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分三步建立碳普惠机制:2021年,形成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构建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完善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机制,建立碳普惠商业激励机制。2022年,搭建碳普惠统一平台,逐步实现碳积分、碳普惠减排量与碳交易市场的联通、兑换和交易,初步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碳普惠运营机制。2023年,完善碳普惠体系,基本形成规则流程清晰、应用场景丰富、系统平台完善和商业模式可持续的碳普惠生态。详情如下:
各区人民政府(新区、合作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生态环境局反映。
市政府办公厅
2021年11月12日
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构建品牌显著、吸引力强、全民参与且持续运营的碳普惠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深圳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低碳权益、普惠大众”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开透明、全民参与”原则,打造“双联通·四驱动”碳普惠体系,具体量化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节能减碳行为并赋予一定价值,通过低碳行为数据平台与碳交易市场平台互联互通,以政策鼓励、商业激励、公益支持和交易赋值四驱联动为支撑,在“形成持久、普遍的绿色生活方式”领域先行示范,打造绿色发展的“深圳样板”。
二、主要目标
2021年,形成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构建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完善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机制,建立碳普惠商业激励机制。
2022年,搭建碳普惠统一平台,逐步实现碳积分、碳普惠减排量与碳交易市场的联通、兑换和交易,初步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碳普惠运营机制。
2023年,完善碳普惠体系,基本形成规则流程清晰、应用场景丰富、系统平台完善和商业模式可持续的碳普惠生态。
三、重点任务
(一)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1.成立碳普惠工作专项小组。在深圳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碳普惠工作专项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推进碳普惠专家库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开展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和监管工作。(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各有关单位)
2.成立深圳碳中和促进会(协会)。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平台,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作用,为深圳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持。促进会(协会)下设碳普惠促进分会,协助研究制定碳普惠相关政策、标准,推动碳普惠体系创新,参与碳普惠宣传推广和教育培训等工作。(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二)建立公正规范的制度标准体系。
3.制定碳普惠管理办法。制定深圳碳普惠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社会公众、小微企业节能减碳行为产生减排量的管理流程和使用规则,界定参与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4.制定碳普惠方法学。结合深圳市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基于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公益、小微企业节能减排项目场景,制定公共出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林业碳汇等领域方法学,以方法学规范减排量核算。鼓励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根据自身基础开发相应方法学,经研究审核后予以备案和推广。(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5.制定低碳场景评价规范。基于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等场景,制定旅游景区、餐饮、酒店、商超等场景低碳评价规范,赋予相关场景低碳属性。(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6.制定减排量和碳积分兑换规则。制定深圳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与碳积分兑换规则,确保减排量与碳积分兑换的科学、公正、公平、公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三)建立广泛覆盖的低碳场景体系。
7.优化绿色出行场景。完善公共交通、燃油机动车停驶、新能源汽车使用、共享单车使用等绿色出行场景,强化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数据信息采集功能,鼓励公众绿色出行。(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
8.打造绿色消费场景。以低碳场景评价规范引导旅游景区、餐饮、酒店、商超等打造绿色消费场景,鼓励低碳管理,促进公众的绿色低碳消费行为,鼓励公众购买碳标签产品,强化数据信息采集,为公众绿色消费提供便利。(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住房建设局、深圳市供电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
9.丰富绿色生活场景。完善节电、节水、节气、垃圾分类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化用水、用电、用气及垃圾分类服务平台数据信息采集功能,鼓励绿色生活行为。(责任单位: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供电局、市水务局、市环水集团、市生态环境局)
10.完善绿色公益场景。着力开展红树林保护、植树造林、绿色帮扶等公益类减排项目,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绿色公益项目,开展蓝色碳汇研究。(责任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
11.开发小微企业节能减排项目。重点开发能源替代、能效提升、资源节约等减排项目,鼓励小微企业通过节能技改、使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回收利用等方式减少碳排放。(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
(四)建立持续发展的市场交易体系。
12.建立基于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的交易机制。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将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纳入深圳碳市场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品种,完善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对管控单位碳排放配额的抵消补充机制,推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用于碳市场履约抵消。(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13.倡导大型活动碳中和。出台大型活动碳中和推广实施方案、大型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鼓励活动主办单位使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开展碳中和。(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各有关单位)
14.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践行碳中和。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购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抵消办公、生产过程产生的碳排放。鼓励个人自愿购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抵消个人日常生活产生的碳排放。(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局、市国资委、各区〈新区、合作区〉)
15.推动碳普惠体系跨区域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合作,吸引其他省市及港澳地区共建、联通碳普惠体系。鼓励深圳对口帮扶地区和联建碳普惠体系的省市及港澳地区,按照深圳碳普惠体系标准接入深圳碳市场开展交易。(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五)建立高效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
16.鼓励开发碳普惠应用程序。鼓励企事业单位探索开发基于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公益、小微企业节能减排项目场景的碳普惠应用程序,实现与碳普惠统一平台的联通,直观、及时地向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展示低碳行为数据,探索以积分奖励等激励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资源参与减排行为。(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17.建立碳普惠统一平台。依托平台开展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的签发、转移登记和消纳,汇集各类低碳场景积分数据,开展政策发布、信息披露、碳普惠宣传和监督管理等工作。(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指导。
强化系统谋划和稳步推进,研究制定推进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强化分工合作与资源共享,加强对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和协调。(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各有关单位)
(二)强化资金扶持。
做好对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工作。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深圳碳普惠机制市场化的可持续性。(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
(三)创新金融激励。
建立健全深圳碳普惠体系相关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基于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碳积分等的创新性碳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探索开设个人碳账户、发行碳信用卡等,建立与个人低碳行为挂钩的信用体系。(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
(四)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监督检查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工作推进情况,评估建设工作进展与成效。加强对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的签发、转移登记、消纳、积分兑换等环节的监管,保障碳普惠体系的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五)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深圳碳普惠体系的政策解读和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教育场景、平台,广泛宣传碳普惠、碳交易与碳中和,利用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节能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推广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先进案例,打造对外展示窗口,建立深圳碳普惠品牌。(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生态环境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建立健全碳普惠管理机制,制定碳普惠管理制度及配套规则,规范碳普惠运行模式和核算方法学,加强对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运营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减排量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
4月9日,由上海市水务局、上海交易集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牵头举办的水权交易品牌发布暨“水善流”取水权行政管理服务信托启动仪式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行。该信托为全国首创的绿色金融产品,上海环境下属天马再生能源项目2025年度70万方取水权被纳入首批信托。取水权信托是指拥有富余额度的取水权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引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普惠共享”的原则,建设完善我省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研究制定碳普惠量化、交易、运行等相关规则制度,扩大碳普惠覆盖场景,探索建立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广东省碳排放管理和交易2024年度报告核查和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控排企业应于7月20日前按照核定的2024年度实际碳排放量,通过登记系统上缴足额的配额进行履约。控排企业账户中配额不足以清缴履约的,应提前在交易平台购买补足。全文如下:各地级以上市生态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杭州市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十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依托杭州市能源“双碳”数智平台,探索实施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和重点碳排放单位预算管理,建立市县两级重点企业碳排放管控名单,继续实行重点用能
3月13日,甘肃平凉供电公司米祥仁绿电绿证服务站揭牌成立。这是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首个绿电绿证“一站式”服务站。平凉供电公司按照“双碳宣传窗口和服务接口、绿色零碳示范”的定位,在米祥仁供电所建设绿电绿证服务站。米祥仁绿电绿证服务站作为连接政府、企业、市场的桥梁,重点开展绿电绿证政策咨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杭州市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十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要求,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杭州市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十条(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
日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上海碳普惠分布式光伏发电第九批减排项目的通知,清单显示共计有39个分布式光伏纳入第九批减排项目清单。原文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布上海碳普惠分布式光伏发电第九批减排项目的通知根据《上海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上海市碳普惠减排项目和减排场景开发与申请
2025年4月10日,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ESIE2025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文件表示,坚持统一认识,明确虚拟电厂的定义和功能定位。坚持开放包容,健全支持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和市场体系。坚持安全可靠,将虚拟电厂纳入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并明确安全管理要求。坚持多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到2027年,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成熟规范,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健全完善,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虚拟电厂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各类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全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建立健全碳普惠管理机制,制定碳普惠管理制度及配套规则,规范碳普惠运行模式和核算方法学,加强对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运营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减排量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
4月9日,由上海市水务局、上海交易集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牵头举办的水权交易品牌发布暨“水善流”取水权行政管理服务信托启动仪式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行。该信托为全国首创的绿色金融产品,上海环境下属天马再生能源项目2025年度70万方取水权被纳入首批信托。取水权信托是指拥有富余额度的取水权
全国碳市场年度进展与展望杨梦帆nbsp;林立身nbsp;唐人虎(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多项政策法规的发布促进了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规范交易活动、保障数据质量、惩处违法行为。生态环境部印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意见明确,到2027年,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成熟规范,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健全完善,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虚拟电厂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各类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期,各大上市企业陆续开始披露2024年度财报,值得注意的是,“储能技术”已经不仅是能源企业业绩亮点,更开始高频出现在各类高耗能企业财报。尤其在数字化高速发展、建材产能淘汰面临困境时,储能已经成为这些企业节能减排、降低用能成本的重要手段。钢铁行业——南钢股份行业下行周
3月28日,2025中国企业碳中和峰会暨第四届碳中和行动联盟成员大会在杭州召开。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三方共建的碳管理体系(电力行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在大会上正式成立。据了解,服务中心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授权成立、中国能源研究会统筹指导、
3月31日,龙源电力在北京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暨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会(下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装机容量达到41143.2兆瓦,全部为可再生能源,其中风电控股装机容量30408.77兆瓦,光伏控股装机容量10698.33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装机容量36.10兆瓦。报告显示,2024年
当前,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承诺,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议题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电力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结合,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与环保目标的双重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理论基础,构建电力系统
全国碳市场年度进展与展望杨梦帆nbsp;林立身nbsp;唐人虎(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多项政策法规的发布促进了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规范交易活动、保障数据质量、惩处违法行为。生态环境部印发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期,各大上市企业陆续开始披露2024年度财报,值得注意的是,“储能技术”已经不仅是能源企业业绩亮点,更开始高频出现在各类高耗能企业财报。尤其在数字化高速发展、建材产能淘汰面临困境时,储能已经成为这些企业节能减排、降低用能成本的重要手段。钢铁行业——南钢股份行业下行周
当前,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承诺,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议题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电力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结合,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与环保目标的双重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理论基础,构建电力系统
来源:《中国电力》2025年第2期引文:许文俊,马刚,姚云婷,等.考虑绿证-碳交易机制与混氢天然气的工业园区多能优化调度[J].中国电力,2025,58(2):154-163.编者按目前,全球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为此提出“双碳”目标。工业生产作为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实现工业园区
在双碳政策及国家能源局136号文《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指导意见》的指引下,我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增加,其波动特性对电网灵活调节提出更高要求。虚拟电厂凭借聚合分布式资源、快速响应调控的技术优势,成为破解系统调节难题、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创新载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4日,湖南邵阳经开虚拟电厂正式揭牌运营。实现分布式光伏、储能、可调负荷等分布式资源的聚合与协同优化,让电力供应灵活且稳定,保障生产生活用电。邵阳经开虚拟电厂去年10月启动建设,采取“虚拟+实体”的运营模式。目前已接入可调资源聚合商15家,聚合容量6.62万千瓦,向下调
3月11日,湖北省政府印发《湖北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实施方案》。文件提出,到2027年,碳市场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增强,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中碳登国家级基础设施平台功能进一步发挥,碳金融功能进一步拓展,湖北区域碳市场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全国碳市场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到2030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到2027年,碳市场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增强,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中碳登国家级基础设施平台功能进一步发挥,碳金融功能进一步拓展,湖北区域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珠海冠宇董事长徐延铭带来了《关于加强全国碳市场协同监管加快市场主体和产品扩容的建议》。徐延铭认为,全国碳市场已运行近4年,目前仅纳入发电企业。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后,我国形成了强制市场与自愿市场并行的碳交易体系,但在规则制定、监
关于与周边国家构建碳市场跨地区链接,推进碳市场国际化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2024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就《巴黎协定》第六条第四款机制下的碳信用标准及其动态更新机制达成共识,为全球各国开展碳交易合作奠定基础,各国、各区域的碳市场未来可
就在刚刚,万众期待的新CCER终于迎来的首次签发!预计快的话,今天就能实现交易,新一轮碳交易市场热点即将来袭!(来源:老汪聊碳中和)恭喜三峡新能源,成为首个完成CCER最终签发的公司。该项目为三峡新能源江苏如东H6(4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签发的总CCER量为1,499,094吨。后续还有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