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把灾害转变为经济数据,这是刘劲近期关注的课题。
就在长江商学院的第十二届青投论坛举办之前不久,水患突袭河南,除了伤亡之痛之外,经济损失的蝴蝶效应已经在7月份的统计局经济数据中显现。8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7月份,受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和国内汛情、疫情影响,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
在青投论坛结束后,刘劲接受了MIR专访。他表示,当大家还在聚集“双碳”政策的落地影响时,我们需要站在更长期的视野来看,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显著,碳达峰、碳中和将只是这种趋势前行的一个政策指引,而对于商业世界来说,或许大家还没有意识到气候和环境的变化究竟会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意。
核心是碳排放价格
在刘劲看来,一切问题的核心,还是要回到成本上来。“如果减碳的成本只是一两美元每吨,那么大家努努力都可以完成。但是,按照美联储的数据,目前减碳的成本是六七十美金。这就不是大家稍微努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了。”刘劲说,大家都不愿意做碳中和,核心还是经济问题。
刘劲表示,“人类的经济发展完全是跟能源的利用紧密相关的,它们两个的相关系数是90%,也就是说你如果要过更富裕、更好的生活的话,你用能源一定是更多的;你的能源用得更少的话,你的生活一定会更差。”
换句话说,如果要减低排放,意味着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然而,当全球都还困于新冠疫情时,经济增长本来就压力倍增。“因为这个原因,所有国家都不愿意减排。”在刘劲看来,减排问题事实上是一个观照全球变局的钥匙。
对于刘劲来说,他所看到研究数据已足够让人警惕。“我们把数据做了一个比较,如果我们现在在疫情当中,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损失是6%(2020年)。如果我们面对全球气侯变化不做任何举措,以后2100年,每年就等于一场新冠疫情,而且是持续性的。从规模上来讲,它对经济的损失是大过于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
减碳的节奏
刘劲同时也对当下一些企业存在的运动式减碳提出了警示,在他看来,运动式减碳和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事实上是背道而驰的。
2021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碳达峰、碳中和。当时的提法是:“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发展新能源。”
而一个季度过去,在今年7月30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强调,要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很显然,一些地方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动作走样变形的情况。
刘劲说,碳达峰、碳中和所设立的时间点要求,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领悟其中的节奏。
“到2030年才是碳达峰,之后30年才是碳中和。这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什么要留出这么长时间?还是回到之前,碳排放本质上是经济问题。中国目前的基建还没有完成,经济增长还需要比如基础设施、工业建设等地方,在这个阶段运动式减碳,显然是不对的。我们的企业家,需要更加准确理解政策的含义。”
在刘劲看来,对于碳排放博弈,本质上是谁应该为碳排放负责的问题。这种博弈既存在于国际之间,同样存在于从产业到公司乃至于到企业内部的决策单元。
减碳的博弈
MIR:为什么减碳在近年来成为了国内宏观政策的关键词?
刘劲:到底谁应该负责减排,这里面有很多的讨论。如果你看现在的排放,亚洲是世界第一。如果按国家来说,中国是全球排放最大的国家,排放占全球的34%。但要从历史角度看,空气中大部分的二氧化碳都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这里面就有很核心的博弈。
中国的排放目前是全球第一,排放当然跟能源的消耗有直接关系。2007年,中国的排放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能源的第一用户。但从人均角度可以看到,中国目前人均能源使用只有美国人的四分之一,日本人的一半,韩国人的一半。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中国人也是人,美国人也是人,你用那么多的能源你当然应该减排;美国人说你那么多的人,你当然应该减排。所以说这是另外一方面国际的博弈。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是有核心矛盾的。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我要减排,中国人说要过更好的日子,所以我肯定现在不能开始减排。印度人说我更不能减排了,我现在的排放才是中国人的四分之一,我还要排放更多。但发达国家说你们有那么多的人,全球50多亿的人都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所以你们应该承担起责任,这是两个巨大的博弈。
但如果全世界人民都做一个美国梦,都想像美国人那样生活,世界会变得非常热,这是无法持续的状态。因此,如何解决这些博弈,这是全球治理的核心问题。
MIR:减碳的办法有哪些?
刘劲: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讲只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降低新能源的成本。比如说光伏和风能成本低的话,你不用任何刺激,大家自然而然就会用新能源。这个成本是非常重要的,科技的进步极端重要。在科技还没有到位之前,政府要用补贴的方式降低新能源的成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方法二:增加碳排放的成本。你想让社会用新能源减排,要让大家做一个自愿的选择,如果把碳排放的成本升到足够高,既使技术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大家也会转到新能源上来。所以这是两个大的方向。
如何来增加碳排放的成本,基本的概念是给碳排放上税,可以用行政化的方式上税,比如钢铁行业、其他的制造业,排放一吨要多少钱的税,这是一种方法,这种行政方法往往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效率低下。
另外就是用市场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说中国整体的碳排放,一年只能排这么多碳,通过建立一个碳排放市场,通过交易产生市场价格,实际上这种价格也是碳税,是社会给碳排放企业上的税,目前在中国是非常低的,基本上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企业行动指南
MIR:在宏观层面的博弈之外,对于公司组织来说,减碳意味着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刘劲: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明确的是,减碳是一个董事长命题,不是C什么O或者简单的社会责任部门的事情。
像这种层面的考量,必须是一个公司最高层的决策。只有站在完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上来想这类问题时,他才能想清楚。你给任何一个副总或者甚至只给CEO都没有用,一定是公司董事长,或者说最高的决策层董事会议题。要不然,这种投入,一般公司肯定是做不到的。
但对于这一类问题的思考,在国内的企业中普遍是很稀缺的。比如说现在我们看到,像这种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但企业本应该早有这种意识。如果马云在5年10年前有这种前瞻性的想法,阿里巴巴现在不会有这么大的麻烦。
MIR:减碳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带来什么机遇?
刘劲:为什么中国非常支持控碳,加入巴黎协议等,为什么邻国印度就不愿意做这个事情。大国担当的问题、能源安全问题、经济发展问题都很核心。
另一点是在新能源领域,如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中国在全球都是非常领先的。所以说这里面就有意思了,如果全球都要减排和去碳的话,对中国的商业、产业意味着非常巨大的机会。
我算了一笔账,如果碳的价格是每吨75美金,也就是每年大概有3万多亿美金的市场。如果都做这个事,中国可以真正做到产业上的跨越,目前像光伏、风能和新能源汽车已经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而具体落到产业,以新能源的发展为例,像风能、光伏,如果有足够能力把能量储存下来,就可以很大意义上解决消纳问题。所以,储能市场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市场。
产业政策的价值
MIR:此前对于新能源的产业政策,学界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今天我们如何评价?
刘劲:这就需要回到我们怎么理解产业政策。一般通俗的理解,产业政策实际上出现在市场失灵的时候。现在没有绝对的、不被产业政策干预的市场,比如特斯拉在美国,同样也是得到了产业政策支持的。
只不过说,他的产业政策方式和我们有些不一样。比如,现在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特斯拉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卖碳排放指标,这种碳排放指标就是产业政策。
退回到中国市场,我觉得近年来我们的新能源产业政策是非常成功的。如果不是此前产业政策的支持,今天中国的新能源领域绝对不可能跑到如今的位置。
这和双碳政策其实是一样的;从微观看,可能每个人都觉得我现在的日子还不错,所以市场并没有动力去解决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下的真正大问题——比如气候、环境变化。因此,这是必须要由政府出面来解决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产业政策是必须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导语】2025年4月15日,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以下简称“江苏滨海港项目”)4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这一江苏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能源项目(即2024年江苏省能源电力保供“头号工程”)全面实现“双投”目标,是今年江苏省内首台竣工投产的百万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光伏的建材就是让建筑既体现它的功能性、美观性,同时这个建筑能够发电。我相信零碳建筑未来会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潮流。”近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参加央视财经频道“绿”动未来#x2014;#x2014;《对话》栏目录制时表示,全球深度脱碳的大背景下,零碳建筑将成为潮流并对全球深度脱碳意义重大。当天的
4月29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随着最后一组光伏发电单元完成调试发电,中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80兆瓦,配套建设一座110千伏靖海陆上升压站和18兆瓦/36兆瓦时的储能系统,年平均可提供清洁电能约3
从中建六局交通建设公司官微获悉,4月26日,由中建六局交通公司承建的申能新疆塔城和布克赛尔县200万千瓦光伏项目(标段一)在各标段中率先开工。据悉,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属于大型光伏PC项目,项目直流侧装机容量为616.07MWp,交流侧装机容量498.9MW。项目建成投
氢能凭借其零碳排放、能量密度高、应用场景多元等突出优势,正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核心赛道。但是,储氢技术始终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如何才能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近日,从扬州大学获悉,该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团队提出利用原子团簇促进以甲酸为载体的液态储氢新方案,为制氢、储氢等关键技术的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4月26日,由中国电建北京院总承包的内蒙古最大光伏草业项目——商都县150万千瓦光伏草业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为调整内蒙古地区能源结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培育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的动力。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十八顷镇,光伏区总占地面积约4141公顷,项目规划交流侧装
4月29日,由晶澳智慧能源承建的北京中海广场23.4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运行。项目由晶澳智慧能源与三菱电机电力机电装备(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打造,通过在中海大厦中楼屋面铺设60块385Wp单晶硅轻质柔性光伏组件,实现直流侧装机容量23.1kWp,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接入低压电网,通
4月23日至25日,韩国国际绿色能源展(GreenEnergyExpo2025)在韩国大邱EXCO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本次展会隆基携高效、高可靠的BC组件重磅亮相,以创新实力再次成为展会焦点。眼见为实,BC实力惊艳全场在隆基展台的核心区域,BC组件的动态演示吸引了众多观展者驻足。现场与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工作通知。通知指出,本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满足申报条件的单位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和全面覆盖的原则,采取自评价或委托具备评价能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智慧岛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和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资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4月27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该指南规定了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内容和绩效评价,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以及省级、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开展零碳园区认定工作。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北汽福田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披露,福田将在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2024年12月,陕西省发改委组织开展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经案例征集、筛选、评审等环节,评选出了14个典型案例。近日,陕西省发改委印发了《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咸阳市以林业碳汇“344”模式探索区域碳中和路径》的实践案例经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工作通知。通知指出,本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满足申报条件的单位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和全面覆盖的原则,采取自评价或委托具备评价能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智慧岛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和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资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4月27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该指南规定了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内容和绩效评价,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以及省级、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开展零碳园区认定工作。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北汽福田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披露,福田将在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原文如下:工业
交通运输和能源行业都是国家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也是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点领域。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率先建成交通强国具有十分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解读《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