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1年上半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制度构建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强,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节能“双控”压力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减排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新机制、新途径探索持续加强
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经济体系建设的各项要求进一步清晰。今年2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立足系统观念,对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等六个方面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出了任务要求,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提供了顶层设计。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生态环境部5月31日发布了《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对“两高”项目提出了严格环评审批、加快查处不合规“两高”项目的一系列要求。在推动增量绿色发展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5月25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要求控制县城建设密度和强度,防止盲目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和摊大饼式无序发展。在提供绿色金融支撑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4月2日印发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为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绿色项目提供了更明确的依据。
生态文明建设新途径的探索持续加强。我国首个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于5月12日在浙江挂牌成立。该中心以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为依托,主要开展绿色技术发布、咨询、洽谈和交易等工作。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的成立,对推动绿色技术“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和加速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二、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节能“双控”压力显著加大
今年上半年,我国水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总体较好。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1-6月,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1.7%,长江、黄河、珠江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3.5%,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4.3%,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4.5%,继续呈改善态势。但是,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成效尚不稳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有所下降,海河和松花江流域水质轻度污染的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面,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两年同平均增长5.5%;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0.5%,两年同比增长5.0%。半年同比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83,与过去几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2-0.5的历史相比,上半年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加,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的压力明显加大。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升格,开启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
去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新目标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以降低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意味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启了从1.0版向2.0版升级的过程,这意味着从过去以末端治理为主,开始转向源头管控、过程优化、末端治理、废物循环四个环节协同发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四类格局加快调整的新阶段。这一新目标、新任务,要求我国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把现代化国家的蓝图,确定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
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各项任务加快部署
为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新目标、新任务,今年5月26日,召开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会议并讲话,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
韩正同志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必须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在具体做法上,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要求要紧扣目标分解任务,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和督促地方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科学设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在工作方法上,要尊重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工作节奏。在责任分工上,领导小组对各成员单位、地方党委和政府、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
五、各部门、各地区和央企积极动作,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途径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自今年上半年开始,开始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谋划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保障方案,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使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进一步清晰。
在地方政府层面,今年上半年,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规划纲要中,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都被列入本地区的发展蓝图。其中,上海市提出力争2025年碳排放达峰,江苏省提出努力在全国达峰之前率先达峰,广东省提出了推动碳排放率先达峰。今年上半年,一批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本省碳达峰行动方案的编制工作。
在企业层面,不少央企率先加强了对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发展前景的战略研究。中国石化、国家能源集团、南方电网等央企启动了本企业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国家电网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央企的积极行动,对全社会形成碳达峰碳中和市场氛围发挥了促进作用。
六、碳达峰、碳中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日趋显著,绿色金融、碳交易等受到各方关注
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碳达峰、碳中和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将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引发一系列深刻调整。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资本市场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反应颇为敏锐,一系列新概念、新措施被纷纷提出。
在股市,碳中和概念股正在成为一个新的股市板块,被股票买卖双方高度关注。目前的碳中和概念股中,不少是石化企业、钢铁企业等碳排放大户。在信贷领域,绿色信贷的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2.5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3%,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在证券领域,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于今年4月22日发布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为绿色产业、绿色项目等募集资金(包括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企业债券、绿色公司债券、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多种形式)提供了重要参考。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今年6月22日发布了《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详细规定了碳排放权交易细则,碳排放交易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碳排放权将变成真金白银,进入市场开始交易。
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创新出来的一系列新概念、新手段、新工具,将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带来一系列新的影响,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速前行。
可以说,与环境污染治理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建设1.0版相比,以碳达峰、碳中和为重点战略方向的生态文明建设2.0版将影响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时间跨度更长,以2060年为目标新技术、新产业、新路径,正在给中国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创新活力。从2021年开始,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将激发更多产业、更多企业、更多地区加快迈入低碳发展的新轨道,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5月25日下午,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闭幕,第三次全体会议现场,《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票表决通过。这是全国首部以“生态文明之都”建设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杭州在超大城市绿色治理领域迈出历史性的一步。《条例》中首次将碳足迹管理
2025年5月19日,博奇环保承揽的新疆油田264万千瓦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项目(一期)煤电项目(以下简称“新疆油田项目”),在新疆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2×660MW电厂举行开工典礼,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建设实施阶段。新疆油田电厂PMT李经理、中电联孔经理、西北院项目总经理张波、广东天安监
5月21日,商务部关于印发《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励国家级经开区实施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积极参与绿证绿电交易,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水平。支持完善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探索推动企业使用绿证参与碳排放核算
5月23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会议指出,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3日,商务部印发《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商资函〔2025〕132号)。其中提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鼓励国家级经开区实施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积极参与绿证绿电交易,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水平。支持完善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产品碳
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会议指出,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
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会议指出,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
5月22日,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与紫阳县政府在紫阳县签订污水处理合作协议。紫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秦宗道与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董事长李瑞平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紫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燊、陕西水务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曹新红等人见证签约。签约前,紫阳县住建局和水务发展集团安康环保有限公司负责人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尊敬的参展商: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后,全国实施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要求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涉及的方面包括污染严重水体、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地下水污染、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等。随着“水十条”的深入
醒狮起舞迎盛会,5月20日,以“生态样板绿色标杆”为主题的南沙污水处理厂、鱼窝头污水处理厂项目合作签约暨开工誓师大会在南沙污水处理厂现场拉开序幕。活动由广州市水务局指导,广州市南沙区水务局主办,广业环保集团、中铁广州局等10家单位联合承办。广东环保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文,广业环保
引文:张峰,姜继双,李超,等.基于GHGP标准体系的输变电工程建设碳排放量化分析[J].中国电力,2025,58(4):205-215.编者按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的能源消耗与建材消耗所引起的碳排放是电力基建领域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推动输变电工程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减少输变电工程建设碳排放
5月15日,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鼓励工业企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从根源上减少碳排放。对建设分布式光伏、地源热泵
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我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增加,其波动特性对电网灵活调节提出更高要求。虚拟电厂凭借聚合分布式资源、快速响应调控的技术优势,成为破解系统调节难题、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创新载体。136号文明确提出“培育虚拟电厂等新型市场主
在电力现货市场全面铺开、需求侧管理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虚拟电厂正经历从政府邀约向市场化运营的深刻转型。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虚拟电厂的探索实践,推动其应用场景实现裂变式拓展,在促进能源高效利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来源:北极星售电网作者:北极星)2025年5月23
5月22日,以“共铸高质量,智赢高价值”为主题的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创新峰会首站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本次峰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行业伙伴、专家学者、企业领袖齐聚龙城常州,聚焦工商业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数字赋能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共促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共赢行业高价值,共启绿色智能新时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5月2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举办的2025第三届虚拟电厂运营与发展研讨会在安徽合肥隆重举办。会议以“破界聚能#xB7;智领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虚拟电厂技术的创新发展,助力能效提升和碳减排,引领虚拟电厂产业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天合富家受邀参会,并荣获“2025北极星杯虚拟电厂创新示范企业”、“2025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5月24日,由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和阳江市风能协会主办的海陵岛国际风能大会(2025)在广东阳江开幕。大会以“完善海上风电生态,打造国际绿能之都”为主题,围绕海上风电产业链协同发展、风电前沿技术与应用突破、绿能产业融合发展、智能运维与风险管理升级等核心议题,汇聚全球智慧,共享创新成果
初夏,在山东省东营市的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二氧化碳项目部生产指挥中心,当班职工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在40多公里外的莱113区块,刚刚运到生产区现场的一车液态二氧化碳被自动装卸进一个长10米、高5米的胶囊形状白色储罐中。“这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专用储气罐,莱113区块一共有两个
5月15日,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鼓励工业企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从根源上减少碳排放。对建设分布式光伏、地源热泵
近期,长峡电能、广东省电力开发、一道新能、上海电气、中碳航投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整理如下: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诚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中祥电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
在全球加速能源转型的浪潮中,隆基再下一城。近日,隆基与芬兰领先能源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将为其供应102MWHi-MOX10太阳能组件。这不仅是隆基在北欧市场的重大突破,更是践行绿色使命、助力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技术赋能助力芬兰绿色发展Hi-MOX10太阳能组件采用先进的背接触(BC)技术,量产组件效
2015年,两位博士姚冀众和颜步一从海外学成回国,联合创立纤纳光电,扎根钙钛矿光伏领域。十年来,纤纳光电始终是该领域的领军企业,致力于钙钛矿前沿技术研究、钙钛矿组件低碳制造和市场化应用,2024年的出货量达全球钙钛矿市场的52.2%。联合创始人合照及市场份额估算5月22日,杭州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志着我国“双碳”战略从目标规划全面转入落地攻坚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国网冀北党校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工作会
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3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预估不同增温和畜牧业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他们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