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以规范和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详情如下:
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
(2022年2月10日市人民政府令第310号令公布 自2022年3月28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绿色建筑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
本办法所称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按照国家标准由低到高分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等4个等级。
第三条 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基本级以上(含本等级,下同)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集中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地产项目应当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公共建筑应当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鼓励上述范围以外的其他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下同)应当将绿色建筑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本辖区内绿色建筑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第五条 市、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绿色建筑发展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保障和房管、生态环境、财政、科技、水务、园林和林业、市场监管、经济和信息化、教育、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绿色建筑发展工作。
第六条 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开展绿色建筑宣传,普及绿色建筑知识,倡导低碳节能,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绿色建筑相关活动。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七条 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城市建设实际,组织制定本市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应当明确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保障措施、总体布局、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和绿色建造等内容。
第八条 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绿色建筑要求。
第九条 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对实行审批、核准制的民用建筑项目,应当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是否落实绿色建筑相关指标要求。
第十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确定的绿色建筑等级要求进行建设,并在施工现场公示绿色建筑等级和绿色建筑主要技术措施。
新建民用建筑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含绿色建筑等级、绿色建造方式等内容。
建设单位在新建民用建筑项目委托设计、施工、监理时,应当在合同中载明绿色建筑等级、绿色建造方式等要求。
新建民用建筑项目依法进行招标的,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该项目的绿色建筑等级、绿色建造方式、绿色建材应用比例等要求。
第十一条 设计单位应当在民用建筑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文件中,落实绿色建筑等级标准,编制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第十二条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进行审查,对不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出具施工图审查合格意见。
施工图设计文件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程序重新审查。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应当制订绿色施工方案,确定绿色施工控制流程,实现绿色施工。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和绿色建筑标准,落实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第十四条 监理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和绿色建筑标准,制定监理实施细则并实施监理。
监理单位应当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绿色建材质量进行查验。
第十五条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当按照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实施绿色建筑专项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当对新建民用建筑项目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和绿色建筑标准等要求进行验收。
第十七条 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绿色建筑的要求纳入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体系,对建筑工程质量和建设工程各参与单位的行为实施监督,并及时公布本地区绿色建筑信息。
第十八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房屋销售时,应当在销售现场或者通过网络公示项目设计的绿色建筑等级,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中载明绿色建筑等级、能源消耗指标、主要节能措施、运行维护等信息。
第三章 运行和维护
第十九条 绿色建筑的运行和维护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节能、节水、绿化等管理制度完备;
(二)节能、节水、雨污分流等设施设备运行正常;
(三)供暖、通风、空调、照明、供水、供电、供气等设备的计量装置运行正常,记录完整;
(四)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噪声等污染物达标排放;
(五)规范设置垃圾容器,分类收集生活废弃物;
(六)国家和省、市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二十条 建筑物所有权人应当对绿色建筑公共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也可以委托使用权人、物业服务企业或者专业服务单位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绿色建筑运行达到相应的等级要求。
第二十一条 物业服务企业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建立保障绿色建筑正常运行的管理制度,配备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人员或者委托专业服务单位负责绿色建筑的维护和保养。
第二十二条 建筑物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对绿色建筑进行装修时,应当保持原有围护结构、用能设备、可再生能源系统等绿色建筑相关设备设施的使用功能。
第二十三条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应当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管理制度和用能系统操作规程。
第二十四条 鼓励列入旧城区综合改造、城市市容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范围的建筑工程按照绿色建筑标准改造。
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既有建筑进行绿色改造。
第四章 技术和应用
第二十五条 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市推广装配式建造技术的相关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
鼓励医院、学校等公益性公共建筑,机场、车站、商场等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工业建筑采用钢结构体系。
第二十六条 积极推广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推动建筑信息模型等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鼓励建设单位建立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运营管理平台。
第二十七条 政府投资的民用建筑应当使用绿色建材。鼓励其他建设项目使用绿色建材。
第二十八条 民用建筑的基础垫层、围墙、管井、管沟、挡土坡,鼓励使用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建筑材料。
民用建筑范围内的非机动车道、地面停车场的非主要承载结构部位,推广使用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材料及产品。
第二十九条 民用建筑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高强钢筋、新型墙体材料,推广使用高性能混凝土。
第三十条 具备可再生能源利用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标准选用合适的可再生能源,用于采暖、制冷、照明和热水供应等。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应当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第三十一条 新建、改建、扩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应当同步设计、施工、验收能耗分项计量装置,对绿色建筑的运行用能进行计量。
第三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项目应当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采用雨水收集利用和调节技术措施,提高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
新建民用建筑的景观用水、绿化用水、道路冲洗用水应当优先采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
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应当安装建筑中水设施。
第三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的平屋顶提倡实施屋顶绿化。鼓励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实施立体绿化。
第五章 保障和鼓励
第三十四条 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根据绿色建筑发展实际,在年度专项预算中统筹资金,用于鼓励和扶持以下活动:
(一)星级绿色建筑及绿色建材的标识评审;
(二)星级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被动式和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项目示范;
(三)民用建筑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
(四)绿色建筑技术、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及其有关技术规范制定;
(五)绿色建筑宣传培训和公共信息服务;
(六)其他绿色建筑工作。
第三十五条 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研发机构等单位研究开发绿色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建筑类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第三十六条 绿色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后,可以按照国家和省、市绿色建筑标识管理有关规定申请绿色建筑标识认定。绿色建筑标识申报由项目建设单位、运营单位或者业主单位提出,鼓励设计、施工和咨询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报。
第三十七条 对绿色建筑发展实行下列扶持政策:
(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的社会投资项目,其建筑物外墙保温隔热层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建筑容积率核算,其中一星级绿色建筑不超过建筑总面积的0.5%,二星级绿色建筑不超过建筑总面积的1%,三星级绿色建筑不超过建筑总面积的1.5%;
(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的社会投资项目,其预售资金监管比例按照项目总预售款的15%执行;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的社会投资项目,十五层以上建筑结构主体施工达到总层数的四分之一以上,且已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的,即办理预售许可证;
(三)绿色建筑新材料、新设备产业化项目,由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市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支持;
(四)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商品房,贷款额度上浮一定比例,具体上浮比例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确定。
第三十八条 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和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的民用建筑优先纳入国家和省、市优质工程推荐评选范围。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法律法规规章已有处理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相关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
(一)建设单位在开展咨询、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购置等招标或者其他采购活动时,未明示建设工程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或者未在施工现场公示绿色建筑等级信息的,或者未按照规定组织绿色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
(二)设计单位未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进行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或者未编制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的;
(三)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未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的;
(四)施工单位未制订绿色施工方案,或者未按照绿色施工方案要求施工的;
(五)监理单位未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制定监理实施细则,或者未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和实施细则的要求实施的。
第四十一条 市、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绿色建筑监督管理过程中未按照本办法规定依法履行职责,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行为的,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大型公共建筑,是指单体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
(二)绿色生态城区,是指规模在3平方公里以上,按照绿色、生态、低碳理念和《湖北省绿色生态城区示范技术指标体系(试行)》(鄂建文〔2014〕21号)的要求编制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建筑、市政、能源等专项规划,并制订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实施方案,区域内新建建筑均按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创建,且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星级标识比例超过30%的示范区;
(三)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是指建筑面积在30万平方米以上,区域内新建建筑全部按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创建,且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星级标识比例超过50%的示范区;
(四)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材料及产品,是指以建筑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材料,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回收、加工处理后,达到相关质量标准的建材和建材产品的统称。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22年3月28日起施行。2010年9月17日发布的《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试行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209号)同时废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的建材就是让建筑既体现它的功能性、美观性,同时这个建筑能够发电。我相信零碳建筑未来会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潮流。”近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参加央视财经频道“绿”动未来#x2014;#x2014;《对话》栏目录制时表示,全球深度脱碳的大背景下,零碳建筑将成为潮流并对全球深度脱碳意义重大。当天的
4月24日,信阳市陕煤电力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再生水利用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发布。该项目招标人为信阳华信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约15463.02万元。该工程建设内容包含再生水厂区和再生水管道两部分:(1)再生水厂区:对信阳市第一污水处理厂院内2号再生水泵房进行改造,在预留位置安装4台潜水泵
“绿色工厂”是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既“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打造绿色工厂也是促进工业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为提升我国高端制造工业的绿色低碳水平,2025年12月11-13日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上海展业展览有限公司
近日,肯尼亚政府高级代表团到访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德威")苏州全球总部,就深化中非能源领域合作展开交流。双方围绕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肯尼亚及非洲市场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并达成支持当地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此次代表团由肯尼亚总统办公室,气候特使Hon.AliDaudMoh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浪潮下,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数字化部迎来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一行交流研讨“双碳”工作,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注入新动力,也为双方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中规院一行参观公司运营监测大厅,了解江苏
4月8日,广东省阳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阳江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提出,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绿色建筑的规划、建设、运行、改造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国有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其他公共建筑应当按
3月27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细化政策举措》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拓展光伏幕墙、光伏围栏等应用场景,支持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建设光伏设施,对示范项目给予财政奖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等支持,力争全年新增建筑光伏装机容量3吉瓦。
3月30日,鸿蒙智行用户中心·东莞寮步国际汽车城盛大开业!该用户中心占地面积超15000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鸿蒙智行用户中心。(鸿蒙智行用户中心·东莞寮步国际汽车城开业仪式)鸿蒙智行用户中心·东莞寮步国际汽车城以全新形象设计面向客户,为客户提供鸿蒙智行旗下问界、智界、享界(及即将上市的
当地时间3月25日,中润光能亮相法国里昂能源展(BEPOSITIVE2025),展示最新光伏技术和创新成果。这场盛会汇聚了全球能源领域的行业精英与专业人士,中润光能携手全球伙伴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技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为欧洲实现零碳目标贡献力量。BEPOSITIVE是欧洲知名的可再生能源展会之一,旨在推动
近日,为进一步深化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中国水发兴业能源集团副总裁郭培栋、招标采购部(集采中心)总经理曹国超、水发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成本控制部部经理龙湘兰一行莅临一道新能衢州总部考察调研,一道新能销售中心总经理刘付炯、华南大区销售总经理鞠航等人陪同参观,双方就前期合作成果总结、未来
近日,河南洛阳印发《洛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文件提出,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符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发展格局和高效、清洁、低碳的产业布局,实现落后产能应退尽退,工业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全市煤炭消费占比降至60%以下,主城区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工作通知。通知指出,本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满足申报条件的单位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和全面覆盖的原则,采取自评价或委托具备评价能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智慧岛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和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资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4月27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该指南规定了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内容和绩效评价,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以及省级、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开展零碳园区认定工作。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北汽福田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披露,福田将在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原文如下:工业
交通运输和能源行业都是国家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也是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点领域。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率先建成交通强国具有十分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解读《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湖北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第一批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财政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显示,按照“事后奖补”的原则,在本通知规定的时限内,企业申报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生产销售、整车研发生产、加氢站建设、加氢站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船舶、叉车)应
为做好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工作,华中能源监管局4月27日在武汉召开湖北省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启动会。华中能源监管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及各地市供电公司、湖北省主要发电企业和增量配电网企业共27家单位参加会议。会议强调,开展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工作是加快构
用光伏发出的绿色电能,将水电解成纯度99.99%的氢气;岩洞储氢技术让废弃矿山变身“氢能仓库”;加满氢能的新型公交车,奔驰在街头……湖北省大冶市,曾经矿灯闪烁的工业重镇,一条“制、储、输、加、用”氢能全产业链正加快形成,绿氢绿电点燃绿色转型希望之光。大冶是一座矿冶名城,也是全国首批资源
光伏IPO“回暖”迹象明显,2025年继首航新能成功上市后,光伏企业的上市钟声又将敲响,这次是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润新能)。4月28日,泽润新能正式启动网上申购,标志着这家企业即将踏上资本市场新征程。光伏组件必备辅材招股说明书显示,泽润新能的前身即江苏泽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近日,天源环保发生工商变更,名称变更由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武汉天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28.05%;归母净利润5023.53万元,同比增长88.61%。4月25日,天源环保作为第一中标候选人,预中标南宁市沙井厂、二坑溪厂等4个水质净化
4月14日,湖北武汉市新增1家企业签订武汉市虚拟电厂精准响应意向协议。截至目前,该虚拟电厂累计签约8家企业,包括华润、华能、中广核、特来电、蔚来等知名企业,最大可提供67.2万千瓦的负荷调节能力。此前,为提前备战2025年武汉市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最大化挖掘武汉分布式电源、储能等负荷潜力,国网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调,全面抓好公司贯彻全国两会精神22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公司各单位围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化碳业务体系建设,服务碳排放双控,助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能效服务促进企业
主题时间地点大会主题:推动水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时间:2025年5月9日-10日(8日全天报到)大会地点:福州中庚喜来登酒店特邀嘉宾大会内容组织机构01主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福州大学02联合主办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03协办单位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车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据湖北省科技厅介绍,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东风氢燃料电池的汽车忙碌穿梭。每天,这辆车都要来回跑好几趟,接受可靠性和耐久性的重重考验。东风汽车研发总院副总工程师张剑介绍,双极板和膜电极组成一块电池板,数百对电池板“手拉手”组成一个燃料电池电堆。电堆是氢燃料电池
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万千瓦等容量煤电替代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及前期专题咨询服务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4-3-353)项目所在地区:湖北省,武汉市1.招标条件本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万千瓦等容量煤电替代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及前期专题咨询服务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据北极星电力网统计,我国高校共新开设72个“0805”能源动力类和“0806”电气类专业。譬如,有“二龙四虎”之称的武汉大学就新开设了智慧能源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608TK”)。此外,我国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