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碳交易评论正文

陕西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2021-09-08 11:32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普毛毛 肖颖关键词:绿色低碳发展节能减排减污降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陕西是能源大省,近年来陕西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机遇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取得了瞩目的绿色成绩。

低碳节能成果丰硕

近年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展低碳试点示范等系列举措,陕西省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截至2020年年底,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10年累计降低37.34%,比2015年降低20.8%;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21.79%、18.81%、11.29%、11.87%,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累计实施重点减排工程1572个,其中涉气项目559个、涉水项目732个、挥发性有机物减排项目281个,全省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污染物排放浓度持续下降。

电力行业全省煤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改造任务;钢铁行业6台1745m2烧结机全部完成提标改造,龙门钢铁集团已完成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水泥行业52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玻璃行业6条3390m2浮法玻璃生产线完成脱硝提标升级改造;石化行业6套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脱硝均完成达标改造。

2020年,全省国考10城市PM2.5平均浓度41.2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95天,重污染天数6天,完成了“十三五”国考目标任务。延安市、榆林市、安康市和商洛市进入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

试点地区亮点纷呈

延安市、安康市先后被国家评为国家级低碳试点市。延安市持续推进退耕还林、小流域整治,光伏低碳智慧新区建设成效显著。安康市大力发展山林经济、光伏扶贫及生态旅游,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6.5%。

商洛市、西咸新区被国家列入第一批气候适应型城市。商洛市打造以“生态宜居、山水园林”为特征的气候适应城市。西咸新区以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气候适应性城市试点工作,构建“建筑与小区对雨水应收尽收、道路与绿地自然收集、中央雨洪系统调蓄”三级雨水综合利用体系。

十年来,陕西省先后分两批确定了渭南、镇安、靖边等7个市县,西安浐灞生态区、宝鸡高新区等9个园区,16家企业为省级低碳试点单位,形成了省、市、县、园区、企业五级联动的低碳试点与示范体系,为全省各区域、各领域、各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节能增效工程多点开花

陕西积极实施可再生能源建设工程,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产业化示范工程,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大力推广国华锦界电厂15万吨碳捕集项目运营示范效应,加快推动延长石油集团100万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示范项目投产运营;加快延长石油、中石油长庆油田伴生气综合利用,推进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制研究。

陕西还依托能源资源富集、产业发展集群化及科研优势,创新污染物超低排放与二氧化碳减排一体化治理新模式,积极开展以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为突破口的碳减排技术研发和示范。构建了包含一个国家工程中心、两个封存区、三个示范工程的“1+2+3”CCUS发展格局,成为全国CCUS科研水平领先、示范领域较多、政产学研协同推进的示范基地。在甲烷减排方面,有序推进延长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彬长矿区大佛寺井田瓦斯抽采利用等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今后,陕西省将继续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要求,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重点在政策创新、技术创新和能力建设提升等方面发力,切实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上聚力突破。建立并实施重点行业碳排放审查和削减替代制度,开展能源类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试点,在政策措施方面推进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和污染物减排协同增效。二是在发挥碳市场助推作用上聚力突破。持续做好纳入碳市场的电力等八大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监测、核算报告、核查审核;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三是在加快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产业化利用上聚力突破。积极构建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研发机制,加快推进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推广应用,应用煤基化工二氧化碳加氢技术,实现生产中固碳和碳中和。四是在试点城市建设和气候投融资试点上聚力突破。加快推进延安市、安康市国家低碳城市和商洛市、西咸新区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低碳发展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减污降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