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环卫垃圾分类政策正文

浙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助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行动通知(征求意见稿)

2022-04-07 10:35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园林城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4月6日,浙江省住建厅发布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助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行动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详情如下:

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助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行动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1〕81号)和《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厅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助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行动通知(征求意见稿)》。现通过浙江省建设厅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请于4月14日前反馈我厅。

联系人:城建处 徐剑,电话81050813

邮箱地址:20157251@qq.com

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助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行动的通知

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4月2日

附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助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行动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各市、县(市、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建委(建设局),杭州市园文局,宁波、温州、 绍兴、舟山、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进一 步提升我省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丰富“浙派园林”内涵,助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擦亮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绿美底色,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总体目标 

按照公园城市理念,强化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优化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挖掘我省山水人文底蕴,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浙派园林”品牌。 

到2022 年,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和公园体系规划工作全面推进,新建改造高品质公园绿地 400 公顷以上,省级绿道主线基本贯通。

到2025 年,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90%以上,建成优质综合公园、绿化美化路、园林式居住区(单位)500 个(条)以上,公共机构单位“拆墙透绿”500 个,新增国家园林城市 4 个以上,新建成浙江最美公园、最美绿道各 40 个(条)以上, “浙派园林”理论体系基本成型。 到 2027 年,培育特色绿道总规模达 1000 公里以上,国家园林城市覆盖率达 80%以上,打造一批中国人居环境奖,基本构建与城乡风貌相适应的绿色空间体系。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调节功能,加强对城市所依托山水生态资源的保护,构建生物多样、绿色低碳园林绿化。 

——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园林绿化的功能完善、布局均衡,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功能多元、内涵丰富的活力场景和绿色空间。 

——文脉传承,彰显特色。充分挖掘浙江山水人文内涵,推动园林绿化与人居环境提升深度融合,延续城市特有的历史人文特色,打造独具浙江气质的风雅魅力窗口。 

三、主要任务 

(一)科学规划设计,构筑绿色低碳的绿地生态系统

1.健全绿地规划设计体系。根据《城市绿地规划标准》, 各地要建立健全“系统规划-分类规划-专业规划”的绿地规划体系,重点做好公园体系和绿道网规划,并建立专项规划—控制 性详细规划—土地出让(划拨)条件的规划传导实施机制。同时,建立“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的分类设计体系,规范园林绿化风貌指引。 

2.强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地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围绕“全域---市区---中心城区”三个维度空间,及时修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于 2023 年底前完成。单独编制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由乡镇政府组织编制。建立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含口袋公园)的四级公园体系规划,统筹建设用地之外的郊野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风景游憩绿地,实现“出门见绿,300-500 米入园”的目标。各地要对照省级绿道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市县级绿道网规划。 

3.提升绿地设计水平。各地要在城市设计基础上开展绿地系统专项设计,绿地项目立项申请要按照《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注重风景园林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和植物具有生命等特殊性,从综合型应用工程的角度明确园林绿化属性,并委托持有风景园林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招标文件应在公平竞争、权责对等的基础上保障合理工期、体现优质价,鼓励设置设计费奖励制度,设计方案评分处于同一区间时优先选择造价更低方案,并按标的工程建设投资额为基数计算设计费。绿地设计应因地制宜,做好现状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调 查、评价、保护和管理,并结合具体需求,并按照《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做到定位准确、功能适宜、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景观优美、绿化指标达标。强化植物造景,以近自然、群落式、低维护的方式做好植物景观配置,协调绿化景观的近期效果与中远期植物生长关系,统筹谋划种植施工期,推广乡土适生植物和符合当地生态特性的新优品种。提倡使用容器苗,除特殊情况外,应使用全冠苗。注重地方文化挖掘和适宜表达,避免不当主题选择和形式堆砌、大广场、大草坪等过度造景及植物过密种植。 

(二)提升建设品质,塑造宜居共享的高品质绿色开放空间 

1.推进公园体系建设。编制公园绿地建设和提升改造方案,加快推进公园覆盖扫盲行动,实施“公园+”计划,提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促进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坚持 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新城区公园服务半径实现全覆盖,老城区结合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口袋公园、 体育健身公园,优化服务配套,提升社区公园、游园的可达性。 

到 2025 年,各市县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10%或达到 14.78 平方米以上,全省优质综合公园比例达80%以上,组织 开展“浙江省最美公园”评选活动。 

2.推进道路景观建设。加强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道路分 车带和行道树的绿化建设,重点做好城市出入口、车站、广场、 城市主要道路、快速路、铁路沿线等区域的绿化。因地制宜实 施高架绿(花)廊工程。合理配置中下层植物,形成季相分明、 特色各异的城市林荫道系统。到 2025 年,各市(县、镇)城 市次路、支路和公园主、次园路林荫路占比不低于 75%,停车场、广场林荫化率不低于 55%,新改建公园、绿地、道路乡土适生植物应用率大幅提升。 

3.推进附属绿地建设。加强居住区、街区绿地建设,结合 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通过“拆墙透绿”“定点增绿”“见缝插绿” 等形式,强化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绿化功能。支持党政机关、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率先开展“破墙透绿”行动,鼓励沿街实体围墙拆除增绿,打造街头城市景观小品,助力景观风貌提升。 同时,大力推进未来社区和公共建筑立体绿化建设,其中公共建筑立体绿化实施率不低于 10%,并落实责任主体监管机制。对城市边角地、空闲地进行绿化改造,科学运用爬藤植物,对城市墙体、屋面、阳台、桥体、隧道口等开展立体绿化。 

4.加快绿道网建设。加快绿道网建设,重点打通“断头路”,各地围绕“十线筑基、提标密网、环山连海、傍水穿林、诗情画意、城乡共融”的省级绿道网框架,着力打造一批名山、森 林、河湖、古道、诗路等特色风情绿道,将城市公园绿地、水系、景点等串珠成链,推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街区等生态、文化资源成片成景,打造城乡景观线、风貌带。 同时,大力推进水体、铁路沿线、沿海防护林等绿地建设,提升城市防护功能。 

5.提升建设项目科学化水平。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严禁随意拆除老建筑、砍伐(迁移)大树老树等“破坏性”建设,最大限度保护好城市绿地和历史文化遗产。要尊重绿化植物的自 然生长规律,坚决反对大树进城、栽植过密、一夜成景等急功近利行为。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外来物种入侵。要讲究园林绿化建设中文化植入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三)强化管理维护,推动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 

1.严格绿线管理。严格规范实施改变绿化规划和绿地使用性质、临时占用绿地等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按照有关办法和规范,及时划定现状绿线、规划绿线和城周郊区非建设用地内的生态控制线并逐年更新,对侵占绿地、擅自改变绿地性质等违法行为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2.严格树木保护。各地在城市建设和更新中,严禁擅自砍伐、迁移园林树木,新改建项目要在选址论证阶段制定对原有行道树妥善保留的实施方案,反对盲目更换树种、随意砍伐和移植行为。因工程项目需砍伐、迁移大树的,须进行园林绿化专项论证,并接受社会监督。强化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做好信息建档和动态更新,落实“一树一策”管理机制。 

3.加强市场监管。各地要严格实施园林绿化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开展省市分级的园林绿化企业信用评价,实现市场和现场良性互动。规范投标行为,严格投标人技术能力、现场管理能力及资信条件审查,维护良好市场环境。建立养护市场准入制度,落实分类分级管理,推动绿地养护专业化与社会化互补互融。规范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程序,建立项目报建、承发包交 易、项目报监、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和监管指导制度。建立健全科学适用的园林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养护评价机制,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推进省市园林绿化地方立法,建立永久性绿地保护制度,强化公园土地要素保障,加强园林绿化与风貌管控的联动。注重传承创新,建立“浙派园林”理论 体系,制定历史名园、现代名园保护目录,建立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公园服务和绿地综合绩效评价制度。建立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方案“靠前审查”和设计取费调整等改革制度。建立完善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体系,加强绿地碳汇、绿地体育设施等应用型技术研究,加强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二)开展分类指导。要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风貌、文化底蕴因地制宜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工作,防止千篇一律,切实推动整体风貌协调发展。研究开展省级园博会,依托园林城市、 园林居住区和单位、最美公园和绿道等载体,积极开展美丽宜居城市园林绿化试点工程,以入城门户、中心广场、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内涵、可观赏、可体验的城 市风貌标志性成果。举办各类花事花展活动,推动阳台庭院美化等社会活动。实施园林产业培育计划,形成省、市、县三级产业联盟,打造浙江特色园林植物产业。 

(三)建立长效机制。注重科技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推动浙派园林营造技艺研究和实训基地、青年设计师和匠师工作室建设,打造“浙派园林名师”平台。注重行业科普和审美宣传,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面向领导干部、专业人员等分层级分梯度的培训和竞赛机制,探索园林绿化施工项目负责人制度,加强技术工人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强化公共绿地财政保障,加强长效养护管理,建立稳定多元的城市绿化资金筹资机制。积极推进数字园林建设,提升城市绿地管理综合水平。各设区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对本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并在每年 12 月底前将本地区成效和问题、绿地系统规划、绿线情况、第二年绿地建设计划情况等录入“浙江省城市建设管理综合服务系统”。

 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 年月日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城市园林绿化查看更多>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查看更多>园林城市查看更多>