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碳交易评论正文

碳中和石化行业如何抓住低碳发展机遇?

2021-07-26 09:11来源:中国石油报作者:王红秋 等关键词:低碳发展碳中石化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深层次危机,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挑战。随着各国在气候问题上逐步达成共识以及减排目标的相继提出,碳中和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随之而来的不仅是经济社会的系统变革,还隐藏着新一轮的全球博弈。石化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基础,低碳发展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低碳发展是必然选择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是气候行动的积极推动者和坚定践行者。2020年9月,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0年12月,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021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将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多国明确提出减排目标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立法或政策宣示等形式宣布了净零排放(或碳中和、气候中性)目标。欧盟2019年年底发布《绿色新政》,承诺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出台了关于能源、工业、建筑、交通、食品、生态、环保等七个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路线图;美国众议院于2020年6月发布《气候危机行动计划》,提出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实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10年减少88%、CO2 净零排放目标。

发达国家绿色壁垒倒逼我国石化行业加快低碳转型

由于具有技术创新和工业进程方面的优势,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壁垒从未停止。今年3月10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议案,计划自2023年起,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力国家的某些产品征收进口关税,且明确该机制将覆盖电力行业以及水泥、钢铁、铝、炼油、化工、造纸等高能耗产业,并对所有纳入欧盟碳交易体系的产品都适用。欧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议案涉及的炼油、化工产品覆盖面广,是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必将对我国石化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化行业单位能源碳排放强度仍有下降空间。CBAM实施后,若参照欧盟行业先进技术标准,我国石化产品将不得不通过额外缴纳碳关税才能进入欧盟市场,将面临出口成本增加、价格优势削减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如果按30美元/吨征收碳税,石化产品出口降幅可达12.39%,今年5月以来,欧盟碳价已超过60美元/吨。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多个行业交叉、关联、相互影响,出口受阻既会加剧部分石化产品过剩,又将引发相关行业连锁反应。

经济发展转型迫在眉睫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兼顾发展与减碳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仍与碳排放紧密关联。未来30年我国在实现碳中和的同时,还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与碳排放脱钩,进入转型升级的新时代。全球发达经济体经济发展已实现与碳排放脱钩,其中,欧盟已于1990年碳排放达峰,过去30年间,温室气体(GHG)排放较峰值减少20%,综合GDP增长约60%。美国于2007年碳排放达峰,13年来,GHG排放量较峰值减少10.8%,但综合GDP增长约67%。

碳市场进程加快驱动石化企业低碳转型

为了更有力地促进碳减排,国家加快推进更大范围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将更多能耗大、排放量大、排放源相对集中的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2021年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电力行业已进入首个履约期;5月,印发《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三份文件,进一步规范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活动,并于7月16日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预计石化行业2022年至2023年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届时石化企业面临转型发展,也面临碳排放量硬性约束,生产经营成本将进一步增加。

绿色理念推动石化转型升级

交通领域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使得社会大众对电动交通工具的接受度快速增加。2014年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从7.5万辆上升至136.7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据中国石油经研院2020版《2050世界能源展望》预测,2050年,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将达到80%。

全球范围内,2015年至2020年电动车销量每年增长近70%,2020年轻型乘用电动车销量占比约3.3%。IEA在《2050净零排放:全球能源路线图》中提出,全球净零排放情景下,2030年电动车销量约为现在的18倍,达到5700万辆。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交通领域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石化行业也将随之转型升级。

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为石化行业绿色用能奠定基础

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较2012年增长14.6个百分点。其中:水电3.7亿千瓦、风电2.8亿千瓦、光伏发电2.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2952万千瓦,分别连续16年、11年、6年和3年稳居全球首位。“十三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年均增幅10.6%,占我国总发电量比重从2015年27.2%上升至2020年33.9%。

我国全产业链集成制造有力推动风电、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近10年来,陆上风光发电单位千瓦平均造价分别下降30%和75%左右,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近年来全国新增用电量,主要由光电、风电等清洁电力供应。据统计,2020年并网风光发电量分别为4665亿、2611亿千瓦时,在全社会新增用电量中占比上升至9.7%。

技术为石化带来绿色机会

技术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的潜力,未来30年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发展空间巨大。

技术迭代迅速对石化行业转型和研发速度提出更高要求

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各行业技术发展速度加快,许多新技术新领域甚至几年就可实现一代技术更替。处于新兴技术前沿的国家和企业可能会抢先完成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而跟随者可能总是处于选择方向的落后状态。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石化行业应抓住机遇在窗口期快速转型。反之,一旦放慢转型步伐,维持传统技术的继续扩张,不仅错失转型抢占市场的先机,还将丧失同一起点的优势。

行业之间知识与技术的融合和协同发展正在推动各种可能

石化行业的关注重点从总规模和总产能的增加,转向产业结构升级、低碳发展和科技创新,市场对差异化、功能化、高端化和环境友好化产品、技术和服务的需求增加。而在技术迭代迅速、政策法规日益严格的时代,行业之间知识与技术的融合和协同发展尤为重要。看似不相关的领域日益融合,人工智能(AI)、生物技术和材料生产等技术的融合将得到加强,以实现快速突破和用户定制化的应用。这些跨界融合的技术平台可以为快速创新提供基础,推动各种可能。

低碳发展对石化技术、工艺设计等提出变革要求

低碳发展不仅是能源供应领域的重大转型,更是所有终端用能技术和设备的低碳转型,所有和能源相关的技术和装备都会出现新一代适应低碳零碳的根本性变化,率先实现低碳化将意味着全面的技术和市场领先。未来可再生电力将成为最具有竞争性的一次和终端能源,工业过程诸多环节都将被电气化替代,例如各种直接使用化石燃料的加热炉等。对于石化行业而言,随着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绿电成本的持续下降,电气化将是过程用能去碳的重要抓手,相应的基础设施、工艺技术、工程设备等都需围绕新型电气化进行调整和完善。

石化行业对先进低成本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及装备需求迫切

石化行业产业链较长,产业链各环节都面临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碳减排、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任务,这其中既包括本行业自身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技术,例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制氢技术、生物质化学品技术、废弃化学品循环利用技术以及先进节能技术等,也包括外部相关行业的技术,例如绿电供应等。由于目前我国自主开发的多数低碳技术仍处于示范甚至概念阶段,与行业内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差距。2020年全球21个大规模CCUS商业化运营项目中,美国占43%,中国还比较少,储氢材料、风/光等可再生电力相关设备仍依赖进口。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在此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总之,我国石化工业面临着发展与减碳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我国“双碳”目标明确,国家各部委积极推动各行各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落实,石化行业作为碳排放较高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刻不容缓。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化工品及新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产能也快速增长,碳排放将随之增加。

要实现我国石化工业减碳与发展协同互促,必然要经历复杂的政策、技术、市场和社会变迁过程,其中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研究和突破是根本。未来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只有把科技与产业有效结合,才能实现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低碳发展查看更多>碳中查看更多>石化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