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庄严承诺,为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指明了目标与方向。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将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毋庸讳言,我国“双碳”时期已经到来。由此,作为以传播石油科学为己任的“石油科学传播”微信公众平台,关注到了一个与我国“双碳”承诺密切相关的话题——CCUS。围绕这一话题,石油科学传播近日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进行了专访。
石油科学传播:请李院士为我们普及一下什么是CCUS?
李阳:随着全球温度上升,气候变化加剧,严重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生命健康、粮食安全、生态系统等方面,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自工业化以来,随着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人为二氧化碳(CO2)气体排放量大幅增加,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明显上升,导致全球气候系统变暖。
CCUS是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英文缩写,是在CCS的基础上发展的新技术。CCS是通过碳捕集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生产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将其输送并封存到海底或地下,使其与大气隔绝,以保护大气环境。
CCUS与CCS不同,强调了对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包括地质领域、化工利用和生物利用,通过将化石利用排放的二氧化碳或从空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或化工产品,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大幅度减少碳排放。因此,CCUS就是通过不同的技术措施和应用模式,对人为当期或历史排放的CO2进行捕集、埋存和转化利用,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CO2。CCUS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手段,国际社会都在积极推动CCUS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应用。
石油科学传播:请李院士谈一谈CCUS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在国际、国内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李阳: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北美地区就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的应用,大幅度增加了原油产量,同时,也实现了部分二氧化碳的埋存。我国由于缺乏大规模的二氧化碳气源,该项工作开展较少。
随着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行动计划的开展,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了CCS技术。2010年,我国科技界提出了碳捕集、碳资源化利用及碳封存并重发展的思路,形成了CCUS的理念。目前这一理念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定。截至2020年年底,全球正在运行的大型CCUS示范项目有26个,每年可捕集封存二氧化碳约400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发展,为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和项目实施提供了条件,也推动了化学转化和生物利用技术的发展。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CCUS作为减碳、固碳技术,已成为多个国家碳中和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制定政策鼓励CCUS发展。英国提出投资2亿英镑用于碳捕集,计划于2030年实现每年捕获1000万吨二氧化碳;日本发布绿色增长战略,进一步降低捕集二氧化碳的技术成本,并将其扩展到EOR以外的应用领域;澳大利亚政府批复了5000万澳元,用于发展CCUS技术。
目前CCUS总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捕集技术低成本化。由于电厂、钢铁、水泥等排放源排放的CO2浓度较低(多为10%-15%),直接封存效率低,运输和利用成本高,CO2捕集是CCUS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捕集技术能耗和成本总体偏高,需要研发新一代低成本捕集技术。二是驱油和埋存工程规模化。挪威Sleipner项目1996年启动,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级的咸水层CO2埋存项目,每年约埋存100万吨二氧化碳。澳大利亚Gorgon是世界上最大的地质封存项目,2019年8月运行,每年捕集并封存340-400万吨二氧化碳。加拿大边界大坝项目是世界上第一批商业化规模的CCUS设施之一, 2014年10月开始运营,每年可捕集约为一百万吨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输送至萨斯喀彻温省Weyburn油田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三是化工利用和生物利用技术研发快速发展,如CO2重整制备合成气、合成可降解聚合物技术、合成有机碳酸酯技术等研究已进入示范阶段;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合成化学品、基于二氧化碳光催化转化的人工光合作用等新技术不断涌现。
我国非常重视CCUS技术发展,制定了多项科技支持计划。但整体来看,我国在CCUS技术发展方面,基础研究工作还较为薄弱,示范应用规模相对较小。双碳时代,需要进一步加快技术研发,加大重大示范引领力度,推动CCUS技术及产业化发展。
石油科学传播:CCUS研究的用途、价值、创新及亮点是什么?科研成果转化情况如何?经济效益能否测算?怎样测算?
李阳:控制温度继续升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行动,碳中和更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共同目标。但是受资源、技术局限或安全、经济等因素限制,在可预期的未来较长时期内,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离不开化石能源,人类生产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可避免的,因此CCUS作为一种减碳、负碳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技术。
对于CCUS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国际能源署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都建立了相应的情景模型,对CCUS在碳减排中的价值和地位进行预测和评价。根据IEA预测,CCUS在2030、2050、2070年的减排贡献将占全球总排放的4%、12%、85%。
对于CCUS的创新,主要有三个亮点,一是多能互补耦合利用。CCUS技术离不开能源的使用,而将CCUS与可再生能源进行耦合,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捕集和转化技术提供热力和能量供给,拓宽了清洁能源应用空间、延展了清洁固碳产业链。二是资源化利用。将二氧化碳作为一种资源或过程产物,通过化学或生物转化,将气态CO2固定在各种碳化合物中,实现CO2资源化利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主要包括CO2化工利用和生物转化利用,这两种方式都不仅能实现CO2减排,还可以创造较高收益。三是CCUS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技术与评价,即考虑CCUS技术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过程中,消耗能源造成的二次排放CO2量,又考虑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和封存所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从全过程、全生命周期角度,对CCUS封存与固碳进行能量、环境、经济多维度分析,全面评价总碳减排量、减排贡献度、碳减排经济性等指标,推动CCUS技术发展。
应该说,目前CCUS技术及产业发展正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存在捕集能耗高、成本高,源-汇匹配性差、产业模式不成熟,资源化利用转化效率低,驱油利用技术成熟但示范规模小等问题,大规模推广还面临很多挑战。
对CCUS项目进行效益评价有多种方法,目前常用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是在二氧化碳转化利用和埋存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实现的减排和固碳量,以及产生的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在驱油过程中,中国石化草舍油田平均平衡油价45美元/桶左右。
石油科学传播:我国确立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后,此项技术的意义提升到了怎样的高度?其深远的影响力又是什么?
李阳: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从我国国情来看,我们的“双碳”目标与国外发达国家到2050实现碳中和有50-70年左右的窗口期不同。我国距离二氧化碳达峰目标不足10年、碳中和的过渡期只有30年时间。同时,碳基能源目前仍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主体。2019年煤炭消费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占比57.7%,能源结构亟需转型优化;与欧美各国相比,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进一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提升。我国制造业(钢铁、化工、水泥等产业)占GDP的比重较高,单位GDP能耗强度高,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发达国家的2-3倍。双碳目标行动计划将使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也意味着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付出更多努力。CCUS作为碳中和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将发挥更大作用,也必将催生新的产业。
石油科学传播:CCUS,U是指碳利用,请谈一谈您在利用二氧化碳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攻克了哪些技术难题?请结合具有典型性的油田系统谈一谈。另外,除了碳驱油,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碳利用?前景如何?
李阳:近年来,致力于二氧化碳捕集及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化,中国石化在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和产出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建成了松南气田高碳天然气处理厂、胜利油田发电厂及中原油田化工厂捕集应用全流程项目,驱油应用的领域包括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油藏。
如胜利油田电厂烟道气CO2捕集与EOR全流程示范工程项目。胜利发电厂燃煤烟道气中体积浓度约14%。研发了MEA为主的MSA复合吸收剂,二氧化碳吸收能力提高30%,腐蚀速率、降解速率下降90%以上;进行压缩、液化,最终把纯度达99.5%的CO2输送至胜利低渗透油藏进行驱油和封存,项目于2010年9月投产。胜利油田CO2气驱试验区块累计增油8.6万吨,换油率0.28 t/tCO2 ,CO2封存率90%,实现了增加原油产量和二氧化碳埋存的双赢。
二氧化碳利用领域非常广泛。在地质资源利用方面,二氧化碳除用来驱油以外,还用来强化天然气、煤层气、地层深部咸水、水合物等资源开采。在二氧化碳化工利用方面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已经形成了多种碳转化的可行路径。如CO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的条件下,转化为甲酸、甲烷等技术,既是一种碳物质转化,也是一种能源转换形式。在生物利用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CO2生物转化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等,将CO2用于生物质的合成,从而实现CO2资源化利用,如微藻固定CO2转化为生物燃料和化学品、微藻固定CO2转化为生物肥料、微藻固定CO2转化为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技术,已经进入中试阶段。
总之,随着“双碳”目标逼近,CCUS的战略定位更加明确,能源供给侧,环保需求侧求侧来看,其产业化发展前景可期。
——双碳时代,CCUS将驶上发展快轨。
院士简介:李阳,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田开发地质、开发工程专家。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曾任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国家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技术副总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近年来,对“中国CCUS进展和产业化前景”深有研究,多有建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0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暨第七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开幕。4月10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暨第七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开幕。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本届展会以“践行‘两山’理念服务‘双碳’战略创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管道科学研究院召开《康保输氢管道材料性能确定及评估技术研究》课题阶段讨论会,深入研究钢管及环焊缝氢相容性试验课题。该课题基于国内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输氢管道——康保-曹妃甸输氢管道项目开展,用以支撑该项目建设,助力管道局在
4月1日,伴随新建碳捕集装置入口阀缓缓打开,标志着CPECC西南分公司承建的国内首个CCUS-EGR先导试验工程——卧龙河气田茅口组气藏CCUS-EGR先导试验工程(引进分厂)碳捕集装置调试成功。作为国内首个天然气净化厂尾气碳捕集工业化项目,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将CO用于回注驱气的示范项目,其碳捕集装置是国
新技术涌现让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有了更多可能。(来源:能源新媒文/欧阳昌裕作者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董事、党委书记)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战略构想。2023年7月11日进一步明确“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
对比2024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去年全国两会提出“降低2.5%左右”到今年“降低3%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预期目标的变化彰显出我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决心和力度,也对各行各业产能优化升级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行业的产能优化是涉及国家战略安全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此次扩容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体系,预计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增加约30亿吨,使碳市场管控范围扩大至全国工业领域碳排放
日前,江苏无锡市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2025年,遴选15家基础较好、意愿较强、潜力较大的园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13家工厂开展零碳工厂建设,推动8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培育8家注册虚拟电厂,引进5家省级以上绿色低碳相关创新平台(工程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明确,2025年,遴选15家基础较好、意愿较强、潜力较大的园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13家工厂开展零碳工厂建设,推动8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培育8家注册虚拟电厂,引进5家省级以上绿色低碳相关创新平
3月12日,新疆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党委第十师北屯市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师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加快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立足师市资源禀赋,加快热电联产背压机组、光伏、风电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落实新能源建设利用和就地消纳机制,按照“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推动
春节这几天,全世界尤其是美西方,都被Deepseek-R1这项我国在AI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新突破所震惊到了!其实,在这之前,大家都体验过国内很多的AI产品,比如豆包、Kimi、文心等等,但是都没有像DeepSeek一样备受关注,主要是它的AI生成力与目前公认全球最高水平的GPT不相上下。看到网上各种玩儿法,想让它
3月27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2024年,公司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公司始终坚持增储上产,严控成本,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攀升,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坚持多措并举深挖上产潜力,产量连续多年刷新历史纪录。2024年实现油气净产量726.8百万桶油
2025年4月10日,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ESIE2025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
2025年4月10日晚,在备受瞩目的国际储能展同期“固德威之夜”晚宴上,固德威隆重发布三款储能产品——125kW储能PCS、215kW储能PCS及ICS升压变流一体机。此次发布吸引了能源行业精英、权威媒体及合作伙伴的广泛关注,标志着固德威在储能技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性跨越。125kW储能PCS:长效领航集成首选面对
4月11日,在ESIE2025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现场,阳光电源举办主题为“深耕场景x智慧赋能工商业储能发展更优解”PhDTalk博士分享会,活动邀请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能源转型专家寇楠楠担任主持人,汇聚阳光电源工商业储能产品线总经理曹伟、WRI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转型中心能源项目研究专家宋婧、
4月10日上午,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出货量八大榜单。双登股份再获行业认可,荣登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2024年度全球市场基站/数据中心电池出货量榜首。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全力迈向碳中和的新纪元,“连接与算力”是发展的主旋律。数据中心、算力中心作为算力革命的核心载体,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0日,国华投资宁夏分公司清水营制氢厂累计产氢量突破400吨,继3月份单月产量历史新高的基础上清水营制氢厂是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的重要实践,也是在可再生氢耦合煤化工领域的首次尝试。该厂制氢规模15000标方/小时,配备16台碱性电解槽以及4套气液分离、纯化装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国际公司与罗马尼亚维能惠EPC公司正式签署了罗马尼亚100MW/200MWh储能项目框架合作协议,是公司2025年度在罗马尼亚市场签约的首个项目。该项目位于罗马尼亚西北部地区,项目建成后将并入罗马尼亚国家电网,在高峰期起到补充和调节作用。根据协议,未来公司将提供包括技术方案设
4月10-12日,2025ESIE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盛大召开。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数字化解决方案商,英臻科技携旗下能睿(UniEnergy)——新能源资产全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亮相,以扎实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方案吸引众多关注,彰显出在新能源数智化赛道的深厚底蕴。展会现场盛况能睿(UniEnergy)平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南网能源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南方电网公司基于对南网能源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以及公司从综合能源向“综合能源+节能降碳”转型发展的信心,拟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南网资本,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以不限于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深圳证券交易所允许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建立健全碳普惠管理机制,制定碳普惠管理制度及配套规则,规范碳普惠运行模式和核算方法学,加强对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运营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减排量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
2025年4月10日,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峰会同期,行业风向标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了《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及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出货量系列榜单。2024年度,在中国储能PCS提供商国内市场排名中,科华数能再次位列榜首,蝉联排名第一!这一佳
3月24日,宿迁绿能氢创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举行首台单堆1MWAEM电解槽产品发布会。这一突破性产品的亮相,标志着AEM电解槽正式迈入兆瓦级时代,为可再生能源高效转化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正成为推动绿色经济转型的
动力电池超快充赛道,众玩家奔驰竞速。早在两年前,宁德时代就发布了4C的麒麟电池,2023年峰值5C快充的麒麟电池实现量产。目前麒麟电池已搭载于极氪009、理想纯电车MEGA、小米SU7等车型。2023年,宁德时代又发布采用磷酸铁锂材料的4C神行超充电池,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并达到700公里以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第一届数字化审计专业练兵比武的现场竞演在盐城供电公司隆重举行。盐城公司审计监管部斩获佳绩,荣获“团体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奖”,本部员工李阳、糜雪个人成绩位居全省前十并荣获“个人三等奖”。一直以来,盐城供电公司坚持政治思想建设和素质能力提升并重,积极组织
9月18日,中冶武勘在汉召开湖北大冶深地岩洞储氢项目方案评审会,邀请中国工程院李阳院士、钮新强院士,武汉大学刘泉声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李新平教授等9位行业知名专家为项目进行评审和把关献策。中冶武勘党委书记、董事长臧中海参加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
近日,中国石化酸性气田开发重点实验室启动会暨学术交流会在普光气田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和首席专家集团公司所属单位(部门)和科研机构专家以及来自长江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50余人共同为该重点实验室揭牌首个酸性气田开发重点实验室该重点实验室是国内
随着超充站上“风口”,广东、海南等地均在推动超充产业发展。目前,车企、电池企业、充电桩企业等超充产业链上的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作为影响超充规模化建设的关键因素,电网如何做好准备?4月3日,《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便捷超充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行动计划》明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期多家大型能源集团宣布人事调整,整理如下:贵州能源集团人事调整据贵州省人民政府网3月25日消息,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马显红等职务调整的通知。其中,推荐龙治安为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建议不再担任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职务。建议吴玮不再担任贵州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期多家大型能源集团宣布人事调整,整理如下:贵州能源集团人事调整据贵州省人民政府网3月25日消息,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马显红等职务调整的通知。其中,推荐龙治安为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建议不再担任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职务。建议吴玮不再担任贵州能
3月13日,电站集团召开干部宣布会。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出席并讲话,电站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电站集团本部各部门负责人、各企业负责人参加。会上,上海电气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丁宇清主持会议并宣布上海电气集团党委决定:丘加友同志任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总裁、党委副书记,不再担任上海
2月18日,获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嘉县亢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公布中标公告,项目分为2个标段,一标段中标人为河南首泽建设有限公司,中标价20304.266767万元,二标段中标人为河南嘉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中标价151.4万元。项目招标人为获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内容新建污水处理
一不留神,2023只剩最后两个月,年初立的Flag进度怎么样了,是没有开始还是即将完成,奋进的大唐人拒绝拖延症,分分秒秒忙建设在“百日攻坚”、冲刺年度目标之际一起来看看我们的火电、风电、光伏等项目建设成果吧火电新余第二发电公司|二期2×1000MW工程锚定建设“四优工程”,争创国优金奖目标,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