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省生态环境厅2022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按照计划,2022年,江苏省厅将编制《江苏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土壤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置等领域的协同控制,并加强甲烷排放管控,强化生态环境准入管理。
此外,江苏省还将在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建设碳普惠体系、完善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技术研究等方面分别做出部署。
关于印发《省生态环境厅2022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厅各处室(局)、直属单位:
现将《省生态环境厅2022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2022年3月16日
省生态环境厅2022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及我省《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聚焦“减污降碳”总要求,推进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控制
(一)出台“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根据国家和省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最新要求,修改完善《江苏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按程序报审后印发实施。
(二)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领域减污与降碳统筹融合,编制实施《江苏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聚焦“抓住‘十四五’关键期科学推进‘双碳’工作”、“强化政策引导和重点领域管控,有效支撑碳排放达峰目标实现”等主题,高质量办理2022年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三)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控制。筛选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双高”重点行业企业,推进大气治理设施节能降耗,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双控”改造提升工程试点,推进燃煤锅工业炉窑等清洁燃料替代改造项目,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和碳排放协同增效。
(四)推进水环境治理领域协同控制。探索开展污水处理和污泥资源化利用碳排放评价,推进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处理效率,鼓励自建污水处理厂太阳能发电设施。大力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和净化功能。
(五)推进土壤污染治理领域协同控制。合理规划污染地块土地用途,鼓励农药化工等行业中重度污染土地规划用于园林绿地,拓展生态空间,降低修复能耗。组织开发绿色低碳修复技术,优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路线,注重节能降耗。探索利用已封建垃圾填埋场、暂不开发利用的高污染地块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六)推进固体废物处置领域协同控制。结合“无废城市”建设,大力推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重点推动尾矿、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废和城市建筑垃圾替代建材生产原料。结合太湖流域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厨余垃圾和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指导无锡市开展秸秆碳化还田,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增强土壤碳汇能力。
(七)加强甲烷排放管控。按照生态环境部制定的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研究制订我省实施计划。配合省住建厅推动不符合环保标准和达到使用年限的垃圾填埋处理设施整治工作,在条件具备的填埋场建设甲烷收集利用设施,减少甲烷无序排放。在餐厨废弃物和生活污泥处置设施的甲烷产生环节,实施封闭负压收集和集中处理。联合省农业农村厅支持利用畜禽粪便为原料发展沼气工程,结合种植业生产需求对沼渣沼液等附加产品进行利用,控制畜禽养殖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联合省应急管理厅、能源局加强煤炭开采、油气系统甲烷排放控制。
(八)强化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做好与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的协调联动,试点“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环境准入约束机制,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成果在碳达峰、碳中和管理中的应用。配合相关部门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充分发挥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对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约束作用,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和碳达峰目标为导向的产业准入和退出清单。在省内部分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和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评中开展碳评试点。
二、推进碳排放权交易
(九)开展重点排放单位碳核查。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案、报告与核查指南,组织开展全省500余家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021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加强数据审核,保证数据质量,为参加国家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交易提供基础数据。
(十)规范碳排放报告质量管理。指导督促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或排放量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企业制定并严格执行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计划,规范数据填报,确保台账记录完整,数据资料真实可靠、来源可溯。开展全省重点行业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造假行为。
(十一)积极参与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指导各设区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状况,积极组织开发一批林业碳汇、新能源、工业节能降碳等类型自愿减排项目。
(十二)研究推进自愿碳减排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撰写关于推进江苏自愿碳减排交易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组织编制江苏自愿碳减排交易体系建设方案,在全省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同步建设碳交易信息管理与碳排放在线报送平台。
(十三)规范碳资产质押管理。联合人行南京分行、银保监会江苏监管局制定《江苏省碳资产质押融资操作指引》,厘清碳排放权质押的各环节和流程,有效盘活企业碳资产,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绿色转型发展。
(十四)支持碳金融创新实践。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围绕碳配额开发抵押贷款、碳基金等绿色信贷产品,积极促成纳入碳排放交易的绿色信贷企业申请碳权贷款,推出一批碳权抵押贷款项目。
三、建设碳普惠体系
(十五)分步推进碳普惠体系建设。落实长三角碳普惠合作协议,探索碳普惠核证减排量跨区域交易机制。鼓励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先行先试,召开碳普惠体系建设推进会,交流总结试点经验。
(十六)建立健全相关规范标准体系。组织开展办公场所、大型活动节能降碳方法学研究,编制《江苏省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在举办赛事、会议、论坛、展览等活动中,鼓励开展碳中和活动,加强典型案例经验交流和宣传推广。
(十七)推进公共机构节能低碳示范创建。联合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落实《江苏省节约型机关和公共机构节能低碳示范单位创建验收标准意见》,指导全省公共机关开展节能低碳示范创建。
四、完善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
(十八)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方法。配合省统计局研究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基础数据统计指标体系。按照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相关统计报表制度,在环境统计中协同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工作。
(十九)实施温室气体试点监测。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试点监测,组织在全省火电、钢铁等8个行业选取15个重点企业开展碳排放监测,逐步构建重点行业碳排放监测技术体系。开展海洋及森林、农田生态系统碳汇试点监测,选取海岸带生态系统(南通市)和森林(吴中区)、农田生态系统(泰兴市)以及高邮、宝应、兴化开展碳汇监测,探索开展典型区域碳汇量核算。选取南京市、徐州市、苏州市作为试点,利用卫星遥感开展全省CO2/CH4遥感柱浓度监测,获取典型城市与区域碳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积累相关基础数据。
(二十)夯实应对气候变化数据基础。组织编制《2021年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识别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了解各领域排放现状。制订《江苏省市县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指导地方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
五、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技术研究
(二十一)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调研。针对温室气体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等行动进行法律研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立法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二十二)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研究。组织申报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行业应用示范项目,聚焦污水处理行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相关研究。
(二十三)开展生态碳汇提升体系建设。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工作,印发《江苏省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开展《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立法调研,推进《条例》研究制定。(责任部门:自然处,完成期限:12月底)配合省自然资源厅开展湿地保护修复,提高湿地管护能力,到2022年底全省自然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9%。加强沿海湿地的碳监测,开展沿海湿地“碳汇”能力动态变化评估。
(二十四)开展园区碳达峰试点示范工作。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制定《江苏城市、园区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联合省财政、发改等部门组织申报评审,确定试点示范名单,指导推进碳排放达峰试点园区创建。
六、强化组织保障
(二十五)开展年度碳达峰水平评价。指导各设区市做好碳强度下降率基础数据统计工作,配合省双碳办开展碳达峰水平评价,实施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的财政政策。
(二十六)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督察体系。配合省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督察考核方案》,将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纳入督察范畴。
(二十七)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宣传力度。编制《江苏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2021》报告,在低碳日、节能周,筹划举办社区科普活动、新闻发布会等系列宣传活动。
(二十八)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发达国家在低碳发展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的支持作用。
(二十九)组织应对气候变化业务培训。开展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专项监督帮扶工作,按照《支持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探索苏北地区现代化建设新路径的意见》要求,组织开展碳排放报告编制、碳市场交易专场培训。面向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开展碳达峰、碳中和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培训,提升生态环境部门履职能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15年,两位博士姚冀众和颜步一从海外学成回国,联合创立纤纳光电,扎根钙钛矿光伏领域。十年来,纤纳光电始终是该领域的领军企业,致力于钙钛矿前沿技术研究、钙钛矿组件低碳制造和市场化应用,2024年的出货量达全球钙钛矿市场的52.2%。联合创始人合照及市场份额估算5月22日,杭州纤纳光电科技股份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志着我国“双碳”战略从目标规划全面转入落地攻坚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国网冀北党校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工作会
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3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预估不同增温和畜牧业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他们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辽宁本溪市政府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显示,辽宁本溪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范化、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本溪高新区100MW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目前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华润潜江张金200兆瓦风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项目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张金镇,是华润潜江百万千瓦风电项目首期项目之一。项目共安装32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兆瓦。风机塔筒为混塔结构,混塔部分112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其本质安全、长时可靠等特性,赢得了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仍面临初始成本过高的核心挑战。当时间来到2025年,锂电池储能中标价已接近0.4元/Wh,对比之下,液流电池亟需突破成本瓶颈。作为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无疑是一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志着我国“双碳”战略从目标规划全面转入落地攻坚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国网冀北党校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工作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辽宁本溪市政府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显示,辽宁本溪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范化、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本溪高新区100MW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目前
在地方碳市场10年试点探索之后,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运行至今将近4年,市场见证了成交量、价格的一路走高,从开市时的48元/吨上涨至2024年年底最高时的105元/吨。2024年全国碳市场成交总量1.89亿吨,成交总金额181.14亿元,已经跻身世界主要碳市场前列。3月,生态环境部发文将钢铁、铝冶炼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日前,天津经开区正式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据悉,天津经开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绿色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华润潜江张金200兆瓦风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项目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张金镇,是华润潜江百万千瓦风电项目首期项目之一。项目共安装32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兆瓦。风机塔筒为混塔结构,混塔部分112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其本质安全、长时可靠等特性,赢得了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仍面临初始成本过高的核心挑战。当时间来到2025年,锂电池储能中标价已接近0.4元/Wh,对比之下,液流电池亟需突破成本瓶颈。作为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无疑是一
电力规划的重点是按照宏观政策指引,以可控成本合理部署各类电力资源来保障长期的电力安全,权衡“低碳、经济、安全”三元目标。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用电负荷平稳增长的电力系统在开展规划时,主要考虑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各类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技术特性、应急备用能力及环境政策要求等约束条件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志着我国“双碳”战略从目标规划全面转入落地攻坚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国网冀北党校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工作会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9日-2025年5月2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800MWh!8种储能技术混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储能电站投产!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5月19日至2025年5月23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2×660MW燃煤机组三大主机中标公示太仓港协鑫2×66万千瓦扩建项目锅炉成套设备、汽轮发电机组成套设备中标候选人公示。东方汽轮机、上海锅炉厂等预中标。详情点击“疆电入渝”首台100万千瓦煤电机组首次并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5月19日至2025年5月23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2×660MW燃煤机组三大主机中标公示太仓港协鑫2×66万千瓦扩建项目锅炉成套设备、汽轮发电机组成套设备中标候选人公示。东方汽轮机、上海锅炉厂等预中标。详情点击“疆电入渝”首
22日,巴彦杭盖-胜利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架线施工,实现全线贯通。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工程之一,也是重要清洁电源送出支撑保障工程。巴彦杭盖-胜利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是锡林郭勒盟-山东特高压1000千伏输电通道、锡林郭勒盟-江苏特高压±800千伏
5月22日,以“共铸高质量,智赢高价值”为主题的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创新峰会首站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本次峰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行业伙伴、专家学者、企业领袖齐聚龙城常州,聚焦工商业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数字赋能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共促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共赢行业高价值,共启绿色智能新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广东肇能智电100MW/200MWh储能电站EPC总承包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标段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大航电科(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广东岭南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报价19570.11494万元,折合单价0.979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内蒙古领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初方电力设计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2025年5月22日,思格新能源“智慧光储充系统量产基地项目”于江苏省南通市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正式开工,标志着思格在提升先进产能、完善全球产业布局的战略路径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此次项目的启动,不仅展现了思格新能源以技术创新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坚定信念,也为南通当地绿色制造升级注入了全新动能
5月13—16日,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副主任成钢同志带队赴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安阳市和江苏省常州市开展光伏行业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中建材(洛阳)新能源有限公司、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赛拉弗光伏系统有限公司,并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豫能新能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