的方法、一种用于控制生活垃圾温室气体CH4释放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一种面向生态保护红线的人类活动变化识别监
由管道溢流导致的水体污染是国际上的共性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缺乏对我国溢流污染的特性问题、控制策略和潜在的处理技术的深入剖析。因此,首先回顾了溢流污染导致的水体黑臭的成因;通过总结典型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溢流污染面对的特性问题;剖析溢流污染中主要污染成分,总结国内外最新的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6月8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四川省、重庆市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四川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川长江办〔2019〕8号)、《重庆市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渝推
“最高奖补两亿元”。尽管正值3月的一个周末,来自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开展2022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依然引起不少人尤其是从事三农工作的人们的热切关注。按照这份《通知》中所言,对纳入生态环境部农村黑臭水体国家清单名录、且农村黑臭水体面积达一定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可申请获
日前,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据了解这是全国范围内在生态环境领域首次就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出台具体工作规定。先试先行初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案例实践经验适用范围明确,金额计算具体,基层更
2021年12月,河南省委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新乡市发现,获嘉县武嘉七支排(以下简称“七支排”)水体返黑返臭,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一、基本情况七支排全长7.8公里,自西向东由史庄镇大清村,流经获嘉县城,至城关镇宋庄村汇入共产主义渠。其中城关镇河段全长3.2公里,流经后小屯
马军院士的6问6答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是人们对于城市水环境的美好期许。与我国大多数省份类似,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的激增,城市建成区河道管理保护新老问题的交织,水体污染黑臭现象日益突出,湖南也不例外。
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而老旧城区的黑臭水体由于排水系统不完善、水体污染成因复杂、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其整治尤为困难。结合老旧城区的特点和当前黑臭水体治理及污水系统提质增效的要求,系统介绍了黑臭水体治理思路及长效机制建立方法。以某南方滨海城市内河为例,详细介绍老旧城区黑臭水体污染成因,并结合污水系统提质增效,立足全流域提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提质”系统治理方案,以期为其他老旧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