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污染区水文地质剖面图
Fig.1 Hydrogeologic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ntaminated area
图2 布点图
Fig.2 Layout of sampling points
图3 丛式井纵向结构
Fig.3 Vertical structure diagram of cluster well
将采集的地下水样品于低温(≤4 ℃) 密封保存并及时送至实验室分析检测,检测项目为苯,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具体参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USEPA 8260C)。样品采集、运输和实验室分析过程均采取质量控制措施。由于研究地块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功能区保护目标中水质类别为Ⅲ类,因此地下水筛选值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
1.3 风险评估模型与参数取值
为简化计算,本次健康风险评估只考虑地下水中苯对人体的致癌风险,暂不考虑土壤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及地下水中苯对人体的非致癌危害商。地块所在区域的地下水被禁止开发利用,地下水不会被饮用,因此不考虑地下水饮用途径。采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9)推荐的风险计算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地下水的暴露途径为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和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
本研究中致癌风险可接受水平取1.00×10-6。参数参照HJ 25.3—2019,具体见表1。
表1 健康风险评估参数
Table 1 Parameters for health risk assessment
注:Dair为每日空气呼吸量;BW为体重;Cgw为地下水中污染物质量浓度;H为污染物亨利常数;IUR为呼吸吸入单位致癌风险;Da为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Dw为污染物在水中的扩散系数;AT为平均暴露时间;W为平行于风向的距离;Lgw为地下水埋深;EFO为室外暴露频率;hcap为毛细带厚度;hv为土壤包气带厚度;ED为暴露周期;EFI为室内暴露频率;Uair为呼吸带风速;LB为建筑物层高;ER为室内换气率;Lcrack为建筑物底板厚度;η为建筑物底板裂隙率;δair为呼吸带高度;θwc为毛细管层孔隙水体积比;θac为毛细管层孔隙空气体积比;θas为非饱和土层土壤中空气体积比;θws为非饱和土层土壤中水体积比;θwcrack为地基裂隙中水体积比;θacrack为地基裂隙中空气体积比。W、θas、θws、Cgw、Lgw以现场调查实测数据为主。Cgw取污染物的最大检出浓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地下水中苯的分布特征
不同深度地下水苯含量调查结果见表2,上层地下水中有17个样品检出苯,苯的平均质量浓度为347.4 μg/L,最大质量浓度为7 440.0 μg/L;下层地下水中有14个样品检出苯,苯的平均质量浓度为2 179.8 μg/L,最大质量浓度为30 000.0 μg/L。通常,在地下水多孔介质中,苯比水轻,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苯以浮苯和溶解态苯两种状态存在,由于重力分异的结果使得越靠近地下水面苯的浓度越高。但由于本地块上层地下水和下层地下水间存在弱透水层,污染物向上迁移受阻,下层污染物在弱透水底部聚集。调查结果证实该地块地下水污染严重,且相较于上层地下水,下层地下水中苯污染程度更为严重。
如图4所示,不同含水层中苯的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别,尤其是高值区不重叠,存在较大差异,这说明上层和下层地下水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污染来源。结合地块土壤污染分布特征,判断上层地下水可能是由于污染物以“跑冒滴漏”形式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上层地下水局部污染,并呈扩散趋势。而下层地下水可能是由于污染物通过带压下渗或通过局部存在的优先途径进入。
2.2 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见表3,不论是分层评估还是不分层评估,苯的风险水平均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1.00×10-6。不分层评估情景下苯的最大致癌风险水平为2.56×10-5;分层评估情景下上层地下水中苯的最大致癌风险为6.34×10-6,下层地下水为6.99×10-6。由此可知,分层评估时该地块地下水的最大致癌风险水平降低了约一个数量级;在分层评估情景下,尽管下层地下水中苯含量比上层地下水高数倍,但两者的风险水平基本一致,在同一个数量级。这是因为上层地下水埋深较浅,较易与人体接触,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危害,其风险相对较高;但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大,污染物迁移受到土壤阻隔,排除地下水饮用方式外,与人体直接接触风险逐渐降低。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研究也证实,污染源埋深对污染物扩散系数影响较大,对挥发性有机物在土壤中的扩散迁移速率影响较为显著,由此导致受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也不同。
参照《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 25.6—2019)要求反推修复目标值,各情景下的修复目标值见表3。不分层评估情景下地下水苯的修复目标值为1 174.0 μg/L;分层评估情景下上层地下水中苯修复目标值为1 174.0 μg/L,下层为4 288.0 μg/L。可见,分层评估情景下,下层地下水修复目标值提高了约2.7倍。
表2 地下水样品苯检测结果分析
Table 2 Analysis of benzene test results in groundwater samples
图4 地下水中苯分布
Fig.4 Distribution of benzene in groundwater
表3 地下水风险评估计算结果
Table 3 Risk assessment results of groundwater
2.3 不同暴露途径的贡献率分析
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和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途径的风险贡献率见表4。苯的主要暴露途径均为吸入室内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的途径,贡献率在99%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室内换气率低、空气流动比较弱,相对于室外,室内空气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稀释作用小。因此,对地下水苯污染场地进行风险控制与管理时,应避免和减少吸入室内空气以降低污染物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
2.4 地下水修复范围的确定
本研究采用ArcGIS 10.1软件对地下水中的苯浓度进行空间插值,以表3中计算的修复目标值为基准进行属性提取,确定地下水的修复区域,估算修复面积,结果见图5。分层评估情景下,上层地下水修复面积为29 100 m2,下层为38 600 m2;若不进行分层评估,上层地下水修复面积没有变化,但下层修复面积高达61 000 m2,比分层评估增加58%。可见,对地下水进行分层风险评估可大大减少修复工作量,降低修复成本。
2.5 基于分层评估的地下水修复策略
地下水修复技术分为异位和原位修复技术。常用的异位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抽出处理修复技术和两相抽提技术,原位修复技术包括可渗透反应墙、热脱附、化学氧化/还原、监控条件下的自然衰减技术等。参考相关研究构建地块地下水修复筛选矩阵,并对指标进行打分。地块的筛选矩阵见表5,综合考虑地下水修复目标值、地块水文地质及技术得分,上层地下水最佳修复技术为抽出处理,下层地下水为原位化学氧化/还原修复技术。
表4 地下水暴露途径风险贡献率分析
Table 4 Analysis of risk contribution rate of different exposure pathway
图5 不同深度地下水修复范围
Fig.5 Remediation area of groundwater in different depth
表5 地下水苯修复技术筛选矩阵
Table 5 Treatment technologies screening matrix for benzene
3 结 论
(1) 分层调查结果证实研究地块上层和下层地下水中苯浓度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高值区表现为非叠加状态,表明其潜在污染源有所不同。因此,开展地下水调查时需根据其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层调查。
(2) 地下水分层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上层和下层地下水中苯的健康风险值均高于可接受风险水平1.00×10-6。尽管下层地下水中苯含量比上层地下水高数倍,但两者的风险水平基本一致,且下层地下水修复目标值远大于上层。分层评估适用于存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地块,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分层评估考虑了深度变化及污染物迁移能力对地下水健康风险的影响,评估结果有利于有效筛选修复目标值,精准核定修复工程量。
(3) 苯的主要暴露途径为吸入室内空气中气态污染物途径,因此风险管控阶段应避免和减少吸入室内空气以降低人体健康风险。基于分层评估结果,上层地下水修复可优先考虑抽出处理技术,下层地下水修复为原位化学氧化/还原修复技术。可见,分层评估有利于后续的地块修复技术方案筛选,对此类污染地块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会议背景“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将电子信息材料行业发展列为重点项目,各相关机构、企业也开始在电子工业领域布局。科技的进步才能带领人们开启更好的生活方式,随着国家对芯片、新能源等行业的重视以及电子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超纯水这个概念逐渐被公众所熟知,而电子级纯水更是目前超纯水领域最重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征求《广东省污染土壤危险特性鉴别技术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本指引,规定了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过程中需按照固体废物进行管理的污染土壤危险特性鉴别程序和技术要求,为污染土壤危险特性鉴别方案、鉴别报告的编制及技术审查提供指引。为规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安徽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合肥市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4)的通知。其中指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十大重点工程”,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0个,建设城市公共停车泊位11万个,修复改造城市污水管网228公里,新增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30万吨。着力推进合肥水网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水利投资
5月11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落实国家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政策要求。大力削减煤炭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规政策文件对绿色低碳修复有原则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提出实施风险管控、修复活动不得对土壤和周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提出鼓励采用绿色的、可持续的和资源化修复。《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和《“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
2023年底,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绿色低碳修复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同志就《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定位和主要内容等,回答了记者提问。问:《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是土壤污染防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环境保护法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安排,受国务院委托,就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请审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新征程
作为广东省唯一且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南沙开发区近年来将协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充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减污降碳工作基础、重大战略平台优势以及气候投融资等多试点融合发展,在产业变革、能源转型、政策优化与能力提升、绿色金融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万里扬广东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开工4月11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西江产业新城的万里扬高明独立储能项目举行动工仪式。该项目占地38亩,总投资8亿元,计划建设200MW/400
4月16日,肇庆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全面深化政企合作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肇庆市政府与广东电网公司将围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绿色能源基地”深化合作,主要包括实施“电网投资跃增计划”、推动新型能源体系
4月17日,南网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指出,未来公司将实施“纵横战略”:纵向深耕低空经济领域,横向覆盖电网全场景作业,把机器人及无人机业务打造成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管家”,推动能源电力产业向更高阶智能化阶段迈进,通过AI应用实现价值的全面提升。有投资者提问南网科技在储能方
4月17日,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印发《江门市电网专项规划(2020-2035年)修编(2025年版)》的通知。其中指出,十四五”前三年,江门市220kV及以上主网架已形成以500千伏为核心的“五核十环三分区”网架结构。规划还明确2025年目标,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大力推动交通大会战,打造珠西综合交通枢纽
在我国大力推进清洁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时期,电力装备的可靠性与先进性成为行业焦点。4月7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抽水蓄能成套设备开盖检查在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展开,西开电气首台套抽水蓄能电站机组用成套开关设备迎来了三年运行的“大考”,众多电力行业巨头——南网储能、中广核新能源
4月11日,广东管道洪湾电厂二期供气项目顺利完成置换、升压、稳压、设备调试等试生产流程,标志着广东管道正式具备向下游洪湾电力二期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下称洪湾电力二期)供气条件。洪湾电厂二期供气项目是广东管道为保障洪湾电力二期机组用气需求而建设的配套天然气输送工程。项目在原洪湾末站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1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西江产业新城的万里扬高明独立储能项目举行动工仪式。该项目占地38亩,总投资8亿元,计划建设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项目由浙江万里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将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力调频调峰的重要枢纽。项目采用具备快速调频、无功补
当前,位于广东梅州、肇庆、惠州、茂名等地的抽水蓄能工程正加速推进,“进度条不断刷新,从今年起,4座抽水蓄能电站将陆续建成投产,推动广东年内成为全国首个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份。电站建成后,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136.8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62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变速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