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峰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特聘研究员王敏团队合作研发出一种新方法,实现了在200摄氏度的较温和条件下,将木质纤维素等生物质资源高选择性转化为生物甲烷,为生物质资源利用开拓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焦耳》发表。
“该研究大约历时两年时间,为生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王峰对《中国科学报》说。
甲烷大规模生产存难点
生物质资源是自然界唯一且大量存在的可再生有机碳资源,富含种类丰富的C-C键和C-O键。
“如果能实现生物质中的C-C键和C-O键高选择性断键,就能够获得甲烷、甲醇、乙醇等各种各样的重要能源化学品。”王峰说。
中国是农业大国,可利用的秸秆等植物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和2016年的农作物秸秆产量均在7 亿吨以上。然而,目前大量植物生物质资源并没有有效的利用方式,其中一部分被就地焚烧,不仅造成了生物质能源的浪费,而且易引发大气污染等多种环境问题。
甲烷是一种重要燃料,也是一类必不可少的化工原料。将生物质资源在温和条件下高效转化为甲烷,不仅能降低废弃生物质的堆积或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能作为对天然气工业的一种补充,实现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希望能探索出高选择性生物质甲烷化的技术。
记者了解到,传统的生物甲烷制备有两种方式,一是高温催化方法,往往需要两三个步骤串联,包括400摄氏度以上高温下生物质气化过程、300摄氏度以上的混合气体甲烷化,以及最终的甲烷纯化过程等。这一系列步骤的反应条件苛刻,对设备要求较高,能耗较大。另一种方法是生物工程技术,通过厌氧发酵过程产生沼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王敏表示,虽然国内外在厌氧发酵这一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但大规模建设沼气工程仍然存在诸多难点。此外,微生物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通常含有30%~55%的二氧化碳,不仅降低了沼气的热值,而且会对气体运输的管道造成腐蚀。
一般来说,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微生物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必须经过气体净化,才能转化成为高纯度的生物甲烷。
王峰表示,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将生物质资源直接转化为高纯度的生物甲烷成为团队的研究焦点。
“缺陷美”提高催化效率
从化学分子结构看,生物质能源富含的纤维素由许多种类丰富的C-C键和C-O键链接而成。理论上只需要将这些分子中的C-C键和C-O键选择性切断并加氢,就能够获得甲烷。在这一过程中,催化剂就像一把剪刀,把大块的纤维素剪成“小不点”。但催化剂不计其数,功能和效率各异,寻找符合条件的催化剂犹如大海捞针。
“催化剂的筛选以及催化过程的原位表征是此次研究的难点。”王敏说。
为此,研究团队尝试了各种不同载体,通过调控不同的金属负载方式,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的金属/载体类负载性催化剂,并检测了它们将生物质资源直接甲烷化的能力。
多次尝试后,研究人员发现,负载金属钌纳米颗粒的二氧化钛催化剂与生物质分子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生物质分子可以被这种催化剂的晶格氧氧化成二氧化碳,并在催化剂上生成氧缺陷。随后,在二氧化碳加氢还原成甲烷的过程中,裂解出的氧原子填充氧缺陷从而恢复催化剂。
“这就像击鼓传花一样,形成了一个闭环,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了甲烷转化所需的温度。”王敏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催化过程在温度低至120摄氏度时,依然可以稳定催化甘油水溶液产生生物甲烷,大大降低了反应“门槛”。
应用还需完善技术路径
目前,人类迫切需要发展绿色的能源开发、利用方式,但这项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接下来还需进行工业放大试验,将这一催化过程放大至工业生产级别,同时还有许多研究问题需要解决、许多技术实现路径需要完善。
“技术相对成熟后,还需要考虑成本问题。”王敏说,虽然农业秸秆等废弃生物质资源储量丰富,但是收集和运输的成本对利用这项技术生产的生物甲烷的最终价格影响很大,高昂的成本也会影响该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王敏表示,废弃生物质资源大多集中在农业发达地区,可以考虑在这些地区或生物柴油等产业链结合密切的区域建立小型甲烷生产厂,将大量废弃秸秆、产业链副产物,或收集起来的厨余垃圾等作为原料制备生物甲烷,先行先试,验证效果。
可以肯定的是,应用这项技术之前需要综合考虑整个过程的经济收益,才能推广应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9日,上海市发改委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501号提案进行答复,下一步,上海市将加快构建绿色甲醇自主经济型全产业链。一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为高产、低碳的生物质燃料种植提供技术保障,持续攻关培育能提供绿色甲醇原料的作物以及耐盐碱的作物。二是做好生物燃料种植基地的
2025年5月15日,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在此拉开帷幕,全球新能源领域的目光汇聚于此。在这场技术与理念碰撞的盛会上,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951.SZ)(以下简称“金时科技”)携子公司四川金时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时新能”)首次以新能源企业身份亮相(展位号14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8日,广东佛山生态环境发布有关于佛山降碳减污之路的报道,绿色制造与产业转型以及重塑工业DNA。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市共有3个绿色工业园区、91个绿色工厂、30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总数位居广东省前列。其中,蒙娜丽莎陶瓷通过技术创新,投产了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
2月13日上午,成都锦兴世纪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昆玉经开区在昆玉市创新创业中心隆重举行了0.6GW光伏发电制氢合成绿氨建设项目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30亿元,其中:建设0.6GW光伏发电制氢合成绿氨建设项目总投资26亿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规模化生物质甲烷制绿色甲醇示范项目总投资4亿元。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2月12日凌晨,兴山县环兴垃圾焚烧发电厂点火运行,这对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区域垃圾协同处理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兴山县以打造三峡库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目标,在遵循“户分类,村保洁,镇收集,县转运,企处理”城乡垃圾一体化清运基础上,积极探索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发改环资〔2024〕1812号,以下简称《目录》),遴选公布了112项先进适用绿色技术,对加快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5月23日,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双方就深化企地合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座谈交流。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倪嘉宇,鄂尔多斯市委常委、秘书长额登毕力格,副市长邬建勋参加会见。王树东对李理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感谢鄂尔多斯市委、市政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9日,上海市发改委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501号提案进行答复,下一步,上海市将加快构建绿色甲醇自主经济型全产业链。一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为高产、低碳的生物质燃料种植提供技术保障,持续攻关培育能提供绿色甲醇原料的作物以及耐盐碱的作物。二是做好生物燃料种植基地的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CBC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议程产业背景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型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加入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利
4月29日,国能胜利电厂与生物质燃料供应商正式签署2万吨牛粪燃料块采购合同,成为国家能源集团系统内首家实现规模化采购生物质燃料的发电企业。此次签约不仅标志着该厂生物质燃料可持续掺烧体系取得关键突破,更为实现“年度掺烧5万吨”战略目标构建起完整的供应链支撑。本次生物质燃料采购创新采用:
2025年4月21日至23日,第26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万容科技,深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20年,受邀携城乡废弃物资源循环低碳体系“三岛”模式精彩亮相。凭借技术创新和产业实践的卓越表现,万容科技荣登环保科技TOP100企业榜单,并通过主题演讲和战略合作签约,引发行业高度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甘肃庆阳西峰工业园区内,伴随着隆隆机声,龙源(环县)新能源有限公司西峰分公司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绿色燃料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正式开工。作为甘肃省“十四五”绿色能源转型的重点工程,该项目的建设,标志着西北地区在生物质能与绿氢协同利用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
3月1日,中能建旗下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与沈阳市康平县正式签署50万吨级风光制氢融合生物质绿色醇油基地项目合作协议。中国能建沈阳风光制氢融合生物质绿色醇油基地项目,位于沈阳市康平县,拟投资建设年产50万吨生物质绿色醇油项目,配套2GW集中式风电,预计年需求生物质约300万吨。一期投资
产业背景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型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加入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利用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能源植物等生物
在能源变革的浪潮中,火电机组在新型电力系统的舞台上,被赋予了新的使命。2024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了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CCUS三条重点低碳转型路径,煤电低碳化转型正式进入深水区。作为集团公司核心电力上市公司和常规能
日前,江西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安排544项,总投资147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57亿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159项,续建项目212项,新开工项目168项,预备项目5项,涵盖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生态环保项目46个。北极星汇总环保项
NCB2023第二届中国北方生物质供热与发电大会暨展览会The2ndNorthChinaBiomassHeatingandPowerGenerationConferenceandExhibitionNEAC2023中国(国际)新能源农林装备大会暨展览会China(International)NewEnergyAgricultureandForestryEquipmentConferenceandExhibition产业背景2023年3月24日为深入贯彻
NCB2023第二届中国北方生物质供热与发电大会暨展览会The2ndNorthChinaBiomassHeatingandPowerGenerationConferenceandExhibitionNEAC2023中国(国际)新能源农林装备大会暨展览会China(International)NewEnergyAgricultureandForestryEquipmentConferenceandExhibition2023年3月2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
10月31日,国家电网浙江丽水缙云水光氢生物质近零碳示范工程投运。作为全国首个乡村氢能生态示范工程,该项目利用绿氢“提纯”沼气,制取生物天然气,构建“绿电—绿氢—生物质”等多种绿色能源一体化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工程投运后预计每年可产出生物天然气2万标方,能够满足100户农村家庭一年的用能
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不仅来源比较广泛而且产量巨大,可以有效缓解目前面临的能源枯竭危机。同时,合理地资源化利用废弃生物质还能减少焚烧、填埋等传统处理方式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其中,采用废弃生物质制备生物炭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传统的生物质炭化方法,需要对含水率高的生物质
单纯依靠减少碳排放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用负排放产生的减量抵消掉相当一部分的排放量。但目前在国内,具有负碳排放作用的生物质能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很少有人提及。
在2021(第三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指出,要想实现“碳中和”的最终目标,“单纯依靠减少碳排放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用负排放产生的减量抵消掉相当一部分的排放量。但目前在国内,具有负碳排放作用的生物质能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很少有人提及。”
固废管理“十问十答”(六)
3月30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公开征集意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箭在弦上。全国碳市场选择了从电力部门入手,然而与煤电不同的是,垃圾焚烧发电、农林废弃物发电、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等项目是减碳的产业。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环境效益为主,并伴有能源效益。但该怎么核算它们的减排量,如何在碳市场中拿到“碳红利”,行业还是一头雾水。这是在近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废弃物发电专委会召开的研讨会上,行业从业者和专家们达成的共识。
3月30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公开征集意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箭在弦上。全国碳市场选择了从电力部门入手,然而与煤电不同的是,垃圾焚烧发电、农林废弃物发电、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等项目是减碳的产业。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环境效益为主,并伴有能源效益。但该怎么核算它们的减排量,如何在碳市场中拿到“碳红利”,行业还是一头雾水。这是在近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废弃物发电专委会召开的研讨会上,行业从业者和专家们达成的共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