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日前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自2013年起,我国相继启动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以及福建等八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八年的试点经验积累,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碳市场配额分配、交易制度等方面的完善提供了重要支撑,也对促进试点省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探索达峰路径发挥了积极作用。
那么,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各地应如何利用碳市场手段开展工作,促进本地低碳发展?先前的试点碳市场省市又该如何利用全国与地方两个碳市场探索各具特色的脱碳路径?长远看,伴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稳步成熟,地方碳市场试点又将何去何从,下一步工作应如何做?围绕上述诸多问题,近日记者展开了一系列调研采访。
地方先行先试 夯实全国碳市场根基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全国性市场的顺利启动,地方碳市场试点经验“功不可没”。“地方碳市场试点运行以来,重点排放单位履约率保持较高水平,市场覆盖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国网能源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截至2021年6月,试点碳市场已覆盖钢铁、电力、水泥等20多个行业,涉及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
以北京为例,相关材料显示,北京市启动试点碳市场以来,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交易日趋活跃、碳配额价格稳健上涨,有力支撑了北京市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碳强度下降目标,2020年,北京碳强度为全国最优。截至目前,北京试点碳市场覆盖发电、石化、水泥、热力、其他工业、交通、服务业以及航空等八大行业,共有碳排放量超过5000吨/年以上的859家重点碳排放单位纳入。
湖北在碳市场活跃度与节能减排方面同样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在累计6个履约年度内,湖北试点在交易量、交易额、市场参与率、履约率等市场指标方面都位列试点碳市场前列,同时纳入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绝对量和强度实现了双下降,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减少二氧化碳1760万吨,16个行业中有14个实现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院长助理黄锦鹏对记者说。
上海亦通过建立完善碳市场交易系统和交易机构建设,优化完善交易规则和交易系统,形成了多层次碳市场。“上海碳市场的稳定运行进一步促进了上海碳市场配套产业的落地发展。”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地方碳市场先试先行的探索,为全国碳市场顺利开市以及继续深入扩大提供了经验支撑。“无论是北京、湖北,还是上海,各具特色的地方碳市场在碳市场配额分配、交易制度等方面都已建立成熟体系,均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运行夯实了根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潘荔说。
在黄锦鹏看来,地方碳市场试点时期,体量较小,且多为区域性分割市场,市场流动性不足导致无法形成有效均衡价格,也为全国碳市场的“一盘棋”布局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因地制宜碳减排 地方与全国协同不可少
那么,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地方试点碳市场下一步该怎么做?
今年3月,由生态环境部起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曾提出,条例施行之后将不再建设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存在的地方碳交易市场应当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
这一条款曾在业内引起热议。记者最新获悉,经过几轮讨论,这一条款或将修改为,全国碳市场建立以后,地方碳市场涉及的行业与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一致的,必须纳入全国碳市场。有地方特色的仍可保留,继续探索先行先试。条例有望在公开征求意见后,于今年年底前正式发布。换言之,试点碳市场仍将有望允许存在,并与全国碳市场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对此,杨素坦言,虽然全国碳市场已经启动,但地方试点碳市场仍有很大借鉴价值,其更符合本地排放特征,可以作为全国碳市场的有益补充。
黄锦鹏亦指出,由于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市场覆盖的行业有交叉,且全国碳市场的优先级更高,所以不可避免会压减试点碳市场的规模,但短期内,全国碳市场或将激发地方碳市场更大潜能。
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高能耗行业包括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八大行业。现阶段只有电力行业进入履约范围,其他七大行业仍只属于报告范围。
如北京碳市场主体覆盖电力、热力、水泥、石化、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等8个行业。其中,热力、服务业、交通运输并不在全国碳市场范围。而湖北目前纳入试点碳市场的行业更多达16个,其中涵盖了全国碳市场的8个行业,企业总数接近400家,覆盖了全省45%—50%的碳排放量。
以北京为例,有熟悉北京碳市场情况人士向记者表示,北京目前的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高校、医院等机构都是北京致力通过碳市场手段促进减排的重点单位,但目前看来,“这些排放单位不可能纳入全国碳市场。基于每个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不同业态结构,试点碳市场除了可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全国碳市场提供有益探索外,还可立足本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市场手段促进低碳发展。”
“当前全国碳市场虽然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但无论从覆盖范围、制度设计,还是市场运行方面都尚不完善,这就需要地方试点碳市场继续为全国碳市场提供先行先试的经验借鉴;且从当前各地碳市场表现力分析,地方碳市场活跃度相对较高,对推进地方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均有积极促进作用。”黄锦鹏指出。
在潘荔看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下,面对全国碳市场逐步完善,地方碳市场亦需要主动作为,寻找创新发力点,持续发挥地方试点碳市场对本地节能减排、能源转型等方面的倒逼作用。
既要并存 也要明确各自目标定位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重庆、湖北、广东等地政府已经明确了下一阶段试点碳市场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均在前期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深化。
公开材料显示,湖北省将持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碳市场建设,以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目标,研究扩大试点碳市场覆盖范围等工作,促进企业节能环保改造,倒逼落后产能转型;
广东明确“十四五”将继续发挥全国碳市场“试验田”作用,深化碳交易试点,探索研究上线更多交易服务措施,积极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
北京则表示“十四五”将开展碳减排专项行动,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
“全国碳市场不仅服务于国内高质量发展,也为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争取话语权。而地方碳市场目标定位除了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之外,还应赋予更多职能,尤其在双碳目标大格局下,要最大限度利用好碳市场这一政策工具,倒逼本地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进一步挖掘碳市场对低碳技术、绿色金融等推动作用。”黄锦鹏指出。
谈及各地要如何用好两个碳市场,服务自身减排目标这一话题,杨素认为,对于在已开展地方碳市场的省市,可以探索地方减排路径和地方碳市场的紧密结合,在覆盖范围、总量控制、配额计算方法等方面和地方年度减排目标相结合;在没有地方碳市场的地区,则需要测算全国碳市场对于本地碳减排目标的作用,对于不足的部分可以考虑出台其他措施激励企业减排。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目前,实现地方与全国碳市场协同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未来两个市场要实现有效协同,还需要深入研究。
有受访专家直言,“目前碳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全国性的减排目标,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十四五’或‘十五五’期间,尽快予以明确。与此同时,各地也应尽快抢占以碳市场手段促进碳减排的先机。
“当前全国碳市场在制度设计、系统建设和运行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其他行业的纳入时间表、试点配额如何消化等问题尚未得到进一步明确,这将影响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进程和地方试点碳市场的深化。”黄锦鹏认为。
地方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在衔接方面亦存在制度性障碍。“由于此前8个地方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法、交易制度、交易流程、碳价差别较大,远期看,各地方碳市场规则如何向全国碳市场规则统一,企业所持配额如何结转,也是地方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协同发展的一大难题。”杨素指出。
“地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既要并存,也要明确各自的边界和目标定位。”黄锦鹏认为,建议相关部门完善全国碳市场顶层设计,尽快明确全国碳市场八大行业纳入时间表、地方碳市场存续、地方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的关系、地方碳市场剩余配额的处理方式、地方交易所的职能定位等问题;各地方试点碳市场也要提前研判,明确低成本过渡的思路和具体路径,在配额分配、履约等方面可提前接轨,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减少两个市场衔接的额外成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12月31日发布关于动态调整深圳碳市场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公示,其中包含深圳碳市场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移出清单、深圳碳市场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变更清单两部分。详情如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动态调整深圳碳市场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公示根据《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陕西省纳入全国碳市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30家企业纳入名录,详情如下: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纳入全国碳市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通知陕环排管函〔2024〕82号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局:按照国务院《碳排放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人民币,下同)。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46053吨,总成交额18113576584.23元。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37027420吨,成
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也是《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后第一个履约周期,江苏省针对缺口企业多、履约时间短、配额价格高、处罚力度大等诸多因素,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发电行业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工作。一是提前分析研判。根据年度核查数据,提前开展配额分配分析预测,对缺口比较
近日,北京绿交所发布了《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交易主体、交易方式有关事项的公告》最即将开展的CCER交易细则进行了公布。相关内容中,最值得说的就是交易初期只允许挂牌交易。关于交易方式,其实在CCER交易机构确定之初就一直有人向我打听。因为不同的交易方式将决定投资者、开发者及项目
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公布上海市2025年度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其中发电行业30家,非电行业40家。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联合上海期货交易所共同编制上海碳价格指数,并于2024年12月19日起发布上海碳价格指数,为市场提供多元化价格基准(指数编制方案详见下文)。上海碳价格指数从上海试点碳市场各交易产品中,选取具有上海特色且交易稳定的产品作为指数样本,根据历史成交量加权,综合反映上海碳市场中
这份成绩单,亮眼!12月20日,中国大唐所属重点排放单位,100%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连续三个周期提前完成履约。10月15日,生态环境部印发配额分配及清缴通知后,面对紧迫的履约期限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国大唐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在第一、第二履约期工作经验基础上,持续优化完善碳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12月18日公布2025年度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的排放单位名录,北京市共有14家发电企业(天然气发电机组)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与上一年度相比无变化,应按照国家要求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送、核查及配额清缴工作。7家石化、钢铁、建材、民航(机场)等部分重点行业企业纳入
12月19日,广东能源集团所属22家控排企业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三履约期(2023年)碳排放配额履约清缴工作,标志着集团年度碳排放履约工作圆满完成。2024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4年度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及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集团克服履约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提前谋
通过艰难磋商,COP29最终达成了涉及资金、适应和减缓等一揽子内容的“巴库气候团结契约”,并取得了《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实施细则等成果,为“迷雾中的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来源:能源评论#x2022;首席能源观文/柴麒敏《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经验。资料显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绿能高地”。探索构建以风、光、生物质新能源发电为主体,以火电为基础,以储能为辅助,以电网为保障,加快构网型增量配电网建设,构建80%以上绿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西咸新区)建设经验。资料显示,西咸新区规划建设了氢合湾、双碳光伏产业园等特色产业聚集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含盖氢能、储能、电池等领域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持续提升绿色智能制造水平,3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经验。资料显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聚集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升至60%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超3000家,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经验。资料显示,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储能领域,50兆瓦/100毫瓦时的协鑫储能电站2024年6月投运,第2座50兆瓦/100毫瓦时的林洋储能电站计划2025年5月投运,预计年度新增工商侧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建设经验。资料显示,盐城抢先布局新能源融合示范。在大丰东沙岛海域率先规划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大丰200兆瓦风光同场、近海亚湿热气候光伏户外实证试点等项目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全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包头)建设经验。资料显示,打造四个新能源发电基地。通过基地化整体开发与分散式开发并举的发展模式,重点打造四个5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基地。2024年12月已实现新能源装机877.13万千瓦,占全市装机容量的44.24%,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张家口)建设经验。资料显示,在新能源产业上,引进华能、大唐、华电等电源开发企业130余家,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3700万千瓦,占全域电力总装机的87%,稳居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在大数据产业上,立足全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杭州)建设经验。资料显示,杭州探索制度创新。一是健全碳排放“核算+预算”制度,开展碳预算管理课题研究,启动碳预算管理前期工作,成功争取省碳效码试点。二是深化项目碳评价改革,开展项目碳排放评价课题研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建设经验。资料显示,铅酸蓄电池行业在湖州有着较长的历史,曾靠着低门槛的工艺和蓬勃发展的市场,一度成为主要发展产业之一。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湖州考察电池产业,鼓励湖州市走可持续发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建设经验。资料显示,建设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制定《深圳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规划(2024—2030年)》,建成深圳电力充储放一张网2.0,共聚合31万个充电设施、5100个5G储能基站、6000个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柜、487
为有效控制和逐步减少碳排放,推进深圳市规范化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工作,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地方标准,本文件可为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行政区域内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工作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江西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工作方案》部署了7个方面20项具体任务。一是完善碳排放相关规划制度。合理确定五年规划期碳排放目标,并细化制定有关方案。二是建立地方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合理分解碳排放双控指标,建立碳达峰碳中和
1月3日,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海南省发电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5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共11家。
为有效控制和逐步减少碳排放,推进深圳市规范化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工作,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地方标准,本文件可为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行政区域内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工作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12月25日发布关于2025年度重庆市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排放单位名录的公告(市生态环境局便函〔2024〕1744号),国能重庆万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等32家企业入选该名单。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5年度重庆市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排放单位名录的公告各有关单位:按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人民币,下同)。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46053吨,总成交额18113576584.23元。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37027420吨,成
浙江省桐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2月27日印发《桐乡市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桐建〔2024〕125号),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建筑领域碳达峰行动重点围绕标准提升、绿色建造、可再生能源应用、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绿色低碳乡村、绿色低碳生活六大领域,开展建筑领域碳达峰六大行动,制定22项具体任务。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24日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5年本市碳交易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碳排放监测计划、碳排放报告报送,碳排放核查与复查,配额发放,配额清缴,预配额发放,账户开设等工作,规范有序实施纳入配额管理单位的碳排放管理。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5年
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常州市城市管理局12月26日印发《常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常住建〔2024〕266号),以城乡建设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大力推动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打造绿色低碳社区、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建设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人居环境的需要,推进城乡建
12月25日,南通市政府关于印发全面推进美丽南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政发〔2024〕33号),其中指出,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基础研究及示范应用,加强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等核心技术攻关。还提到,推进“碳达峰六大行动”,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强化高耗能企业绿电
为规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收入管理工作,落实《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京政发〔2024〕6号)要求,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北京市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收入管理办法》(京财资环〔2024〕1704号),并于12月26日发布,详情如下:北京市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收
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也是《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后第一个履约周期,江苏省针对缺口企业多、履约时间短、配额价格高、处罚力度大等诸多因素,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发电行业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工作。一是提前分析研判。根据年度核查数据,提前开展配额分配分析预测,对缺口比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