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1年7月16日,生态环境部通过北京、上海和湖北三地连线的线上仪式宣布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市场自此正式拉开了帷幕。此外,全国碳交易的两个核心基础系统,即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将分别落户武汉(即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上海(即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
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核心内容
全国和试点地区碳交易管理办法的篇章结构一般包括总则、碳排放配额管理、碳排放核查与配额清缴、碳排放权交易、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
(一)总则规定
全国和试点地区碳交易管理办法的总则部分通常涵盖了立法目标、适用范围和原则、管理部门条款。
第一,关于立法目标,其共性规定是为了规范碳排放权交易活动、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
第二,关于适用范围,一般规定为适用于全国或当地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具体包括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清缴、交易以及碳排放报告、核查等管理活动。
第三,在适用原则上,均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诚信原则;同时部分试点地区还规定“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而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应当坚持市场导向”,说明目前我国更加强调市场对碳交易的引导作用。
第四,关于管理部门,初期的碳交易管理办法均规定由发展和改革部门作为碳排放权交易活动的主管部门,负责对碳交易进行管理和监督;而2020年发布的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则将主管部门修改为生态环境部门,并具体划分为生态环境部、省级生态生态环境部门、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三个层级的管理体系。随后,部分试点地区(如广东、天津、福建)也修改了碳交易管理办法,调整为由当地生态环境部门作为碳交易主管部门。但是目前大多数试点地区尚未修改管理部门的规定,导致全国与地方碳市场的主管部门不统一。同时,碳交易管理办法还规定经济信息化、建设交通、商务、交通港口、旅游、金融、统计、质量技监、财政、国资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碳排放权管理的配合和协调工作。
(二)碳排放配额管理
碳排放配额分配是碳排放交易制度设计中与企业关系最密切的环节。
第一,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国实行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即将年度碳排放量达到规定规模的排放单位纳入配额管理,鼓励其他排放单位自愿申请纳入配额管理。
第二,我国实行配额总量控制制度,即由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性指标,结合当地经济增长目标等因素确定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并据此制定配额分配方案。
第三,我国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以免费分配为主,有偿分配为辅。有偿分配的配额可以采用拍卖或者固定价格的方式出售。
第四,关于配额承继问题,碳交易管理办法一般规定,纳入企业合并的,由合并后的企业承继其配额;纳入企业分立的,其配额及相应的权利义务,由分立后拥有排放设施的单位承继(如上海、天津),或在分立时制定配额分拆方案并报主管部门备案(如广东、深圳)。
(三)碳排放核查与配额清缴
1. 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制度
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制度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石,直接影响配额分配和企业履约。第一,碳排放核算制度,是指纳入单位按照监测计划对碳排放实际数据进行收集、统计、记录、计算的一系列活动。第二,碳排放报告制度,即纳入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主管部门报送书面的年度碳排放报告。在报告周期上,试点地区通常采用年度报告,深圳市由于中小企业多、间接排放量大等原因还要求季度报告。第三,碳排放核查制度,即由第三方机构对纳入单位提交的碳排放报告进行核查,并按规定时间向主管部门提交核查报告。纳入单位对核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复核。深圳、湖北管理办法还规定了第三方核查机构及人员的条件。
2. 配额清缴制度
配额清缴制度是碳排放权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支柱。即纳入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依据经主管部门审定的上一年度碳排放量,通过登记系统,足额提交配额,履行清缴义务。如果纳入单位的配额不足以履约,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购买配额进行履约;配额仍有结余的,可用于配额交易或在后续年度使用。
此外,纳入单位可以将一定比例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3用于配额清缴,抵消单位实际碳排放量,即碳排放抵消机制。各试点地方根据当地情况规定了不同的抵消方式,如福建鼓励使用林业碳汇、海洋碳汇项目。
(四)碳排放权交易
(五)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
1. 监管机制
为保障全国碳交易的安全高效运行,建立统一规范的监管机制是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根据碳交易管理办法,监管内容一般包括主管部门对交易主体或交易机构的监管、交易机构对交易主体的监管、公众监督等。其中,湖北规定建立碳排放黑名单制度,即主管部门将未履行配额缴还义务的企业纳入相关信用记录,通过政府网站及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福建地区还规定主管部门建立重点排放单位、第三方核查机构、交易机构和其他市场参与者参加碳交易的相关行为信用档案,纳入信用管理体系。
2. 法律责任
关于法律责任问题,管理办法主要规定了纳入单位未履行报告义务、未按规定接受核查、未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法律责任,同时还规定了第三方机构责任、交易场所责任及主管部门行政责任。由于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立法层级不高,实施行政处罚的权限也严重受限,处罚手段仅包括限期改正和罚款两种方式,最终导致难以对碳交易市场形成切实有效的监管。
此外,大多数试点地区还规定了碳排放权交易鼓励机制,即对碳交易给予金融支持、财政支持、政策支持等。管理办法的附则部分则规定了一些关键用语的名称解释,如碳排放权、碳排放权配额、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等。
三、碳交易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一)加快推进碳交易的高位立法
从立法层级来看,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属于部门规章;深圳、北京两地的碳交易管理办法是市人大常委会层级通过的立法,属于地方性法规;上海、广东、湖北、福建是由地方政府通过的立法,属于地方政府规章;天津、重庆则发布了规范性文件。由此可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立法层级不高,难以对碳交易活动形成强有力约束力,实施过程中明显暴露出积极性不高、普遍观望态度问题。
随着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未来需要进一步提高碳交易制度的立法层级,以更高位阶的法律依据规范全国碳市场的运行发展。因此,应当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契机,加强全国碳交易市场顶层设计,加快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这一行政法规的出台,同时及时制定一部专门的《碳排放权交易法》,从法律的层级对全国碳市场进行有效规制,保障碳市场运行环境的法治化。
(二)明晰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
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均未明确规定“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学术界对其也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仅是简单规定,碳排放权是指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部分试点地区(如天津、重庆、湖北、北京)规定,碳排放权是指依法取得的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权利。即前述规定均未明确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福建省碳交易管理办法提及,碳排放配额属无形资产,其权属通过国家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确认。这一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尝试界定碳排放权的法律概念及归属,但仍不明确。
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法律属性一直存在争议。有的学者偏重从私法角度将碳排放权界定为准物权,有的学者则偏重从公法角度将其界定为行政特许权或行政规制权,有的学者则认为其属于一种混合权利,既肯定其私法上的财产属性,也强调国家对碳排放权交易最终分配和管理权。
由于未明确界定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将来发生纠纷时必然出现适用法律的困惑与权属争议。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决定了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内容、司法救济途径以及整个碳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因此,在立法层面上,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立法的前提在于明晰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从而为相关制度的构建与实施奠定基础。
(三)统一监管机构、健全企业未履约的惩罚机制
一方面,我国缺乏统一有效的碳排放权监管机构。如前所述,全国及试点地区对碳交易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不尽统一,部分试点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仍为发展和改革部门,尚未与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即由生态环境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相统一,容易造成监管上的混乱。为此,应当尽快统一碳排放权主管部门的规定,既保证碳交易的统一监管,又能保证监管部门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提高监管的实效。
另一方面,全国及各试点地区均对未依法履约的企业制定了一些惩罚措施,如罚款、记入征信系统、扣除相应的配额、取消优惠政策等,但是惩罚力度不足,无法对交易主体形成有效的约束。通过比较各试点地方不同的惩罚措施可以看出,惩罚力度大的地区履约率更高,对企业产生的警示作用更大。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企业未履约惩罚机制,建立种类更多、更加严格的处罚制度,加大惩罚力度,促使减排企业更好地履约。我国可以借鉴欧盟严格的碳排放权交易处罚机制,对于违反规定的排放主体、核查机构以及独立核查人员、监管部门等,视情节处以不同的处罚形式追究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四)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的配套细则
全国及试点地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规定的制度较为原则性、框架性,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应当尽快制定具体的配套细则,为全国碳交易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我国应积极制定碳排放权配额分配制度、碳排放信息报告与核查制度、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监管制度、抵消机制、惩罚机制等一系列配套细则,为碳交易的进行提供法律制度的支撑,最终达到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目标。
结语
碳排放权交易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拥有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优势,未来在中国碳减排事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应当不断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法律体系,引导市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为形成安全、稳定、高效的碳交易市场提供法律保障。
文中备注:
[1]碳达峰,是指全球、国家、城市、企业等主体的碳排放由升转降的过程,碳排放的最高点。
[2]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销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牵头建设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以下简称“因子库”)第一版正式上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就因子库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简要介绍一下因子库的建设背景。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通知,共有30家企业纳入上海市2025年度发电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40家企业纳入上海市2024年度非电力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钢铁行业》(征求意见稿),本指南适用于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的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企业层级和工序层级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核查。本指南对核查的原则、依据、内容与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对其他未纳入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江西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工作方案》部署了7个方面20项具体任务。一是完善碳排放相关规划制度。合理确定五年规划期碳排放目标,并细化制定有关方案。二是建立地方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合理分解碳排放双控指标,建立碳达峰碳中和
1月3日,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海南省发电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5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共11家。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12月25日发布关于2025年度重庆市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排放单位名录的公告(市生态环境局便函〔2024〕1744号),国能重庆万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等32家企业入选该名单。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5年度重庆市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排放单位名录的公告各有关单位:按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人民币,下同)。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46053吨,总成交额18113576584.23元。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37027420吨,成
为规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收入管理工作,落实《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京政发〔2024〕6号)要求,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北京市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收入管理办法》(京财资环〔2024〕1704号),并于12月26日发布,详情如下:北京市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收
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也是《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后第一个履约周期,江苏省针对缺口企业多、履约时间短、配额价格高、处罚力度大等诸多因素,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发电行业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工作。一是提前分析研判。根据年度核查数据,提前开展配额分配分析预测,对缺口比较
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公布上海市2025年度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其中发电行业30家,非电行业40家。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
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通知。随文公布上海市2025年度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其中发电行业30家,非电行业40家。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人民币,下同)。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46053吨,总成交额18113576584.23元。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37027420吨,成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24日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5年本市碳交易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碳排放监测计划、碳排放报告报送,碳排放核查与复查,配额发放,配额清缴,预配额发放,账户开设等工作,规范有序实施纳入配额管理单位的碳排放管理。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5年
12月26日,在宁波举行的全国首个无废低碳产品认证发布及碳减排量交易发布会上,两笔无废低碳产品(再生骨料和再生砖制品)碳减排量交易签约。这意味着,今后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后变成砖和骨料,不仅可以再利用,减排的碳量还能卖钱。作为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领域碳减排量交易的首例,也将为其他城市在建筑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力争到2035年底前,全国碳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为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方案》明确,扩大碳金融服务的行业覆盖面。配合全国碳市场扩容,推动碳金融服务在钢铁、建材、有色
湖北省人民政府12月13日发布湖北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行动方案(鄂政办发〔2024〕50号),围绕建设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全国碳金融中心“三个中心”目标,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力争到2027年底,初步建成以碳金融为特点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工业企业碳账户体系
12月11日,南网碳资产管理公司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电碳协同优化技术2025年-2026年研究服务采购项目招标,预计采购金额760万元。为做好电碳协同优化领域的技术支撑工作,拟对相关研究及项目建设服务进行采购,内容包含:(1)电碳数据诊断及改进技术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电力大数据异常识别及修正技术研究、
12月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钢铁行业》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钢铁行业》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钢铁行业》意见的通知为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规范
近日,龙源电力碳资产公司研发的“碳资产交易操作平台系统”顺利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认定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该系统创新性地采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RPA),实现全国碳市场账户一站式自动登录,引入UKey存储柜与智能锁,实现无须取用实物Uke
近日,从湖北省国资委获悉,湖北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09亿吨、成交总额突破100亿元,成为全国首批7个试点碳市场中交易总额首个突破百亿的市场。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商品的碳交易,是全球公认能有效推动企业减排的市场化手段——减排企业出售多余的二氧化碳配额,超标排放的企业则需购买碳配额。
12月3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更新了已登记项目信息,首个完成登记的项目为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301.6MW海上风电项目,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负责审定。该项目年减排量约为50万吨,假设签发计入期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31日,
11月28日,中交集团携手北京绿色交易所在青岛成功举办公司首单内部试点碳交易活动,这是中国基建行业碳交易领域的首次成功实践。中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裴岷山,北京绿色交易所副总经理王辉军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在本次交易中,公司依托中交路建承建的广西全州至容县高速公路平乐至昭平段项目,成
为规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收入管理工作,落实《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京政发〔2024〕6号)要求,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北京市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收入管理办法》(京财资环〔2024〕1704号),并于12月26日发布,详情如下:北京市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收
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也是《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后第一个履约周期,江苏省针对缺口企业多、履约时间短、配额价格高、处罚力度大等诸多因素,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发电行业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工作。一是提前分析研判。根据年度核查数据,提前开展配额分配分析预测,对缺口比较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13日印发《上海市纳入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名单》,共有403家企业纳入名单管理,其中新增企业纳入门槛,工业企业、交通1(航空运输企业)和危险废物治理企业为年能耗量1万吨标煤以上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万吨以上;交通2(水上运输企业)为年能耗量5万吨标煤以上或年二氧化碳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13日发布《上海市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根据碳排放控制目标和要求,在坚持实行碳排放配额总量控制、促进用能效率提升和能源结构优化、平稳衔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原则下,按照纳管企业碳排放控制严于全市总体要求,确定2024年度碳排放交易体系配额总量为1.06亿吨,采
近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关于印发《资产评估专家指引第17号——碳资产评估》的通知中评协关于印发《资产评估专家指引第17号——碳资产评估》的通知中评协〔2024〕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资产评估协会(有关注册会计师协会):为指导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资产评估专业人员执行碳资产评估业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11月13日发布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福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3年度配额履约清缴工作的通知(闽环保大气〔2024〕4号),要求对于履约存在缺口且确需通过交易市场购买的重点排放单位,可于2025年2月28日前完成履约清缴工作,其余重点排放单位应于2024年12月25日前完成履约清缴工作。福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以下简称《分配方案》),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工作。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立即行动,组织相关单位全力做好履约清缴各项准备工作。截至目前,已准确核定发放全区37家纳入配额管理企业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11月11日印发《湖北省2023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鄂环发〔2024〕18号),确定449家纳入湖北省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范围的企业,涉及钢铁、水泥、化工等17个行业。根据2020-2022年度纳入湖北省碳市场控排企业排放量占湖北省总排放量比例及2023年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与碳强度下降
11月8日,根据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对2023年履约期碳排放配额预分配及核定确认,国能连江公司加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来首年履约即实现配额盈余11.54万吨。国能连江公司高度重视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提升,成立碳排放管理工作组织机构,修编并严格执行碳排放管理相关工作制度;积极推进煤检验工作标准化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在长沙举办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湖南华电常德发电有限公司于11月4日完成了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成为全国首家完成履约的企业。今年以来,伴随《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中国碳市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11月1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浙江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该办法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包括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方案报送和审核,月度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化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