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民生之本、民心所向、民意所在。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群众福祉,亦关乎高质量发展未来。
近年来,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河南省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动生态强省建设。眼下,一幅绿满中原的“富春山居图”正缓缓展开。
一场战役——交出一份绿水青山答卷
河南,这片孕育了5000年灿烂文明的土地,由于长期粗放式发展,曾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
高耗能企业占比高,结构性污染突出,公路交通污染排放严重,与农业农村相关的三散问题治理难度大,再加上三面环山自然禀赋所导致静温逆温现象频发,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极差……
与之对应的,是人民群众对蓝天、碧水、净土的呼唤,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殷殷嘱托。痛定思痛,一场自上而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打响了。
省委省政府建立了高规格的污染防治攻坚领导机制。由省委书记、省长任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双组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分管生态环境保护并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建立“1+5”办公协作机制(攻坚办+“散乱污”治理办、控尘办、散煤办、打黑油办、“双替代”办),健全了领导分口负责的污染防治攻坚推进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统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系列文件也应运而生。《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决议》《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相继印发,污染防治攻坚体系初见雏形。
随着污染防治持续深入,全省上下发展理念、环保工作思路发生质变。把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干部考核体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不吃祖宗饭、不断子孙路逐渐成为共识。
三年攻坚克难,成效显现,河南交出了一份这样的答卷——
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0年河南省空气优良天数在全年占比高达67.0%,较2015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全省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边省份中排名第二;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增加幅度位居全国第一,超出国家优良天数比例要求;全省有9个县(市)实现空气质量二级达标,1个县基本实现二级达标。
水环境质量稳定向好。2020年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77.7%,无劣Ⅴ类水质断面,两项指标分别好于国家下达目标。国家考核的省辖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及总干渠(河南段)水质持续稳定达到Ⅱ类标准,确保了首都及沿线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省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村庄整治完成率达到121%,“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扎实推进。
截至2020年年底,河南省9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一种信念——走出一条绿色发展道路
初秋的清晨,雨霁天晴,漫步在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林间,泉水叮咚,偶闻几声鸟鸣。与早些年的喧嚣不同,小秦岭如今恢复了应有的安静。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全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
上世纪60年代,由于肆意无度的开采,原本的青山污水横流,满目疮痍。背水一战时不我待。
封矿口、拆设施、清矿渣,521个坑口被封堵关闭,1.3万个生产生活设施被拆除,覆土、植树,近百万株树苗在“石头山”上拔地而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林麝现身保护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喉貂、斑羚、红腹锦鸡也成为常客;地处小秦岭的亚武山国家森林公园每到假日游人如织,山脚下的灵宝市故县镇河西村也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文化游日益红火;2019年3月,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进典型,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蹚出来了。
小秦岭的巨变只是河南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如今的中原大地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统筹发展的成果之花正次第开放。
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提升了。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在“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的持续开展下,保护区重点问题整改修复完成率达到国家目标。
生态示范区如雨后春笋般建起来了。累计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5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1个、省级生态县26个……省、市、县三级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体系日渐完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彰显。
绿色发展的框架搭好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编制成功,生态环境实现分区管控,从决策源头预防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政策基石垒好了。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十项措施、服务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意见、支持郑州洛阳鹤壁等城市高质量发展环保政策等相继出台,实施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推行“无打扰”监管模式,“企业服务日”连续开展,绿色发展有了坚实的政策支持。
进入“十四五”时期,减污降碳成了绿色发展的新要求。一手减污,一手降碳,既要末端治理,更要源头治理。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推动公路运输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转水运和多式联运,全省120多家企业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丽注脚。
一渠清水——奏响一曲生态文明乐章
在河南淅川与湖北丹江口之间,有一片126万亩的辽阔水面,它就是丹江口水库。从水库东岸陶岔渠首开始,一渠清水碧波荡漾,跨江淮、穿黄河、依太行,长途跋涉1432公里,润泽华北,造福中华,这就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这条绵延千里的人工天河,是保障亿万民众饮水的安全线、复苏万千河湖的生态线、更是畅通南北经济的生命线。
这一渠清水,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今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阳市淅川县,考察调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不负嘱托,守好京津冀大水缸,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河南重任在肩。
2016年,在丹江口水库,人们发现了指甲大小、晶莹剔透的世界级濒危物种——桃花水母。而这种小精灵被誉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对水质极其“挑剔”。
桃花水母出现的背后离不开铁腕治污的坚决。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南阳,累计关闭了重污染企业800多家,关停并转污染企业460多家;淅川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产业,全县50多个小流域,软籽石榴、薄壳核桃、金银花等生态作物漫山遍野,进入丹江口水库的泥沙每年减少200多万吨;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产业,带动受水沿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让发展增量不增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及总干渠(河南段)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以上,大部分达到Ⅰ类,可以直接饮用。
让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还有另一条大河。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新时代中国擘画了发展新坐标——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以《2020年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为标志,从实施沿黄生态廊道试点示范、规划建设沿黄湿地公园群,到推进重要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从加强黄河防洪安全防范治理,到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等标志性项目,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的路线图日益清晰。
响鼓重锤。420个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重大项目启动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出台了;黄河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入河排污口、涉水企业、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等排查整治全面启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连年开展;“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处置方案应运而生……
黄河生态环境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
去年,河南省黄河干流水质持续达标,18个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占比94.4%;黄河流域9市1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6%,优良天数为228天,同比增加44天;上万只崖沙燕来到黄河崖壁上筑巢安家,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在洛阳等地频频露面,生物多样性丰富。
回首往昔,成就何其辉煌。展望未来,征程何其壮丽。
昂首迈进“十四五”,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生态环境工作也有了新思路——在巩固提升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的基础之上,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生态强省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一场关乎中原儿女福祉的绿色变革,已经踏上征程。一幅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美丽河南新画卷,已跃然纸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2日,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与紫阳县政府在紫阳县签订污水处理合作协议。紫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秦宗道与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董事长李瑞平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紫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燊、陕西水务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曹新红等人见证签约。签约前,紫阳县住建局和水务发展集团安康环保有限公司负责人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尊敬的参展商: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后,全国实施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要求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涉及的方面包括污染严重水体、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地下水污染、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等。随着“水十条”的深入
醒狮起舞迎盛会,5月20日,以“生态样板绿色标杆”为主题的南沙污水处理厂、鱼窝头污水处理厂项目合作签约暨开工誓师大会在南沙污水处理厂现场拉开序幕。活动由广州市水务局指导,广州市南沙区水务局主办,广业环保集团、中铁广州局等10家单位联合承办。广东环保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文,广业环保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内蒙古科左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科左后旗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其中提到,2024年,绿电直供+增量配电网+下游产业的“N+1+N”产业结构初步形成。在现有的新能源99.21万千瓦装机规模基础上,重点推动3个新能
在当今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时代,烟气治理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富利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利康”),作为一家自2013年成立以来便深耕于烟气治理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凭借其在陶瓷纤维滤管等核心产品方面的卓越成就,已然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在2025中国环博会上,北极星环保网有幸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5月12日发布贵州省领导同志工作分工调整。其中,罗强同志负责工业和信息化、国有资产、能源、大数据方面工作,杨同光同志负责生态环境保护、水利、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林业、烤烟和卷烟、气象方面工作,郭成林同志负责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铁路、民航方面工作。贵州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由湖南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HNBMI)总承包的云南省活发集团刘总旗水泥窑尾氮氧化物超低排放脱硝改造项目于2025年5月1日顺利点火,5月4日实现一次投料成功,标志着该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正式进入超低排放生产新阶段。这是云南省水泥行业践行双碳战略的又一重要实践,双方在推动水泥行业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发布。根据方案,通过3年创建,达到以下要求:确保康巴什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2023年康巴什区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碳排放增长趋势减缓;到2025年康巴什区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率均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先行先试推进
5月20日,《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印发。详情如下: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住建局,局机关相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各相关企业:现将《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5月21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强化资金保障
共建无废城市,共享美好生活。建设无废城市是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的重要举措。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上海固废化学品管理”推出“共建无废城市”专题,展现我市基层社区、企业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天马无
项目概述敬业营口中板有限公司4#600m烧结机组自2016年配套建设全活性焦脱硫脱硝系统以来,烟气SO排放持续满足《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2012)要求。然而随着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实施,现有系统在氮氧化物(NOx≤50mg/m)和颗粒物(颗
北极星氢能网讯: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4月共发布33项氢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有6个,地方层面28个。截至目前,2025年度共计发布氢能相关政策96条,4月份为峰值。注:以上统计截止时间为4月30日从国家层面来看,4月21日,财政部下达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超135亿元。4月28日,国家发展改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4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排污单位生产设施及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监控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本标准规定了排污单位生产设施及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监控的系统结构与功能要求、安装技术要求、安全规范性要求、验收技术要求、日常运行维护与校准要求和数据应用。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详情如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近日,陕西煤业公告称,公司制定了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方案提出,陕西煤业高水平编制公司“十五五”规划,统筹资源接续与产业联动,聚合叠加效应,发挥煤电联运新效能。全力争取已获资源的开发建设权,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投资管理,扩大有效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
2025年4月21日16时15分,成都市第六再生水厂一期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首个“光伏+再生水厂”示范项目,通过“水上发电、水下治污”的立体化布局,实现空间资源集约利用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标志着成都环境集团在绿色低碳转型和环保产业创新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何投资“光伏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5月17日13时25分,浙能镇海联合发电公司(以下简称“镇联电公司”)燃机异地迁建改造项目7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试运期间,该机组主辅设备运行稳定,各项经济指标、技术性能指标优良。电站集团为该项目提供燃汽轮机、汽轮机、发电机和凝汽器设备。该项目是镇联电公司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镇海
5月22日,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开幕,中国华电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叶向东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参加重庆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集体会见活动。在渝期间,叶向东到华电重庆燃机公司调研,详细了解项目建设、安全生产、质量管控等情况,听取重庆公司汇报,对重庆区域企业高质量发展成
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的易捷工具园区,天合光能与中科华辰合作建设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已正式投运。该项目通过在厂房屋顶安装天合光能至尊光伏组件,搭配天合储能高效工商业储能柜Potentia蓝海系统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构建了集光伏发电、储能调节和充电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体系,助力日照易捷工具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日前,天津经开区正式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据悉,天津经开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绿色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5月19日,若羌县举行新能源项目调度暨集中开工仪式,共有12个项目集中调度,8个项目全面开工,总投资达252.25亿元,为当地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次仪式调度开工的项目主要涵盖风电、光伏、储能三大领域,其中8个项目当场开工,4个项目加快推进。全面开工的项目包括5个风电项目、1个光伏项目和2
5月22日,浙江金华潘村50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投运,为浙江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再添一保障。该工程总投资5.2亿元,新建一座500千伏潘村变电站,变电容量200万千伏安,这也是全国首个模块化建设的超高压变电站。电站通过4回500千伏线路与兰江、双龙变电站形成环网结构,为浙福特高压电力馈入浙中
5月22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世界能源理事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安吉拉·威尔金森。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启钊,世界能源理事会亚洲区总监兼秘书长高级顾问刘小卫参加会见。温枢刚对安吉拉·威尔金森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公司绿色转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