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巴黎气候协定”核心成员国积极履行碳减排的义务,制定 “双碳雄心目标”战略加速碳减排进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碳市场建设,在积累了七年地区碳市场的基础上,于2021年7月16日启动全国性碳市场。首个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行业是2162家发电企业,总排量超过40亿吨。截至8月13日,市场累计交易1815万吨,成交额突破8.22亿元,碳价格最高达到60元/吨。但市场交易产品单一、参与交易行业少、市场交易不活跃以及社会资本缺乏参与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资源禀赋差异大、产业结构不同和能源结构分布不均给全国碳交易市场的繁荣发展带来挑战。
对比欧美成熟的碳市场,中国碳市场在规模、效益、数量、覆盖范围和交易法规政策上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试点地区的碳市场发展不均衡,地区碳市场如何转入全国碳市场等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借鉴欧美成熟碳市场的经验有益于解决中国碳市场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国形成高质量的碳市场体系。
一、欧洲碳市场经验
欧盟整体同中国在产业结构布局有相似之处,都存在产业分布不均衡、产业种类多、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大和能源产业结构不平衡的问题。欧盟内成员国由于各自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直接导致各成员国的碳市场发展水平不同和交易价格不一致。中国同样面临这些问题,东南沿海地区省份经济发达,中西部和北部地区省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煤炭等能源都集中在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以及火力发电厂也多集中在这些地区。
欧盟碳市场通过四个阶段的发展,从建立统一的欧盟碳市场,设立碳免费配合及限额机制,到建立市场价格稳定机制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形成完善的超国家碳市场体系。
(一)欧盟建立高效、统一和稳健的碳市场
欧盟碳市场(EU-ETS)是全球最大最成熟的跨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涵盖30个欧洲国家)。2020年,碳交易额达到 1,690 亿欧元左右,占全球碳市场份额的 87%(路孚特)。
欧盟碳市场发展成效显著:
1.欧盟碳市场实行统一碳价,促进碳交易体系高效运转。
2.避免碳价扭曲、兼顾碳减排效率和公平以及降低了碳泄露问题。
3.碳排放量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减少,2019 年欧盟碳排放量相对1990年减少23%,超额完成第三阶段减排目标。
4.严密的监管体系,从纵向看欧盟委员会作为整个欧盟碳交易的政府监管机构,下面有各成员国的监管系统,各成员国在各自的领域内又细分了区和块来管理环境质量;从横向看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和议会共同组成决策层,三个机构互相协助与制衡;从欧盟之外看欧盟的监管体系,指的是欧盟的社会监督体系。
(二)建立碳配额总量控制、拍卖和价格稳定机制
1.欧盟碳市场采取配额总量控制和配额拍卖机制,根据碳减排不同的发展阶段设定不同的比例和额度以实现有效控制减排效果和稳定碳价。
总量控制机制(cap-and-trade)是在碳市场设定温室气体排放上限,通过拍卖和免费分配来发放碳配额。其配额总量上限逐年下降,促使碳减排机构充分认识到未来配额的稀缺性和碳价成本,进而加大减排力度。如电力行业自2013年起停止免费配额发放,发电企业通过拍卖及二级市场购入配额用于履约。根据欧盟委员会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05年至2019年之间碳交易市场涵盖的碳排放设备减少了约35%的温室气体排放。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成为降低排放成本的有效工具。
在2005 年,所发放的碳排放权超过实际排放量4%,没有一个产业的排放权处于短缺状态,钢铁、造纸、陶瓷和厨具部门的排放权发放量甚至超过实际排放量的20%。碳排放权总量过多,导致碳排放权价格下降,企业失去采取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积极性。为此,欧盟在碳交易市场发展的第二阶段下调了年排放权总量(比2005 年低6%)。其次是碳排放权免费分配问题。第一阶段碳排放权是免费发放给企业的,并且电力行业发放过多,结果电力行业并没有用碳排放权抵免实际碳排放量,而是把碳排放权放到市场上出售,投机获利。在第二阶段,监管部门提高了许可权拍卖的比例,并降低了电力部门的发放上限,导致电力企业获得免费碳排放权大幅减少,迫使电力企业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然后是监控数据缺失的问题。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试运行时,工厂层次上的二氧化碳的碳排放数据是缺失的,碳排放权的预测只能根据监管机构预测发放给企业,导致碳排放权发放超额,造成交易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等问题。
2.欧盟的市场稳定储备机制(Market Stability Reserve,MSR),其主要应对需求侧冲击和配额过剩来稳定碳市场的机制。
2008年后期,配额过剩导致碳交易价格EUA(碳排放许可)价格从最高31欧元下降到10欧元以下。2012年,到第二阶段的结束,碳交易体系相对僵化以及碳配额发放过量的问题更加显著,EUA (碳排放许可)降至5欧元以下。为此,欧盟采取MSR来应对价格大幅波动。
MSR运行方式类似一个银行,根据经济运行状况,对配额供应进行调整。当配额剩余高于8.33亿吨时(某一年度配额剩余最高限值),把其中的12%放进储备;当配额剩余低于4亿吨时(某一年度配额剩余最低限值),从储备中调出1亿吨放入市场。
欧盟每年发布截至上一年底碳市场的累积过剩配额总数(通过年度配额总供给减去年度碳排放总量),要将过剩配额总数的24%要转存入MSR,或在年度配额拍卖量中减去相应的数额,已实现碳价格稳定。
(三)引入产业和增加碳交易品种繁荣市场
欧盟碳交易市场涵盖主要碳排行业,包含发电和供热、能源密集型行业(包括炼油厂,钢铁厂以及铁,铝,金属,水泥,石灰,玻璃,陶瓷,纸浆,纸张,纸板,酸和大量有机化学品的生产)以及欧洲经济区内的民用航空业。实现高精度测量相关行业企业的温室气体减排数据,并形成数据报告和碳排量验证是相关行业进入碳交易市场的前提。
欧盟碳交易市场开发了EUA、CER和ERU期货、远期、期权、掉期交易等金融工具。碳期货使企业可以防范价格变动风险,为市场带来流动性,并提高了市场有效性。欧洲能源交易所(EEX)及洲际交易所(ICE)交易量大幅增长,2021年,期货交易量日均为两百万吨。
欧盟通过碳交易形成市场激励机制。企业卖出配额获取经济收益,实现减排激励;企业通过比较碳价格和自身减排成本,调整购买配额或进行减排的决策,大幅降低企业减排成本。此外,碳市场集聚大量交易主体,通过交易主体间充分博弈带来强大的流动性。
二、北美碳市场经验
(一)美国加拿大碳市场协同发展
美加西部气候倡议(WCI)碳交易市场是由美国加州等西部7个州和加拿大中西部4个省于2007年2月签订成立的。WCI建立了包括多个行业的综合性碳市场,2015年进入全面运行并覆盖成员州(省)90%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2020年比2005年排放降低15%。跨国合作扩大了市场规模,降低了减排成本。
(二)引导多个行业进入碳市场
WCI采取逐步扩大排放交易体系的策略。首先是增加行业覆盖范围,基本扩大至所有经济部门。其次是增加交易气体种类,已经扩大至6种温室气体。2015年,WCI碳市场已经覆盖各成员州(省)90%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2020年比2005年排放降低15%。其核心是由于多个行业主体进入碳交易市场,促进碳交易市场的繁荣。
(三)制定法案实现碳价格稳定
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RGGI) ,是美国第一个强制性的、以市场交易为基础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案为基础建立的交易机构。2005年12月,由美国康涅狄格、特拉华和缅因等12个州联合成立的电力行业(装机容量大于或等于25兆瓦且化石燃料占50%以上的发电企业)碳交易市场。
RGGI给予各州自主裁量权,制定符合各州具体实践的政策和规则。采取排放限额措施,规定了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9年减少10%温室气体排放上限,以及2014年前各州的排放上限固定不变。2019年RGGI地区碳排放量约为5800万吨,与10年前相比下降了约70%。
由于采取了具有强约束力的各方认可法规,其促进碳交易市场价格稳定。该法案仅限于电力部门,将2005年后所有装机容量超过25MW的发电设施列为排放单位,并为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设定了上限,要求它们2018年排放量比2009年减少10%。
作为全球首个完全以拍卖方式进行分配的排放交易体系,各州必须将20%的配额用于公益事业,并预留 5%投入碳基金,以取得额外的减排量。交易机制方面, 一级市场主要以季度拍卖为主,二级市场主要进行碳配额及其金融衍生品交易。RGGI 要求所有化石燃料发电超过 25MW 的发电企业都需要加入该体系,承担相应的碳减排责任。
为了防止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RGGI对传统的市场运行规则进行了许多改进和创新,尤其是引入了两个“安全阈值”。第一个安全阈值用来解决初次分配导致碳价过高的问题。例如,在某个履约期的前14个月中,如果市场价格的滚动平均值持续12个月超过安全阈值,则延长该履约期。该规定将使市场有足够的时间来吸收初始分配造成的价格失效风险,逐渐调整到最优。第二个安全阈值仍是解决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带来的风险。如果连续两次出现第一个安全阈值发生作用的情况,则说明碳配额供应严重不足。这时候将允许碳减排量的来源范围从美国本土扩展到北美或其他国际交易市场,并将其使用上限提高到5%,在某些更严重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到20%。
(四)社会资本深度参与碳市场
资本市场的深入参与碳交易市场投资。华尔街的摩根斯丹利、高盛等金融机构等十多家投资机构成立了气候风险投资者网络,推动分析师、评级机构和投资银行对投资碳市场的风险进行研究。该网络成员已有80多家市场机构投资者,总资产达8万亿美元。资本市场为碳交易市场繁荣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和专业支撑。
三、小结
总之,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碳市场体系要充分分析和借鉴美国和欧盟碳交易市场经验、问题和缺失。立足中国经济禀赋、产业结构布局以及能源分布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避免出现类似美国芝加哥碳交易价格暴跌,以及欧盟碳交易体系前期发展阶段出现配额过剩的问题。充分借鉴欧盟碳市场的价格稳定机制和美国碳市场的政策规则。中国应充分发挥AI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基础上的金融科技优势,设计多层次金融衍生品,打造智慧碳交易平台。充分利用传感器和物联网监测技术,加速对其七大碳排行业的排放精准测算,并构建相关数据仓库;通过大数据系统实现对减排核查,制定精准碳配额,推进更多的行业加入碳交易市场。在严格的碳减排总量下制定市场稳定机制,导入多元化市场交易主体,推进碳现货交易和多种衍生品交易繁荣碳交易市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0月9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738号提案答复的函》。其中提到,将稳妥有序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产品碳足迹核算、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等重点工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宏伟蓝图中,区域市场扮演着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南方区域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作为全国首个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的区域,南方五省区
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既需要技术“硬件”的升级突破,更离不开制度“软件”的适配支撑,而电力体制机制改革正是打造这一“软件系统”的核心关键。电力市场建设是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
经国务院批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为做好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配额分配相关工作,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
零碳园区是一项系统性综合工程,需要市场、技术、模式、管理与政策协同破局。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
9月30日,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对唐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140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全力推进绿色工厂创建,共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9家、省级绿色工厂26家,实现绿色工厂全覆盖。在推
8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首次专门针对全国碳市场建设发布的纲领性政策,系统规划了全国碳市场分阶段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共同发布2024年中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TOP100排行榜。南方五省区共有23家企业上榜,南方电
碳达峰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2025年,中国电力系统迎来了历史性的关键节点。绿色和平、华北电力大学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最新研究指出,在“高能效电气化+非化石能源高速部署”的推荐情景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意见》明确,
9月28日,中国华电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精神,紧密结合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主持会议并讲话,公司领导叶向东、赵晋山、赵晓东、曹海东、蒋
北极星储能网讯:9月29日,广州市南沙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保障南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决定》提到,推动新型储能加快发展。应当根据新型储能电站推荐
9月30日,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对唐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140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全力推进绿色工厂创建,共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9家、省级绿色工厂26家,实现绿色工厂全覆盖。在推
最近,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等多部门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发力,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迎峰度夏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的通知》。此通知聚焦工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四大重点领域,国网江苏电力打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意见》明确,
在2035年36亿千瓦风光的新国家目标引领下,中国碳市场进入新阶段。市场机制日渐完善、交易与金融工具持续创新,碳市场正由管控工具向推动绿色转型的市场力量转变,为产业升级和低碳经济注入新动能。(来
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了以“绿色电力直供+市场交易+绿证认证”为核心的新型能源消费机制。这一政策不仅是落实“双碳”目标的
“AI的尽头是能源”,这句论断的含金量还在上升。9月19日,字节跳动采购部信息发布平台发布了《抖音集团数据中心风光储微网合同能源管理寻源公告》,面向中国大陆招募具备园区级风光储微网全流程能力的
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9月24日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在开幕式上致辞,与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共同启动大会。以碳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5日,重庆市发改委公布《支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明确到2027年建成覆盖90%区县的回收网络和2个以上市级产业基地,依托全生命周期数字监
近日,由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盐分局牵头,浙江零碳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与海盐某公司签订了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协议,后者通过购买104吨二氧化碳的核证减排量用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这是嘉兴海盐通过购买碳
微电网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路径分析孙哲彬(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微电网由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监控、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等组成(必要时含储能装置),是能基本实现内部电力电量平衡的小型供电网络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开征求《2024、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配额方案》适用于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
经国务院批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为做好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配额分配相关工作,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
零碳园区是一项系统性综合工程,需要市场、技术、模式、管理与政策协同破局。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
8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首次专门针对全国碳市场建设发布的纲领性政策,系统规划了全国碳市场分阶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意见》明确,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日前,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印发“高载能负荷与多能源协同的电碳调节能力提升与灵活性资源协调运行技术研究”2025年度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青海省作为国家清洁能
在2035年36亿千瓦风光的新国家目标引领下,中国碳市场进入新阶段。市场机制日渐完善、交易与金融工具持续创新,碳市场正由管控工具向推动绿色转型的市场力量转变,为产业升级和低碳经济注入新动能。(来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9月24日,在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上,由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核心要点速览→市场扩容:三大行业正式纳入2025年3月,国务院已批准将钢铁、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的出台,我国风光新能源发展已从政策驱动规模化扩张,全面转向市场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9月12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绿色电力减排量抵销申请的通知,现针对2024年度存在配额缺口且需使用2024年度购入使用的绿色电力消费量对应减排量进行配额清缴的重点排放单位,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9月9日,青海省商务厅发布《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全面落实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建设等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