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0年9月22日以来,四川省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根据公开信息汇总分析了相关情况,期为各界提供参考。
一 坚持高位引领,党委政府多次研究部署
省委省政府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重要工作议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部署考虑。3月26日,省委常委会会议要求,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5月8日,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聚焦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推进节能降碳,推动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6月29日,省委常委会会议提出,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建设集气、水、风、光为一体的现代能源网络。7月7日,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暨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明确,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立绿色低碳高效能源体系。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省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要求,科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安排。
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推动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1月6日,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要求,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增绿,全力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持续优化。6月29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强调,将碳达峰碳中和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省绿色发展工作委员会2021年第一次会议要求,推动能源低碳化,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发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首次将降碳要求纳入督察范范畴,黄强省长在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都市动员汇报会上强调,坚持规划先行,严禁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决不能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由乱投钱搞“烂尾工程”。
二 开展基础研究,早期分析成果陆续出炉
省委省政府决咨委、省政府参事室、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科技厅等部门围绕碳排放情景模拟预测、碳排放指标预算分解、碳达峰路线图、重点领域达峰路径、能源低碳转型、“两高”项目管控、重大市场机制建设等主题,启动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产出一批早期决策参考成果,有效支撑全省和重点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规划政策制定。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四川省绿色发展专家库专家名单,启动绿色转型引领下四川碳达峰路径研究项目研究。
三 注重部门推动,系列行动方案有序制定
省发展改革委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全省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制定。会同经济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召开全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推进视频会议,深入论证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强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通报“百家”“千家”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考核结果。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印发实施《四川省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方案》《关于组织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生态环境厅召开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进会、市(州)二氧化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制定《关于切实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通知》。加快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印发《区域“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编制大纲》,谋划布局各类近零碳排放示范区试点建设。会同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林草局印发《四川省积极有序推广和规范碳中和方案》。启动开展市(州)政府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评价,推动将用煤、用能和降碳要求纳入市(州)“三线一单”优化完善成果,完成21市(州)温室气体清单技术审查。开展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启动碳排放配额预分配。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规范》。编制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实施意见,召开征求意见会。推动重点区域布局温室气体监测站。
省能源局将碳达峰碳中和摆在能源革命的突出位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召开全省能源工作视频会议,要求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统筹推进水电和新能源开发,抓好“水风光四川”建设,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光伏、风电资源开发若干指导意见》,提出规划建设金沙江上游、金沙江下游、雅砻江流域、大渡河中上游4个风光水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到2025年底建成光伏、风电发电装机容量各1000万千瓦以上。印发《关于做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楼宇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发展,规范区域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发展。
重点用能终端领域主管部门发挥行业优势,加快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经济和信息化厅召开四川省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交流座谈会,加快编制工业及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降碳指导文件。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全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推进工作视频会议,印发《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质量五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40%,装配式建筑单体建筑装配率不低于50%,建成一批A级及以上高装配率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农业农村厅牵头编制《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开展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提出实施系列绿色低碳行动。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成都分行开展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调研,人行成都分行实施《四川省碳减排票据再贴现专项支持计划》,指导金融机构运用央行再贴现资金加大对碳减排企业的融资支持。省国资委举办四川国资国企碳达峰碳中和主题活动,发布全省首个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关于省属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省林草局印发《四川林草碳汇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体系,森林蓄积量达到21亿立方米,林草碳汇项目总规模达到3000万亩。
四 强化地方行动,区域转型路径加快成形
成都市提出,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率先实现碳达峰,加快建设碳中和“先锋城市”,提出坚持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领,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牵引,推动能源清洁化、交通智能化、建筑低碳化、空间集约化、生活绿色化。
宜宾市与宁德时代签署全方位深化合作协议,以在宜宾三江新区全面建设宁德时代西南中心为重点,围绕四川时代生产基地及产业链,建设宁德时代西南运营总部、研发中心,打造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乐山市将光伏产业作为“一号工程”,加快打造“中国绿色硅谷”。
成都市蒲江县明确,2021年8月底前形成总行动方案+城市、能源产业、交通、生态碳汇、绿色建筑、绿色生活方式6个专项规划的“1+6”行动体系;以“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生活方式、森林湿地固碳”为路径,落实“四降两提”重点任务,全力建设碳中和天府森林公园城市。四川天府新区联合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打造沉浸式碳中和展示体验场景,共建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碳中和示范区。
五 优化产业布局,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成势
准确研判新形势下的产业发展机遇,抢占产业发展先机。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暨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提出,高质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先进水平的沿江清洁能源走廊和产业集群。省委书记彭清华在驻川金融机构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鼓励多种资本参与绿色投资,推动绿色资源资本化。副省长李刚在乐山市调研时指出,要充分研判新一轮产业变革趋势,抢抓机遇,超前谋划,努力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中抢占一席之地。
加快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重点低碳产业培育。省领导联系指导清洁能源产业机制2021年度第一次联系会议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发挥机制优势,努力为全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一批大型水电项目陆续投产,6月16日,世界第七大水电站——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全部12台8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可年均替代减排二氧化碳3050万吨;6月28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6月30日,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采用EPC(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建设的水电工程——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省领导联系指导节能环保产业机制2021年第一次联系会议审议《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2021年工作要点》《2021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项目名单》,年产300兆瓦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项目落地雅安。成都市提出构建碳中和产业生态圈。
社会资金加快向低碳集聚,绿色金融迈向2.0时代。四川机场集团、雅砻江水电参与发行全国首批碳中和债券。签署中航成都碳中和产业基金,将采用产业投资、项目招引、产业培育等多种方式,推动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的深度融合。全国首单区县级碳中和绿色中期票据在成都新都区发行,发行规模为0.66亿元。
市场主体积极响应,新产业新经济发展与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协同推进。成都市举办第三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开辟“低碳馆”特色展区。2021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在川举行,聚焦“链接与重置:碳中和愿景下产业新势力”。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协会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生态下四川企业低碳发展之道研讨会。省绿色发展促进会、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举办2021年首届绿色沙龙,四川联合环保产业联盟举办“碳达峰、碳中和与环保产业发展”专题报告会,探讨绿色发展新机遇。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研发“电碳”监测模型;通威集团启动碳中和规划,计划2023年前实现碳中和;凯盛(自贡)新能源太阳能新材料一期项目在自贡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投产点火;全省首艘新能源船舶“用久之星”投用;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发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倡议,全国最大短流程炼钢企业四川冶控集团揭牌成立。
大力发展氢能经济,构建氢能产业生态圈。成都市郫都区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开工东方氢能产业园项目,加快打造西部氢能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内江市成功签约西部首条氢燃料电池重卡示范线项目,川威集团运输原材料开始采用“氢”车。凉山州西昌市启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营,投运10辆东方电气和成都客车联合研制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配套建成一座日加氢能力500公斤的固定式加氢站。成都市纵横股份交付氢动力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CW-25H。
六 突出科技创新,各类创新平台加快布局
强化科技碳达峰碳中和支撑作用。6月15日,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通过《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提出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推动低碳前沿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体系、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加强碳中和技术创新交流合作,举行2021(第十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行暨碳达峰碳中和院士专题对接会、碳中和技术创新高峰论坛等系列高端会议和展览。省环境科学学会、省环境保护政策法制研究会、省循环经济协会等机构推动设立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专委会,举办学术研讨会。
推动打造重大研发平台。推动在四川天府新区布局建设碳中和实验室。四川大学、东方电气等单位联合成立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四川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揭牌成立,加快布局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三大研发方向。
七 营造社会氛围,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声。《四川日报》刊发《碳达峰碳中和 四川全力破题探索转型路径》《实现“双碳”四川有基础有条件 专家院士把脉支招 》。生态环境厅策划《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四川“双碳”进行时》,发布“2020年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大事件”。省统计局发布《“建党百年数说四川”系列之九——能源发展成就辉煌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成都市推动编制《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报告》《低碳成都100案例》,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发布《四川省绿色低碳形势与展望(2020)》。“四川生态环境”“碳惠天府”“四川节能”“四川环交所”等微信公众号传播活跃。成都市“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上线启动仪式举行,同步登陆微信、支付宝、微博、抖音等。“点点碳中和”微信小程序支撑大型活动碳中和,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碳中和大数据园区雅安大数据产业园,诞生碳中和婚礼等新场景。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兴业银行成都分行签订“碳惠天府”碳中和公益行动认购合作协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工作通知。通知指出,本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满足申报条件的单位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和全面覆盖的原则,采取自评价或委托具备评价能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智慧岛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和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资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4月27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该指南规定了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内容和绩效评价,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以及省级、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开展零碳园区认定工作。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北汽福田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披露,福田将在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原文如下:工业
交通运输和能源行业都是国家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也是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点领域。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率先建成交通强国具有十分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解读《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4月23日至25日,韩国国际绿色能源展(GreenEnergyExpo2025)在韩国大邱EXCO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本次展会隆基携高效、高可靠的BC组件重磅亮相,以创新实力再次成为展会焦点。眼见为实,BC实力惊艳全场在隆基展台的核心区域,BC组件的动态演示吸引了众多观展者驻足。现场与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工作通知。通知指出,本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满足申报条件的单位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和全面覆盖的原则,采取自评价或委托具备评价能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智慧岛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和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资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4月27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该指南规定了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内容和绩效评价,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以及省级、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开展零碳园区认定工作。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北汽福田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披露,福田将在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2024年12月,陕西省发改委组织开展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经案例征集、筛选、评审等环节,评选出了14个典型案例。近日,陕西省发改委印发了《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咸阳市以林业碳汇“344”模式探索区域碳中和路径》的实践案例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两高”项目能耗替代管理办法》意见的通告。文件明确,替代获取的主要途径包括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以下简称绿电)、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两高”项目能耗替代管理办法》意见的
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原文如下:工业
4月28日,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相关解读如下:
北极星环保获悉,4月28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
2025年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主论坛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8位院士及行业顶尖专家,聚焦新型储能关键材料、储能系统安全保护、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氢能发展战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
2025年4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欣旺达智慧能源公司研发的深圳百兆瓦级多能耦合虚拟电厂项目成功入围源头减碳方向示范项目,标志着公司在智慧能源领域的创新实力获得国家认可,也是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道路上的一次积极创新。作
日前,《安徽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印发。《方案》提出,2025年全省10个以上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到2027年全省50个以上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形成5个以上典型案例,降低锂电池、光伏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全文如下:安徽
为贯彻落实国家工信部和省经信厅关于2025年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要求,加快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改造,持续推动工业能效提升和碳排放降低,现组织开展全市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要求(一)诊断范围。聚焦高能耗行业且年耗能1000吨标煤(含1000吨)以上的工业企
2025年4月21日16时15分,成都市第六再生水厂一期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首个“光伏+再生水厂”示范项目,通过“水上发电、水下治污”的立体化布局,实现空间资源集约利用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标志着成都环境集团在绿色低碳转型和环保产业创新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何投资“光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